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01-31王丽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王丽华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丽华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90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均检测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若≥3个指标且比正常值增加或降低30%为观察组;反之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改变、死亡率、病残率均优于观察组(P <0.05)。结论 凝血功能检验对于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凝血功能检验;心血管疾病;预后

作者单位:165399 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中心卫生院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较为多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如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死率呈升高趋势[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临床中诊断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较多使用凝血功能检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因素主要有吸烟、高血压、凝血因子等。有关研究资料发现[2],内、外凝血途径对于血栓的出现、发展、预后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90例脑出血患者,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材料

随机选择90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均检测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若≥3个指标且比正常值增加或降低30%为观察组(40例);反之为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4.65±3.48)岁;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4.88±3.3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出血位置、出血量等临床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症治疗措施。

1.3 检测指标

两组分别空腹采集入院时48 h与96 h、出血后48 h与96 h的静脉血标本以实施检验。检验仪器使用全自动血凝仪(北京赛科希德公司)。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均属于配套试剂。根据相关操作规程检测:血浆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等四个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3.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预后情况分析研究

观察组出院时状态好、转植物人状态出院、病残、死亡人数分别为13例、3例、17例、7例;对照组出院时状态好、转植物人状态出院、病残、死亡人数分别为47例、0例、2例、1例。对照组预后结果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致死致残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

入院48 h,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6.32 ± 0.28)S、纤维蛋白原(2.93 ± 1.36)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38.41 ± 8.65)s、血浆凝血酶时间(17.12 ± 3.17)s比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入院96 h,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9.67 ± 0.44)S、纤维蛋白原(1.75 ± 2.81)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39.45 ± 7.61)s、血浆凝血酶时间(17.65 ± 2.98)s比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其中在患者发病入院48h后差异最为明显(P<0.05)。

3 讨论

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血脂水平能够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研究资料表明[3],高脂血症、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关系,氧化LDL是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疾病,它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致死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高,引起的并发症多。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各指标变化比对照组更为明显,而且预后效果也较差。目前,血浆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等四个指标是检测凝血功能过程中检查较为广泛的指标,其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多种凝血因子存在紧密的联系,虽然上述指标的延长无定性作用,但能够表现出凝血作用降低,提示患者存在出血的风险。另外血浆凝血酶时间主要受到纤维蛋白原水平、类肝素抗凝物质等因素影响,所以若无抗凝物质,纤维蛋白原降低会直接影响血浆凝血酶时间变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发生血栓事件急性期时,才可能产生高凝状态等情况,其中在血浆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中表现并不显著,但仍有临床参考价值,但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为重要参考依据。为了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可选择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同时做到作息时间规律,这是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基础;(2)保持合理生活习惯,摒弃不良习惯,可调整膳食、适度训练、戒烟限酒等,这是防止心脑血管病出现的重要条件;(3)定期进行查体,观察血压、血糖等指标是否出现明显变化;本研究发现,对照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改变、死亡率、病残率均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总之,凝血功能检验对于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德,马丽丽,邢秀萍.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12,9(3):129-130.

[2] 李元斌,邓发斌,陈淳,等.凝血功能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6):631-633.

[3] 张灼锦,翁梅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1):1470-1472.

Value Analysis of Coagulation Tests in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NG Lihua, Mohe County Xingan Town Center Hospital, Mohe 1653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test.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9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testing the function of blood coagulation indexes after admission, if three or more indicators than normal increased or decreased by 30%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stead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index change control clotting function, mortality and disabled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observation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test for evalua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result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agulation function tes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The prognosis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1.133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1-0160-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43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浅谈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夜间护理及观察
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影响的探讨
心血管患者术后不适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
关于心血管疾病临床西医治疗的效果探究
长期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发病诱因及内科护理的效果分析
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