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2015-01-31臧伟进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考试考核

王 渊,臧伟进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西安 710061

医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王 渊,臧伟进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西安 710061

从国家对高素质、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需要以及国际社会对医学教育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角度出发,浅析了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并以构建新形势下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与考核体系改革为主题,归纳和总结了西安交通大学近年来在构建医学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经验、做法以及改革思路,期望能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卓越医生培养提供参考。

教育;医学教育质量;多元;考核评定

医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优秀的医生,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1]。随着我国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明确提出了“强化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对医生的数量、质量、要求发生了“质”的改变。作为卫生事业发展、卫生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医学院校,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是当前医学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在当前医学教育逐步趋向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在医学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国际上医学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等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并出台了一系列医学教育标准:1998年,WHO、WMA批准了WFME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2002年,IIME公布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在全球范围产生了很大影响;2008年我国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这些重要的事件、“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难发现,其核心的关注点是统一标准、改善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是高等医学院校永恒的主题。

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评价考核方法、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内涵建设,尤其是岗位胜任力的培养[2]。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临床医学八年制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内容,制定医学教育教学卓越计划,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构建了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整合课程进行教学,采用问题导向的(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逐步推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考核体系。

1 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策略与建设框架

教育评价、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发展研究并列为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对教育评价概念的认识,目前国内外没有一个确切、严谨、一致的科学定义[3]。国内外学者都在进行研究,各有侧重。教育评价所涉及的范围涵盖影响学校教育的各种因素。教育评价涉及范围广、内容多、门类繁杂,分类方法颇多,可以根据评价的范围不同、用途不同、标准不同、主体不同、复杂程度不同等进行分类。众所周知,医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应该是邀请第三方权威评估组织进行认证或评估(教育目标评价),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应视为最终评价。作为高校,为了考核一定条件和教育模式下所施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而采取的评定办法、方案统称为考核评价体系。简而言之,多元评价考核体系是指采用多种方式的考核、考核模式和方法的综合评价体系。

多元考核体系的构建是方法学问题,其核心是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和质量保证体系,这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密切相关。该校根据医学生的教育全程管理,整体课程构建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包含传统课程教学、“器官-系统”PBL整合课程教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核心课程)、临床集中实践,等。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和模式,传统课程考核评价仍按照传统考试(以笔试为主)模式进行;“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考核评价则采取综合考核模式,即理论考试+实验考试+PBL平时考核;临床集中实践考核模式采用多层次的多站式考试模式,即SP+OSCE+多站式组织。

2 传统课程考核模式改进

传统医学课程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内容。理论考试以笔试为主,而实验考试采取多种形式,如辨析图片、视频录像考试,等,将理论、实验考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汇总,形成课程的最终成绩。近年来,我们在传统课程考核方面,注重过程管理,对平时作业考核、平时学习表现、课堂测验、阶段性单元测试、大型作业测试、实践性项目考试、实验报告等综合考核,最终评定学生成绩。

3 “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综合考核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医学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式的全盘接受,课程负荷重、重复性高,且课程间缺乏整合,理论教学单项、缺乏讨论及思考。而新的教育理念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训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PBL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一种研究型的学习,注重能力培养。这也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3.1 终结性考核评定

新的教育教学目标有新的要求,各种“标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以笔试、实验考试或考核作为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我们现在实施的“器官-系统”PBL整合课程无论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都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器官-系统”PBL整合课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考核评价方法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PBL整合课程理论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PBL教学是按照“器官-系统”来组织教学内容。一门整合课程涉及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理论考试内容一般按照教学内容的学时结构进行命题,同时有一部分整合性试题涉及各个学科,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试形式仍采取以笔试为主,兼顾课堂平时成绩,最终给学生一个加权理论成绩。

众所周知,传统的实验教学考试是在理论和实验课程结束后按课程进行考核,采取笔试、实验操作或实验设计等形式。而PBL整合课程考试引入了临床多站式的概念,一次考试应用多种考核方法(笔试、辨析、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等),通常称为“跑考”。在PBL整合课程结束后进行实验考核,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要“跑”完全部考站,每站的考核形式也不同。例如:在解剖考站考笔试、在组织胚胎考站则是图片辨析,病理学考站考实验操作,在机能实验考站考“笔试+实验设计”,等,学生所有考站“跑”完,实验考核小组根据学生成绩给一个加权的综合成绩。

3.2 引入形成性评价

传统医学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医学知识的灌输。PBL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研究型的学习,注重过程中的能力和素质培养。

以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教学模式不仅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重要的是要客观公正的考核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是否达到了PBL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相对终结性评价而言。Bob Stake给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一个很好的比喻,“形成性评价通常以下列方式与终结性评价形成对比:当烹调有滋味的汤时,那就是形成性评价;当客人品尝汤时,那就是终结性评价”[3]。在形成性评价中,评价的目的是改进、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案例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PBL案例,一幕一幕的深入问题。根据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指导教师根据评价指标给其一个评价成绩(包含知识、素质和能力,等);与此同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其他组内学生也要对发言学生的表现、文献查阅情况、语言表达、表情等进行评价记录,最终每位学生需要对同组的学生全部进行评价记录,并根据评价指标给除自己之外的每位学生一个评价成绩(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另外,PBL教学是小组教学,每组7-8人,同一个行政班有30名左右的学生,一般分为4组,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同步讨论同一PBL案例。这样就存在4个小组,指导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如何评价他们的表现并给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就要引入组间评价。组间评价时,教师需分4次或者8次,参与到不同的讨论小组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做记录,根据组间评价指标给出一个综合评价系数。行政班内学生最终的评价用组间评价系数乘上指导教师的评价、同组学生评价加权成绩,即为该学生的最终PBL平时考核成绩。

4 多层次、多站式考核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04年,该校率先应用多站考核完成IMME对7年制学生临床医学专业GMER的评估,且居国内医学院校的领先水平。近年来,随着《执业医师法》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学生不允许直接在病人身上进行临床训练和操作,为此引入标准化病人、客观结构化考试方法,构建了多层次、多站式考核评价模式。

4.1 引入标准化病人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手段,兼有模拟病人、评估者、辅导教师的三重作用,已被广泛用于医学教育教学和评估。西安交通大学通过“动态管理、长期应用”的模式,培养了兼具模拟病人、评估者、指导者三重角色,可模拟教学大纲要求的25个病种的标准化病人,满足了教学需要。

4.2 客观结构化考试

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一种客观地评价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方法。以标准化病人(SP)经过事先准备好的评分体系来对医学生的行为、操作进行评分,既有助于学生早期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法,又增强了考核的客观性。

4.3 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形成性评价—多层次、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多站式考试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站点OSCE,应试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各站OSCE内容。考核过程中,应用SP的考站,由于SP角色兼有模拟病人、评估者、辅导教师的三重作用,因此在考核过程中SP可给被测学生以评价,监考教师(考官)根据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给出一个客观的评分;不应用SP的考站,监考教师(考官)根据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进行打分,给一个客观评分;完成多站全部考核,所有考站成绩加权汇总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

多站点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过程评价,从医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开始,不同程度的要进入这样的考核。考站的长短不一,按考试综合程度分型,有小出科多站式考试、大出科多站式考试、毕业考试多站式考试,等。考核一方面客观评价学生对各科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检测评估学生各个科室轮转后的效果。

教育质量驱动下的新的医学教育“质量观”理念,“继承”或者“传承”经典考核模式,引入或者创新考核模式,对医学教育过程而言是个考核体系的完善和补充。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逐步构建了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但还有不完善之处。随着该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深入,相信评价系将不断完善。就目前我们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而言,通过多次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调查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获得了一些经验。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加强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是核心内容,形成性评价过程的引入是培养医学生的关键,最终将有助于构建相对完整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体系。

[1]徐晨,雷寒,刘利舲.把握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推进本科医学教育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0-14

[2]Frenk J,Chen L,Bhutta Z A,et al.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 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Lancet,2010,376(9756):1923-1958

[3]黄亚玲.现代医学教育方法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79,196

Construction of the divers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medical curriculum

WangYuan,ZangWeijin

Xi'anJiaotongUniversityHealthScienceCenter,Xi'an710061,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re elements of improving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from national demands for high-quality medical talent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posing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quality.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guarantee and evaluation system reform in the new situation as the main theme, this paper also concludes and summarizes our university's experience, practice and reform thinking in recent years of constructing the divers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medical curriculum. It will provide helpful ideas for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outstanding doctor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diversity;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2011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11BZ01)

2014-12-12

王渊(1973-),男,陕西蓝田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医学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学方面的研究。

臧伟进(1958-),女,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教育管理与心血管生理药理学。 电话:029-82655150;E-mail:zwj@mail.xjtu.edu.cn

G642.0

A

1004-5287(2015)02-0197-03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502026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考试考核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