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1-31柳素平
柳素平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
柳素平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摘要:中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亟待强有力地对外传播,让国人、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原文化。目前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方面,存在着开发挖掘力度不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文化品牌缺失、多维度立体结构传播渠道尚未建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一是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历史内涵,二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三是开展多维度的策划与传播。
关键词:中原文化资源;历史内涵;对外传播
1研究缘起
历史上,中原文化以其丰富的资源滋养着中华文明。作为中原文化主体的河南,自夏商至明清,拥有黄帝会盟、殷墟甲骨、商城遗址、河图洛书、白马驮经、少林寺、龙门石窟、嵩阳书院、清明上河园、内乡县衙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曾以强大的辐射力和传播力影响着周边地区。在当前的文化强国建设中,中原人有一种复兴中华文化的使命感。中原经济区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核心区,也应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将中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强有力地传播出去,让世界人通过中原看中国,透过中原历史文化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不仅能提升中原文化的软实力,也能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整个中华文化的复兴做出贡献。
近几年来河南省年均组织举办对外文化传播交流项目100余项,“中原文化行”大型系列活动连续举办十几年,将中原文化推广到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地,文化资源对外传播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河南省在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认识、投入及传播形式、效益、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对外传播政策方面。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政策是关键,实行针对性的、可执行性强的政策是保证中原文化资源对外有效传播的前提。目前学术界已有不少关于中原文化传播的研究。有的从探源的角度研究历史上中原文化传播的特点,如王立志指出,在历史上尤其是宋代,中原文化处于“宗儒”地位,其传播具有主流性、包容性和辐射性特点[1]。有的立足于现实,对河南文化资源对外传播进行思考,如斳义亭针对河南文化资源思想滞后、力度不够、缺乏中介的对外传播现状,提出了整合资源、搭建模式、建立专家库和效果评价体系等对策措施[2]。有的从小处着笔,研究一种文化资源的传播,如张天定提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朱仙镇木板年画需要政府、行业、社会多方面合力,才能得到更好传承[3]。还有些研究者或从价值认同角度或从影视创新角度或从网络新媒体的使用角度对中原文化对外传播进行探讨。纵观这些研究成果,有的仅仅提出了一种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途径,没有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有的太过理论化、学术化;有的仅从单一的方面对传播进行研究,缺乏宏观上的把握。
本文拟从中原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外传播的对策措施,以期为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2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
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生产、创造、遗留下来的有形遗迹和无形文化的综合,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包括具有历史价值、考古价值及艺术欣赏价值的遗迹、遗址及文物等[4]。文化资源没有优劣之分,但有生命力强弱、影响力大小之分。其生命力强弱,不仅仅在于继承与创新,即通过不断的建设、保护、创新,让她焕发蓬勃的生机,更在于通过宣传、报道,将她的影响力传播出去,让更多地方的人了解她,通过口耳相传、代际相传扩大她的魅力。自2011年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开始建设以来,河南省加大了文化资源对外传播力度,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如以根亲文化资源为依托,搭建起诸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节、太昊伏羲祭典等一系列文化平台,吸引众多海内外华人来到中原,形成了广泛的辐射力;以打造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精品文艺工程为形式,出台了大型古装豫剧《程婴救孤》《虢国遗恨》,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型歌舞剧《大河秀典》《风情河之南》,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而且将中原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挖掘了历史资源,又走进百姓,走进旅游胜地,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目前,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已初具成效,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开发、挖掘力度不够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中原丰富的文化资源,古代和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如珍珠般洒满中原大地。这里不仅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汉字文化的发祥地,还是儒教、道教、佛教三教文化的起源地,更是人类文明标志之一——都城文化的源头和发展地。自夏朝至北宋3 000多年间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有1 500个古今姓氏发源于河南,有5 700余位河南名人在二十四史中有记载。整个河南,已经查明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文物有7万余件[5]87,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6]87,河南因其丰富的文物古迹被誉为露天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根在河洛”“根在中原”之理念已经被普遍认同。截至2014年,中国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29项,其中河南有5项,仅次于有6项的北京。世界文化遗产是具有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遗址,河南具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充分显示出中原历史文化资源的厚重性。
但是,中原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的开发挖掘还远远不够。5 700余位文化名人在河南的影响力尚未深度挖掘,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屈指可数,引起的文化效应也不够大。成都的杜甫草堂全国知名,河南巩义的杜甫故里却少人问津;唐僧取经人尽皆知,但玄奘家乡河南偃师却不见经传;河南5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一城一门一关一道”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的历史渊源、涵盖内涵远远大于其他诸如苏州园林、明清皇陵、颐和园等文化遗产,但无论是其名气还是其影响力,都远远低于后者;河南7万处有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开发、挖掘的比例依然很小,28 000多处各类文物景点[7]在全国知名的也不多。除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其他如嵩阳书院的名气远不如岳麓书院,虢国墓、仓颉陵、禹王台、宋帝陵的名气还停留在县市级范围。有些文化资源甚至被外省、国外捷足先登,率先开发、利用。如花木兰是河南豫剧的典型形象,早在1951年就被豫剧大师常香玉搬上荧屏,但却被美国迪斯尼重新诠释,其动画大片《花木兰》引起轰动,风靡全球,而豫剧花木兰的形象还仅限在中原腹地流传演唱。
文化资源越开发,越挖掘,它的内容就越不断增加,其增长量甚至不可用数字来比拟[8]。中原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通过不断开发、挖掘,揭示其丰富的历史内涵,才能彰显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让外人熟悉了解,使其得到更好传播。目前,开发力度的薄弱直接影响了中原文化知名度的提升,更成为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瓶颈。究其原因,一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刚刚起步,成百上千的项目等待上马,河南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自然相对薄弱;二是尽管有一些对文化资源历史内涵的挖掘,但多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仅在学术界里传播,没有在民众中形成影响,更没有在省外和国际上产生影响;三是功利化太强,一些开发、挖掘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只要稍有盈利,便浅尝辄止,没有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
2.2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一张名片,一种标志,耳熟能详的文化品牌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联想,将品牌和产地联系起来。如提到山东曲阜,人们就会想到孔庙、孔府、孔林,联想到孔子、儒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能将厚重的文化内涵与产地联系起来,以特色和个性增加产地的影响力。推动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就要借助文化品牌优势,通过优秀演艺作品、大型文化活动、知名文物景观、大型遗址公园等品牌引导人们认识中原文化资源。这些品牌不仅为对外文化交流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凭借品牌效应借船出海、借势出牌,中原文化能塑造和提升国际形象。
但是,因为开发、挖掘力度不够,中原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内涵没有彰显出来,缺乏渗透力、影响力,制约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的产生。《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这个目标可谓任重道远,我们远远没有达到。目前,河南文化品牌的典型代表有龙门石窟、少林寺等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精品实景剧目,《梨园春》《武林风》等影视栏目,《大河报》《销售与市场》等报刊,濮阳杂技、宝丰魔术、马街书会等演艺品牌,民权画虎村、杞县书法村、朱仙镇版画村等文化村镇品牌,等等[6]127。这些品牌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很少,比较有名的少林寺是中国功夫文化的重要代表。少林寺这张文化名片早期经过《少林寺》电影的传播、少林寺的旅游开发,近年来《风中少林》的精品打造,以及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大力推广,已经取得国际文化品牌效应,但其功利化、世俗化的趋向冲淡了其神圣的佛教文化内涵,口碑开始下降。又如,着眼于豫剧这一中原地域文化特色的电视节目《梨园春》经十几年打造,开始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在全国戏曲类节目中收视率很高,但与国内第一流的综合类电视娱乐节目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受众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中老年观众所占比重较大[9]。
总之,中原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还存在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文化品牌问题。当然,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一种文化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规划打造的过程。目前,河南多数文化资源品牌建设还是停留在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发展层面,没有挖掘其历史内涵、思想内涵,导致市场化低、辐射力度不够,不能形成大文化品牌效应,这直接制约了中原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其根源主要是缺乏深度开发和创新,品牌开发专业人才短缺,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
2.3多维度立体结构的传播渠道尚未建立
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需要长远规划、多方合力方能显成效。从主体形式来说,应“官、商、民”并举;从媒介来说,应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纸质、电子、数字、网络、影视等同时启动;从平台来说,国际平台、央地平台、省内省外平台都要搭借,才能高频度、高质量地对中原文化资源进行传播。但是,目前我省对外文化资源传播主要依靠政府行动,多方参与的多维度立体结构传播渠道尚未确立,这是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存在的又一问题。
目前,我省对外文化传播往往是政府单方努力,没有形成多方参与的合力效应,多数情况下,政府在唱独角戏,民间力量没有参与。没有独资、合资或者合作方式的境外主流媒体传播平台,河南地方媒体的主体能动性也没有发挥出来。既少有立足大众、面向社会、面向国际的脱离文化管理部门行政隶属关系的独立经济实体,又缺乏大型的文化中介结构,民间私营企业参与进来的更是凤毛麟角。因而,中原文化宣传力度不够,渗透力、发展后劲都很不足,国内外许多人依然对中原丰富的文化资源了解很少。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周口中华姓氏文化节、固始中原根亲文化节、内黄公祭颛顼帝喾活动、鹿邑公祭老子活动等,尽管政府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有限。各地文化名人研究,如卫辉的比干与姜太公、登封的许由、淇县的鬼谷子、鲁山的墨子、叶县的沈诸梁、郾城的许慎、许昌的关公、南阳的诸葛亮、温县的司马懿、虞城的花木兰、孟州的韩愈、偃师的玄奘、巩义的杜甫、汤阴的岳飞、沁阳的朱载埔等,均由政府支持召开过专门的学术研讨会,但也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仅在学术圈子里得到一定的传播,在民间、在百姓中传播力度不够,在全国的影响不大,更不用说在国际上的影响。中原传统文化中的伏羲文化、老子文化、黄帝文化、龙门石窟文化、开封宋文化、安阳殷墟文化等在世界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绝大多数只是被专家学者提及,外界知道的人寥寥无几[10]。总之,多维度立体结构传播渠道的缺失,使得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显得单一薄弱,缺乏厚实的推进力量,造成国内、国际局面都无法打开的状况。
3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中存在挖掘力度不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文化品牌缺失、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是阻碍中原文化资源进一步对外传播的重要因素。要破除这些障碍,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拓宽对外传播路径,大力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
3.1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历史内涵,彰显中原文化资源的魅力
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来说,内涵是根基,是灵魂,只有深挖独特的文化内涵,才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对外传播才有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一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如若缺乏对深厚内涵的诠释,单纯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即使投入力度再大,也无法留给参观者深刻的印象或者激起再次光临的欲望。不能留下深刻印象的、缺乏历史内涵诠释的文化资源,很难被人们在各种渠道中广泛宣传,其对外传播也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要扎实地推进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首要的就是要深挖文化资源的内涵,彰显中原文化的魅力,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从国家战略层面看,这是充分挖掘、研究、展示河南作为华夏文明之源、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要求;从地方层面看,这是扩大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必经途径。
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必须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将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展现出来,提高其知名度,并以点带面,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原文化,认识到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文化资源内涵的挖掘离不开优秀的历史文化人才,这些专家可以依托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挖掘文化资源的历史内涵,提炼精华。既要清晰、准确地传达出文化资源蕴含的核心价值、重要理念,又要用通俗形象的语言、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脱离学术化、理论化、书面化,防止在书库中束之高阁。应该让成果进民间、进百姓、进草根,通过“三进”,让百姓参与进来,为整个中原文化资源的宣扬与传播服务。
要组织专家悉数调研中原文化资源,研究和归纳中原文化精神和文化资源特色。还要组织研讨会,设立报刊专栏、网络专题,出版相关读物,扩大宣传,将之宣扬出去,让民众了解。历史文化资源经学者、专家挖掘,形成新的成果,只是第一步;通过媒介宣传是第二步;还要走进民间,让民众广为熟知,借助广大民众的力量推广宣传。以《中原文化大典》为例,该大典耗时8年编篡,全书一论、八典、一记十部分、55册,3 000万字、40 000张图片,是一部深入挖掘中原文化根脉源流、全面展示中原文化博大厚重、准确体现中原文化多维价值,兼具集成性、经典性、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大型文化套书,出版后得到了知识界、文化界、学术界的广泛好评[11]。但这部大典自2008年出版,7年过去了,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很多人不熟悉她。如果加强宣传,使她走进百姓中间,将会在推动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方面收到巨大效果。再如2007年文心出版社出版的《中原文化解读》,虽仅有30万字,但从“时代”“寻根”“地理”“思想”“社会”“科技”“文艺”“民俗”8个方面多维度地解读中原文化,把中原文化分解为更为细密的30种分支文化,并逐一就文化概念、概况、亮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是一部针对中等文化程度读者群体的、有关中原文化的综合性读本[12]。如果让这部兼具“学术性、可读性”的综合读本走出书店、书架,走出学术资料库,使更多人了解她,借助她在各个渠道宣扬中原文化,她就会在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让其为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服务,还要将中原文化资源研究机构与中原文化资源的开发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让学术研究为社会上的文化资源开发项目服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如郑州大学和登封人文景观地嵩阳书院合作,建立了郑州大学嵩阳书院,该书院以郑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系(历史学院、文学院等)为依托,借助古代书院讲学精神,打造研究型国学院。郑州大学借助嵩阳书院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史上辉煌成就,再续国学渊源,将古代书院精神和现代大学理念相结合,开辟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的新路子,为创建更高水平大学提供重要支撑。嵩阳书院也借郑州大学的师资力量、研究队伍,深挖自身文化资源的内涵,再现古代书院风采,提升其影响力,加快其对外传播步伐。
3.2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拓宽中原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文化资源不是一种让人直接感知的文化产品,当它的内涵被挖掘、开发后,需要借助一种介质展示出来,才能建立起人们同文化资源间的认知联系,扩大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在信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各种新媒体都成为快速传递的介质,然而,与这些介质相比,有一定景观、具有休闲功能的旅游地更能产生长时间的影响效应。尤其在物质极大丰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今天,人们旅游不单单是身心的放松,更注重由历史文化体验获得精神的满足和视野的开阔。因此,过去大众化的观光旅游开始向休闲度假和个性化旅游发展,旅游成为人们文化交往的最佳模式。在旅游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体验感知其他民族、区域的文化,进行文化的消费和体验,获得身心的满足。旅游成为一种行为载体,附着了文化的因子[13]。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将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之间建立互动关系,使旅游景点借历史文化资源彰显知名度和内涵力,使历史文化资源以旅游为载体得以对外传播。
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主要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文化旅游地来实现。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将文化与旅游整合起来,不仅仅是拉动经济增长,其着眼点也在于宣传和彰显中原文化资源的魅力,扩大中原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我们可以依托古都文化、姓氏文化、汉字文化、名人文化、佛道文化、功夫文化、陶瓷文化、龙文化、玉文化等最具中华文化特色的中原优势文化资源,深层次提炼、挖掘,推出一批曾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能够彰显华夏历史文明所独有的中华文化精神本质的文化符号,建成各种类型的具有地标意义的文化旅游地,形成一批浓缩中原文化精华、彰显河南魅力的建筑、名人、事件、民俗、艺术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名片,来提升中原文化资源的知名度,扩大中原文化资源的对外影响。
要建立以下类型的文化旅游地:一是文化景观感知地。围绕丰富的文化遗产,加大地下文物的开发,在地下文物的发掘上寻找亮点和突破口,探寻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原文化精神代表,建立标志性文化景观建筑和大型文化景观群,将完整系统的中原文化遗产体系全面地展现出来,形成海内外有影响的新的文化展示点。二是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特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郑州、西安、洛阳、荆州、成都、曲阜等6个大遗址保护区,河南有2处;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35个,河南有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郑州商城、内黄三杨庄等5处单位大遗址被立项。此外,河南还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郑州商城、郑韩故城、大河村、宋陵、古城寨、王城岗等6处大遗址。这些大遗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的是中华历史文化起源的大型遗址,也有的是中华文明最辉煌时期的都城遗址,还有的是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的帝王陵园遗址[5]93。我们可以凭借国家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特殊政策,建立多处大遗址保护特区,这样既可以使大遗址得到保护,也可以彰显中原文化精神,推动中原文化资源对外传播。三是中原古都名城体验区。历史上,中原地区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多代王朝的统治中心——都城所在地。宋代之前3 000多年间,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北宋、金等朝代均在河南建立统治中心,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的郑州、安阳、洛阳、开封就占去一半。古都名城集聚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凝聚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的见证。我们可以依托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打造商代都城、殷墟古都、隋唐大都、大宋汴梁等古都名城体验区,使之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华古都名城旅游重要目的地。
3.3开展多维度的策划与传播,增强中原文化资源的渗透力
要提高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要开展多维度的策划与传播,以政府推动为主体,对文化资源走出去战略进行长远规划,找准切入口,采取具体的步骤和措施,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进来,形成“官、商、民”并举对外传播文化资源的格局,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扶持、文化企事业单位按市场运作的文化输出新路子[2]。
首先要借助国际平台与大众传播媒介,高频度、高质量地对中原文化进行传播。支持主流媒体以独资、合资或合作方式在境外开展文化交流与传播,鼓励其策划和组织高品质的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传媒资源,传播中原文化的声音。其次要积极培育立足市场、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文化管理部门无直接行政隶属关系的独立经济实体。培育新的文化市场竞争主体,如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大型文化中介机构,以及各类文化产业组织、文化投资公司。促进中原文化资源研究机构与上述主体间的密切合作,为其策划咨询、演出展览、艺术品销售拍卖、影视演艺制作、文化旅游地开辟等提供中原文化精神内涵方面具体的指导,将丰富的中原文化资源元素渗透进去,为其传播宣传服务。第三,加大中原文化资源与广大民众的认知联系,借助丰富多样的现代传播媒介,构建立体文化传播体系,让人们更直观、更方便地了解中原文化。最后,要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找准切入点,加大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中原文化传播水平,尽快构建中原文化资源的现代传播与交流格局。
4结语
中原文化资源凝聚着中原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原人特有的精神气概,是中原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见证。中原文化资源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探寻有效的传播途径,促进中原文化资源的深度传播,将其影响力、辐射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让河南人民、华夏儿女、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原文化资源,为提高中原经济区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立志.中原文化的主流性与传播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2(5):22-24.
[2]斳义亭.河南省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思考[J].前沿,2011(20):148-150.
[3]张天定.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化传播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1(3):83-86.
[4]郭二艳.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及旅游开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142-145.
[5]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中国文化创新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谷建全,卫绍生.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刘东方,马见盈.河南导游[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8.
[8]翟锦程.求知超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35.
[9]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前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60.
[10]廖生智.影响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因素及对策[J].天中学刊,2010(4):120-123.
[11]刘小敏.亲历新中国出版六十年[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381.
[12]张新斌、李立新.中原文化解读[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7:3.
[13]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闯关东精神暨关东历史文化研究[C].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黑新出图内字(2009)B006),2009:147.
(责任编辑:张同学)
柳素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原工学院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和明清文化史。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级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厅级项目10余项,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出版专著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
Research on the Outward Communication Status and Strategy of
the Culture Resources in Central Plains
LIU Su-ping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Central plains has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t needs to be strongly communicated in order to let the world know more about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Three problems exist in the outward communicat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ources: a mining development is inadequate,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ultural brand is absent, multi-dimensional stereoscopic structur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aspects, one is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 of the deep excav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the second is to promot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third is to develop the multi-dimensional planning and dissemination.
Key words: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ources;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 outward communicatio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248);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3M530712);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3-YXXZ-24)
收稿日期:2015-05-23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1-6906.2015.05.009
文章编号:1671-6906(2015)05-0034-06
作者简介:柳素平(1974-),女,河南襄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明清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