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特征与构建原则
——以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为视角

2015-01-31陈莺

职教通讯 2015年34期
关键词:优质化终身教育教育资源

陈莺

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特征与构建原则
——以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为视角

陈莺

针对当前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存在的瓶颈问题,构建终身教育共同体是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终身教育共同体由多方主体构成,其关联性、共享性、规则性的内涵特征,符合当前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以人为本、利益一致、协同发展的原则,也给实现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提供了无限可能。

终身教育共同体;内涵特征;构建原则;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并将其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根本保障以来,有关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近年来,作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中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在各地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也面临了许多问题,而其中社区教育资源问题尤为突出,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特别是优质化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当然,这与当前社区教育往往依靠教育行政部门一家来推动,缺乏多方合作有着重要联系。因此,推动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是促进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进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迫切要求。

一、终身教育共同体——促进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现实选择

(一)终身教育共同体概念

“共同体”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论著《共同体与社会》。滕尼斯将“共同体”定义为:“通过某种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统一地对内对外发挥作用的一种结合关系,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组合。由个体意志决定的、相互发生关系的群体,这是共同体的基本条件;对内对外发挥作用是共同体的功能,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是共同体的本质。”[1]将社会学中的共同体一词移植到终身教育领域,笔者认为,终身教育共同体应是基于一致的终身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由各类学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街道(镇)、辖区等主体与地域载体构成,合理调配并共享各类教育资源的终身教育者主体形态。

(二)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瓶颈

社区教育资源是指社区内有可能对社区成员产生教育功能的各种资源,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两个方面。由于我国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积淀,以及长期以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社区教育资源总体来说是比较丰富的。但是,符合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真正形成品牌特色的优质资源较少。而当前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意识滞后导致大量资源闲置。凡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工作都是教育工作,相关的人才及设施均是不可缺乏的教育资源,并且不同的社区均拥有反映其特色的资源。[2]但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中,认为只有社区培训学院、社区教育中心以及社区居民学校才是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而忽略了学校、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艺术单位同样是社区教育资源的重要部分,造成了资源的大量闲置。

2.投入不足导致资源建设力度不够。相对于现代国民教育,社区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对来说,配套的政策、法规较为缺乏,导致相应的资金投入不够。虽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社区教育示范区评估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了社区教育经费保障问题,但是,实际很多地区难以达到此标准,或者即使达到了此标准,该经费也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难以满足建设和开发优质社区教育资源的需要。

3.体制僵化导致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现行的管理体制中重政府的行政管理,重各单位内部事务的管理,而轻各部门间的横向合作与交流。社区教育涵盖范围广,因此,要建设优质社区教育资源,单靠某一个部门是很难实现的,社区各组织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没有充分发挥政府行政部门在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方面的规划、引导等职能,导致资源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4.缺乏共享导致资源发展不平衡。各社区、社区内各单位之间所开展的教育往往只局限于本社区、本部门内部,而缺乏共享与沟通;在社区教育中,未明确界定各自责任与分工,而加上各社区自身的基础不同,各部门对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同,导致了社区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开放和共享,而这正是终身教育共同体的核心价值理念,因此,建设终身教育共同体,成为促进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现实选择。

二、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特征——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内在需求

在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进程中,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需要各主体之间形成合力。从滕尼斯关于共同体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共同体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形式结合,而是内在精神和外在形态的双重维度的结合,它对内、对外都能发生作用、产生影响。结合终身教育共同体的特征来分析,它恰恰符合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这些需求。

(一)教育共同体的关联性符合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主体需求

教育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无论是其内部的各个构成要素,还是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都彼此互为关联。从整体结构来看,教育共同体的各构成要素能够对整体产生一定的牵制和影响,但受到整体的统筹和规划;从内部结构来看,各构成要素又彼此独立,个体为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都存在自身的价值诉求,而这种诉求与教育共同体的价值诉求保持一致,才能在共同体的引领下,个体实现自我发展。所以,只有教育共同体中的个体需要达成共同的价值共识,才能维护共同体整体的稳定与发展。

在终身教育共同体中,将个体连结在一起的关键因素就是个体都具有一致的终身教育的信仰,并对共同开展终身教育活动达成了价值共识。而在这个整体中,个体都能为终身教育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创设条件,共同体整体的作用又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引起共同体内部实体的调整。

在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进程中,需要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具有相关教育资源的部门、组织等多方主体的参与,各自发挥能动性,而这种需求正是教育共同体中各主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联性特征的现实要求。

(二)教育共同体的共享性符合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发展需求

共享是教育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也是其基本特征。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开放、交互、对话、合作的动态系统。它既是一个所有成员共同分享各自的文化特质,相互关心、共同维护集体利益的系统,也是一个彼此交融、互相影响的系统。在达成价值共识的基础上,交流和对话是教育共同体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在此基础上的共享和合作也成为教育共同体的主要活动。

共享的观念有助于打破原有的封闭状态,构建开放、和谐的共同体;有利于交流和互动,促进情感的产生和关系力的形成;有利于社区、学校、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环境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与联合,从而促进普遍利益的实现和幸福感的产生。

在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进程中,共享可以说是核心问题,通过终身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各主体在共享理念下实现互动与联合,通过共享,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减少闲置和浪费现象;通过共享,汇聚社会教育力,强化优质资源开发的力度;通过共享,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平衡和协调。因此,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共享性特征符合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发展需求。

(三)教育共同体的规则性符合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制度需求

正如滕尼斯在他书中所说:“相互之间的、共同的、有约束力的思想信念作为一个共同体自身的意志,应该被理解为默认一致的概念。它就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成员团结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力量和同情。”[1]教育共同体由不同个体组成,而个体都具有其个性,个体差异普遍存在。这些个体虽然因为价值共识连结在一起,但是,如何给予这些差异性的个体以发展空间,并协调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成为终身教育共同体能否长期存在并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因此,终身教育共同体必须以规则和契约来构建其网络,从规则和制度的产生层面而言,它们是由多方主体协商、共同协作制定的;从规则和制度的内容层面而言,规则和制度规定共同体中各方主体行为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各主体的行为;从规则和制度的效用层面而言,它们主要是平衡共同体中各主体的利益,最终使得共同体各方主体能全员参与,并良性、长效地运行。因此,规则和制度在形式上作为约束教育共同体内部要素的条件,实质上却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促进共同情感的产生,维护正向的、默认一致的意志。[3]

在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进程中,需要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在各方主体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平衡的规则和制度,终身教育共同体的规则性,正是使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形成长期的、良性互动的有序活动的保障。

三、终身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原则——为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提供无限可能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在构建教育共同体的进程中,必须促使各主体达成价值共识,在发展中尊重各主体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又协调各方主体的利益,使各方主体能形成合作交往的关系。

(一)以人为本原则为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可能

在教育共同体中,每个主体是独立的个体,保持共同体内各主体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十分必要,而保持这种稳定性和独立性的关键在于尊重个性,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终身教育共同体保持生命力的源泉。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终身教育共同体是由多个主体组成的有机体,每个主体有自己的利益取向。如果一味地把共同利益附加于各个主体,只强调控制而忽视其个性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共同体将丧失生命力。只有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发展的需要,才能保持共同体的生命力,使其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2.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终身教育共同体实现最大容纳力的保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终身教育共同体中,在一致的总体价值追求下,只有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共同发展,因为普遍利益只有通过个人才能获得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个体加入共同体,实现终身教育共同体的最大容纳力。

3.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终身教育共同体获得创造力的基础。伯特兰·罗素说:“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教育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性劳动。在终身教育共同体中,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能造成原地踏步,徘徊不前的结果。而只有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充分发挥个体的潜力,使共同体的发展回归个人、回归个性,人尽其才,人尽其力。

要实现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同样,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各主体的差异性,尊重其发展的价值追求,从各社区的历史传承、文化氛围中汲取养料,从各相关单位的行业特点中寻找其优势,充分发挥各主体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形成合力。

(二)利益一致原则为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能

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的利益是共同体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从长期来看,利益一致是终身教育共同体各方主体能共存、共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这个共同体中,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既保持个性发展的空间,又提倡互助、合作,既追求个体利益,又要实现整体利益,并使两者相互融合、协调一致,使得共同体成员与共同体之间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当然,每个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可能与其他个体或者共同体整体存在分歧或产生冲突,而共同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交流与合作的行动来孕育共同的价值观,通过互助与共享的实践逐步形成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理性”,通过妥协与互补来协调各方主体的利益,满足他们的利益追求,以维护终身教育共同体的整体利益。

要实现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合作开发,各方主体的利益一致同样是重要前提。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联结各方主体提供并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在长期合作与共享中满足各自的利益追求。

(三)协同发展原则为社区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当前,协同发展论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谓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在终身教育共同体中,各方主体具有多样性特点,在共同体中共同存在,并以多种形式开展终身教育实践,同时,多种主体也处于竞争关系,但是,这种竞争不以优胜劣汰置对方于死地为目的,而是促使双方发挥各自特长,或继续发挥优势,或及时转轨创新,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生共荣。而且,在复杂开放的终身教育共同体系统中,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并受到外部环境各因素的影响,当这个复杂系统因外部环境的作用或内部各主体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系统将形成内驱力,而产生协同效应,使整个共同体系统趋于稳定、有序状态。

协同发展原则要求终身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的过程同样必须摆脱孤立或封闭的状态,只有各方主体通过交流、互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与能量的交互,才能有序、和谐发展。

当前,社区教育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终身教育共同体无论在内涵特征,或者构建原则方面都符合社区教育资源优质化发展的需要,营造多方主体参与,形成共享合作机制,无疑是最具现实可行性的途径。需要指出的是,如何开展多方主体的对话、合作与共享,有机结合各方教育力,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和不断磨合。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龙井仁.浅析社区教育发展中教育资源的共享[J].中国成人教育,2008(3):7-8.

[3]刘阳.论教育共同体的内涵与构建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14(4)35-42.

[责任编辑 金莲顺]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生态学视角下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以常州为例”(项目编号:D/2015/03/122);江苏开放大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开放大学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资源优质化研究——以常州为例”(项目编号:13SEW-Y-022)

陈莺,女,江苏常州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学、终身教育。

G720

A

1674-7747(2015)34-0043-03

猜你喜欢

优质化终身教育教育资源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分析优质化护理在预防荨麻疹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化发展措施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