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沉渣镜检的临床诊断意义

2015-02-01张春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管型尿沉渣泌尿系统

张春雨

尿沉渣镜检的临床诊断意义

张春雨

目的 探讨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772例新鲜尿液标本离心后倒出上清液取其残留的沉渣, 通过显微镜进行目测直接检查。结果 在2772例尿液常规检验中, 264例尿液在沉渣显微镜下检测为镜下血尿, 检出率为9.52%, 红细胞形态异常共计15例, 检出率为0.54%。结论 尿沉渣检验是临床检验的重要项目, 不仅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 对其他全身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尿沉渣镜检过程中, 除了使用尿沉渣自动分析仪检测外, 通过显微镜直观镜检也是十分必要的, 它往往会纠正由于检验者不按标准化操作规程检查或尿液中存在细菌、结晶体杂质而导致的漏诊、误诊现象。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标本来自2013年1~6月本院内科住院患者共计2772例新鲜尿液标本。

1.2 标本留取方法 住院患者通常取晨尿, 即清晨起床后的第1次尿标本, 为较浓缩或酸化的标本, 血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结构较为完整。留尿前嘱患者清洗外阴,排出前段尿后留取中段尿液于干净的尿杯内送检。女性月经期避免留取标本, 以免月经血的污染。

1.3 检验方法 ①将患者送检的新鲜尿液轻轻充分混匀后取出10 ml缓缓倒入有刻度的离心管中, 尿液勿倒满试管,以免混匀吸样时溢出, 造成标本间的相互污染。②将尿试带充分浸入尿液中取出, 滤干放入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出结果。试纸条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禁止用手触试带实验区, 每次用后易拧紧瓶盖, 放阴凉干燥处30℃保存。③取出尿管采用水平式离心机, 有效离心半径15 cm, 将离心管内的尿液以1500转/min, 相对离心力400 g, 离心5 min, 弃去上清尿液,留取沉淀0.2 ml, 轻轻混匀, 取1滴约50 μl置于载玻片上镜检, 以低倍镜观察全貌, 用高倍镜辨认各细胞(10个视野)、管型(低倍镜20个视野)形态。④报告方式:a.细胞成分:最低~最高/HPF, 或平均值/HPF, 对于红细胞形态异常的标本, 应该注明红细胞的形态和百分数。b.管型成分:最低~最高/LPF。对于疑是管型的物质, 可在尿沉渣中滴加一滴冰醋酸加以区分。由于管型中有蛋白质成分, 滴加酸后管型物质会更加清晰, 假管型则会遇酸消失。报告时要注明管型类型。c.结晶成分:占视野1/4为+, 占视野1/2为++, 占视野3/4为+++, 满视野为++++, 对于有意义的结晶类型如草酸钙结晶、磷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胆固醇结晶等要指明类型。d.报告时应注明:离心力取沉渣镜检。e.如在镜检时发现细菌、真菌存在时, 可在报告单注明并通知临床建议做尿液细菌和真菌培养。

2 结果

在2772例尿液常规检验中, 264例尿液在沉渣显微镜下检测为镜下血尿, 检出率9.52%, 红细胞形态异常共计15例,检出率为0.54%, 经询问病史, 上述患者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炎, 132例尿液在显微镜下白细胞满视野, 同时检出细菌, 检出率为4.76%, 为泌尿系感染患者, 18例尿液在显微镜下检出透明管型、颗粒管型, 检出率为0.65%, 为糖尿病肾病和肾病综合征患者。

3 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 尿液中排出红细胞甚少, 平均每个视野不超过3个, 若每个高倍视野>3个则应考虑为异常, 同时要使用红细胞形态来确定出血是肾内还是肾外疾病。红细胞70%以上变形多来自肾内血尿;红细胞形态正常者为非肾性血尿。如尿液呈洗肉水样提示泌尿系统有严重疾病, 患者必须要做进一步的详细的检查, 检明原因[1,2]。

3.1 尿液沉渣检查的临床意义如下。

3.1.1 红细胞 ①生理性血尿:见于正常人, 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后、急行军、冷水浴、久站后, 还应该注意女性月经污染问题。②病理性血尿:a.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炎症(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核及结石等。b.泌尿系统临近器官的疾病:例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3.1.2 白细胞 如果见到5个/HPF以上白细胞即为增多,新鲜尿完整尿白细胞形态与外周血白细胞形态相似, 但细胞核不清楚。炎症时, 白细胞发生变异或已死亡。外形不规则, 结构不清, 胞质内充满粗大颗粒, 核不清楚, 称为脓细胞。尿中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①泌尿系统炎症, 特别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症等。②妇科炎症, 常伴大量扁平上皮细胞。

3.1.3 管型 管型是尿沉渣检查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管型的形成必需有蛋白尿。

3.1.3.1 管型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因素 ①尿液蛋白质和T-H蛋白浓度增高。②尿液是酸性, 尿液在肾小管中浓缩、在肾小管内长期滞留。③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3.1.3.2 管型的类型 ①透明管型:临床诊断价值比较小,正常人在清晨的浓缩尿液中偶有透明管型。在极度高热、心衰患者、剧烈运动, 尿液中可见透明管型。病理情况下尿中可出现大量的透明管型, 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等。②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静脉血栓形成。③白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④颗粒管型:见于肾实质病变, 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动脉硬化、药物中毒损伤肾小管。⑤宽大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时, 表示预后不良。⑥脂肪管型:见于慢性肾炎, 尤多见于肾病综合征。⑦蜡样管型: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功能不全及肾淀粉样变性。

3.1.4 尿液中也常常伴有一定数量结晶, 常见的结晶有:①草酸钙结晶:多呈无色闪光八面体。大量出现如伴有尿路刺激症状或肾绞痛合并血尿, 可能为尿路结石症。②磷酸盐结晶:常在碱性或近中性尿中出现, 无色透明闪光, 多见于屋顶样, 大量出现应结合临床可能为病理表现。③尿酸盐结晶:呈黄色或暗红色菱形、三菱形、斜方形或蔷薇花瓣形,大量增多见于急性痛风、小儿急性发热、白血病等。

3.2 尿液沉渣检测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留取尿液的容器要清洁干净, 以避免尿液被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污染, 影响检测的结果;尿液放置时间不宜长, 最好是新鲜尿液, 建议在2 h内完成检测[3]。细胞计数以显微镜计数结果为准, 当有淀粉颗粒时要注意与红细胞在形态及折光性上的区别;如果上皮细胞及粘液丝过多或者有成卷的上皮细胞时, 仪器可能会误判为管型, 即为假阳性管型, 必须采取显微镜加以区分鉴定[4]。

总之, 尿沉渣镜检要求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 必须做到细致、耐心、全面、系统, 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确保尿液常规检查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避免一味地依靠自动化分析仪器而忽视了标准化的检验方法, 对于每一份标本都要重视和认真对待, 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 丛玉隆, 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36-239.

[2] 俞善丁.临床基础检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16.

[3] 罗效梅, 蔡友贤.尿液放置时间对有形成分检查的影响.陕西医学检验, 1998, 13(1):59.

[4] 马骏龙, 丛玉隆.菌尿对尿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的影响.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999(22):205-20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039现将本院半年内内科尿常规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2014-11-05]

114031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管型尿沉渣泌尿系统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布置型式对动力管道异常大位移影响计算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装配式管型、箱型通道与现浇箱涵造价对比分析
用尿沉渣分析仪对混浊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的效果分析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UF-1000i尿液沉渣分析仪在尿液管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一种尿液中有形成分保存方法的讨论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