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职院校“五课”教研活动的实践和探索

2015-01-31刘敏,徐黎明

职教通讯 2015年30期
关键词:教师成长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推进高职院校“五课”教研活动的实践和探索

刘敏,徐黎明

摘要: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更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从教研回归课堂,传统教研课题化,以推典型、作示范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方面,进行了推进“五课”教研活动的相关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五课教研”;教师成长

作者简介:刘敏,女,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法理学、职业教育教学论;徐黎明,女,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1]为了使各职业学校重视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实效,促进教研活动有效深入展开,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江苏省开展了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教研工作(简称“五课”教研)和省级研究课、示范课评比活动(简称“两课评比”)。通过这“五课”教研进行教学研究,整体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彰显职业教育本质特色。[2]本文对“五课”教研的推进工作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一、让教研回归课堂,重视“五课”教研活动生命本质

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内涵提升。教学研究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前进和发展、提升内涵的强大助推器。只有依托教学研究,着力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工作,才能体现职教“思”与“行”、“守”与“变”的绝佳融合。在实践中,以“五课”教研为切入点,全力营造教研氛围,积极发动和组织教师认真实践、积极总结,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研究工作,使研究成果回归到课堂层面,可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负责教研的主管部门可以牵头制定学校开展“五课”教研工作的工作方案,各系部根据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各专业(学科)教研室根据系部安排和各专业(学科)特点将工作安排细化到每一周,使得每周都有活动方案和主题。由负责部门牵头对“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好记录、评价和评比,校系二级共同抓好“五课”教研。

(一)备课

以备课组的形式,对照备课的内涵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既可以作为旁观者去思考别人的建议,也可以作为局内人去共同探讨,它集集体智慧和个人特性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质量。备课应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回归生活。在备课中,要将课改新理念内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将重点由教师的教转为学生的学,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师不仅对教学内容要熟悉、吃透,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各类教学基本因素进行周密思考和全盘策划;要重视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突出“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要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合理整合和开发教学资源,如精品课程、校内讲义、教学网站、多媒体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等。

(二)上课

教学的核心是上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学校应关注教学行为,以学生能动有效的“学”作为关注的重心,引导教师进行“教”的行为的研究。可以通过各级公开课(教研组、系部、校级、教学开放日等),引导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资源的整合、授课方式的选择、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内容的呈现、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业的布置方法等进行研究,把课堂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体验,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从而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进一步提升课堂的实效。[3]

(三)说课

说课是促进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每学期可要求每位老师在本教研室说一次课,分成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两种形式。通过说课,教师可以用口头语言描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讲清楚“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等问题,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意义,理清教学思路,促进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深入开展。通过说课,促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趋于合理、科学;运用教学理念去分析和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进而提升教学智慧,提高教学水平;由反思促研究,将研究成果回归至课堂,服务学生。

(四)听课

听课常常是被人们忽略的一个教研环节。如何有效听课,提高课堂质量和教研水平,共同进步,需要学校制定完善有效的质量评价和监督制度。听课包括备课组成员互听、同教研室成员互听、传帮带结对教师互听、督导听课等,可采取随机听课、计划听课等形式。教师在听课中,要通过看、听、思、记等行为主动融入到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但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学的过程,关注授课教师对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分析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有机结合。教师在听课后,应及时思考和整理,通过分析总结、比较和研究,客观准确地评价本次课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有益的教学经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成长。[4]

(五)评课

评课和听课一样,也是开展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措施。[5]通过评课,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出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可站在一定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因此,在授课人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施教的体会做了简要说明后,听课人能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激励有效地做出分析和评价,成为推动教研深入开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通道。听课教师可以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和教改理念,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环节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整堂课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可以表扬鼓励授课教师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尤其是有独到见解之处,也可以对授课教师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善意的提醒和建议。当然,在复杂的教学中,对于同样的内容和方法,每位教师的理解、应用和实施会有不同,需要抱着求同存异、尊重多元的心态,通过对话、倾听、探讨等交流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研究,促进共同进步。

二、将传统教研课题化,指导“五课”教研活动有效开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只会在课堂授课的教书匠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要求,课改迫切呼唤有研究能力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具有鲜明的科研意识,能够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在“五课”的教研中,学校可采用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根据“探索——研究——发展”的发展方向,采取“课改带动科研、科研推进课改”的举措,逐步形成以课改为中心,实现教研活动的课题化。通过教研工作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可以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和呈现,进而服务于教学实践。课改工作涉及到全校几乎所有的教师,因此,每个专业(学科)可由专业(学科)骨干教师领衔,确定一门或几门核心课程建设作为研究重点,相继成立课题组,以课题研究方式实施课改;要将课改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转化为教研课题,引导课改更深入地开展,将实践工作的探索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并通过团体的理论研究,服务于实践教学工作,从而使教学工作更高效,管理方法更科学。

三、树典型、作示范,推进“五课”教研活动的纵深发展

近些年来,各级教学大赛,在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树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打造职业教育优秀骨干教师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6]为此,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发现典型,培养示范,推进“五课”教研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注重学习

应加强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育史、教育哲学等教育教学理论的日常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真正把握“五课”教研的内涵实质。学校可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到校开办专题讲座;组织水平高的校内、外专家对本校的教研活动进行指导点评;让获得“示范课”、“研究课”等教学比赛奖项的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安排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示范课、研究课”等教学展评和培训活动,从而将“五课”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二)全力培养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个人的努力很重要,但也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只有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专家引领、团队互助、教师的自我期许下,才能培养出名师。对于在校内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学校可推荐其参加省市各级教师大赛,教研部门应制订赛前演练计划并适当减轻他们的教学工作量。学校应集中力量为参赛选手搭建由“信息技术、专业(学科)、教学辅助”三方面人员组建的团队,由团队成员反复研究每一个细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说课稿等进行精心细致的评点;对PPT制作、视频拍摄和剪辑等技术环节进行全程配合和提供技术支持;所在教研室成员奉献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发挥团队作用,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从而使成长中的青年优秀教师得以反复磨练、不断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团队成员共同进步。

(三)充分激励

激励是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教师的价值需求和期望,尽量考虑选手可能需要的帮助,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在比赛过程中,学校派专人负责,省、市比赛校长尽量亲自带队,由比赛领队负责教师的交通、食宿及赛前对选手进行心理疏导和比赛演练,让其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在比赛后,可将比赛成绩作为评优的首选条件,多给其发展的机会;可通过制定比赛的奖励办法,对在全国、省、市、校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的教师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组织多种形式的示范观摩、教学研讨活动,给获奖教师以职业成就感,并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上提高,面上提升,围绕骨干教师个体,形成骨干团队,使“五课”教研工作不断深化,优秀的教学经验及时推广,并最终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五课”教研活动整体实效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教师专业化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只有在拓展专业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1)通过专家讲座和教学论坛的形式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使教师了解到职业教育学术界和相关专业界的最新动态,把握学术脉搏,找准研究方向和方法;(2)依托校内外实训资源推进双师素质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了解本专业在企业中的需求动向,注意学科互动渗透、市场发展变化和企业的不同要求,以适应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3)结合各专业职业标准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和工种培训,结合教师职称评审要求,有计划地安排一线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培训,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挂职锻炼,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专业交流,实现“教师”与“技术员”的角色融合;(4)以访问工程师名义,每年选派一些专业教师赴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接受所在企业考核,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5)以访问学者名义每年选派一些教研室主任、系教学副主任等专业学术骨干,到国内外知名职业院校开展专业交流与合作,使其拓展职教视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Z].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苏教科院科[2010]11号.

[2]范慧芳.“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实践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34-136.

[3]徐黎明.对高职院校师资校本培训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职校为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7.

[4]吴静.听评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86-90.

[5]熊慧群.简析高职院校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2):195-196.

[6]牛森.“两课”评比中的行与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4(6):65-68.

[责任编辑盛艳]

猜你喜欢

教师成长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