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启蒙教育让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2015-02-01刘涛
职业启蒙教育让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刘涛
不知从何时起,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暑期训练营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崛起,家长们一边抱怨着孩子的负担太重,一边四处奔波、调查了解后把孩子送进“牢营”。于是当下社会出现了一种怪象:教师认为“好成绩才有好工作”、家长坚信“好工作才有好未来”,可当你问一个学生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是否有成就感与幸福感时,答案往往不近乎人意。这不禁引发了我们对现代“六神无主”式教育的一些思考,似乎我们的教育更像是一个制造机器的工厂,学生在学校里完成组装,设定好程序,而后直接被送入社会,开始机械的工作与生活,这样的教育将带领着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国家通向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目前,在经济持续增长与劳动力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虽然我国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稍有改善,但很多毕业生仍然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面临紧张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认为谈“职业规划”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从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育理应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工具和能力,并且有助于他们找到、坚守自己的理想,正如: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挣到面包,而是使每一口面包都香甜。职业启蒙教育如同酵母一般,给我们的面包注入新的活力,使我们教育的面包更可口。我国近代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也曾说过:“凡教育皆含有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因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之能生存于世界也。”
职业是人生存的必需,人们有关职业选择问题并不是到了工作的时候才去思考。职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而且每个发展阶段环环相扣,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应该纵贯人的各个发展阶段,服务于个体生命发展的始终。其中,作为职业生涯教育基础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对学生自身的生活、未来的事业以及正确的三观培养是举足轻重的。学者杜启明在文章中也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引导每一个小学生开展职业探索、寻求适合其发展的职业之路,应是世界各国普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关职业启蒙教育的时间,英国埃德·鲍尔斯所说:“相比于在7岁至9岁接受相关教育的孩子而言,14岁思考这些问题已太晚。”纵观发达国家及地区,他们的职业启蒙教育发展都比较成熟,课程渗透职业启蒙教育的体系也比较完善,而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基本上处于一个“蛮荒”状态,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指导和可参照的操作范式。试想素质教育被提早到了零岁,而学生的职业意识到18岁仍未形成是多么荒唐的现实。多数发达国家会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每一阶段设计专门的教育方案,通过课程标准的形式体现教育方案,以法律法规、课程设置等方式保障职业启蒙教育的顺利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意义重大,为何在我国发展如此缓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是打好基础、形成自我认知、明确个人理想的重要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作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倘若此阶段的培养一直处于盲点状态,势必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造成一定影响。从儿童的生理特点来看,儿童具有易兴奋、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的特点,教学活动中融入职业启蒙教育,可以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7—12岁的他们心理正处于由较低的心理活动过程向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过渡阶段,皮亚杰曾说过:“学生年纪愈小,对其教学就愈困难,对未来的影响就愈大”。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社会职业,并激发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特长等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思考,从而构建起儿童心中立体的、全方位、多视角的人生规划,为未来职业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提高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底色。
那么,如何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呢?发达国家及地区对儿童实施职业启蒙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在美国,学校的职业讲座、模拟工作情景的启发性游戏以及社会体验活动,构成了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此外,一些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展“职业日”活动。在“职业日”当天,校方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人员,如消防员、工程师、工人、银行家、运动员、推销员、警察、律师等,他们向广大学生介绍自己工作的情况,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的相关知识,使其意识中对职业有一个初步印象。在邻国日本,学校为开展职业启蒙教育采取了很多针对性措施。一方面,教师会鼓励学生在学校或班级各项事务中主动接受劳动任务,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的职业意识和潜能。另一方面,学校会经常开展类似职业体验式的活动,学生亲自安排与落实活动的每个环节,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职业体验进行总结评述。除此之外,儿童社会体验公园也成为职业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路径,孩子们通过游戏体验不同职业的特点,进而了解社会的组织结构、按劳取酬的社会分配原则等。在我国,台湾是实施职业启蒙教育较早的地区,他们从国小(小学)开始为儿童提供职业启蒙教育,通过举办相关活动,如“职业日”、职业生涯教育交互式游戏、讲座、实地参观、角色扮演、生涯博览会以及生涯档案制作等,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察觉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观念,让学生了解教育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
借鉴他国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我们如何广开渠道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呢?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考虑。
1.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融汇职业信息。舒伯曾说过:“生涯发展课程是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最适宜方式,将生涯发展概念纳入学校现有课程中,被认为是一条最佳路径。”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教师课前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职业启蒙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增强职业启蒙行为,有目的、有步骤的渗透在教学中。如在数学应用题中有关于运动员的情况,除了教会计算方法外可以让学生们了解运动员的成长、所需具备的品质,以期达到塑造儿童的人格品质;再如,在劳动课中可以将作业布置为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结合教学内容,将课堂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启蒙的熏陶。
2.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职业体验。不同于教学渗透,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创造性、教育性、趣味性,它为学生开启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更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角色扮演、亲力亲为为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达到增长见识,获得不同的职业体验。
3.社会、家庭辅助学校,构建三维渗透平台。职业启蒙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家庭同样肩此重任。社会在此过程中具有不可小觑的能量,它承担着帮助儿童社会实践的责任,如消防队、公安等部门可以在给儿童进行应急安全知识、法律知识讲座之余让孩子们进行角色体验,由学生来扮演消防员指挥同学进行疏散救护;由警察来扮演骗子等让孩子们来辨别真伪。这些做法不仅使儿童掌握生存逃生的自我保护技巧、锻炼其指挥与团队领导能力,还可以帮助儿童了解相关职业信息。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他们在社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让其加入“职业日”式的家长会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程资源,而且还可以改变他们只关注孩子成绩的现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职业启蒙教育正是立足于学生漫漫的职业生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鱼”,进而不断发展“渔”,保证学生进入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依然能够受益于校园里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只有职业启蒙教育真正照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他们才可以走得更加自信、更加稳健。
作者简介:刘涛,男,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责任编辑曹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