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校生基础护理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

2015-02-02宁文帅张雪枫单柏丽王晖

医学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三校生基础护理教学改革

宁文帅+张雪枫+单柏丽+王晖

摘要:目的 基础护理学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实现中高职教育的紧密衔接。方法 将2012级154名三校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为实验组75人,对照组79人, 在教学中,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根据教师调研、学生反馈进行教学改革。结果 实验组技能、终结性理论考核及总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职升高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三校生;基础护理;教学改革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中、高职教育都设置基础护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中、高职学校大同小异。学生感觉学习如"炒冷饭",教师感觉学生已学内容未能掌握,"教"、"学"积极性都不高,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1]。我校针对2012年入学的三校生[2]进行中高职课程衔接改革,现将基础护理课程的整合与设计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根据在中职阶段是否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将2012级154名三校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无证的三校生编入普通高职班,有证的三校生单独组班,更有利于教学组织。其中8、9班75人为实验组,10、11班79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入学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的中职升高职教学方案,实验组响应学院中高职课程衔接课题,进行教学改革。

2.1 组织教学交流会 在中职阶段基础护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护生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高职阶段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学生特点进行整合,尽量减少教学内容重合,避免知识脱节,做到紧密联系实践。因此,中、高职基础护理教师应参与各自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针对各自的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并且经常组织教研活动,深入进行教学研究,互相交流心得体会,真正做到中、高职两阶段基础护理的紧密衔接。

2.2 教学设计

2.2.1 教学时数与内容调整 有别于中职和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三校生班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上需要做适当调整。基础护理开设于入学的第二学期,教学时数缩减为78学时, 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知识上护生应掌握更高要求的基础护理知识,具有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拥有更深的理论基础和更宽的知识面。在技能操作上,应在原来中职的基础上进行整合,遵循"以工作过程为依据,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在情境模式下设置具体的工作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高职生不但要有最基本的技术应用能力还要有注重创新科研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2.2.2 教学方法调整 在教学方法上活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引导法,强调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授课效果。由于中职阶段已经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师课前设置案例,通过案例给学习小组下达任务,课上学习小组模拟临床护理情境,完成课前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不但重点展示了课堂内容,也强调了其适用的临床情景,以及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学习小组展示后以小组讨论的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本节课相关的重要的知识点。课后教师安排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科研小课题,护生利用交互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查阅资料,作为课后作业反馈给教师,从而能拓展课堂所学知识相关的科研知识,提高科研能力。

2.2.3 教学反馈 每次完成课堂下达的任务后让相关学习小组写评价报告,每次完成教学项目后进行调查访问,根据学生的反馈,为下一届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2.2.4 考评方法改革 实现教学评价的衔接中职阶段根据教学内容以纯理论考试、单项技能的操作考核为主[3],但在高职阶段应以考核护生的综合能力为主,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结合终结性考核。即压缩纯理论考试比例为40%,由教务处在题库中抽题组卷。阶段考核中以技能考核占30%,考核中随机抽取题签,通过分析题签中的相关案例,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临床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案例设置的相应任务,最后的成绩做为小组所有成员的成绩。这种考核形式可以增进小组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促使小组成员均能认真完成各项技能的训练,并且在情境下完成任务更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贴近临床实践。过程性考核占30%,包括学生的仪表着装、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学习小组课堂展示等,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学生日常学习的累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更有积极性。

3 研究结果

应用SPSS 13.0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见表1)。

4 讨论

研究者仅在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教学衔接中作了初步探索,在课程设置要贴近岗位培养目标还需要不断探索,调整和完善,进行科学合理的衔接,提高课程的融合度、实用性,让护生参与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接受知识,深受护生的喜爱,激发了强烈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收集资料获得信息的过程,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4]。另外在教材的编排上,迫切需要中高职联合编写[5],研发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章晓幸.护理专业"3+2"教学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6(22):83.

[2]李晓松.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3(26):1075.

[3]胡爱招,李春燕.急危重症护理在"3+2"中高职衔接中的一体化设计和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9.

[4]宁文帅,于凤尾,高燕.多元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9.

[5]闫梅红.中高职协调发展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职业与教育,2012,27(9).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三校生基础护理教学改革
不同生源“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教学策略探讨
“三校生”高考时间节点须留意
浅谈高职高专“三校生”的教育与管理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影响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临床基础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