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视域中的新旧“24孝”比观
2015-01-31高兴
高 兴
(周口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2012年8 月,为适应新的形势,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24孝”行动标准。众多媒体对新“24孝”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新“24孝”整体上超越了旧“24孝”。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发布新“24孝”标准是想告诉大家,随着时代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有传承又要有创新”[1]。新“24孝”是否超越了旧“24孝,却是见仁见智。
一、新旧“24孝”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传统的根本差异之一。“孝”不仅是儒家文化养成个体人格、维护家庭和谐的根本手段,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
“孝”起源于三代时期专制的政治制度需要,是在建立和维持贵族家庭和封建社会的秩序过程中形成的。《说文解字》将“孝”训为“善事父母”。孔子认识到“孝”是最原发的人类情感,是所有美德的根本,所以拿“孝”作为立教的起点。《论语》开篇就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乎”。由于孔子的努力,“孝”由宗法政治制度的需要转变为每一个青年必须做到的行为,成为每一个人内心的天性之爱。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这就把“孝”扩大为德行的最高表现。经过孔孟的努力,孝道的内涵与价值在先秦时期已经确定下来。
从汉朝开始,孝道被推广到了政治和社会领域,并开始凝定为中华民族的性格。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专门阐发孝道的《孝经》被奉为“七经”之一;从惠帝起,每个皇帝谥号的第一个字都是“孝”字;从文帝时开始,“孝弟力田”成为汉朝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由元代郭居敬编录《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其内容是历代的24个孝子不同的行孝故事。中国古代为了更好地宣扬儒家思想中的孝道,把《二十四孝》作为通俗读物全国普及。后来的印本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其内涵,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其故事大部分取材于西汉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古时24孝大家耳熟能详,如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闻雷泣墓等。总体上来讲,古时24孝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孝子故事,树立了各具特色的孝子形象,把抽象的“孝”具体化、形象化,深受民众的喜爱。
进入现代社会,旧“24孝”的价值开始受到质疑。鲁迅说:“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2]但是尊老敬老、孝敬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离心化”现象加剧,儿女去外地工作,离父母远,社会生活节奏的变快,让年轻人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不能长期陪伴在父母身边,更加难以谈尽孝了。在这种情况下,新“24孝”出台了。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发言人李力说:“新24孝反映了旧24孝的内涵,但也反映了新的社会环境。过去两年来,我们向老年人了解他们想要什么,采纳了多条建议。我们觉得有必要做一个更新,因为旧24孝的要求几乎不可能做到。”[3]
二、孝文化的本质内涵
对旧“24孝”的批评究竟是因为文本自身有问题,还是我们的解读出了偏差?在得出结论之前,先对孝文化的内涵作一考察。
首先,“孝”具有情境性和时间性,而不是一个抽象的美德概念。“孝爱意识乃道德感之源,由‘朝向将来’(我对子女之慈爱)与‘重温过去’(重现父母之慈爱)及‘重塑当前’(我对父母子女之孝慈)的血脉沟通而成。简言之,即从‘亲子’反转为‘子亲’,而同时构成‘亲亲’。”[4]
孝的情境性是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孝使用的方式不同。例如母亲节这一天:“70后”的人生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如今他们成为中国最有深度的一代人,他们认为父母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尤其要预防疾病,送的礼物或许就是精心挑选的降低胆固醇的食用油,再回家为父母做一桌健康菜肴,陪父母聊天、散心、打牌、下棋、喝茶等,叮咛父母注意健康。作为目前社会的主流大军,“80后”选择短途的郊游,呼吸新鲜空气、感受田园风光,泡温泉、照全家福等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父母的孝。而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90后”,个性、创新、潮,不像“80后”那么羞涩。他们穿亲子(女)装,在互联网上参加各种网络活动,把孝心献给父母,让孝飞扬。正在绽放的花朵“00后”,他们回家帮妈妈干活,给妈妈洗脚,送贺卡,写上“妈妈,您辛苦了!”不同年龄的人,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正如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孝行表现在每个时间状态。这就是孝的时间性。
当子女尚未成家时,很难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深深疼爱的内在情愫。当子女为人父母时,就能设身处地体悟到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学会感恩。子欲养而亲不在,每个人都无法预计自己能够尽孝的时间。在一个纯粹孝心的发动状态中,父母不只属于那褪了色的过去,而是同样属于未来和现在。心中时存孝心,反身而诚,在当下的觉悟中直接体认到孝,生活中的每一件孝行甚至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孝道的完整体现,当下就是永恒。
其次,“孝”的本质是诚和敬,这是人的道德情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和持续培养的结果。王阳明说:“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心即无孝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5]我们对父母进行探望问候,奉养服侍的时候,如果不是怀着虔诚的态度,不是以敬爱的心态去做,而是虚情假意,敷衍了事,那父母之间、兄弟之间的亲情要依靠什么来维系呢?孔子说:“敬爱父母,其为人悌也”,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人天然有知善知恶的良知,发自内心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孝行,当子女用一颗赤诚的孝心侍奉父母时,他自然知道该如何去行孝。孝是情理交融的,真情中才能见出孝心、天理。所以孝是靠由内心发出来的孝情自觉地行孝。
三、新旧“24孝”内容分析
现象学所关注的是现象的“本质”,即某种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东西。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的“共相”,一般我们可以通过对支配着事物现象的外在表现和具体结构的研究来揭示其“共相”的内容。换言之,现象学总是以系统性地揭示生活经验中的内在意义结构为其根本使命。这种 “本质”或“共相”也许只能通过对生活经验中所遭遇的事件或实例来直观地加以把握。从一般意义来讲,现象学对具体事例的实际数据并不感兴趣,比如,这事是否发生、事物发生的频率、与其他情况或事件联系等。它所感兴趣的往往是:促使该事情发生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深刻而充分的方式对事物的经验本质的生存品质和意义进行描述,那么这种描述的语言无疑就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正是根据现象学所研究的现象“本质”或“共相”,对新旧24孝进行分析和论证。
(一)新“24孝”的内容本质分析
首先,对新“24孝”行动标准做一分类和分析。第一类,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包括3条:为父母建立“关爱卡”;定期带父母做体检;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第二类,为父母服务,包括5条:亲自给父母做饭;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第三类,多和父母在一起,多和父母交流,包括14条: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打开父母的心结;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第四类,理解父母,包括2条: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支持单身父母再婚。这24条关注的是成年子女对父母应该如何尽孝的问题。为孝道建立一套行为规范,它把孝道理解成了一系列的义务和责任。其明显的优点是反映了当前老年人的一些实际需求,时代气息浓厚。
新“24孝”的本质是“行为标准”,这是用一套外在标准来规定、鼓励人们如何行孝。“行为标准”自身有三个构成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行为内容。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对新“24孝”做一分析。首先,从行孝的主体——子女方面看,新“24孝”所针对的主要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人,那么,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子女的孝道需不需要培养,如何培养?这是新“24孝”没有涉及的。其次,从行为对象、父母的角度看,新“24孝”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行孝需要做到的24种事情,其实孝道需要做的事有无数种,岂止局限于此24种行为规范呢?例如应该如何善待自己才是尽孝,父母生病时应该如何尽孝,父母去世时及死后应如何尽孝,这些都是新“24孝”没有考虑到的。最后,最根本的是,“行为标准”是一成不变的、死的,而孝道本身既非普遍主义也不是个体主义,而是活生生的、高度情景化的。孝的根本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善良天性的爱敬之情。有了这份真情,在不同条件下采取的表面上相反的行为其实都是孝的表现;没有这份真情,无论什么行为标准都可能成为不孝的借口。例如,新“24孝”规定“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那么,如果有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不适合打麻将,而他们却非常爱好打麻将,那做子女的对父母这样的业余爱好是支持算尽孝,还是适当引导才是孝呢?
新“24孝”制定出这些具体的行为标准,用心良苦,可是每个人的家庭环境、经济处境和文化条件都不尽相同,这些标准是不是有削足适履的嫌疑呢?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这就是说,评价一个人是孝还是不孝,不能单纯地依据他的行为来评价,还要看他的内心。例如,前几年被誉为“当代孝子”的张尚昀,如果对照这24条,他可能一条也不符合,可是他的孝行却感动中原,感动着每一个人。所以,以行为标准来规范“孝”,其效果只能是缘木求鱼。把“孝”解读为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只抓住了孝的外在表现而遗忘了其本质,正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侍奉父母和侍奉犬马的区别在于“敬”,即对父母的尊敬之情,要礼敬父母。如果一个人从心里都不尊敬父母,那么他的孝行也只能是伪孝了。
(二)旧“24孝”的内容本质分析
旧“24孝”就是24个故事。从时间跨度来看,这些故事包括了先秦、汉代、两晋南北朝、唐、宋等朝代。孝子的年龄有老年、中年和少年儿童。孝子的身份有帝王、贤人、官员,也有平民百姓。孝子中有男性也有女性。
按照故事的性质,旧“24孝”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情,如“鹿乳奉亲”“百里负米”“亲尝汤药”“拾葚异器”“行佣供母”“戏彩娱亲”“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芦衣顺母”“涤亲溺器”“弃官寻母”“刻木事亲”“闻雷泣墓”等。这13个故事表现的有家境至贫或战乱时期孝亲者,有身为皇帝或官员仍坚持侍奉父母者,有年纪幼小在生活中不忘孝敬父母者,有以父母亲人之心为心者,有母亲死后仍牵挂不止者。第二类讲的是特殊情况下子女在救父、侍奉父母、葬父等过程中做出的英雄主义行为。如“扼虎救父”“尝粪忧心”“恣蚊饱血”“乳姑不怠”“卖身葬父”等5个故事。第三类如“啮指痛心”谈的是心灵感应。第四类如“孝感动天”具有神话色彩。第五类是在家贫、父母生病等特殊情况下儿子的极端行为产生了神奇的结果,如“埋儿奉母”“涌泉跃鲤”“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等4个故事。具体分析第一类故事,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合情合理、值得效仿的。第二、三、四类在今天虽然不需要或者无法效仿,但仍能带给我们感动和启示。第五类的4个故事确实难以令人相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4个故事都发生在东汉和晋朝。我们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谶纬神学最盛行的时期,只有在这样的时代,才会有这样荒诞的故事。
旧“24孝”所体现的“孝”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父母生前对父母的物质上的奉养,主要是满足父母的生活需求。二是父母生前对父母精神上的奉养,这是从思想上孝敬父母,爱戴父母,让父母在精神上保持愉悦。三是父母去世后对父母的孝,即在父母逝世后用合乎礼仪的方式举行葬礼和按时祭奠父母。《孝经》记载:“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6]这段话概括了孝敬父母应该包括的内容,旧“24孝”完整地体现了这些内容。旧“24孝”的构成方式是讲故事。通过选取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孝子故事来让读者领悟什么是“孝”。这是一种“事中见理”的表达方式。何谓“事中见理”?事,即故事、事例,可以引申为一定的情境。理,即道理、良知、孝心。事情总是经验的、活生生的,道理却是抽象的、普遍的。旧“24孝”用故事代替道德说教,让读者通过故事去感受、领悟孝的内涵。所谓“身教胜于言教”,一个道理阐释得再清晰都不如生动的事例更能打动人心,这也就是榜样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具有示范作用,而且还能引起内心的共鸣和孝的自觉性,从而收视返听,向内用力,自觉地引发孝行。
现象学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质,而“孝”的本质是诚和敬,这是人的道德情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和持续培养的结果。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说,新“24”孝并不是对旧“24孝”既继承又创新的,这两份关于“孝”的文献采取了不同的思路和表达方式。旧“24孝”采取的是以情动人,事中见理的表达方式。新“24孝”则强调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一些责任和义务。新“24孝”在行为上对人们进行了普遍规范,但是本质上并没有超越旧“24孝”。当然,在旧“24孝”中存在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情况。然而新“24孝”的出台是件好事,唤醒了那些忙于工作而忽略父母的人,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的关注。
[1]魏铭言.新24孝行动标准出炉[N].新京报,2012-08-14(A09).
[2]鲁迅.二十四孝图[M]//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1.
[3]英报:孝道依然是中国道德中心[EB/OL].[2015-05-20].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g/2012/0817/79484.shtml.
[4]张祥龙.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1.
[5]王守仁.传习录: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57.
[6]汪受宽.孝经译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