APP下载

探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途径

2015-02-05陶娟娟

关键词:课堂气氛教学效果

陶娟娟

摘要:本文从分析和谐民主、沉闷压抑、放任自流这三种课堂气氛入手,探讨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有效途径,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气氛;原因;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0-046-1一、不同的课堂气氛及教学效果

1.和谐民主。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上,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所谓互动,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进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双边不断调整关系。教师讲解,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比如问答、上黑板做题、学生提问、讨论等等。在这种交流中,师生思想、情感交融,积极互动,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并且掌握的知识牢固而深刻。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能够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

2.沉闷压抑。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于是学生出现厌学,课堂上洋溢着一种抵触情绪。学生不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也不喜欢教师的教态,更谈不上师生互动。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下,呈现出学生思维混乱,记忆受干扰,想象贫乏,缺乏创造力,信息接受能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1951年,弗兰德斯(N.A.Flanders)调查研究表明,教师的命令、要求和不赞成的行为会引起学生的过于敏感、冷漠、退缩、挑衅以至情绪分裂。尤其是数学学科,本身就仅仅与数字、公式打交道,可谓是枯燥无味,若教师不充分备课,设计适当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更吸引学生,那么这种情况就愈演愈烈。

3.放任自流。教师照本宣科,只顾自己讲课,不管学生的反应,甚至打瞌睡、看小说均不闻不问。学生兴趣索然,被迫记忆,极易受到其它诱惑,思维不集中,所学内容只能略记一二。课堂纪律松弛,学生学习没有目的,师生缺乏合作交流,一旦下课,学生如释重负,似一盘散沙。课上的内容随着下课铃声也烟消云散,印象淡漠,学习效果较差。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有效途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一堂课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其是否能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唤起他们的追忆和想象。如果课讲得学生昏昏欲睡,功效极低,此课是不算成功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他们才会关心、注意和研究你的课。这样,教与学才能同步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积极思维,认真备好课,吃透教材,应用自如,教有趣味性,引人入胜,富于感染力。

2.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强烈的敬业心和责任感。我们常说:“要倒出一桶水,你必须有三桶水。”所以教师应该博学多才,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富有生命力。教师平时应该注重业务素养,博览群书,广泛涉取,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学科综合素质水平,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备课,合理安排上课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加强讲解生动性和学生参与实践的环节,设计难易适中的课题,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愉快体验,课堂教学就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教师基本不用为学生上课不守纪律而烦恼,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同时,提高教师素质也包括提高教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3.建立和谐、民主、进步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受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都能经常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