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自主实践”为特点的学生“发展管理”模式探索

2015-01-31蔡永清

枣庄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集体管理发展

蔡永清

(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以“自主实践”为特点的学生“发展管理”模式探索

蔡永清

(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当前大学生在思想、心理和行为方面均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而依靠课堂教学和老师的说教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力不能及的。发挥大学生个人的积极作用,构建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就成为深化学生管理的出路。

自主;实践;发展管理①

发展管理,意即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管理的核心目的,寓发展于管理之中的一种管理模式。学生的发展包括思想、心理、行为等诸多方面,其中,大学期间需要提高的素质主要有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敬业精神、意志品质、团队意识、自律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抗挫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等,而提高这些素质仅依靠课堂教学和老师的说教是力所不能及的,课外活动的设计和日常管理能够对大学生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因此,探索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就成为深化学生管理的出路。

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

问题一: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缺失,名利思想严重。理想、价值观日渐多元化、实用化和功利化倾向,暴露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的缺失、不坚定,实现高尚理想的信心不足,意志力薄弱,不能持之以恒等问题,也出现了做事功利、自私自利、是非模糊等道德失范的现象。

问题二:面对各种挑战而出现种种心理疾患。开始独立面对复杂的现实,学生会出现心理和思想的变化,自负、自卑、依赖、虚荣、焦虑等有不同程度地表现。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意志力水平等方面自我评价偏低,或者困难耐受力较低,对外界反应过度,出现了悲观、失望、抑郁、孤僻、不思进取等消极状态;有的学生由于个人能力和条件较突出,自我评价较高,暴露出自负心理,而当心理期望值超过自身实际,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时,又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有的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或者不根据自身具体条件来做合理的分析、判断和行动,而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盲目攀比、效仿,结果四处碰壁,搞得灰头土脸。

问题三:自由散漫,集体观念、纪律观念淡薄。少数学生,凡事以自己为准绳,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考虑后果和影响:对待同学,不沟通,不帮助,不体谅,不包容;对待干部,不服气,不支持;对待纪律、规范,从日常不文明行为到逃课、作弊甚至偷窃、参加非法组织,濒于违法犯罪的边缘等。

问题四:以人际交往障碍为代表的实践能力欠缺,依赖思想严重。心理素质调查显示:大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究其原因,一是同学相处,没有主动沟通的意愿;二是为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只有伴友没有朋友;三是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以致同班同学都没有交流和沟通,人际交往一般局限在宿舍内部,由此而引起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二、问题解决的思考

(一)问题根源分析

1.实践教育的缺失。多数大学生自小家庭条件较好,在家长的呵护下,孩子很少参加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进入学校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和升学竞争压力,迫使他们终日埋头书本,少量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现实也严重脱节,致使进入大学后各种问题集中显现。

2.信息社会催生畸形的权利意识。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多元化,使90后大学生民主意识的觉醒提速,权利意识也越来越强,但他们对权利的认识和期望过于狭隘,往往局限于“小我”境界,追求的是一己之私,而忽略了道德、集体、义务的约束。这种自我权利意识往往“作为个性张扬、精神独立的重要表达方式”,①因此,自我维权的个人主义,造成一些学生对制度的抵触情绪,出现了不服从教师管理、不配合班级工作、拒绝集体活动的现象。

3.消费主义思潮对人际交往的排斥。消费主义不顾实际地崇尚个人身份、个人享乐、“一切皆可消费”等所谓的个性,造成和睦的人际关系不再被需要,人际交往的必要性丧失,人的社会化过程受到严重挑战。不健康的理想信仰、行为习惯、生活理念、消费观念,对于思想成熟度不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杀伤力极强。

4.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保守。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管理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监督和控制,这种管理理念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差异性、自由度。近年来,高校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概念,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在实践中,也只是突出了管理的服务性,仍是面面俱到的“保姆式”管理以及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控制,缺少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与提升平台。

当然,学生个体在大学的初期容易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角色转变迟缓,成人观念、法律观念尚未形成,也是重要原因。

(二)问题解决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群体由于成长经历平淡、生活自主性不强、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加之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而导致思想、心理和行为缺陷。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以人性化管理的名义对学生放任自流,也不能单纯依靠制度约束和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教,而应立足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思想特点,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对症下药。

这里探讨的一条思路是,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动员学生调试心理,融入集体,自觉参与到改造和提升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实践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发展管理”的基本含义。

一方面,“发展管理”强调学生在管理中变被动为主动,突出自主性和实践性,做自我发展的主人。它要求学生在以下方面付出努力:

1.养成良好习惯,锻造优秀品格。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新的环境里,要抓住机会塑造自己。通过检讨反省克服不良习惯,培养善良、正义、友爱、团结、认真、勤奋等好品格,为融入集体并取得同学的信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主动而真诚地交流沟通,释放善意。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汇聚到一个学校、班级、宿舍,每个人都要接受陌生人、适应新环境,此时,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发挥着纽带作用。专任教师、辅导员应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坦诚交流,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集体凝聚力,尤其对于内向、孤僻、敏感、自卑的学生,更应给予充分关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进而愿意友善待人,并积极融入新环境。

3.学会尊重和理解,宽容对待身边的人。同学之间的交往,日常琐屑,基本上没有原则性的问题。所以,在人际交往方面,尤其在个人得失上或矛盾隔阂中,应表现出理性和宽容,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主动退让中赢得对方的尊重。

4.在集体中自主实践,在贡献中发展自己。学院、班级、宿舍、社团等都是一个集体,集体有超越个体的正能量,这种能量也会传递给个体。因此,“发展管理”重视集体的力量,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使学生在为集体做贡献的过程中锻炼才干、磨练意志、升华境界、感受力量和幸福。

另一方面,发展管理注重管理者的制度设计,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成长成熟。

三、“发展管理”的制度设计

(一)组织建设类

1.学代会制度

学代会是党总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纽带,是学院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制订了严格而规范的学代会制度,程序包括:召开文学院学生代表大会的通知、学生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及学生代表名单、预备会议材料(主席团名单、学生会选举办法等)、学生会工作报告、书记讲话、教师代表讲话、学生会候选人资格审查报告及学生会干部竞选办法等等。

2.各级学生组织选举(调整)制度

我院学生民主管理实现了学院学生会、班级班委会和团支部、宿舍舍长的三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的制度。其中学生会经学代会选举,在团总支的指导下,代表党总支行使检查监督权,对党总支负责;班委会和团支部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经全体同学选举产生,管理班级事务,并按要求和群众意见进行中期考核调整;宿舍是基层民主管理单位,由于宿舍是学生全天候自由表达表现的场所,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舍长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冲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助理班主任制度

助理班主任制度是指委派学生干部辅助对口专业班级管理的“帮、带”制度。包括以下内容:工作职责、遴选条件、聘用程序、工作重点、考核与管理和注意事项。

(二)过程管理类

1.课堂教学改革

在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将讨论、评鉴、论辩、模拟、讲座等形式融入课堂教学,理论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专业素质培养和思维能力训练,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2.导师制

导师制是充分发挥我院教师资源,对学生进行学习、工作、思想、生活指导的制度,是学生民主管理的有效保障。从2007级开始坚持至今,起到良好效果。内容包括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导师的任职条件、选择方式,以及管理方式、实施步骤、组织领导等。随着工作的深入,适时引入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建立qq群、讨论组,扩展时空,促进师生、生生的横向和纵向交流,极大地增强了育人效果。

3.学生宿舍调整制度

为促使同学们加深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同学们的交往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与人相处,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而对二年级宿舍进行调整的制度。制度对调整宿舍的重要意义、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纪律要求都作出规定。

4.党员推优制度

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实党的新生力量的需要,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任务。我院团员推优入党实施办法规定了“推优”工作的领导机制、原则要求,“推优”对象的条件、“推优”工作的基本程序。从候选人的遴选,民主测评的组织、监督,以及测评统计、使用,全体学生参与,学生党员负责监督,阳光下运行,确保推优工作的公平、公正、透明。

注释

①姜娜.“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D].天津大学,2010.

[1]冀学锋.论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2]宋立平.论以人为本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吕艳]

G645

A

1004-7077(2015)01-0081-03

2014-11-29

蔡永清(1966-),男,江苏徐州人,枣庄学院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集体管理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我为集体献一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警犬集体过生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