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中医跨课程教学团队 助推中医基石学科课程建设

2015-01-31詹向红刘文礼王振亮陈晓辉郑玉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基石学科课程

曹 珊,詹向红,刘文礼,王振亮,陈晓辉,霍 磊,郑玉玲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打造中医跨课程教学团队 助推中医基石学科课程建设

曹 珊,詹向红,刘文礼,王振亮,陈晓辉,霍 磊,郑玉玲*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基于中医基础类课程间理论同源、内容相连、层次递进的特点,打造跨课程的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通过明确建设思路与目标,多措并举地探索科学有效的建设方案和模式,发挥学科间课程互动、师资互助、能力互补的协同作用,对于加强课程建设、推进中医基石学科发展、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跨课程;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永恒的主题,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环节;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中医基石学科是特色中医药院校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主要是指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和中药学等为主体的中医基础类学科,是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医药学科建设规划指导目录》中的中医基础医学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而确定。

2013年以来河南中医学院高度重视中医基石学科建设,并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课程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教学团队建设对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打造中医基础类跨课程教学团队(简称: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加大力度推动其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一、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面临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挑战,依靠教师单兵作战提高教学质量、谋求职业发展的时代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在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交流教学方法、协作教学研究、推广教学经验、拓展教改思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中医基石学科所承担的课程是中医学启蒙教育的阶梯,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课程为主体构成了中医基础课程体系,涵盖了中医发展脉络、中医基本理论框架,对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全国中医基础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大大减少,导致中医基石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个别学科人才梯队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此外基础课程教师中存在投入临床诊疗精力较多、投入教学研究精力不足的现象,造成教学改革意识不强、课程建设的水平不高等情况,加之以往对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视度不足,导致中医基础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学科的发展。

当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基础类课程建设往往是以单一课程建设为主,教学团队也是依托单一课程开展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如下:一方面课程间教师缺乏充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这些与各课程间固有的、紧密的联系是相脱节的;另一方面由于各课程所在学科实力、师资力量等不同,各课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以单一课程为主的教学团队,在争取高级别教研课题、教学成果、质量工程项目等重点工作方面存在较多困难,而建设跨课程的教学团队能够取长补短,能较好地促进学科、课程、教师和资源的交融、共进。

因此,基于中医基础类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组建以同领域、跨课程为特点的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能集中力量整合多课程教学资源、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在整个团队良性发展的同时,团队成员也可以更好地带动各学科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

二、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举措

(一)明确建设思路,树立建设目标。

立足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需求,结合中医基石学科自身建设实际,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以团队整合、梯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改项目建设为重点,探索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注重环节监督与过程管理,最终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建设模式。

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是基于中医基础类课程特点及自身发展需要而设定的,团队由跨课程的教学骨干组成,不改变原有课程授课的独立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协作开展教学改革及研究等形式,从而强化课程间联系,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共享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多学科人力、物力交叉优势,在坚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团队建设水平和建设层次。

(二)整合师资力量,优化团队结构。

打破单一学科、课程界限,组建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就是要选拔、整合各课程教学和教研能力突出、教学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加入,不仅具备合适的团队规模,而且具有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的内在联系纽带,因而具有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觉性。

鉴于此,依托一种全新的、稳定的基层教学组织,多措并举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着力建设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团队规模稳定、业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三)依托质量工程项目,加强课程建设。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旨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使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而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

因此,中医基石学科团队要紧抓机遇,按照“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利用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资助政策,以教学质量工程的申报与建设为重心,鼓励成员根据课程建设需要,积极申报高级别项目,从而建立以精品开放课程为示范的特色课程建设体系。

(四)开展协作研究,增强团队实力。

教学团队带头人要根据成员的研究领域和特长,完善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分工,开展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教学研究。通过团队协作,申报高级别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并将优秀的教研成果推广、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同时也可以提高科研转化为教学的能力,实现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促进学生创新[2]。

(五)丰富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能力。

在切实做好观摩教学、集体备课、听课督导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奖赛,加大赛前培训、指导。此外,通过举行实验教学大奖赛、微课大赛、教学基本功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鼓励他们钻研教学、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能力。

(六)重视实践能力,提高临证经验。

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搭建临床基地、重点遴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通过跟诊、坐诊,不断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鲜活的素材,提高中医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七)加强制度建设,注重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有效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学团队建设成效。短期考核与中长期考核相结合,关注教学发展显性指标的变化[3],从而发现不足、找准方向、推动建设。不仅要从团队层面出发,对教学团队的整体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和测评,也要考虑团队成员个体的特性和自身的发展需求,鼓励团队成员多途径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4]。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既需要主管部门、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学校、院部层面的制度保障,才能更好地调动各方资源,提供有力支持。

三、中医基石学科教学团队建设的初步成效

建设近两年来,中医基石学科获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项,省级视频公开课1项,校级、院级各类精品开放课程分别11项、8项,从而获得较充足的资金支持,更好地推动课程建设。教研立项、成果较往年稳步递增,获得厅级以上教研立项11项(省级立项5项);获得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4项(省级成果奖3项)。同时中青年骨干教师逐渐脱颖而出,获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各1项;获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团队成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训练紧密结合。近年来指导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2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天堰挑战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众所周知,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课程建设的重点,也是学科发展的关键,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即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中医基础类跨课程教学团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教学团队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模式,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充分发挥传、帮、带,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最终形成一支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稳定高效、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这不仅是强化中医基石学科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中医基石学科发展、保持中医药院校特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1]王 伟.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培养高素质医学信息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45-46.

[2]董 宁.以课程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模式[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6):45.

[3]黄兴帅.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8,24(1): 39-41.

[4]侯雪莲,夏焕章,毕开顺.试论高校教学团队教师教学发展职能的外部管理与激励[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44-45.

G423

A

1002-1701(2015)10-0075-02

2015-07

曹 珊,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 2014SJGLX229);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 (2014)-JKGHB-0016);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5JX10)。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10.037

猜你喜欢

基石学科课程
立足三个突出 奠定安全基石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核 安全基石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