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观察
2015-02-03应长江周晓燕周冬梅凌宏威孙娟范
应长江+周晓燕+周冬梅+凌宏威+孙娟+范静静+李伟
[摘要]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 方法 根据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选取Ⅲ期患者,再随机给予两种治疗方案,A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B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 d和3个月的血压、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肾功能。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及HbA1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好于单用前列地尔。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片;尿微量白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06-0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尿毒症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公认治疗的方法是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应用ACEI类药物等治疗,早期治疗能够延缓甚至逆转DN的发展,但缺点是起效慢且长期应用。前列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证实前列地尔能够延缓DN的发展[1],但目前研究多以观察短期疗效为主,缺乏随访资料,因此本研究观察DN Ⅲ期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DN患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9~82岁,平均(50.21±15.40)岁,病程0.5~20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且符合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2],DN 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30~300 mg。排除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伤、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有其他严重原发病者、对前列腺素E过敏者、不合作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DN Ⅲ期患者分为A组22例及B组23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BMI、血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随访3个月,A组1例失访,共21例进入统计分析;B组1例失访,共22例进入统计分析。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给相同的方案和标准控制血糖、血脂,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肾功能在本院生化室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在本院生化室检测。
A组:采用前列地尔(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3)10 μg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B组:采用前列地尔10 μg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后给予贝前列素钠片(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588)20 μg,3次/d,口服15 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和3个月的血压、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水平、HbA1c及肾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及HbA1c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及HbA1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单用前列地尔治疗组,治疗后14 d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而且3个月后尿微量白蛋白仍明显降低,提示前列地尔对DN Ⅲ期的尿蛋白降低有明显作用,而且其降低尿蛋白的作用能维持3个月,有可能维持更长的时间,这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
本研究发现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腺素钠片组,治疗后14 d及3个月的尿微量白蛋白均降低,提示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腺素钠片能较好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而且3个月的应用具有更好防止尿蛋白增加的作用,可能对延缓DN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短期应用前列地尔后可以迅速降低各期患者的尿蛋白水平,与国内外许多研究一致[1,3-8]。
DN是引起尿毒症常见原因之一,早期临床仅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易被忽视,一旦DN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将很快出现肾功能损害,病情逆转困难,因此控制尿蛋白水平,对于DN的治疗非常重要。DN发病机制可能与糖代谢紊乱及由其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相关,病理早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增加,最终导致弥漫性和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9-11]。
前列腺素E1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扩张肾血管,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可能通过改善老年临床期DN患者肾血流以及血栓素A2和前列腺素I2的平衡,降低尿蛋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12]。有研究表明,前列地尔可能通过骨形成蛋白-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对肾病起保护作用[13-14]以及血管生成素-2和IL-18对肾病起作用[15]。
随访3个月后各治疗组疗效均降低提示,DN的长期治疗尤为重要,在临床工作中,除了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外,长期应用改善肾脏循环的药物可能延缓DN进展,目前进一步的随访正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1] Wang H,Deng JL,Yue J,et al.Prostaglandin E1 for preventing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review)[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12(5):CD006872.
[2] Mogensen CE,Christensen CK,Vittinghus E.The stages in diabetic renal disease.With emphasis on the stage of incipient diabetic nephropathy[J].Diabetes,1983,32(Suppl 2):64-78.
[3] Ma S,Pan W,Shi Y.Effects of prostaglandin E1 on albuminuria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Clin Med Chin,2001,17(5):361-362.
[4] Tan YJ,An Z.Effect of Lipo-PGE1 injection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neuropathy[J].J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2004,18(4):223-225.
[5] Sun JP,Teng J,Xiao JH,et al.Combined therapy of PGE1 and losartan for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incipient diabetic nephropathy[J].Acta Academ Med Qingdao Univ,2007, 43(6):503-504.
[6] Li PF,Mu YR,Xin Y,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prostaglandin E1 on diabetic nephropathy:a one-year follow-up study[J].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2010,30(3):482-485.
[7] Jaroszynski AJ,Ksiazek A.Effect of prostaglandin E1 on peritoneal membrane transport in CAPD-treated diabetic patients[J].Perit Dial Int,2008,28(5):538-540.
[8] 王晓巍.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99-100.
[9] 林善锬.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1):782-783.
[10] 翁建平.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3):150-153.
[11] 赵令君,刘玉峰,吴淋淋,等.糖尿病肾病最新国际病理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5):847-848.
[12] 王珊珊,常宝成,单春艳,等.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2):154-158.
[13] 秦永芳,袁海,徐廷伟.前列地尔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形成蛋白-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1):27-29.
[14] 许志华,孔凡鑫,董明霞,等.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1):19-20.
[15] Luo C,Li T,Zhang C,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alprostadil in diabetic nephropathy:possible roles of angiopoietin-2 and IL-18[J].Cell Physiol Biochem,2014,34(3):916-928.
(收稿日期:2014-09-24 本文编辑:李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