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生心理资本与职校积极教育开发策略

2015-01-31崔景贵杨治菁

职教通讯 2015年34期
关键词:职校资本职业

崔景贵,杨治菁

职校生心理资本与职校积极教育开发策略

崔景贵,杨治菁

心理资本是职校生幸福生活的前提,开发心理资本促进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当今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水平偏低、各维度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职校教育功利化、心理教育问题化、教育管理简单化。职业学校要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优化心理教育目标,丰富心理教育形式,拓展心理教育内容,注重职校生职业心理资本与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引导职校生自主开发心理资本,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职校生;心理资本;积极职业教育;开发策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当下,职业学校教育不仅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开发职校生心理资本,提升心理素质,挖掘心理潜能,促进职校生积极健康成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从积极职业教育的实践立场出发,心理资本强调积极心理素质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一、现代职教视域中的职校生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概念是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教授在积极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人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心理资本范畴。综合的心理资本观认为,心理资本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有可开发的开放性,是一种类状态的心理素质。基于综合论的观点,Luthans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类状态的心理力量,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在面对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对自己有信心并且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自我效能);(2)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乐观的归因(乐观);(3)对自己所定的目标锲而不舍,为了获取成功,在必要时能够进行调整,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和路线(希望);(4)当身处困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在挫折中迅速复原,并采取迂回的途径来取得成功(韧性)。[1]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及其几个维度与绩效、满意度、工作态度和组织承诺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工作倦怠、旷工等消极行为之间呈现了显著的负相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个体积极心理能力。[1]

(一)心理资本是职校生幸福生活的前提

心理资本富足的学生拥有积极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自我认知,不会自卑自贱、自怨自艾;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积极的眼光看世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感知自己的幸福,让快乐常伴身边;心怀希望,敢于追求希望和实现希望,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精彩与希望;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会轻易向困难低头,能够直面困难,在挫折中迅速恢复,持之以恒地与之斗争。开发心理资本,可以引导职校生成为心理资本富足的现代人,使其健康快乐地幸福生活成为可能。

(二)积极心理资本是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基础

开发职校生的心理资本,能够增加他们的心理优势,挖掘心理潜能,使其拥有面对职校生活、职业生涯的心理基础。心理资本富足的职校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准确自我认知,相信自己的能力,正确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与挫折,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迎接挑战,在困难与挫折中发现机遇,实现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同时,心理资本富足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情境,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促进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开发心理资本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开发职校生心理资本,促进职校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对职校生心理资本的科学系统开发势在必行,这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不容忽视的职责和使命。积极职业教育可以有效促进职校生心理资本的科学开发,而消极的职业教育则会影响职校生心理资本的健康发展。

二、职校生心理资本发展现状与问题反思

全面了解职校生心理资本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资本开发的积极策略,促进职校生心理资本的和谐发展。

(一)职校生心理资本发展现状

现有研究中对职校生心理资本的研究较少,且大多从理论角度分析心理资本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开发策略,对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描述较少。但是,从职校生的相关群体心理资本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职校生心理资本的一些特点。

1.职校生心理资本水平偏低。已有的职校生相关群体心理资本研究表明,中职生相关群体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一般处于中等偏上,但较其他群体要低。方必基(2012)对1819名青少年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整体的心理资本状况较为积极,但中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显著低于大学生。[2]张阿敏(2013)在对中职生问题行为的研究中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问题行为,且中职生心理资本对问题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从侧面也反映了目前职校生心理资本水平还偏低。[3]职校生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的时期;当今社会,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较普通学校低,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基础教育中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使得他们更加易发心理问题;初入职校职校生的学习从普通教育转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从升学转为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择业就业压力。[4]处在这一特殊时期和状况中的职校生,心理资本水平偏低不难理解。

2.职校生心理资本各维度发展不均衡。理想的心理资本发展状态,不仅要求心理资本的总体得分高,还要求心理资本各维度水平均衡。目前,对职校生及其相关群体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的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方必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希望水平最高,自信和韧性水平较低。[2]辛长燕(2013)的研究表明,高中生希望水平最高,自我效能感和韧性水平较低。[5]郝利敏(2011)对高职生心理资本研究也发现,希望水平最高,乐观水平其次,韧性水平最差。[6]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职校生拥有较高的希望感,但是做事难以坚持、韧性较差。身处青春期的职校生自我意识高涨,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对自己充满希望;职校生大多数在初中时期成绩偏低,不受教师重视,且在学业上常常面临失败,久而久之对自己丧失信心,进入职校后他们又面临着择业就业的压力,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也会产生怀疑,自信心水平不高不难理解;当代职校生的韧性水平偏低也有其原因,职校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使得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比较强,抗挫折能力较弱,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尤其是处在青春期,心理发展还没有稳定,容易被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困扰。

(二)职校生心理资本教育的问题反思

职校生心理资本的问题固然受到许多现实原因的影响,但心理资本作为一种可以开发的“类状态”的心理特质,学校教育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职业学校教育还存在影响职校生心理资本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职校教育存在功利化取向,重知识技能,轻心理素质。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学校教育将重心和资源偏向了对职校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培养出最多的高技能人才,大力建设教学设施,招聘高水平专业课教师,却忽视心理素质对职校生发展的重要性。许多职校心理健康中心条件简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甚至没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教师。如此急功近利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只是高技术人才,而非高素质人才,他们往往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心理素质却不尽如人意。他们可能拥有精湛的技术,却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可能会因不自信而犹豫不决,也可能因挫折而一蹶不振,难以担当重任。

2.职校生心理教育存在问题化取向,重视障碍,轻视发展。职业学校心理教育应该是一种发展性教育,主要对象是普通学生、教师和家长,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发掘自己的心理潜能。但不少职校心理教育陷入了问题化误区,认为心理服务工作主要针对那些心理出现障碍和问题的学生,普通的学生和教师不需要接受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局限在咨询室内,形式固定为个体心理咨询,过分夸大了学校心理教育的治疗力量,忽视了心理教育更为重要的发展性功能,更忽视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3.职校教育管理存在简单化取向,看重当下,忽视未来。为了能够加快培养人才的速度,许多职校在教育管理中简单地将人才的培养局限于技能培养,教育资源过度倾斜,忽视了职校生心理资本的开发。如此简单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短时间内或许能够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但从长久角度来看,这些技术技能人才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实践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易对自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职校教育管理要重视心理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要立足当下,还要放眼未来,真正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心理健康、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校对职校生的教育管理陷入了功利化、问题化和简单化的消极误区,忽视了职校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培养,导致许多职校生缺乏足够的积极心理能量,出现心理资本水平偏低,且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不利于促进职校生健康和谐发展。

三、促进职校生心理资本开发的积极策略

要培养真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学校教育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消极取向,开展积极职业教育,开发职校生心理资本,挖掘职校生心理潜能,促进职校生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协调发展。

(一)开展积极型职校学生心理教育

职业学校应该改变原有的消极的心理教育模式,从优化目标、丰富形式和拓展内容三方面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开发职校生心理资本。

1.优化职校生心理教育目标。职业学校开发职校生心理资本首先要改变原有被动的心理教育,主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将被动式的消极心理教育目标变为发展性的积极目标。心理教育的功能绝不仅仅是矫正少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资本,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各类实践性心理教育活动在开设前要设立合适的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适当的形式,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2.丰富职校生心理教育形式。职业学校心理教育除了要继续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公共课,还可以通过广播、网络、校刊、校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普及心理科学知识,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开发心理资本。开展团体辅导、素质拓展训练、朋辈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心理能力,开发他们的心理资本,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使其更加投入地参与活动,增加活动的效果。在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中,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辅导,还可通过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咨询热线等多种辅导形式帮助学生排忧解难。[7]

3.拓展职校生心理教育内容。职业学校开展心理教育,不仅要帮助职校生预防和应对多种心理问题,更要根据职校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职业需求,设置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职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尽快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在班级建设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对二年级的学生,首先要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加强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增加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进行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同学关系。三年级的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要帮助他们做好就业心理准备,通过各种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就业。[7]

(二)注重职业心理资本开发与建设

进入职业学校后,职校生的任务从升学转变为就业,择业和就业成为职校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目标。开发职校生的职业心理资本的最终目标是促进职校生职业心理的成熟。除了采用常见的心理干预手段外,我们还需要建设健康积极的班级和校园文化、专业心理文化,让职校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自身的心理适应,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精神,最终达到职业心理素养的提升。

建设富有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需要职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可以在班级和校园内张贴与职业习惯及职业精神相关的名人名言,让学生正确理解职业习惯与职业精神。可以定期开展职业主题班会,让学生自主探讨怎样的职业习惯与精神是适合自己的,应该怎么做。也可以邀请优秀企业代表负责人、员工代表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员工,最欣赏的职员一般具有哪些品质,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心理准备。职业心理资本的开发还需要建设良好的专业心理文化氛围。班级和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学生作品展,在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竞争意识。可以建立“模拟公司”,学生竞争上岗,在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使学生正式入职后能够迅速适应职场。

(三)提升职校教师心理资本水平

要开发职校生心理资本,提升职校教师心理资本必不可少。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榜样示范作用,引领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心理资本水平较低的教师很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心理资本的教师自信乐观,心怀希望,做事能够持之以恒,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环境,促进班级积极心理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心理资本的发展。

提升职校教师的心理资本首先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能够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紧跟时代的脚步,从而提升对教学能力的自信心;其次,要优化校园工作环境,培养和谐人际关系。职校可以为教师创造现代化的工作环境,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教师的需求和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8]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教师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促进教师们的人际和谐;再次,优化职校奖励政策,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职校教师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学校对教师表示关怀、鼓励和支持可以帮助教师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韧性,除了精神奖励,学校对工作上有突出表现的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调动教师积极性,让教师快乐教学。[8]

(四)引导职校生心理资本自我开发

1.增加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积极心理资本,具有自信心的人能够自主地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自我激励并努力实现目标。职校生培养自信心需要增加自己的成功体验。(1)要学会合理设置目标。简单目标的实现难以带来自信感,过难的目标容易使人受挫,丧失信心,合适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行为,使人集中注意力,提升任务的绩效。(2)学会分步完成任务。困难的、长期的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职校生要学会将大目标分解为较小的、更易实现的子目标,在自主实现目标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加自己的自信心。(3)还可以积极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在活动中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2.做好职业规划,培育希望感。职校生希望感的培育,首先要打破自身的习得性无助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有习得性无助感的个体对工作和学习任务的反应消极,遇到任务往往不经努力便轻易放弃。其次,可以从制定职业规划出发。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可实现的职业规划,了解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自己能否完成规划的目标,距离目标的实现还有多远,这些都可以使自己充满希望。

3.学会积极归因,培养乐观心态。归因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形成原因的心理思考过程。[9]归因方式一般可以分为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两种,积极归因的人倾向于将成功的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等稳定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粗心、运气等不稳定、不可控的外因,心态比较乐观,消极归因的人则正好相反,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因,成功归因于不稳定、不可控的外因,心态消极,自怨自艾。职校生要学会积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可以减少消极归因的影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

4.理性面对逆境,提升心理韧性。首先,要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10]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在职校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增强他们的心理力量。其次,职校生要理性面对逆境,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积极主动地寻求支持,努力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挫折,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职业学校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积极职业教育,注重培养职校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心理资本的系统开发和积极引导,着力培养职业人格健全、心理资本厚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3):482-487.

[2]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张阿敏.中职生生活事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与检验[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3.

[4]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71-72.

[5]辛长燕.中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及教育启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6]郝利敏.“90后”高职生心理资本调查分析及开发策略[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

[7]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2004-07-05.

[8]邓青.浅析中职院校教师心理资本[J].职教论坛,2012(10):33-34,37.

[9]石彬,韩旭东,赵小明.心理资本理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2(5):182-183.

[10]韩丹.高校大学新生心理资本开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71-73.

[责任编辑 曹 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项目编号:BJA130094);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项目

崔景贵,男,江苏理工学院教授,副校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心理学;杨治菁,女,青海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G715

A

1674-7747(2015)34-0009-04

猜你喜欢

职校资本职业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职业写作
资本策局变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第一资本观
我爱的职业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