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析

2015-01-31逯长春

职教通讯 2015年34期
关键词:德国大学职业

逯长春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析

逯长春

为应对全球化、后工业社会、人口结构变迁等时代挑战,确保德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力,保障德国社会的融合和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德国高职教育近年来的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展现出八大发展趋势:高职教育将进一步扩张;加强MINT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的质量;更加重视技术应用型研究;人才培养层次进一步提升;增强学术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渗透;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继续重视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塑造。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析;德国

从学校形式的历史源流看,德国高职教育主要指应用科技大学(FH)和职业学院(BA);从其内涵讲,是指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与高度的职业实践针对性或传授与学术性关联的实践导向的高等教育[1],这包含一部分普通大学的此类教育(如马格德堡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合作的双元制大学课程)。本文所研究的德国高职教育是以内涵为界定的,主要通过考察当前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与发展状况来探寻其未来可能的走势,希望他山之石,能为变革中的中国社会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一些启迪。

一、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

德国高职教育具有以应用为导向、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特性,由于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它自20世纪60-7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全球化、后工业社会、德国当前的经济、德国的人口结构、国际统一行动政策。

(一)全球化

全球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它意味着一个商品和服务的统一机制,意味着资本和市场的一体化,意味着均衡的商品市场以及生产中的“散发式制造”。[2]在全球化的社会中,资源、工业产品、金融、服务业面对着全球性的市场竞争,其深层次是策略、差异化、品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知识及制度竞争。这迫使高等教育参与到市场中来。[3]

20世纪90年代后,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为此,德国未来委员会在其于1997年出版的《经济效率、社会团结、生态持久:三个目标,一条道路》一书中提出了四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改革工程,其中第一条为提高革新能力和加强人力资源,内容包含克服体制障碍,及时制定面向未来的研究计划,改变研究结构,加强对研究的管理与资助;重新规范10年级以上的学校与职业教育,使二者结合得更加灵活。[4]

(二)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次提出,他断言社会已经从产品生产的阶段过渡到了服务性社会的阶段,并概括出11个方面的特征。贝尔指出,后工业社会新的核心特征是理论知识的编汇和科学对技术的新关系。[2]这样,后工业经济不再像工业时代早期技术革命那样建立在能源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信息、社会各领域对科学广泛应用的基础上。[3]因此,后工业社会涉及技术——经济领域的根本性变化,它对在技术——经济领域中心地位的教育、劳动和职业产生了最大的冲击。[2]欧盟委员会副主席L·布里坦认为,后工业社会给老龄化的欧洲提出了艰巨的挑战,这一过渡将是艰难的。哈佛大学社会学家W·威尔逊在1998年1月撰文,将城市中心变迁的深层原因归于“后工业社会”的就业岗位对高学历的要求。[5]

(三)德国当前的经济

德国经济结构具备三个明显的特征:(1)外向型,德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占到大约9%的份额,大约四分之一欧元依靠出口而得,多于五分之一的劳动岗位直接或间接依赖国际贸易;(2)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德国的汽车与机械制造、化工产品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3)第三产业占经济比重大约65%,农业则下降到1%,德国在未来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生物、纳米和信息技术,以及生物统计、宇航学、电子技术、物流等,在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如风能、光伏、生物量也具有领先地位,信息与通讯技术也颇为迅速地发展为重要经济行业。

在德国,创新能力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研投入占德国GDP的2.6%,高于欧盟1.9%的平均水平(2008),专利技术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德国经济在后现代化转向进程中,基于知识之上的文化和创意经济受到特别重视。由于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司法保障、基础设施、高校与研发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德国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四)德国的人口结构

德国现有人口8200万,自2003年以来减少了580万。德国人口发展呈现三大趋势:(1)低出生率;(2)预期寿命增加;(3)老龄化社会。20世纪90年代初,60岁以上老人与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3;到21世纪初这一比例为1∶2.2。2010年至2025年,德国潜在劳动力将减少600万人,而同时,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增加到2230万。据科隆经济研究所预测,仅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MINT)职业领域,目前就缺少19440人。另一方面,全球化使德国正步入现代移民社会,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由于过去几十年社会经济变迁,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机加速导致了新的社会风险出现和因经济原因引起的剧烈的社会分化。因此,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融合成为社会与家庭政策的重大挑战。在德国联邦政府第二次人口峰会上,经济部长菲利普·罗斯勒博士强调足够数量专业人员的重要性,并指出,德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以便保持竞争与革新能力。[6]

(五)国际组织的政策

为应对时代的挑战,欧盟和OECD也会制定一些行动计划或进行相关研究,这对德国高职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行动政策为:(1)于1999年启动的博洛尼亚进程,它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学位体系、学分转换、课程结构、质量保障等; (2)于2002年启动的哥本哈根进程,对推进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有积极影响,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渗透;(3)“欧洲2020智慧型、可持续与包容性的增长战略”,该政策是欧盟于2010年6月通过的,相关高等教育策略有:提高教育质量、扩大高教招生人数、加强研究等。

总之,德国要保持国际竞争力、维持社会稳定和高水准的生活福利,高品质的专业教育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看出,德国政府和社会已经或正在做出积极的教育变革来应对各类挑战,呈现出德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今后一段时间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

综合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宏观经济社会背景,结合近几年德国高职发展实况,笔者认为,德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八个方面的趋势。

(一)高职教育将继续繁荣,双元制大学课程会继续增长

由于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必须依靠其强大的革新能力和先进技术,这提出了对高层次技术人员增加的需求。不论是欧盟的《欧洲增长战略2020》(Wachstumsstrategie‘Europa2020’)还是德国的《高等教育条约2020》(DerHochschulpakt2020)等政策,都将提高大学入学人数作为重要目标,而且,后者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调查表明,在《高等教育条约2020》的推动下,2010年德国大学(普通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入学人数比2005年增加了近22%。其中,应用科技大学入学人数增加幅度更大,增加了大约38%。同一时期内,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学生规模也增长了近35.6%。其中,选择双元制大学课程学习的人数从2004年到2012年增长了50%以上。

众所周知,德国学生的初次教育分流在小学四年级,大约10岁的时候进行。这种过早的分流在二战前的欧洲十分流行,战后受到强烈的质疑和批判。这类过早的教育分流在当今大多数国家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德国会不会彻底改革其多轨的中学教育体系,推迟学生初次分流的年龄?如果改革的话,那么,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入学人数可能会显著增长。

鉴于双元制大学课程的优势(“学生—企业—高校”三方共赢;还会促进数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即 MINT专业的女生数[7])、发展态势和政府的鼓励政策,双元制大学课程提供数量还会继续增长。其中,普通大学可能成为“双元制大学课程”的潜在增长点。

(二)加强MINT专业人才的培养

MINT专业人才对于德国工业技术革新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加强MINT专业人才的培养,德国政治与经济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层面采取了许多行动方案,仅在2010年,德国教育部就投入了2700万欧元。高校也采取积极的措施,致力于提高MINT专业毕业生数量,比如,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唤醒学生对MINT专业的兴趣,以及提供MINT专业大学学习的相关信息;尤其是激发下列特殊人群的兴趣:职业技术人员、转专业者、妇女(如科隆应用科技大学的“MINT天才”项目)、具有移民背景的青少年,以及争取国际学生。此外,还通过改善教学策略,降低辍学率。2012年,德国23个跨地区的活跃的组织联合成立“国家MINT论坛”,其目标是“协同促进德国MINT教育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MINT专业大学毕业生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需求仍远未满足,尤其是女性的比例偏低。

(三)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的质量

专业人才结构的发展表明,德国的高水平人才比例逐渐提高到17%-18%。低水平的人才比例在过去数十年中明显降低,中间部分的合格专业人才的比例有所增加。据劳动力市场研究的估计,这种情况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将不会改变。[8]因此,在劳动力教育方面,德国高职教育在继续扩张的同时,教育政策的重点将着力于提高质量。

2010年9月,德国科学联合会依据《高等教育条约2020》签署了一项致力于改善大学学习条件和教学质量的联邦与州计划。据此,联邦政府在2011-2020年计划投入20亿欧元。此项“教学质量公约”将资助186所高校,用以改善大学生的照管和教学质量。面临增多的教学、照管与咨询任务,大学需要补充有经验的人员。因此,这一计划的目标是致力于高校有一个更好的人员配备,以及支持教职员进修和技能提高,以保障和进一步发展高品质的大学教学。这项计划顺应了高校对教育质量日益增长的重视,超过90%的有申请权限的高校提交了申请。在最终资助名单中,有78所大学、78所应用科技大学、30所艺术音乐大学。[9]作为工业制造大国和强国,德国能够如此重视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质量,体现了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教育体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四)更加重视技术应用型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各级政府增强了对应用科技大学研究的关注。并在2003年与地方企业联合实施了“应用科技大学应用导向的研究与发展”,用以推动工程、自然和经济科学的应用研究。2006年开始,巴伐利亚州政府立法将研究纳入应用科技大学的职责领域。自2002年以来,每年获得外部资金已提高了10倍。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与经济界伙伴一同发展技术革新,在研发方面有着杰出的声誉。2009年,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改组为双元制大学,新的大学可以授予学术性文凭,有了“合作科研”的任务。2008年,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签署合作协议,用以促进应用科技大学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资助时间为2008-2013年。[10]《高等教育条约2020》在研究资助上采取了跨区域的竞争策略。根据现有政策和发展趋向看,德国高职教育的应用研究会进一步强化。一方面,来自于政府的推动和资助;另一方面,来自于高校与市场的联动。这种应用性研究符合欧盟和德国相关发展政策和经济发展需要。

(五)人才培养将进一步朝向硕、博士层次提升

应用科技大学主要以学士和硕士为培养对象,但近年来博士教育初见端倪。基于德国各州《高等学校法》的规定,应用科技大学虽不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限,但可以与其他有资质的大学合作开展博士教育。许多应用科技大学都强烈赞成、支持与普通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科隆应用科技大学目前有70名博士研究生。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于2010年开始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合作授予经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还于2012年与同城名校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立“联合研究生院”,培养自然与工程科学专业博士。职业学院在把本科教育作为核心的同时,也逐步开展硕士层次的教育,有三种方式:(1)自己授予学位,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开设了非连续性的硕士教育;(2)与英国大学合作,由国外大学授予学位; (3)与本国大学合作,由大学授予学位。①

伴着研究项目的更多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会受到推动,一方面,这是“研究服务于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学术性学位的发展,表现为应用科技大学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尽管目前是以合作培养的方式刚刚起步;而职业学院也会逐步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限。虽然,授予学位的层级会得以提高,但是,其方向不会与普通大学趋同,仍会定位于应用性。

(六)增强学术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渗透

2009年3月,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做出决议《无正规高等教育入学资格的职业技术人员的入学机会》,规定了在职技术人员获得高校入学资格的框架条件。这样,在职技术人员可以获得大学文凭,进一步提高其专业能力。

2008年,联邦与州政府合作发起“通过教育而提升”的资格行动计划,其任务之一是扩大民众的教育机会。2011年,联邦与州签署“通过教育而提升:大学开放”协议,这项计划由欧盟社会基金提供资金,以竞争方式进行。该计划目标如下:(1)保障熟练劳动力的持续供给;(2)改善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渗透;(3)使新科学迅速转化进实践领域;(4)通过持续性的终身科学学习和在职大学学习,加强学术系统的国际竞争力。该计划资助以下项目:(1)在职大学课程或学习模块计划;(2)双元制大学课程和深化实践阶段的课程或学习模块;(3)在终身学术学习框架内的其他课程、学习模块和证书课程。主要的目标人群为:有家庭责任的人、返回职业生活的人、大学退学或辍学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失业人士,以及在职,但无正式大学入学资格的有职业资格的人。[11]

(七)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德国对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视源于这样几个事件:(1)新的教育理念的倡导,如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德国社会学家梅尔滕斯于1974年提出的“关键能力”概念,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1972年)等研究;(2)来自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结论,人们的教育水平和学习对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3)近年来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发展所推动的知识经济和职业的流动与适应性问题。在以上因素影响下,1994年末,世界50多个国家在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12]终身学习对高职教育产生两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1)外部功能的拓展;(2)内部课程与教学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关照。如今,大多数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都设有继续教育中心,并与市场密切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研究,发挥多元的社区教育功能。而在欧盟及德国颁发的有关终身学习的文件(如《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欧洲终身学习关键能力参考框架》、《欧洲终身学习指标体系》、《德国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等)的推动下,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课程与教学将更为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八)继续重视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塑造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胸怀的未来公民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目标之一。德国不仅普通大学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向,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也正致力于加强与国外伙伴合作关系的建立,寻求、创造使学生留学海外的机会。比如,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除了提供带有国际焦点性课程之外,还与世界上200多所高校建有合作关系,学生可以申请相关奖学金到国外进修或学习,也可以在企业培训阶段获得国外逗留的机会。科隆应用科技大学专注于三个领域的国际化战略: (1)学生的国际化;(2)教学的国际性;(3)国际网络的应用。作为达成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条件,科隆应用科技大学准备使用英语提供学校所有相关信息和服务,同样,有220所国际性合作伙伴。

21世纪的我国,如何在变动的全球化背景中找寻高职教育自己的角色,正如德国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和最新发展是植根于其广阔的社会背景,我国高职发展也必须理性正视我国的社会发展现实与前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更为复杂,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同步推进中,未富先老的状况已经显现。在如此情势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高级应用型技术教育。无疑,德国高职教育的办学经验和特色对我国高职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启示意义。

注释:

①根据《职业学院法》,职业学院不具有硕士授予权,但可以与其他高校联合办学,由其他高校授予学位;巴符州职业学院改为双元制大学后具有了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1]KMK.DasBildungsweseninder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2010/2011[M].Bonn.2011:136-137.[2][美]丹尼尔·贝尔.技术轴心时代(下)——《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99年版前言[J].王建民,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3):30-52.

[3][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7,142.

[4]王学东.全球化背景下的德国模式[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3):43-48.

[5][美]丹尼尔·贝尔.技术轴心时代(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99年版前言[J].王建民,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2):50-71.

[6]Rsler:WirbrauchenmehrFachkrfte[EB/OL].[2013-05-30].http://www.bmwi.de/DE/Themen/ausbildung-und-beruf,did=576154.html.

[7]BayerischesStaatsministeriumfrWissenschaft,ForschungundKunst.DualesStudiumbringtjungeFrauen inMINT-Fcher[EB/OL].[2013-01-08].http://bildungsklick.de/pm/86434/.

[8]菲利克斯·劳耐尔.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1(12):68-71.

[9]BMBF.DiepolitischeZielsetzung[EB/OL].[2013-06-10].http://www.qualitaetspakt-lehre.de/de/ 1294.php.

[10]GWK.AngewandteForschungundEntwicklungan Fachhochschulen[EB/OL].[2013-06-09].http://www.gwk-bonn.de/index.php?id=201.

[11]BMBF.WettbewerbAufstiegdurchBildung:offene Hochschulen[EB/OL].[2013-05-25].http:// www.wettbewerb-offene-hochschulen-bmbf.de/.

[12]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12):5-9.

[责任编辑 金莲顺]

逯长春,男,广西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G719

A

1674-7747(2015)34-0054-04

猜你喜欢

德国大学职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职业写作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