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
2015-01-31乔灿,陈琳
乔 灿,陈 琳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
乔 灿,陈 琳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创设高效的网络学习环境,是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前提与条件。个人学习环境作为网络学习环境发展的新阶段,提供了解决数字化学习中诸多问题的新思路。文章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模型,使学习者在灵活驾驭工具、资源、人、服务的同时,注重信息加工、交流共享与应用创新,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与效率。
个人学习环境;知识管理;网络学习环境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与应用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1]。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的多源性、可选性、易得性、及时可达性将从本质上改变信息资源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方式。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终端设备,畅享丰富的网络资源。然而,通信和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知识空前膨胀,信息的广度得到了无限延伸,但信息的深度却少有挖掘。网络环境中散乱分布的浅层次的信息,严重制约着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妨碍知识体系的建构,不利于深层次的学习[2]。该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的理念,旨在构建一种更符合网络学习需求的个人学习环境,进而为创设高效的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理论支持。
1 个人学习环境与知识管理
1.1 信息化时代的知识管理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们越发感受到信息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为其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繁荣背后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如今网络信息总量早已超出了人类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从过剩的信息中筛选出一小部分符合自己要求的,必将消耗过多无意义的时间和精力。知识管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概念框架,它为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3],为个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甘永成[4]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作用有两个:①将隐性知识更加明晰化,一方面将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分析、综合,得到可直接用于解决问题和决策的知识化信息;另一方面使知识能更清晰、明确地表达或更容易理解、查找和利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网络学习的过程往往是从获取信息开始的。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经过学习者的评估、组织、分析、外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知识。随着知识数量的增加,学习者还应建立起明确的知识结构体系,并逐步将已有知识归类整理,以便日后的查找和利用。②与他人更好地共享已有的知识,能使知识快速传递到需要的地方,更有效地将思想转化为行动。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只有通过交流和共享,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利用和增值效果。对于个人来讲,一方面共享知识能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取满足感,并赢得尊重和信赖;另一方面对他人共享的知识、经验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助于丰富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创新。
1.2 个人学习环境与知识管理的契合性
知识管理需要工具的辅助和支持才能提高人的竞争力。然而,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由于占用资源大、运行速度慢、高级功能有限等原因,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随着社会化学习理念的推动和Web 2.0技术引发的巨大变革,个人学习环境应运而生,并为网络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创造了新的机遇。
1.2.1 个人学习环境从理念上涵盖知识管理 2004年,个人学习环境(PLE)在英国教育技术和互用性标准JISC中心(centre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ter- operability standards,JISC CETIS)会议上被正式提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Harmelen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帮助学习者个体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系统,包括建立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过程和支持学习交流等[5]。实质上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应用和创新的过程,这与知识管理的基础活动是一致的。
此外,Michele Martin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PLE概念图。根据学习阶段将个人学习环境分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学习行动三个主要方面。通过各类工具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从而更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果,这与甘永成所提出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相吻合的。
1.2.2 个人学习环境从工具上支持知识管理 个人学习环境不仅在理念上支持知识管理,它还集合了多种工具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管理。Wiki作为一种开放的超文本系统,模糊了信息创造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学习者可以通过目录检索和全文检索两种方式查阅相关条目信息,也可以创建、修改某一主题,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他人,以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利用。Blog作为信息的获取与发布平台,结合了网络环境下读与写两方面的信息承载功能,学习者既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又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Flickr、BBS、人人、豆瓣等各类社交网站聚集着海量的志同道合的人群,有利于集思广益;此外,实名制的人脉关系,也为进一步的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提供了诸多便利。
随着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RSS阅读器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订阅相关的网页内容,大大缩短了查找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近年来,聚合技术逐渐从简单的内容聚合走向了应用聚合,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将不同的站点或应用放在一个页面内进行集成显示。一站式的用户体验,方便了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也给学习者的个人知识管理带来了新思路。
2 个人学习环境模型构建
进入e-learning 2.0时代,学习者不再是单纯的消化、吸收课程发布者组织的课程教学内容,而是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不断创造新内容,并进一步促进知识的传播、应用与创新[7]。如何使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技术给养,并使学习成效发生显著飞跃,是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重点。文章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依据甘永成和Michele Martin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模型,如图2所示。
个人学习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把它纳入到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去考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要求,有效支持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8]。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主要包含获取加工、交流共享、应用创新三个阶段。获取信息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实现对显性知识的编码化和数据库化,包括获取、分析加工和显示存储等环节,交流共享与应用创新是知识管理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换,通过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提炼和推论,促进知识的有效增值。下面将以学习过程中知识管理的一般流程为脉络,对上述模型展开论述。需要说明的是,模型中知识管理与个人学习环境并不是简单的叠加组合,而是更深层次上的动态融合,人、工具、资源、服务可以为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服务。
2.1 获取加工
获取加工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学习者往往根据自己的需求浏览、查找并收集信息。知识搜索引擎是学习者常用的信息获取工具,学习者可以利用其自然语言查询技术,通过输入简单疑问词句直接搜索得出答案。然而,网页上大部分信息资源几乎都是非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形式上的高维、海量、异构与动态;内容上的不完整、不确定、无序与歧义;表达上难以用有限规则刻画;翻译与应用上依赖信息利用主体的感知和理解等[9]。这就需要学习者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和方法,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组织、归纳和整理,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质量较高的知识集合。
知识集合只有充分显示出来才能被进一步的利用,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学习者可以利用Wiki、Bl- og等工具进行知识的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和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也可以利用电脑或网络云盘等将组织好的知识存储起来形成一个知识库。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者应根据一定的规则给信息内容加以标识并做好分类整理工作,以便日后方便快捷地提取先前资料。
2.2 交流共享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多元化网际助学者的集合体。所谓助学者(facilitators)意指一种多身份的存在,他不仅是教师、学科专家或经过训练的辅导者,还应该是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学习活动参与者,所有人都应当成为共同体学术性对话的主体之一[10]。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QQ群、博客群、论坛社区等应用与助学者之间展开对话,双方可以就某个主题各自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相互解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类问题。
交流共享的过程涉及到人、工具、服务,自然也涉及资源。然而,信息拥有者习惯于通过“垄断”的方式,将信息、经验作为个人财富的一部分,不愿意把自己最珍贵的知识资源拿与他人共享。这就导致共同体内成员间的交流与共享一直停留在较浅层次,难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与知识共享。为了实现良好的共享效果,学习者应摒弃传统的垄断观念,主动共享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以及各种显性材料,从而获取他人的理解、信任与认同,不断把交流共享提到新的高度与层次。
2.3 应用创新
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按其本身的复杂程度,往往被分为个人任务和协作任务。在个人任务中,学生通常在信息获取、加工、交流、共享过程中逐步构建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应用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从而提出最佳的解决办法。在协作任务中,学习者在主动承担个人任务的同时,还应与他人共享资源、及时沟通,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一代知识管理强调现有知识的编码化与共享,相比而言,第二代知识管理则更加重视新知识的快速生成,从而提高学习绩效。个人学习环境为知识创新的自然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平台,许多工具,如概念图、思维导图都能够帮助学习者厘清知识脉络,发现关键环节,产生思维跳跃。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累积,借助想象与灵感,学习者就有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的设想与发明。学习者还可以使用Bl- og、Wiki等工具把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记录下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从而促进创新成果的生成。
个人学习环境和Web 2.0的基础是一样的:社会性网络和社区的兴起,强调创新而不只是消耗[11]。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将学习者置身于一个研究创造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不断进行深度思考并展开一系列的分析、探讨活动,这对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 个人学习环境平台搭建
个人学习环境的聚集点将是平台,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应用。它看起来也更像是一个个人的门户工具,学习者可以用来创建和展示他们自己的工作[7]。Net- vibes是一个较容易实现上述个人学习环境模型构想的工具平台。它是一个多语言并基于AJAX技术的个性化页面,世界各地的用户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个性化定制页面内的模组、分页、版面以及外观布景,技术门槛低且整体功能强大。
构建个人学习环境的第一步是要选取工具。在PLE的构成要素中,工具是基础,是整个学习环境有效运作的载体。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工具也可以分为获取加工、交流共享、应用创新三个功能类型,如图3所示。由于PLE是一个整体的环境,多种工具或渠道可以起到同一个用途,一个工具或渠道也可以起到多种用途,它们之间并非严格一一对应,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是相互融合的[12]。因此,学习者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应用偏好,个性化选择不同功能种类的工具。
第二步就是利用Netvibes将选好的工具聚合在自己的工作界面,图4为利用Netvibes平台聚合部分上述工具构建的个人学习环境。图中左侧栏的百度、知网均是常用的信息检索工具,也可继续添加维基百科、百度文库、豆丁、道客巴巴,等,通过多方路径获取所需信息。此外,素材中国(China Z)可为学习者提供各类图片、音频、字体、动画、PPT模板、网页模板、脚本模板等素材,方便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找到相应资源后,学习者可剪贴网页并保存在360图书馆中。360图书馆不仅提供了在线与本地资源的整理与存储空间,还提供了撰写、随笔功能,方便学习者随时记录整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当研究进行得更加深入复杂时,学习者可借助思维导图进一步展开思考。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右侧栏中的QQ、邮箱、论坛等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学习者也应注意与他人进行协作学习,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Netvibes将所有用户自定义设置的模块放在分类目录里,从而实现了用户间的模块共享。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还会发现更多好的资源或应用并不断增加模块,此时可将不同功能类型的模块分开构建在不同页面,从而将个人学习环境建成由多个功能页面组成的个人站点,从而真正实现便利、高效的学习空间。Netvibes虽然一直走在聚合工具的最前列,但对于部分应用的聚合并不十分理想。博客、微博在个人学习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新浪、网易、腾讯等各类博客、微博的个人中心界面都只能以超链接的形式呈现。如若创建模块就会在本页面自动跳转,导致相关界面覆盖整个个人学习环境的界面。Net- vibes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Netvibes必将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大放异彩,为个人学习环境构建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该文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平台,为学习者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就学习者本身来讲,其自主学习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学习者在使用个人学习环境时很可能沉迷于聊天、游戏和娱乐页面,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由此看来,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能否真正实现其效能,还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引导、自我激励、自我监督,从而最终保障学习效率的大幅提高。
[1]祝智庭,管珏琪.“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7
[2]陈琳,李凡,王矗,等.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69-75
[3]Frand J,Hixon C.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Who,What,Why,When,Where,How?[EB/OL].http://www.ander- son.ucla.edu/faculty/jason.frand/researcher/speeches/PKM.htm,2014-02-01
[4]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3,(6):20-24
[5]Harmelen M.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A].Procee- dings of the Six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 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C].IEEE Computer Soci,2006:815-816
[6]Martin M.My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EB/OL].http: //michelemartin.typepad.com/thebambooprojectblog/2007/04/my_personal_lea.html,2014-02-07
[7]Downes S.E-learning 2.0[EB/OL].http://elearnmag.acm.org/archive.cfm?aid=1104968,2014-02-07
[8]张帅,杨成.Web 2.0环境下构建PLE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6):588-592
[9]王众托,吴江宁,郭崇慧.信息与知识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0-133
[10]和学仁,刘敏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生态及其实现机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86-90
[11]Downes S.Learning Networks in Practice[J].Emerging Tech- nol for Learning,2007,(2):19-27
[12]徐梅.大学生在线个人学习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S1):102-104
Constructing a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QiaoCan,ChenLin
InstituteofEducation,JiangsuNormalUniversity,Xuzhou221116,China
Construction of an efficient network-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a prerequisite and condition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 education.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s a new pha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provides a new way to solve many problems in e-learning.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ers, which enables learners to make a flexible control of tools, resources, people and servic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sharing,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so as to improve learning effects and efficiency.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network-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BCA12002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得到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经费支持。
2014-09-29
乔灿(1991-),女,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数字化学习方式。
陈琳(1957-),男,江苏盐城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发展研究。 电话:13615111003;E-mail:chenl6666@126.com
G40-057
A
1004-5287(2015)02-0116-04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5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