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理论视角下“电视播控技术”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2015-01-30王健申冰

中小学电教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实验教学活动

☆王健 申冰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活动理论视角下“电视播控技术”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王健 申冰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意义重大。本文从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用活动理论指导“电视播控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扮演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三个角色,通过对设备的使用、岗位达标操作和学生组织分工,激励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通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实现师生协作、互动和交流。

活动理论;电视播控技术;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字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广播影视产业发生了一场根本性变革,内容资源是广播影视转型发展的核心资源,电视演播室为编导人员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综艺节目以其可控性强、性价比高、快速汇聚人气成为各频道最值得耕耘和开发的电视节目类型,也成为各频道品牌突破的最佳途径。各大卫视跨年演唱会、音乐选秀、综艺节目热播,荧屏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电视播控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一、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具有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和情商的多重功能,是一种与相关学科并列而独立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一场跨时代、历史性的教育改革,实验教学可以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深化其功能、内容和结构等方面的创新和实破,把教学改革推进到实质性、根本性改革的阶段[1]。实验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操作、体会、思考,引发学生的质疑和创造性思维,真正落实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实现知识、技能、情感和能力的有机结合,通过探究、协作、交流和互动,使智力要素与时代精神、人文素质、智商情商等有机结合。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现状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了很多现代媒体信息和新生事物,了解时下流行趋势,思维与视角开阔,具备较快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当代大学生情感丰富、精力充沛,他们在少年时期参与过提高全面发展而增设的特长训练,从而形成开朗、爱表现的性格,思想独立、追求个性化发展,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鲜事物,思维想象能力逐步发展成熟,善于表现自己、敢想敢干[2]。但多数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被父母溺爱,动手能力较差,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团队合作意识薄弱;部分来自离异家庭和留守家庭的学生,性格内向、封闭孤独。

随着校园无线网络的普及,许多低头族在课堂上沉迷于上网、玩游戏、看视频、QQ或微信聊天,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和关注不够;有些宅男、宅女生活圈狭小,与其他学生交往较少,不愿做任何事情。学生常因学校教学质量差、课程脱离实际、教材陈旧、内容太简单等原因而逃课。

三、“电视播控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视播控技术是一门集艺术、技术和电视意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导播的创作思维和艺术眼光必须先于摄制集体通过电子设备的操作呈现最终结果之前就形成,从而整体把握节目的内容和艺术风格,对电视画面语言表现与制作、转播技术了如指掌。学生要掌握电视播控系统构成、设备安装调试和操控方法,熟悉节目播出系统中人员分工和节目制作流程,从节目的艺术展现和观众的欣赏角度,对人员的安排和调动都有所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导演技术,掌握设备的使用技巧、切换技巧、剪辑技巧和团队协作配合,为将来从事电视节目制作和网络视频直播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

目前,电视播控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的现象。高校在人才引进时过度重视学历,缺少从事电视节目制作一线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对教师评价过度重视科研,造成师资队伍偏重于理论,缺少有经验、懂实践、肯投入、会操作的指导教师。许多院校因为经费预算有限,没有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仅仅通过视频演示和参观来解决课程实践,使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教学计划多以理论讲授为主,技术类课程和实验课时比例偏少。由于演播室专业设备比较贵重,设备的套数较少,导致学生操作训练的机会较少。这些原因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集中体现在学习模式单一,主体意识脱离活动;学习活动肢解,活动内容封闭、线性、非动态性;学习共同体缺失;活动缺乏规则与分工和学习活动过于盲目,缺乏活动目的等不足[3]。

四、以活动理论为指导的《电视播控技术》实验教学实践

在进行实验教学前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习惯、个性特点和知识储备,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对教学点进行整合,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扮演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三个角色,从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基本需求入手,通过设备的技术操作、节目艺术表演和观赏交流点评,用激励学习者、促进积极学习和提供结构三种教学策略实现师生协作、互动和交流,在完成独立操作和个人才艺展示的基础上提升自己。

1.活动理论的概述

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被维果斯基提出,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活动理论研究了人类实践的哲学框架后,指出人类与环境客体之间的关系由文化内涵、工具和符号中介相联系。活动系统包含有三个核心要素: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以及三个次要要素: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这六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共同构成活动系统[4]。活动理论关注的是实践过程而非知识本身。对于教学范畴而言,活动即教与学过程中行为总和,是学生对知识认知与技能发展的总和。

在教学设计中,主体即为学生,教师调查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情感、技能水平等特征,有利于给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客体即教学目标,是主体通过一定的活动受到影响改变的东西,情况因人而异,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共同体指除学生自身外其他共同学习者,教师及其他参与者有时为引导,有时为参与,不断影响主体,为主体提供所需的资源或资助。工具即教学环境,包含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硬件和软件(和谐的同伴关系、愉悦的心情、良好的网络等)。规则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制约、约定,用来协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劳动分工是完成活动过程中需要不同成员完成不同任务,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保证活动可以正常进行。活动理论有五大原则,包括:以目标为导向、具有层级结构、内化和外化结合、具有工具中介和发展原则。现有的活动理论模型注重学习过程中对象和动机的协商和转换,注重不同观念和声音的碰撞,注重作为中介的制品对于应用情境的依赖性,注重以活动和实践作为分析单位[5]。

2.实验分组、分工和评价

拍摄制作现场要求各工种间默契配合,对导播提出了较高的技术和艺术要求。主持人的临场发挥,摄像的娴熟技术,导播精深的艺术修养、灵感的闪现,导播精明、高超的指挥和调度才干都是多讯道节目制作成败的关键。

根据演播室电视节目制作特点和实验室条件,将实验划分为技术操作、节目表演和观众欣赏三个部分。教师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兴趣、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三组,每次实验课进行循环[6]。学生要担任三个角色,一是完成一种具体设备操作,二是表演一个舞台节目,三是现场观赏并提出一条建议。技术操作是实验的核心,根据导演、摄像、切换、音响、灯光和录像等岗位需求,要求每人一个岗位,每组8~10人进行岗位轮换。每堂课表演组学生要在课前将本组节目准备和排练好,组长在上课时介绍本组成员、节目构成、艺术表现形式、背景音乐和灯光需求,让导播和技术人员深入了解节目内容。技术组结合表演组的节目特点,组长将本组人员的具体分工、表现手法和技术要求进行逐一说明。指导教师和观众组在节目录制后应对节目表演或现场切换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节目录制结合学习进程分为小组单独录制和集体现场录制:小组录制训练学生熟悉使用各种设备,使每个学生能够单独操作专业摄像机、特技切换台、数字调音台和灯光控制台;集体录制需完成所有组表演节目的多机位现场录制,将舞台上节目的特点和人物的情感充分的展现出来,重在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相互间的协作配合。教师根据每堂课学生在演播室实践完成各项工作的表现作为考核依据,包括技术熟练度、才艺展示和反馈意见进行教学评价。及时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加重视实验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愉快的小组学习中自觉地进行实践和体会,从而高效地掌握教师讲述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胜任的技术岗位越多,熟练程度越高能力越强,综合评定成绩越高。

3.有效激励满足学生心理上的需要

人类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在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导向的、人与环境交互的社会背景中理解。行为环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普遍制约作用,对大学生的思维认知、价值情感以及心理品质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生在心理上需要爱、赞赏、理解、尊重、自我实现和理想,教师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主动操作各种设备、主动帮助别人、主动提出建议,创造一种和谐的同伴关系、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互助环境。

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有效激励学生的一种方法[7]。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学生的基本信息有一定了解,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教师刻意对学生进行打乱分组,将活跃的和内向的、男生和女生、城市和乡村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组,熟记学生的名字、特点和表现,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在学生表演和操作时,教师使用幽默的话语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支持,使学生不至于被失误和困难所阻碍,放手让学生实践、体会和感悟,抓住每节实验课的核心重点和要掌握的内容,通过幽默的话语鼓励互助,使学生轻松地学会教学内容并加深对技术操作的印象。

教师应实施有意义的活动。教师结合教学重点将相似的节目内容录制下来并展示,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鼓励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实验课上创设类似的情境,组织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巩固学到的知识,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深入思考,让知识升华为素质。

教师应在教室中走动。教师要有目的地减少师生的心理距离,对学生平等和尊重。一方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把思维逃离教室的学生很快地捕捉回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和学生进行眼神和心灵的沟通,观察学生的理解和疑惑,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教师应使用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激发学生的潜能,但一定要注意使用适度和有针对性,要掌握巧妙使用媒体的必要技能,注重质量。在录制节目回放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自我表现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向更好的表现和更理想的状态努力。

教师应保持热情。教学是一份良心工作,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在课程上用心,在学生身上用情。教师的热情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愉悦的心境下,学生心情舒畅亢奋,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会感到满意,做任何事情都有动力,甚至对平时不感兴趣的活动也津津乐道。

4.合理的分工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

复杂的制作现场决定了导播必须具备更强的全面控制多讯道节目拍摄现场的能力,必须把所有的实施细节考虑周全,尽量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现场实施的工作容纳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并对各个工种人员进行高效协调,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控制现场。学生的社会性心理需要归属、娱乐、学习和劳动,大学生只对那些能够真正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信息和领域感兴趣,他们在思维领域发生的种种变化无一不是和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的现实需要密切相联。因此,不同的分工能够激发不同潜质学生的表现力,每个人都为对方着想,大家一起完成任务有利于形成成就感,可以使活动正常进行下去。

让学生坐成半圆形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7]。教师在操作设备时,尽可能安排学生围绕教师做成半圆状,使每个学生有平等的地位、有归属感,让他们能近距离、清晰地观察教师操作的具体细节。同时教师能够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反应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并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回复。

教师应少讲、多提问。实验教学重在操作,重在学生的掌握,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动手、多体验、多思考。教师结合教学的核心内容适度进行提问,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空间,对问题回答不必追求统一和标准化,不要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起到激发深层次思维即可。

教师应逐步呈现幻灯片。演示文稿要有引人入胜的内容,更要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每张幻灯片要切合教学的主题,去掉冗余的文字材料,使内容文字足够清晰,逐步呈现幻灯片,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不至于淹没在文字信息中,影响学生阅读和理解。

教师应提供积极反馈。教师要善于发挥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劳动积极认可。对表现最好的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树立榜样和威信;对进步很大的学生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教师给予了关注;对一些默默无闻却在背后积极支持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

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同伴的意见有回应。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对同伴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回应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一方面学生自己解答更有效,直接到位;另一方面也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不仅会操作设备也要会表达交流。

教师应再次反馈学生之前的意见。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对之前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学生正确的回应给予认可和鼓励,对错误的回应明确的给予纠正,教会学生用基本的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教师不能是旁观者,而应是高效率工作的指导者。

教师应使用结构化的小组活动。结构化旨在改进学生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通过组内集体协作,使每个人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弥补和避开各自的弱点,每组学生只有帮助他人,才能使本组的表现更佳。

5.全程的结构控制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多讯道节目制作中,现场多机拍摄、即刻编辑是最能发挥电视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制作,导播将不同机位上摄像机提供的不同对象、景别、角度和各种运动的画面通过视频切换台选择出最佳、最有表现力、最生动的画面进行组合,摄制与编辑一次完成。大学生应具备教育、科学、艺术和道德等基本素养。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结构化流程可以制约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对学生经验的获取至关重要,可以促进技术和艺术的协调发展。

教师应合理作业布置[7]。既要适应学生现有的思维认知和能力素质,又要适度超越他们现有的水平,将他们的思维认知、技术潜能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到社会要求的水准上来。作业尽量简明扼要,关注每节课的核心教学点,告诉学习者作业目标,将技术与艺术有机融合,真正让受众喜欢。教师告诉学生研究问题,便于其关注阅读材料中的核心思想,结合现实、传承文明、启迪智慧。针对教学目标提出一个或多个复杂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升华。

教师应组织小组活动。主体间多向互动取决于主体参与教育活动的广度和各个主体之间多向交往互动的深度,它强调了主体的平等性,摒弃各种形式的话语霸权,以一种自由和平等的方式交流不同的思想观念、知识智慧和价值立场,在接纳和学习对方中提升和优化自己。不同的课堂环节,小组成员的组成应有不同,随机分组可以让学生学会适应和应变,摆脱依赖心理,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小组对复杂问题达成一致,在尊重别人多重文化需要和多种文化价值选择的同时,意见有效的统一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教师要组织与聆听小组讨论,对他们提问,深入了解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和对艺术的领悟,鼓励他们成才。

教师应组织专业内部活动。学生在意志与信念上缺乏持久性,容易随时间的推移和困难的增多而失去信心,教师应鼓励和支持他们更多地参与专业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的认知和能力的提升,实现理性认识与具体行为的知行统一。专业内部活动和小组活动相呼应,可推动学生向专业化发展,鼓励采用新技术、新理念,与时俱进。专业内部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师要控制局面不要分散主题,使内在和外在有效的融合和统一。非常重要的内容要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归纳和总结会加深教育的印象。如果时间允许,尽量总结要点,用几个字精炼汇总,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如:特技切换台使用-选择;专业摄像机操作-准确;数字调音台使用-平衡;灯光的控制-适度;节目的组织-有序;团队的合作-和谐。

五、结束语

基于活动理论为指导的实验教学法适用于电视播控技术的教学。教学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既希望学生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又希望教师能从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给学生以积极影响,还希望教学氛围融洽,教学过程轻松愉悦等。教学策略的建构与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绩效,要发挥教学策略中积极性一面,控制不足之处。学生有时为主导,有时为参与,在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共同体不断影响主体,为主体提供所需的资源或帮助。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基本需求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完美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所以,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

[1]董欣.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09):142-144.

[2]王健,付彬彬,华蒙,应天圣.师范院校影视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7):137-139.

[3]孙书祥.活动理论视角下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2):85-87.

[4]刘清堂,叶阳梅,朱珂.活动理论视角下MOOC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04):99-105.

[5]卢强,郑立坤.“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82-86.

[6]王云,崔彩霞,王丽琴.基于Moodle平台的PBL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9):98-101.

[7]吕巾娇,董丽丽.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概念解析及趋势预测[J].中国电化教育,2014,(09):4-5.

[编辑:闫长松]

G434

A

1671-7503(2015)23-0043-04

猜你喜欢

教师应实验教学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