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沁源灵空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与旅游发展

2015-01-31鲍梅则

枣庄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空山自然保护区管护

鲍梅则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山西长治046000)

沁源灵空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与旅游发展

鲍梅则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山西长治046000)

灵空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优越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文在对其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管护建议,探讨了旅游发展对策,为本区可持续的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旅游发展①

灵空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沁源县西北部,晋东南长治、晋中、临汾三市交界,核心区面积595万平方米,总面积1334万平方米,区内复杂地形和湿润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种类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层峰叠峦、沟谷交错的山地景观,空气清纯、冬暖夏凉的避暑胜地,加之人类文明进程中,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整个区域以自然风光为依托,森林景观为主体,人文历史景观为点缀,形成了钟楼、圣寿寺、风洞沟、草沟、将军墓5大主要游览区48个景点,是山西省发展生态旅游不可忽缺的一处近自然、原生态的高品质生态乐园。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灵空山自然保护区资源概况

(一)资源构成

1.自然环境资源

(1)动植物资源

目前灵空山自然保护区林地面积935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1%,林木蓄积量9万多立方米,有维管植物109种426属848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19属32种,裸子植物2科3属5种,被子植物93科404属811种,[1](P16)是我国暖温带与北暖带过渡带上植被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天然油松和辽东栎植被类型是我国华北地区的典型代表。据统计,灵空山参天古树有120余株,树龄在100~800年之间不等,株株青翠,个个繁盛,其中树龄在六百年以上的油松“九杆旗”,冠称我国“油松之最”。本区大豆、水曲柳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无喙兰是我国稀有植物种,胡桃秋、刺五加、野大豆、水曲柳是我国濒危植物种,流苏树、膀胱果、刺楸等是山西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动物资源种类也很多,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猛禽、大鸨等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2)宜人气候

灵空山区年均气温8.7℃~10℃、日照时数2519.7小时、降水量788.1毫米、相对湿度65%、无霜期150~180天,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冬暖夏凉,春日百花盛开绿野昂然,夏日林海莽莽凉爽宜人,秋日天高气爽树果累累,冬季银装素裹滑冰成趣。尤其一年中的5~10月份,是灵空山最佳旅游季节,走进灵空山,群山苍苍,树海茫茫,山顶享风轻云淡、观山花烂漫,林中览树木葱茏、听松涛阵阵,谷间临瀑雨蒙蒙、阅溪流蜿蜒,一切景象都空灵、清幽、深邃、超然,是休闲观光、避暑的好时段。从1991年以来,沁源县委县政府已成功举办23届灵空山旅游避暑节,提升了灵空山的知名度,带动了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3)峡谷风光

灵空山风景区位于灵空山的中心处,由三座耸立的山峰与其夹成的三条深谷组成,三座山峰如同倒置的三只鼎足,三条峡谷交汇组成“丫”字型,汇合处构成巨大空谷,奇险胜境实为罕见。峡谷的西北方是草沟,东北方是将军墓沟,正南方是风洞沟。草沟长约3.5公里,峡谷曲折蜿蜒、峰回路转,谷底林木茂盛、花果竟艳,尤其是“一线天”中,水雾漂洒、荫翳凉爽、景致奇美,再有宋太祖赵匡胤的石碑树立于此,使风光秀丽的峡谷极具文化内涵。将军墓沟,因有唐朝大将军墓葬于此而得名,此沟长约3.5公里,有百米龙槽、虎潭映月等绝佳景观。风洞沟向东南延伸约5公里长,两岸乔灌相间、石树相依、直壁悬崖的峡谷蜿蜒成“S”型,柏子河沿着“S”型水槽奔腾不息,峡谷的尽头可见百亩草坪上牛羊成群,奇花遍野,景致自然天成。

2.历史文化资源

圣寿寺座落于灵空山的半山腰,掩映在翠碧林海和薄薄雾气之中,千百年来,香火旺盛,名扬三晋。茅庵依崖凌空而建,悬空缥缈;东钟楼东居山顶,底坐石鼓,丹柱彩亭,洪钟高悬;十八盘是登上东钟楼的必经之路,555级台阶陡如天梯,另外有唐王寨、净身窑、峦桥、须眉山、五龙池、盖海洞、一线天等组成了灵空山景区的重要景观。灵空山区有最完整的龙的故事,龙的传说及大量的关于龙的民间遗存形成了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的龙文化。沁源秧歌、葫芦烫画、沁源窗花都是当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油松籽、蕨菜、食用菌类、党参、柴胡等农副产品和药材是理想的绿色产品,莜面栲栳栳、第一锅牛肉、裕源牛肉、旭河粉条等多种美味、风味浓郁、醇香可口。

(二)资源评价

1.科研旅游价值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油松林集中分布区域,有维管植物109科426属848种,其中国家三级珍稀濒危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山西省重点保护植物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野生植物共12种。[2](P13)区内植物的多样性、珍稀濒危性,在我国植物地理学、植物分类学等方面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本区的特有物种油松、白桦、核桃楸等,是划分不同植物区系的重要依据和研究植物区系起源、演变发展的重要线索。灵空山自然生态景观雄奇壮美独特奇险,人文历史景观韵味深厚光彩动人,山、林、谷、寺完美的组合,共同构成一处清凉的避暑胜地。

2.生态安全价值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避暑胜地”、“天然氧吧”、“绿色水库”、“天然净化器”等称号。天蓝、地绿、水清是当地工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证,灵空山林区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区内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正处于演替阶段,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大肆破坏,就可能很难恢复,甚至逆行演替为灌丛或者草原,那将对山西、华北,甚至京津冀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二、灵空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的建议

1.安全管护

灵空山保护区的森林防火,病虫害治理,环境污染控制,动植物的救护,旅游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环境安全管护至关重要。春秋两季森林防火为重中之中,应加强防火设施建设,培养一支过硬的森林防火队伍;主要地点、地段充分设置宣传栏、防火警示标志;加强与周围村委、村民合作,增强防火力量,形成全民防火局面;加强气象气候监测,做到及时预报、预警。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需人工管护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核心区是重点保护区域,实行封禁管护;缓冲区限制任何旅游设施建设,允许专业人员进入;实验区可合理建设动植物驯化繁殖与庇护基地,合理规划旅游功能区板块的大小、形状及廊道,严禁乱砍乱伐乱杀滥捕,控制和清理旅游污染等。必要时在外围建设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带,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保护屏障。

2.技术管护

在自然保护区内搞好科学监测科学研究是进行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较少,科研设备缺乏,应筹集资金,购进一批先进的设备,培养一支专业的林业科研管理队伍,对本区动植物的种类、区系、种群结构、种群大小、生境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摸清动植物的本底数,建立生物档案。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在保护区不同地点设置生态定位观测站,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森林火险位置定位、野生动物的迁栖动态监测等。还可建立环境评估机制,对实验区内游客的停留时间,分布人数进行记录,对所在区域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生态影响、环境演变做出预测,制定生态旅游和合理保护资源的有效措施,促进保护区资源管护和科研稳步发展。

3.全民管护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只有走生态旅游之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共生与协调统一。当地居民、旅游者、旅游企业、地方政府各利益主体,在享受正当利益的同时应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统筹兼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保护生境。地方政府对保护区应进行全面科学规划与依法管理,引导居民调整产业结构,规范旅游行业秩序。旅游企业应合理建设旅游产品和项目,增加居民就业机会,合法经营诚信服务。社会居民要热爱本土文化,保护自然生境,友善接待游客。旅游者要严格自律,把环保意识和行为,融入到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社区居民、游客、当地政府、旅游企业都积极主动参与到保护区资源管理中来,使保护区走向全民管护、旅游发展、社会有序、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灵空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对策

1.资源整合、循环连接、实现区内互动发展

长期以来,灵空山风景区作为单体旅游景区开发,主要发展了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功能单一,旅游范围小,旅游线路短,旅客停留时间少,资源的利用率低,综合经济收入低。而沁源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如已开发的的花坡景区、菩提景区、沁河源头景区、太岳红色旅游区,另外还有正在开发的龙凤峡自然风光景区、竿林背原始森林景区、天成山天成寺景区、青果寒泉寺景区,以及古墓群、古遗址、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等等。灵空山旅游发展,应以灵空山景区为龙头,与沁源县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县域旅游的循环连接,实现区内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因此,应加强对景区内重点交通旅游设施进行改造与建设;尽快打造景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加强满足大旅游的旅店、宾馆、停车场的建设;可推出循环旅游线路:灵空山—沁河源—花坡—菩提寺、灵空山—龙凤峡—竿林背——青龙山庄—阎寨等等,提高互动发展合力,实现旅游经济的共赢。

2.加大投入,建设设施,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2013年以来,沁源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灵空山风景区实施了圣寿寺唐王祠修缮、灵空山风景区西务功能区、风洞沟开发、灵空山至花坡旅游公路工程建设,加大了景观建设的力度。但是政府资金远不能满足全方位建设需求,因此,除了政府投资外,尤其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资金投入,扩大引资渠道,为灵空山景区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利用充足的资金,首先,加强对灵空山至霍州七星峪,灵空山至古县党象山、旅游循环公路、景区内观赏步道的建设。其次,加快推进北山停车场、草沟、将军墓的开发建设。第三,利用灵空山镇五龙村优越地理区位,建设一批星级宾馆酒店及定点餐馆和景区餐饮,形成三位一体的餐饮服务网络。再者,建设救援和安保中心,健全景区邮电通信服务网络,增设游客休息设施等,积极推进灵空山开发与建设步伐,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力争在短期内把灵空山打造成国内生态旅游精品、国家4A级景区。

3.突出重点,特色开发,多层次推出旅游产品

灵空山景区要实现大旅游、大发展,应结合自身的资源、区位优势及目标市场的发展潜力,确定“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大主题,突出生态特色,结合资源单体优势、组合优势、综合优势,积极开发多层次旅游产品。如:灵空山除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外,可利用本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众多稀有,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发展科考科普类旅游产品;利用灵空山山路曲折,林海幽静,秋果飘香等优势,开发徒步、骑马、登山、探险、林果采摘等多项运动体验类旅游产品;利用景区内龙文化旅游景点、神话传说及当地特有的“龙节”民俗文化,可开发中华龙文化游;利用灵空山山下公路,结合沁源县将修建的大循环旅游通道,构建山地自行车观光体验线路,推出运动赛事旅游产品等等,进一步挖掘资源内涵,丰富旅游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旅游品质,促进本区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大发展。

4.区域联合,合作营销,共同开拓客源市场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与周围地区,具有地理位置的比邻性,旅游资源的同质性、互补性,历史文化的衔接性,在积极开展其它形式的营销外,应重点实施联合营销,以互补优势,多元功能、多元亮点,共同面对市场,加快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县际联合:与地域相邻的沁水、屯留合作,共同促销山水文化休闲旅游;与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黎城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合作,推出长治森林生态旅游等等。市际合作:灵空山与同属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霍州市、介休市、灵石县的景区联合发展太岳山水生态旅游;加入“晋善晋美山西游”旅游网:与郑州、石家庄、西安等大都市旅游企业、旅行社合作,互通信息,互送客源,共同促销,积极参加各地的旅游推介会,旅游交易会,旅游博览会等。区域联合可重点开发山西、河南、河北等周边省份的一级目标市场;积极开发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级目标市场;适时开发港澳台、东亚、东南亚、欧洲市场。区域联合,共同营销,实现优势互补,统一构建地域旅游网络,共享市场,以合作引领发展,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集群规模效应。

结语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生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护区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旅游发展为保护区提供资金保障,提高了其自我保护能力,保护区在进行合理旅游开发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促进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共生。

[1]王治明.灵空山油松林群落维管植物区系与资源植物研究[J].宁夏林业科技,2012,(11).

[2]高晋红.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研究[J].宁夏林业科技,2013,(3).

[责任编辑:闫昕]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LingKo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AO Mei-ze
(Normal School of Changzhi College,Changzhi 046000,China)

LingKo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possesses unique natural,superi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its resources,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thesis brings up some advice 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It also explores such touris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LingKo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e;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Tourism development

K901

A

1004-7077(2015)01-0093-04

2014-12-04

鲍梅则(1969-),女,山西长治人,长治学院师范分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猜你喜欢

空山自然保护区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空山
空山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与融资渠道探索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