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语文高效教学课堂评价的再思索

2015-02-02高奇何永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发挥主体作用有效教学

高奇 何永国

内容摘要:作为教学,教和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任何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教学,取消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霸权地位不等于取消教师的主体地位。有效的语文教学必然是教师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教育,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主体,教学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教学也不会真正有效果。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评价 主体作用 发挥

当前,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或者高效课堂的建构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对于语文教学,许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慢功夫,语文教学不可能高效。事实果真如此吗?

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语文教学的有效或者高效究竟是什么?是我们教师教学过程的高效还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有效?抑或是通过我们的教学在学生课堂生成的有效或者是高效。我想,任何教学课堂生成都要从学生这个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的高效或者有效是指学生在课堂生成中的有效或者高效来说的。也就是说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教学本质。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是不是有效或者高效,关键是通过看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了哪些方法上的启示,掌握了那些学习上的要领。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哪些锻炼。对语文教学来说,思考力的锻炼和培养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或者高效就体现在这个方面。而思考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来实现。许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根本就没有把学生放在主要的地位上,我们语文教学中始终没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霸权仍然主导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语文教学来说,能不能让学生来进行自主的阅读学习,能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之中,体验和感悟文本,是检验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一道分水岭。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和游泳相比。作为游泳教练他的任务不是直接去游泳,当然,示范是必要的,但是在示范了之后,更多的还是要让学生去自主地练习。语文教学就语文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在文本之中畅游。

好课首先是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的课堂。一堂课的好坏决不是看老师讲得多精彩,老师的讲授的确很重要,但是,老师传授的仅仅是一些方法策略,对文本的一些基本示范,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要领,然后自己去实践、去领会。所以,那些看起来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好课;那些花里胡哨的课堂不一定是好课。好课可能会是沉默的,气氛可能是凝重的。好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阅读之中,不断地体验文本、玩味文本。是自身获得切身地感受和认识的课堂教学。好课一定是学生的思维处于张力状态,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很好地锻炼地课堂家教学。

因此,语文需要表达,但是这种表达是在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阅读,经过自己的凝思,产生了一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好课不是教师的表演,不是几个好学生的表演,不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好课一定会给大多数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大多数学生都投入到文本之中,在不断的思考文本,不断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交流。

过去,我们在评价课堂教学时候,总是将课堂气氛的活跃作为重要的标准。学生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被调动起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否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地举手。如果那堂课上学生表现很积极,有亮点展现,那么我们就说是好课。为此,我们许多公开课也正是抓住了评委的这种心思,不惜在课前做许多手脚。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是对学生来说。实际的意义并不大。同时,课堂中的热闹场景,并不表示学生真正进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来了。如果学生的思维没有动起来,学生没有进入文本之中,感悟到文本内在的东西,那么我们的课堂无论多么地热闹,也不能说是好课。也就是说,好课的标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思维是否被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他们是否处于张力状态。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主要的还是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好课的标准绝不是热闹,绝不表现于课堂气氛中,而是表现在学生的思维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教学使用了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手段,力争要将知识展示出来,让学生接受。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引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许多教师换上了技术依赖症,没有多媒体似乎就上不出一堂课。

作为语文教学来说,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才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语感的形成还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感悟语言、体验语言、想象语言,将那些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作一些生动的鲜活的生活图景,让他们产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状态,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这才是好课。这些都不是教师的讲解所能代替的。教师的讲解只是一个诱导因素,真正的阅读还要靠学生的阅读,真正的能力还是从学生的阅读中来。

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们的教学只是在花样上翻新出奇,一会儿合作学习,一会儿生本教育,一会儿又是学案学习,什么流行就学习什么,什么时髦就学习什么,似乎不这样就赶不上时代,就是落后。课堂教学成了师生表演舞台,学生不与文本深入地接触,没有深入的研读文本,学生只是在那儿展示课外搜集的资料,发表一些浮光掠影的阅读感受。整个语文课堂要求发言的多了,思考的少了;要求表现的多了,但深入阅读的少了;课外的多了,文本的少了;学生的多了,教师的少了;教师对学生的迁就多了,但对学生的指正启发少了。热闹的背后缺少的是对文本的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当然,凸显学生主体不等于丧失教师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学,教和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教师主体地位的丧失,等于是教学的丧失。任何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教学,取消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霸权地位不等于取消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没有主体,教学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含义。教学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必然是教师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教育,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主体,教学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教学也不会真正有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挥主体作用有效教学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浅谈如何发挥好办公室的职能作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发挥离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