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来看我国高考的改革

2015-01-31江婷熊英

中国考试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改革

江婷 熊英

科举是取士之制,学校是养士之所。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科举与学校此消彼长,跌宕起伏,两者相辅相成。正如当今的高考与学校,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手段,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很多学者一味地批判科举的弊端,看到的只是科举摧残了学校,腐蚀了学者的思想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却忽视了科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种相对公平的步入上层社会的途径。现如今的高考也是如此,经历了数次改革,仍未满足所有人,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毋庸置疑,科举是考试的来源,而高考是科举的现代进行时,科举与高考的目的都是选拔人才,虽存在弊端,却相对公平。科举虽然已不复存在,但它的演变历史,尤其是与学校关系的演变给当下高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历史借鉴。

1 科举与学校关系演变的历史逻辑

科举与学校的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剪不断,理还乱,而科举选士与学校养士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和历史的重大问题。科举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完备于宋朝,明朝是其鼎盛时期。尽管科举产生后,学校受制于科举,但在一定程度上学校也得到了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1.1 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统治者不断完善科举制,利用科举笼络天下英才,至此“重科举,轻学校”的局面逐渐形成。唐朝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生徒与乡贡。[1]由京师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和各地方州县学馆出身,通过学校的选拔考试合格后,由学校举荐到尚书省参加科举考试曰“生徒”;自学成才且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曰“乡贡”。由于科举不分门第,为统治者选拔人才,民众进入学校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唐初期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相当完备的官学学校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地位较高。科举考试及第者多为官学出身的生徒,科举考场是生徒的天下,乡贡的地位远远不如生徒。到了武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的需要,武则天“重科举,轻学校”,利用科举制度笼络一切人才,因此她大力发展地方贡举制度,乡贡的地位开始有所提升。乡贡的数量不断增加,官学教育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威胁,社会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乡贡身上,乡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到了唐中宗和唐玄宗时期,虽然他们采取了一定措施以期恢复官学的主体地位,但重乡贡的社会风尚已成定局。生徒与乡贡的轻重关系从某种意义来说反映了科举与学校的轻重关系。唐初官学出身的生徒受到高度重视,学校的地位随之攀升。到了武则天时期,乡贡重于生徒,学校的教育体系也有所衰落。从生徒与乡贡轻重关系的置换可以看出“重科举,轻学校”的苗头已经开始显现。

到了宋朝,统治者重用士人,将科举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却忽略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学校真正意义上逐渐沦为了科举的附庸。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先后进行了三次兴学。首先是范仲淹的“庆历兴学”。他广设学校,创建太学,并且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其次是王安石的“熙宁兴学”。王安石在这次改革中创立了“三舍法”,将升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最后是蔡京的“崇宁兴学”。蔡京同样以广设学校为主,甚至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2]三次兴学的目的都是广设学校,培育人才。三次改革均以失败告终,虽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未能改变科举与学校地位的轻重,学校教育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学校逐渐沦为了科举的附庸。

1.2 学校完全沦为了科举的附庸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相应的科举制也达到了中国科举制度史上的鼎盛时期。在明朝,学校教育被正式纳入了科举体系,至此“科举必由学校”,即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士人入校学习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使学校沦为了科举的附庸,科举是学校的总指挥,严重损害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同时,明朝科举制将考试文体固定为八股文,考试形式化。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败坏了社会风气,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的质量。清朝时,科举为“国家抡才大典”。到了清末,学校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3]学校的教育目的是科举中第,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为科举考试服务。

明清时期,“科举学校化,学校科举化”的现象明显,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已完全丧失了其独立性,真正完全沦为了科举的附庸。学校由学术圣地变成了声利场所,学者不再谈经论道。学校功能异化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将科举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明朝“科举必由学校”的出现,使学校培养人才的功能彻底变为为科举一家服务。明清科举制的发展逐渐衰微直至灭亡,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明清科举制已经异化,其弊端直接造成了学校教育的破坏,但其作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为我国今天的招生考试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范本。

2 当下高考与学校的“实然”关系

我国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制一样,在学术界存在褒贬不一的评价。科举制是中国考试制度的来源,高考制度被喻为“现代科举”。[4]高考也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理清高考与学校的关系,对发挥学校的育才功能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2.1 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高考服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学校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终身,它本身就是一种财富。然而,在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在“知识即经济”的号召下,高考成了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高考量化的成绩是衡量人才的唯一尺度。学校教育目的不再是为了个人的终身发展,而是完全为高考服务。有人形象地将每年6月的高考比喻为全国灾难片的上映,无疑反映出高考对学生身心的消极影响。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没有目的,它自身就是目的。今天,我国的高考却将学校教育目的功利化,学校教育目的是通过高考走上名牌大学,最终取得好工作。

高考制约着学校教育目的,正如古代科举制约着学校教育,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今的学校是为了高考服务,古代的学校是为了科举服务,两者的目的都是“学而优则仕”。古代的科举为统治者选拔了优秀人才,它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予以否定,但同时也摧残了不少士人,僵化了士人的思想和灵魂。类比今天的高考,学校也是为它服务的,它的目的就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在高考改革的呼声中,其应该接受科举的教训,认真反思,避免走科举老路。

2.2 高考直接制约着学校教学内容

从理论上讲,学校教育内容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王国维早在光绪年间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直至民国时期蔡元培提出了新的教育宗旨,即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该宗旨就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思想。今天的学校教育从未放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口号,但实际行动上却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高考往往多考基本理论知识,高考作为指挥棒,指挥着学校教什么和学什么。因为高考的功利性和“一考定终身”的现实性,学校实行德、智、体、美、劳的素质教育是被困在象牙塔里的美好梦想。学校教育的内容是根据高考的内容来决定的,高考考什么,学校必然加强哪方面的训练。

古代的学校教育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科举考什么,学校就安排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学校教育是围绕科举而展开的。例如古代科举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古代学校教育就以教授儒术为主,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上,儒学经义在古代学校占据主要地位。再看我国当下的学校教育,并未完全按照国家下达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的教学内容是跟着高考考试科目的内容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被束之高阁。古代的科举影响了学校的教育内容,当今的高考也同样制约了普通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同样损害了教育的全面性,忽略了人的个性化。现下的高考改革要以科举为鉴,在考试内容和学校教育内容方面重新规划,改变学校教育只为高考服务的格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3 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镜鉴

自恢复高考以来,有关高考制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高考在改革中逐渐标准化、科学化。但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之思想观念不断更新,高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和质疑。在种种的批评声中,高考到底何去何从成了一个两难问题。科举是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制度的源头,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也为当今高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历史借鉴

3.1 改革高考与学校的关系,回归教育的本质

科举作为取士的手段本可以与养士之地的学校相辅相成,学校可以为科举提供优秀的人才,同时培养社会所需的各行各业的人才。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逐渐沦为了科举的附庸,学校完全是为科举服务的,降低了学校办学质量,曲解了学校办学宗旨。原始社会时期是学校的萌芽时期,学校历史悠久,学校教育星火燎原。科举虽然出现的比学校晚,它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为国家选拔了优秀人才,为许多普通人提供了入仕的途径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是统治者利用其笼络人才,士人将其作为打开富贵大门的钥匙,科举的地位开始超过学校,学校只是为其服务的工具,其功能开始异化。也正是如此,科举的漏洞越来越多,最终走向了灭亡之路。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高考的功能是甄选人才,因此成为普通教育的指挥棒。在唯文凭、学历是举的今天,通过高考考上名牌大学被认为是必需的追求,学校的教育是为高考服务的。有人称高考是“科举的灵魂”,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说法。无可厚非,高考在很多方面类似于科举,但不能因此否定高考。古代科举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没有处理好其与学校的关系,没能做到统筹兼顾,故走上了衰亡。现下高考改革的首要便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妥善处理高考与学校的关系。首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以生为本”是高考改革的立足点和最终目的。高考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消解功利目的,注重多元化选拔人才。其次,甄别学校教育与高考的价值取向。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生长,学生身心和社会价值的不断生长;高考的价值取决于发展,强调社会价值。认清教育与高考的价值取向,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和个性化发展,在为高考输送人才的同时注意培养综合型人才,弱化高考指挥棒作用。现今应该谨记历史带来的教训,以人为本,处理好高考与学校的关系,学校为高考培养优秀人才时同样可以培养各种其他人才,并不局限于仅仅为高考服务,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3.2 改革高考的“应试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当今学界很多人对科举持反对态度,田建荣在《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科举是束缚人们思想,遏制人才成长的桎梏。尽管如此,科举的价值也无法抹去,尤其对今天的高考改革。科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唐朝的官学体系比较全面,中央官学除了国子监,还附设乐舞学、医药学、工艺学、天文学等。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地方官学出现了经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地方官学的学生除了有乡贡参加科举考试,也有部分自由择业的。科举从侧面促进了唐朝学校的发展,科举的价值远远大于它的弊端。

现如今高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应试教育”,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中小学教育直接关系到高考,其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其实用性。虽然古代科举制约了学校教育,但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明清,它们的官学体系都比较全面,设有专门学校。虽然我国现在也有职业高中,但是其实用性不强。加之社会上高度重视文凭,绝大数学生还是选择走进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教育完全为高考服务,其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宗旨都是围绕高考。在古代,科举促进了官学体系的完善,并设立了专科学校。当代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备受重视。2014年国家首批应用型大学如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等成立,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何不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出发,让普通高中走上综合高中之路,不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用性技术的掌握,让一部分学生走进高考,另一部分学生自由择业,改变“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或者进行技能型高考与学术性高考两种类型,技能型高考的考生参与理论知识与技能两方面考试,学术型的考生进行理论考试。在教育内容上,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内容,注重教育内容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技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3 改革高考的形式化,实现多元化发展

清末,许多进步思想家把科举考试视为束缚人们的思想,限制社会进步的障碍,以八股文为形式的科举考试最终因为新式学校的建立,新学制的颁布而被废。科举发展到最后被形式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是其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科举因新式学校而被废,学校摆脱科举走向了新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科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形成了士人入校学习的社会风尚。

我国高考的形式化也比较明显。近些年的高考改革已将3+2模式改为3+X模式,但是大多数省市还是采取3+X模式中“3+文综/理综”模式。[5]这种模式将学校教育一分为二,考试科目固定,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但是这种固定的模式将考试形式化,考试内容多以死记硬背性知识为主。同时这种文理科的教育将教育形式一分为二,忽视了人的全面性发展。古代的科举也是将考试科目和内容固定化,学校按照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缺乏实用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最终动摇了科举的绝对地位。我们今天的高考改革要借鉴科举的教训,改变高考的形式化。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全文》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中也提出了减少全国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等内容。笔者赞同这种改革制度,这不仅发展了全面教育,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灵活性。我国从2003年开始部分高校开始实施自主招生考试,结束了高考时间的固定化。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较之全国统考灵活度和实用性强。例如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的专业高考时间与全国统考不同,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或实验两部分,笔试的内容不再是3+文综/理综固定模式,而是针对高校的类型拟定考试内容。北京邮电大学笔试的内容为语文、数学、物理,北京语言大学则为语言表达、逻辑和信息素养。此种面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突发问题的逻辑能力,避免“低分高能”现象。自主招生考试结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与考试形式,实现了高考的跨越式发展。高考改革应鼓励各大高校积极纳入自主招生体系,针对高校性质实施不同的考试方案,积极促进普通教育的全面化和多样性发展。另外要实现高考形式的多元化可积极促进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注重多元录取和评价方法。纵观所述,要借鉴科举被废的历史教训,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创新考试形式,提高考试的灵活度。

科举是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中灿烂的一页,不能因为其限制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因学校被废而贬低其存在的价值。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将其发展史演绎到当今高考与学校中,为高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要辩证统一地看待这段历史,以史为鉴,正确探索高考改革之路。

[1] 田建荣.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綦晓芹.科举[M].上海:重庆出版社,2007.

[4] 刘海峰.“科举学”研究与教育考试改革[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3-6.

[5] 胡丽丽.科举与高考异同比较及对高考改革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7(5):33-34.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改革
改革之路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科举”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