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科高考的德育功能

2015-01-31胡传勇

中国考试 2015年6期
关键词:试题教学活动价值观

胡传勇

对于思想政治科高考与德育的关系,有的人认为二者互不相干,各有其属性和特定功能;有的人认为思想政治科高考影响德育的实施,教学被高考“指挥棒”所左右,德育与智育严重失衡,其德育功能的发挥受到削弱。那么,思想政治科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学科教育测量和评价活动,到底具不具备德育功能?如果具有德育功能,它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其德育功能的?面对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新任务,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思想政治科高考又该从哪些方面发挥其德育功能?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1 德育是思想政治科高考的重要功能

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规范教育影响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认知和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德育概念专指道德教育,我国学者对德育概念的界定外延较广,认为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此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除了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等等。[1]在1995年2月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本文采用广义的德育概念。

1.1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德育功能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内在地包含着某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关于改造客观现实的主观“先念”,即教育目标。因此,教育目标规定了“通过教育过程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2]

那么,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目标是怎样的呢?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程总目标的规定是:“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概括性的表述,既明确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也鲜明地宣示了课程在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的德育目标,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高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3]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法定依据,因此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课程标准展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活动,无疑也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的。课程标准包含的德育目标要求,体现在教学目标设定、内容选择、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系统的要素决定系统的功能,当包含德育要素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付诸实施,当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规范教育影响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认知和行为时,其德育功能就体现出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无可争辩的德育功能。

1.2 高考是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考试这种教育测量活动,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如按照教学进程,学科考试可以分为单元考试、模块考试、终结考试等。在我国,高考一般是指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从考试时间上看,高考是学生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准备,而后参加的考试,它也是一种终结性的考试。从考试内容和要求上看,高考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是依据课程标准划定的,与依据课程标准设定的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基本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是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延伸,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天然组成部分。因而对于思想政治科而言,学科高考必然是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综上分析,由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德育功能,而学科高考是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高考也就具有德育功能。

1.3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重视德育功能的发挥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从隋唐时期开始创立发展起来的科举制度,以公开、公平的考试手段选拔行政管理人才,具有古代文官考试和教育考试的双重性质。在其存续的1300余年的漫长历史中,不论朝代如何更迭,科举考试制度一直被中国封建王朝当政者所继承、推崇,对我国的社会文化、教育的历史演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4]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是统治阶级治国理政、教化民众的指导思想体系。在科举考试的内容选择上,儒家经典不约而同地成为各朝各代统治者的不二之选。如隋代的明经科考试“试题出于经书。考官录经文或注义……侧重考察、检测应举者对于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要求通两经,文注精熟,义理明晰”。[5]又如唐代虽然“儒释道”并行,但治国方略和学校教育仍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受此影响,“经学”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6]高宗永徽四年(634年),颁行《五经正义》于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经说。再如宋代九经科考试内容为《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传》《公羊转》《榖梁传》九部经书和《论语》《孝经》等。[7]明清两朝进士科考试内容均出自《四书》《五经》。通过科举考试的不断强化、引导,儒家经典要义不仅成为读书人应试的研习对象,其蕴含的思想道德意识也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行为规范,进而塑造了他们的品德和人格。可以说,一部科举的历史,就是一部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教化史,科举考试把那个时代的德育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2 思想政治科高考德育功能的体现形式

一定的功能必然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思想政治科高考的德育功能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呢?

2.1 彰显科学公平的考试

考试之于考生,在于检验学习成果,在于鉴别高下。考试本身的科学性公平性,直接关系考生切身利益。考生到考场参加高考,首先感受到的是考场的外部环境,其次是考试的组织,然后是考试试题。一个安静优美的考场环境,一次组织严密安全有序的考试过程,一套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有效而准确地把考生的实际水平测量出来的考试试题,一个对每个考生都公平的考试,无疑能对考生产生正面导向作用。在当下的中国,高考仍然是实现阶层流动的主要渠道,因而受到极高的社会关注。科学公平的考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公正,感受到国家考试的权威,从而认可国家的考试制度,认可国家的公信力。人们把高考视为“社会公平公正的底线”,可见社会大众对高考的期望值极高。对思想政治科高考而言,只有通过严密的命题工作流程和严格的命题质量标准,提供具有良好信度效度的试题,才能够带给考生一个科学公平的考试,进而发挥它的德育功能。

2.2 反映“正能量”的试题素材

考生在考试作答的过程中,首先要阅读试题,获取试题的背景信息。这些构成试题情境的素材,是考生感觉器官的直接对象。在经过感觉和知觉等心理活动过程后,考生完成了对试题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心理学认为,知觉过程包括觉察、辨别和确认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8]不同呈现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体裁的试题素材,经过知觉过程三个阶段的心理活动过程后,对考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包含积极的正面的内容的试题素材,会让考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情绪体验,而包含消极的负面的内容的试题素材,会让考生产生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体验。在思想政治科高考试题中,选取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素材、反映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素材、反映思想道德建设成就的素材、反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素材、反映弘扬法治精神的素材等等,都通过知觉过程激发考生积极正面情绪体验的产生,既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心情愉快地作答,发挥出真实的水平,又能够强化他们对“正能量”的认知。这也是考试德育功能的体现。

2.3 价值导向鲜明的考核内容

在考试解题过程中,当考生获取并加工试题信息后,就进入了调动和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环节。如果把试题素材作为试题的形式,那么解答试题所需的学科知识就是其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当形式反映“正能量”,内容当然就应当具有价值导向的属性。在目前的思想政治科知识内容体系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比如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现代公司制度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而另外的一些内容,则具有鲜明的价值倾向性,如劳动创造价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这些知识内容集中反映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及其意识形态特征等,依托于这些知识内容的试题,明确地体现出我们秉持的价值观,以这样的试题用于高考,也能引导学生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认知,从而为发挥其德育功能奠定知识基础。

3 当前思想政治科高考德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培养什么样的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知道,德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德育的内容总是那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多样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纷呈。在这种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条件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政治引领,培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是教育领域“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科高考应当在“立德树人”、发挥德育功能中有所作为。其最关键的作为,在于通过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引领学生学习学科德育相关知识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进而培养思想道德情感,规范和指引思想道德行为。那么,要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科高考的德育功能,当前应当突出和强调哪些内容的考查呢?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一方面,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科高考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是发挥课程德育功能的必然要求。

3.2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一方面,通过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引导中学教学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同时,也要通过考试的强化作用,引导青年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最终达到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德育目标。

3.3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弘扬

在我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在全社会加强法治教育、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十分必要。在思想政治科高考中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一个要点,选择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的有关内容加以考核,对于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基本常识、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守法护法,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也是具有现实价值的。

当然,思想政治科高考内容的选择,在符合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上述内容,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原理,而是要引导他们领会这些内容的精神实质和思想主题,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关键在于以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为基础,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有“知其然”的意愿,更有“知其所以然”的要求。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品德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9],缺少其中任意一个因素都不构成品德。一个人品德本身的高下是无法通过一次纸笔考试就能鉴别和衡量的。思想政治科高考的德育功能主要在于价值引导,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的功效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而要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下功夫既在考试之中,更在考试之外。

[1]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鲁洁.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5][6][7] 杨学为.中国考试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9]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试题教学活动价值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我的价值观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