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2015-02-01刘世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脊膜母细胞脊髓

刘世伟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刘世伟

目的 评价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37例症状改善, 2例无变化, 未见任何术后死亡病例,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5±0.5)d;随访12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治疗效果;显微手术;脊髓血管母细胞瘤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HB)在临床中也被称之为血管网织细胞瘤, 其性质是血管源性无包膜的非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排名仅在室管膜瘤之后。目前临床方面主要采用立体定向、肿瘤动脉栓塞、显微手术等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因为HB边界比较清晰,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显微手术治疗奠定了理论依据, 提高了手术治疗成功率[1]。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行显微手术治疗的39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显微手术治疗的39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0例, 女19例, 年龄19~62岁, 平均年龄(35.7±9.5)岁;病灶位置:胸腰段脊髓8例, 颈胸段多发6例,胸段脊髓10例, 颈段脊髓15例;首发症状:肢体无力8例,疼痛9例, 麻木22例;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Ⅲ级8例,Ⅰ级4例,Ⅳ级7例, Ⅱ级20例。

1.2 方法 术前给予患者100 ml氯化钠(0.9%)+60 mg甲基强的松龙间隔8 h静脉滴注, 为保护胃黏膜, 需给予患者静脉推注质子泵抑制剂。取患者仰卧位, 采用Mayfield三钉头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 采用C臂X线机进行定位后明确手术切口, 取后正中切口将皮肤、皮下切开。对椎旁肌肉进行分离, 使用牵引器撑开。采用磨钻对肿瘤相应节段锥板、锥板上、下界进行磨除, 以重复暴露肿瘤。在手术显微镜腺癌对硬脊膜进行纵向切开, 分别向两侧进行缝吊, 将蛛网膜采用显微钩刀切开, 对其粘连进行分离, 采用银夹将其固定在两侧硬脊膜缘。首先需要辨认病灶引流静脉的具体走向, 做好术中保护措施。沿着病灶突出部将软脊膜锐性切开, 并将病灶周围钝性分离, 分离过程中若遇见细小血管, 需要采用电灼处理, 直至肿瘤张力完全下降自后采用双级电凝将肿瘤引流静脉夹住, 若未见肿瘤张力发生改变, 则表示供血动脉得到完全控制, 然后继续给予电灼切断引流静脉, 将肿瘤完整切除,根据术野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对软脊膜进行缝合, 以尽快恢复脊髓形态。对硬脊膜进行缝合, 然后逐渐缝合肌层、皮下、皮肤等位置, 术后继续给予患者术前治疗方法。

2 结果

39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 2例血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脂肪瘤、5例神经鞘瘤行全切除;4例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各2例;10例室管膜瘤行全切除9例, 次全切除1例;5例间变性室管膜瘤, 3例行全切除, 2例行次全切除;9例星形细胞瘤, 4例行部分切除, 3例行全切除, 2例行次全切除。术后37例症状改善, 2例无变化,未见任何术后死亡病例,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5±0.5)d;随访12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 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技的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 临床手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手术治疗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有效率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是临床常见病, 因为其对脊髓造成压迫, 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到很大影响, 为改变这种情况,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 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正是因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边界比较清楚, 并不会影响术野, 为提高显微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建立了良好条件。但是, 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应该分别采取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手术, 术前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具体形态、性质以及生长情况等条件, 针对影像学检查之后确定边界清晰、周边无明显水肿情况的髓内良性肿瘤, 因为其进展速度比较慢, 脊髓可进行代偿, 病变较大, 病程也比较长, 将这些病变切除之后对周围脊髓也不会造成巨大损伤, 手术结束之后, 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运动状态, 且恢复速度较快, 所以需要尽早给予显微手术治疗。而且, 手术在脊髓切开时就要在显微镜下进行相应的操作, 术中若遇见脊髓后表面血管, 需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脊髓打开一定要充分将病变上下段暴露出来, 以便于将肿瘤组织彻底切除, 与此同时一定要避免显露不清晰的情况下造成牵拉损伤。手术切除肿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肿瘤切除干净程度和术后神经功能损害之间的密切关联, 切不可为将肿瘤整体切除而造成脊髓损伤[3-5]。本组研究中, 不同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类型患者均采用不同的切除方式, 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 未见肿瘤复发情况, 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贾文清, 杨俊, 王贵怀, 等.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0, 15(3):115-117.

[2] 谢天浩, 卢亦成, 钱俊, 等.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4(10):1141-1146.

[3] 张国臣, 郭少雷, 吴新建, 等.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2, 35(3):250-252.

[4] 冯力, 李中林, 范月超, 等.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3, 18(7):304-306.

[5] 谢敏, 徐碧金, 刘淑珍, 等.显微手术治疗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前后的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4, 21(6):56-5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127

2015-05-13]

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脊膜母细胞脊髓
脊柱手术并发硬脊膜撕裂和脑脊液漏的研究进展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产科患者硬脊膜穿刺后头痛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