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2015-01-31李纯

职教通讯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

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李纯

摘要:随着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应构建和谐社会与文明社区的战略要求,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为理论指导,加强社区老年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的相关文献,对有关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重点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蕴意、存在问题及发展设计进行深度剖析,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设性期许。

关键词:社区老年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趋势展望

作者简介:李纯,女,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20

“老龄化”问题引起了国家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呼吁社会各界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老年教育发展出谋划策。检索相关文献,发现“社区老年教育”成为了老年教育研究中的热点,研究者们对“何为社区老年教育、为何社区老年教育、如何社区老年教育”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广泛探究,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本文拟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纵深思考,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述评

目前,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内涵蕴意、现状问题、发展设计等方面。

(一)关于社区老年教育内涵蕴意的研究

作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社区老年教育引起了我国政府、社会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为了广泛地传播和实践“社区老年教育”这一理念,国内学者从不同层面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蕴意进行了研究。

1.社区老年教育的定位。高娟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应定位于四个方面:(1)终身教育的体现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推动教育结构改革;(3)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和再社会化,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4)发展老年产业,最大限度地消除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1]李方平强调,在积极老龄化“健康、参与、保障”的理念下,社区老年教育需重新定位,不仅仅是满足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更是要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参与意识,强化权益保障。[2]王英则提出,新时期的社区老年教育应定位于“赋权”和“增能”,以老年人和准老年人为中心,尊重其受教育权利,适应其教育需求,提升其生存发展能力。[3]

2.社区老年教育的价值。岑雪军认为,社区老年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1)有利于更多的社区老年人就近上学,省时、省力、省费用,安全方便;(2)有利于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就近整合社区教学场地、设备、人才等教育资源。[4]李方平进一步主张,社区老年教育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老年人获得“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还有助于整体素质提升,社区文化繁荣,和谐社会构建。[2]此外,黄淑萍强调,社区老年教育的社会化价值,帮助老年人顺利进行社会化,实现角色转换,调试好社会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5]

3.社区老年教育的特征。岑雪军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具有就近性、便利性、低成本性、面广、量大、更具人性化等特点,因而,它具备其他形式老年教育所不及的优势。[4]王英、谭琳则认为,社区老年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可及性、低成本、灵活多样、参与性强。[6]而刘颂更为概括地总结了社区老年教育的特征为参与性、邻里性、包容性。[7]

上述研究表明,目前,关于社区老年教育内涵蕴意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新进展:(1)众多学者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其中关于社区老年教育价值和特征的见解,充分反映出学界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认知的进一步深化;(2)一些学者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定位有所提升,共同认为,社区老年教育应该从单纯的保健娱乐中解脱出来,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从而促进老年与家庭、社区、社会的共同发展。然而,笔者认为,相关研究成果也还存在不足:(1)并未对“社区老年教育”这一概念形成精准的界定,揭示社区老年教育的特质;(2)尚未形成比较完善且为社区老年教育所特有的一套理论体系。可以说,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建设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所在。

(二)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现状问题的研究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提出“各地要重视老年教育事业”“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就近参加学习”的要求,随后,全国掀起一股开展社区老年教育的热潮。然而,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过程也遇到了“瓶颈”。为了突破这一瓶颈,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侧重点对社区老年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研究。

1.社区老年教育认识问题。李翠平提出,要纠正“社区老年教育就是保健娱乐教育”的错误认识,因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而保健娱乐只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8]潘澜则进一步指出,这种对社区老年教育概念的片面理解是源于对“老年”的消极认识,而认为老年就意味着教育生涯的停止,这否认了老年人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而对社区老年教育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误解。[9]

2.社区老年教育机制问题。郭娟娟认为,在目前的社区老年教育中,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主管部门并不明确,老龄办、教育局、街道、老年协会等众多部门参与管理,致使出现交叉管理、政出多门、互相推诿的现象。[10]王英则提出,社区老年教育的机制问题体现在管理机制和教学机制两方面:(1)管理权责没有统一划分,组织实施行政主导,运行资金缺乏保障;(2)教育模式多元化但发展不均衡,教育场所设施以运动场、公园、老年活动室最为普遍,师资发展滞后。[11]此外,刘廷欣认为,社区老年教育还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尤其是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缺乏。[12]

3.社区老年教育资源投入问题。郭娟娟认为,办学经费问题是社区老年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其主要经费来源的“政府投入”力度不大,从而导致社区老年教育“有校无址”、“有教无地”这一普遍状况。顾明也指出,社区老年教育存在严重的资源匮乏,尤其是服务资源和教育资源的短缺:(1)社区教育管理者缺乏服务意识,不充分考虑各类老年人群的不同教育需求;(2)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经费甚少,致使场地和师资等教育资源存在严重的不足。[13]对此,王英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社区老年教育资源短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规范、可操作的细则;(2)缺乏资金、场地、师资;(3)缺乏专业性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人才。

上述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内学界对社区老年教育现状问题研究的深入,但从中也不难发现,还是存在一些缺失,主要体现在研究成果几乎只是对于现状问题的表面揭示,并未对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挖掘,所得研究成果虽然能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一些思考,但对“为何出现如此问题,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又有何影响,又该以何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等一些实践性问题的探究却明显薄弱,因而,还难以从实践的层面对社区老年教育提出有价值的务实性指导。因此,笔者认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将成为重中之重。

(三)关于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设计的研究

目前,国内在开展社区老年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虚化”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实际有效的指导,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还较少。因此,学者们又从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设计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

1.社区老年教育的模式。段寅雪从制度保障、长效机制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的构建进行科学设计:(1)“以民生为本”的社区老年教育政策体系;(2)“以民意为根”的社区老年教育运行机制;(3)“以民情为源”的社区老年教育人文环境。[14]高娟则分别从老年受教育者和老年服务人才的教育培训两方面来设计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模式。而万莉丽通过分析介绍“凌云绿主妇”老年教育工作室模式的设计思路与教育活动实践,提出了一种以老年教育工作室为引领的社区老年教育新模式。[15]

2.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孙奇平等学者提出,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应多元化,遵循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开设养生保健类、书画类、投资理财、旅游、声乐舞蹈、烹饪、戏曲、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类和技能类课程,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16]黄克歧主张,建设社区老年教育的特色课程,主要从区域文化、历史文化、开放文化和素质文明四个方向开设特色课程。[17]王英则从培育和提升老年人生活掌控能力、变化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三方面,更为系统地提出了社区老年教育的内容:(1)培养生活掌控能力(个人生活安排、婚姻家庭协调、代际关系互动教育);(2)增强变化适应能力(衰老与能力衰减、家庭变故处理、社会发展应对教育);(3)提升社会参与能力(政治生活参与、社区生活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教育)。

3.社区老年教育的途径。蔡钒、林志良主张,电大要参与社区老年教育,认为电大基于开发教育的教学模式在社区老年教育实践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师资力量、政府支持、硬件设施、网络覆盖等方面较其他办学主体更胜一筹。[18]岑雪军提出,老年社团是社区老年教育焕发活力的源泉,抓好老年社团建设,搞活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将目光投向室外,既拓展教学平台,又扩大社区老年教育的影响,是丰富社区老年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4]

上述情况表明,尽管我国学者对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设计的研究较为丰富,为今后的社区老年教育的开展勾画出了一幅幅美好的蓝图,尤其是从模式、内容、途径等关键层面的研究,以及所提出的可行性意见与可操作性建议,都对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有着实践性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各类型社区的现状不同、条件不同,相应地,其老年教育之路也就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后续研究应对社区老年教育进行更多的本土化研究。

二、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趋势及展望

纵使当前我国学界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并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尚未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2)实践探索不足,行动研究欠缺;(3)借鉴成分过多,本土化研究不够。因而,研究者们要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对社区老年教育进行深入探究,以更好地促进社区老年教育在中国的实践。

(一)“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建设将倍受关注

迄今,有关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在国内虽已如火如荼,成果颇多,但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备又独具自身特色的基本理论,仍旧停留在描述简单与内容零散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1)对“社区老年教育”概念的描述简单。大多数研究都是借鉴社区教育或老年教育的定义,将“社区”与“老年教育”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使得老年教育走入社区的优越性和社区教育中老年人的特殊性难以从中凸显出来,从而,无法揭示社区老年教育的本质。(2)研究内容零散,未形成体系。研究视野不够宽广,只注重对社区老年教育中某一个模块进行研究,缺乏系统性思维,忽视社区老年教育这一整个教育体系的建设,从而,无法形成独具社区老年教育特色的理论体系。上述问题都说明了社区老年教育在理论建设上存在严重不足,即缺乏个性和系统性。

社区老年教育并不是社区和老年教育的简单叠加,因此,独具社区老年教育特色的理论体系应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极强的针对性以及一定的系统性。(1)不仅要吸收和研究有关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先进理论,更要结合社区老年教育自身实际,更严密地进行逻辑演绎和论证,更精准地界定“社区老年教”这一基本概念,以揭示社区老年教的本质。(2)从现实社会实践中提取有关社区老年教育的原材料,使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真正扎根于社会发展的实践土壤之中,以构建独具社区老年教育特色的专业化理论体系。[19](3)培养系统性思维,确立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即以全方位开放性又不乏专业特色的视角来对社区老年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进而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社区老年教育理论体系,促进社区老年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将成为重点

1.社区老年教育应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品质。通过分析众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活动,发现其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甚为严重。(1)社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陷入了纯思辨的误区,出的成果玄之又玄,让人摸不着头脑,更不用说指导实践。(2)将理论创新用于指导社区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实践层面的务虚不务实,讲排场、走过场,未能办出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究其深层原因则是缺乏实践探索。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想化、形式化的研究既无益于理论的发展,也无法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因此,今后的社区老年教育研究应重点进行实践探索。

2.社区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是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社区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摸索与开展,能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反过来,理论的进步又能促其实践的发展。因此,社区老年教育研究要向实践倾斜,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得到真实信息,从中获取意义并丰富其理论。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研究,应做到三个方面:(1)为社区老年教育实践而研究,以提高社区老年教育实践活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研究的首要目标;(2)在社区老年教育实践中研究,研究过程和实践过程合二为一,从实践中得出研究结果;(3)对社区老年教育实践研究,以社区老年教育实践活动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解决社区老年教育的实际问题。以上三个方面应是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根本要义,更是社区老年教育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三)“社区老年教育”本土化研究将走向深入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水平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社区老年教育实践只能是一种本土性的实践而不是普遍性的实践,尽管不同地域的社区老年教育实践也具有某种共通性,然而,多数研究倾向于介绍国外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反观我国的社区老年教育,分析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缺失,并提出对策建议。这固然能对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思想上的帮助,但并不能有助于社区老年教育在中国本土的实际开展。目前的研究者更多的是对其他国家的社区老年教育进行经验性介绍,忽视了对我国社区老年教育本土化的研究。这种不顾中国国情而盲目地追随国外社区老年教育的经验,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

今后,必须下大力气做好社区老年教育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工作,透彻地理解社区老年教育的本质,让其在中国土壤上开出美丽的花朵。在进行这种研究时,国内学者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创新性”。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对社区老年教育理论进行修正,得出不同的或者以前未经验证过的结论。(2)“境域性”。努力创立适合在中国各地域发展的社区老年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范式,这是因为,某地成功的社区老年教育理论未必具有普适性,某地成功的社区老年教育实践经验未必能够大范围地推广。唯有如此,才能促使社区老年教育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大地,为中国的养老服务和终身教育做出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娟.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李方平.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社区老年教育探究[J].成人教育,2013(5):92-93.

[3]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4]岑雪军.老年教育:根基在社区 活力在社团[J].新农村,2013(11):52-53.

[5]黄淑萍.论社区老年教育与老年社会化[J].成人教育,2008(9):48-49.

[6]王英,谭琳.“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J].人口学刊,2009(4):41-46.

[7]刘颂.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特点的研究[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8):15-19.

[8]李翠平.加强社区老年教育的思考[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4(2):52-53.

[9]潘澜.我国老年教育社区推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0]郭娟娟.城市社区老年教育不容忽视[N].中国老年报,2011-11-23(3).

[11]王英.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社区社会工作视角的分析[J].成人教育,2009(2):44-45.

[12]刘廷欣.城市社区老年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13]顾明.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82-83.

[14]段寅雪.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教育模式构建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15]万莉丽.在社区中开展老年教育模式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16]孙奇平.终身教育体系下社区老年教育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3(15):297-298.

[17]黄克歧.社区老年教育的特色课程——以厦门市思明区老年大学为例[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4(5):12-15.

[18]蔡钒,林志良.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实践初探——以温州社区大学老年教育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8-12.

[19]段寅雪.近十年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44-48.

[责任编辑金莲顺]

猜你喜欢

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
“十四五”新开局阶段对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思考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探讨
开放大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载体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试论发展继续教育与建设学习型社会
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研究
学习型社会下对职业教育学生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