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15-01-31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郑州市产业发展

杨 华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杨华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摘要:积极推进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对城市文化提升和旅游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郑州市实施“旅游强市”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内涵、郑州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郑州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一步提出了郑州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郑州市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产业领域的有效延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并且正在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1]。分析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有助于加快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1郑州市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意义

1.1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如何围绕城市特色发展城市旅游产业,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是现阶段各地区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文化创意旅游依据不同城市文化特点而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城市旅游同质竞争问题,有利于提升特色城市的形象。一方面,文化创意旅游将沉寂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了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体验消费性的旅游产品,从而大大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旅游也为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和资源载体,主要表现在旅游景点的展示、布陈方式、服务场所的装饰与人性化接待上,更加突出城市旅游的特色,使城市旅游形象得到凝练和提升。

郑州市政府在确定“旅游强市”发展战略时就明确强调了建设最佳旅游环境的指导思想,即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将现代社会文明与古代历史文明协调融合发展。这恰恰体现了文化创意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实质,并且与城市旅游发展战略相互吻合。

1.2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使得旅游产业受价值链高端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将文化、艺术、创新、科技等理念嵌入到旅游产品服务中,旅游空间内容、表现形式、价值实现形式都与传统旅游产业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文化创意旅游通过对旅游消费群体的培育、产品的更新、市场的拓宽,将更多的产业部门纳入进来,突破了传统旅游产业的行业界限。根据消费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深入分析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开发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整合优化当地旅游资源,形成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旅游模式。郑州市通过《武林风》电视节目、豫剧全球巡演、《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康百万影视基地、郑州动漫产业基地等精品旅游项目建设,有效地促进郑州旅游产业与文化、民俗、科技、艺术要素的有机结合,带来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实现郑州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3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人们的外出旅游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景点观光,空间选择上也不仅仅是博物馆、景区景点等静态景观,旅游者亲身体验和参与的要求更加强烈,转向了范围更广阔的无形空间,不再将自身定位于旅游过程中的一个旁观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参与者融入其中,期望通过自身的视角去了解、认识、感知当地的风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文化消费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对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产品观念的价值诉求也会提升[3]。尤其是当旅游者平常生活所在环境与旅游地环境差异较大时,带有文化创意体验的旅游过程会更具吸引力。但在当前郑州市旅游产业中,旅游资源挖掘不够,缺乏体验性和参与性,制约了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强化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以文化创意的视角发展旅游产业,可以不断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优势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郑州文化旅游资源在总体数量和种类上都具有较大优势,且资源等级较高,有不少世界级、民族性的文化旅游资源。资源整体分布范围较广,但局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又相对集中,总体上形成了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等六大旅游资源聚集区。郑州的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姓氏文化、黄帝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商都文化、河洛文化、遗址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文化、军事文化,等等。郑州地区是历史上三皇五帝夏商周活动的主要区域,其文化的古老性、丰厚型和根祖性突出。其中,嵩山作为五岳之一,号称万山之宗,不仅文化深厚、建筑古迹繁多,还具有“五世同堂”的地质奇观,世界罕见;伏羲山与伏羲有很深的渊源,是郑州西部屏障,生态资源十分优越,开发潜力巨大;黄河郑州段因黄河游览区、悬河景观世界闻名。这些丰富的文化旅游景点都可以作为郑州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基础性旅游资源。

(2)地理区位优势显著。地理空间性和旅游目的地的交通状况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4]。郑州市地处中部地区的中心腹地,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起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陆地交通方面,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京港澳高速与连霍高速在此交互。伴随着郑西高铁、郑京高铁、郑武高铁、郑徐高铁的建设贯通,郑州通往北京、武汉、西安、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的陆路交通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能进一步强化郑州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航空交通方面,郑州在2008年已被国家民航总局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的建设实施,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港扩建改造为契机,国际国内航线不断扩展,通航的国内外城市数量势必会大幅增长。可以看出,无论在铁路、公路以及航空交通方面,郑州市的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显著。这为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3)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建设的先决条件。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实施,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指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的扶持建设,使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在此契机下,郑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在2006-2010年间,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8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0亿元,占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2.3%。推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河秀典》等特色文化创意演艺活动;建设黄帝故里景区二期、黄帝文化博览馆等华夏文明遗产景区,在景区基础上结合高科技手段建设一批主题餐饮、娱乐、服务项目,举办全球华人论坛(黄帝文化论坛),融入创意产业,完善旅游服务,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示范区;在已经建设的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绿博文化产业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集创意、研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建设动漫产业基地、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文化艺术展示中心等配套建设项目;依托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农业公园、弘亿国际农业高新产业园、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等项目,打造以旅游观光为主题的生态风景示范区和以瓜果采摘为主题的都市农业示范区。从总体来看,郑州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虽已经取得一定规模,但在整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同级领先城市相比还有着较大差别。

2.2劣势

(1)开发模式相对低端化。郑州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大多处于基础开发阶段,对于资源的进一步深层次挖掘还明显不足,开发模式相对低端化,衍生的旅游产品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模式虽有所发展,但缺乏品牌特色,城市休闲和游憩娱乐产品匮乏,旅游产业竞争力相比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并不明显。旅游关联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与旅游之间的配合度不够,旅游购物、娱乐等消费不发达,所占份额较低。文化产业、商旅会展、体育节事等优势不突出,带动效应未充分发挥。郑州优势的高新科技、装备制造业、农业、汽车等未形成特色旅游产品和产业优势。此外,在旅游服务方面也不完善,客源满意度、美誉度不高。市民好客度也有待提高,旅游窗口行业服务质量不突出,细节服务不足。

(2)创意人才的缺乏。创意人才为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提供智力支持,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核心。虽然郑州市现已集聚了一批创意人才队伍,但与国内同级发达城市相比,无论在人才数量还是人才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郑州市内多所高等院校也不断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但有创意、能策划、善于文化创意事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仍极度缺乏,加之现阶段郑州市在人才奖励机制、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与国内其他同级城市相比存在差距,严重制约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当前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3)旅游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现阶段,郑州市旅游市场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政府整合和主导、推动能力不足,制约了相关文化创意旅游资源的开发。各级旅游质量监督队伍、质监人员的执法能力与政策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难以保证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此外,郑州市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令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但缺少对旅游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规划实施监测和定期评估制度也极不完善。这是严重制约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2.3机遇

(1)政府扶持和重视。为了贯彻落实“旅游强市”战略,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近年来,郑州市先后出台了《郑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郑州市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有关文化创意旅游规划政策。《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最佳旅游环境城市的意见》还明确提出,到2015年,郑州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8 0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00亿元,使郑州市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游客集散中心城市和国内旅游名城。为达成这一总体目标,郑州市设立5 000万元人民币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政府也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相应数额的配套资金,用于发展当地旅游业。在旅游产业发展用地方面也给予相应土地优惠政策。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而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政策范围内依法给予税收优惠。这些举措为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要求,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持续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以此为契机,郑州市的城市经济需进行发展方式的深度调整和变革,努力改变第三产业滞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落后局面,大力发展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和高科技的产业。利用文化创意旅游对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改造,提升产业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紧密联动城市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创新旅游城市一体化的发展,将文化与娱乐结合,创新产品,对接城市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2.4威胁

(1)外来文化的冲击。郑州虽然较好地保护了嵩山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河洛文化的文化特色,但还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承,深化文化内涵,防止这些民族文化的流失。如果不尽快对这些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很有可能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被流行文化所污染。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民族文化极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同化。因此,在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同时,要十分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要充分展现郑州民族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此外,随着大量外来文化创意产业公司的入驻,郑州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公司必然会受到冲击,这都会使民族文化在郑州新兴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弘扬受到阻碍。

(2)与其他中部城市的竞争。西安、洛阳、开封等郑州市周边中部城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也十分迅猛,与郑州形成激烈竞争。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丰富,包括古都文化、山水风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主题娱乐、都市游憩、乡村旅游等多种产品类型。以西安市为例,华清池推出的文化创意旅游精品《长恨歌》仅在2010年便演出201场,接待观众35万人次,累计收入达到5 000万元,在国内文化创意旅游市场中名声大震,成为陕西文化旅游产品的典范之作。再如洛阳市,其每年举办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全国四大名会之一,已演变成为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在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 869.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2亿元。

3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任务

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盲目的照搬其他城市成功的文化创意旅游项目,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条件,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旅游资源特点,将文化创意产业根植其中,并不断创新发展。

3.1优化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总体布局

按照“重点突破、点面结合”的要求,以不同县市区旅游资源分布和交通为基础,着力突出不同地域文化创意旅游的主题特色,通过进一步加快重点文化创意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一城、两带、四区”的空间布局。

“一城”即中心城区,包括郑州老城区与郑东新区。推进老城区提升,加快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修缮开发,重点打造商代都城遗址公园、城隍庙-文庙观光休闲步行街区、百年德化观光休闲街区等主题突出的精品项目。加快郑东新区商务休闲游憩区、新城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星级酒店建设项目、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旅游服务项目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配套设施服务体系。通过建筑风貌、文化景观、解说体验等手段,打造城市历史文化主线和节点,包括火车站—二七塔—书院街—城隍庙—郑东新区—高铁站—龙湖CBD,将郑州中心城区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体验、城市游憩、主题娱乐、商务会展等为一体的旅游名城。

“两带”即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南水北调生态交通旅游带。引入风景道理念,分别构建沿黄河、南水北调2条旅游发展带,串联整合沿线主要景区(点),整体提升和包装,有序建设一批不同主题的旅游景区、特色乡村,包括观景台、博物馆、孤柏渡文化生态区、黄河湿地公园等景点。整体打造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南水北调穿黄景区的大品牌,大力开展主题文化节庆和活动,推动沿线城市旅游合作,推出区域旅游品牌产品。

“四区”即华夏文明朝觐区、功夫宗教创意体验区、时代文化娱乐区和城市慢享休闲区。以重点景区为核心,以点带面,将重点旅游景区与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结合,充分考虑区域交通条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未来旅游发展需求,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整合新郑市、新密市黄帝文化资源,联动黄帝故里、具茨山和黄帝宫等景区,增强游憩功能,完善旅游服务。深度开发功夫文化,延伸功夫产业链,活化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岳嵩山的历史文化,建设国际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整合大伏羲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打造区域领先的、百姓喜爱的休闲观光乐园和郊野游憩基地。

3.2深化对文化旅游遗产资源的创意开发

大力发展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其核心是要深化对文化旅游遗产资源的创意开发。通过大力开发参与性旅游项目,以体验式的文化创意旅游形式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也会给旅游产业带来更大的商机。因此,要逐步改善文化旅游遗产资源亲近感不强,挖掘深度和形式创新不够,游客的体验感不够充分完整的弊端。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加强对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工业遗产等文化旅游遗产资源的创造与加工,从文化创意的视角,重点对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的外围文化氛围,旅游环节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产品进行开发创造。借助科技手段将旅游遗产的文化内涵以动态的、感性的方式传递给游客。根据不同游客的多层次文化需要,结合不同类别的文化旅游遗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深化改造相关旅游服务设施。

此外,可以通过访问交流、承接外包业务等形式,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文化旅游遗产资源的创意开发方面的技术经验,积累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逐渐提升自身的创意开发能力。

3.3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结合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资源,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区,基本形成了黄帝故里景区、嵩山少林功夫、黄河风景区、城隍庙商都遗址、伏羲山主题沟谷等旅游集聚景区,这些景区各具特点,有效地推动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但产业集聚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在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方面,郑州市应依托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集合已有的产业优势和地理优势,按照“文化为魂、创意为王、产业为体”的理念,统筹规划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实现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以不同区域的代表性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围绕精品旅游景区和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强对现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整合力度,形成一批具有优势的文化创意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提高郑州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3.4打造文化创意旅游品牌

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要素。开发优质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可以塑造郑州良好的文化创意旅游品牌形象。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必须严格遵循先规划设计、后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形成多层次、多系列的主题鲜明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满足旅游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通过科学构建旅游产品开发空间布局,结合郑州城市实际情况,重点开发“两带八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即黄河文化景观带、南水北调生态景观带和嵩山文化旅游区、黄帝文化旅游区、伏羲山旅游区、雁鸣湖生态旅游区、康百万庄园—北宋皇陵旅游区、新密古城文化旅游区、中心城区都市观光旅游区、郑州新区。重点围绕精品旅游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带动,鼓励社会资金向重大项目和重点片区集中,重点打造国家级、世界级旅游精品项目,加快把嵩山、黄帝故里、黄河风景名胜区等打造成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成为提升郑州旅游整体水平的核心景区。

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扩大客源的首要前提就是必须满足旅客的消费需求。提供优质、差异化的旅游服务以满足旅游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是打造文化创意旅游品牌的关键所在。在旅游产品的消费中,要为旅客提供贴心的、人性化的服务,使其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从而建立起顾客的忠诚度,使郑州文化创意旅游品牌口口相传,提升郑州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5延伸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条

延伸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条,要跨越产业边界联动发展,在深度、广度上拓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条。在纵向上,要充分与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渗透与融合,形成文化创意旅游消费带动产业链升级的良性互动[5]。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将旅游的功能向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品牌销售渠道延伸,根据文化创意旅游的消费需求引导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功能优化,用旅游消费者偏好进行品牌定位、培育旅游消费群体,围绕游客的潜在消费需求构建新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在横向上,要与文化创意旅游相关各产业部门进行直接和广泛的融合发展,由单一的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向大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链转型,以产业链的整体价值为目标,通过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的有机联动,实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与各相关产业的无缝链接,进而以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服务及其链条效应直接优化工业和农业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整体效益。

4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举措

4.1建立完善旅游市场管理机制

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形成产业观念,并对其进行建设推广,使其形成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这就要求从业相关人员提高意识,强化文化创意旅游的产业观念,加强社会宣传和引导,使整个社会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氛围。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模式,必然需要一套行之有效、适合其发展的产业管理方法对其进行培育和规范,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关系、激励机制使其逐渐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可以成立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将涉及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各个部门的主管领导纳入其中,规划未来发展之路。并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各产业进行综合协调。加强旅游立法,结合国家《旅游法》的实施,加快组织实施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立法计划。加强全市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旅游执法网络,不断提高旅游执法效能。强化对郑州市旅游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和定期评估制度,每年完成监测评估报告,定期公布郑州市旅游产业规划执行情况。这些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为郑州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2加强“旅游+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一般而言,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要求,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就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文明素养和专业素质,尤其需要既懂文化创意又懂旅游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因此,相较于郑州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一定要加强文化创意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创意旅游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文化创意旅游专业人才。加强文化创意旅游智库建设和旅游理论研究,对具有较强指导作用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充分利用旅游教育资源,整合多种学科,通过与市内高等院校建立合作教学联合培养,开展高质量的行业教育培训,打造高素质的旅游策划、管理和服务队伍。重点培养“旅游+创意”复合型人才,并制订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引进的政策与计划,培育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骨干精英,解决制约郑州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

4.3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

由于郑州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5 000万元人民币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根据发展需要,适时适度保持增长,推动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探索采取BT、BOT、BO等方式,广泛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和旅游企业经营。积极扶持和培育条件成熟的旅游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提供融资信用担保。对符合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授信支持,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但暂时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积极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营等方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实现网络化规模经营。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主导地位和创新地位,让其支撑整个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

4.4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

在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同时,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等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整理、编纂、出版民俗文化艺术图书文献及可视资料;组织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维持传承人的生活和再传承的经济基础。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场所、授予荣誉称号、利用公共传媒宣传、展示和交流、促进国际国内交流等。积极筹措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资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中小学乡土教材;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向,鼓励市场化发展和交易。建设单位在进行选址和工程设计时,应尽量避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王慧敏.文化创意旅游:城市特色化的转型之路[J].学习与探索, 2010(4): 122-126.

[2]曾琪洁,吕丽,陆林,等.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分析-以上海世博会为例[J].旅游学刊, 2012, 27(5): 103-111.

[3]李方方,洪霞芳.南昌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途径[J].企业技术开发, 2012, 31(3): 87-90.

[4]韩朝胜. 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对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3): 38-40

[5]陈淑兰,刘立平,付景保. 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基于文化创意视角[J].经济地理, 2011, 31(8): 1392-1396.

(责任编辑:陆俊杰)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Tourism

Industry in Zhengzhou City

YANG Hua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Active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tourism industry in Zhengzhou city,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ity culture promotion and tourist industrial upgrading,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Zhengzhou carrying out the strategy of “powerful tourist city”.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creative tourism industry,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cultural creative tourism industry in Zhengzhou,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developing cultural creative tourism in Zhengzhou a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Zhengzhou’s cultural creative tourism industry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cultural creative touris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hengzhou city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1-6906.2015.05.018

文章编号:1671-6906(2015)05-0081-06

作者简介:杨华(1979- ),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CJJ056)

收稿日期:2015-03-11

猜你喜欢

郑州市产业发展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郑州市南四环快速路上跨京广铁路转体施工圆满完成
郑州市建委立体停车库项目实施方案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