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者决策采购的图书馆文献采购模式

2015-01-30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书商馆员馆藏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各种形式的阅读媒体冲击着纸质图书的阅读地位,但纸质图书的出版量却并未减少。据统计,我国每年出版中文图书30余万种,其中新版图书近20万种。面对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的图书,如何用好有限的经费采购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源,成为当今图书馆采访馆员的一项艰巨任务。而读者阅读需求的多元化,也使采访馆员难以掌握读者信息需求取向,同时阅读方式的多样化、获取信息的多途径,又导致馆藏资源利用率逐年下降,各种矛盾的冲突和显现,使图书馆资源建设举步维艰。

读者决策采购(PDA)是目前国外较为盛行的一种新的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模式。其基本流程是首先由图书馆确定馆藏发展政策的预设文档(Profile),再由书商提供符合预设文档的书目信息,导入图书馆的OPAC系统;其核心思想是“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的文献采购工作,成为图书采购行为的主要决策人”[1]。

读者在OPAC中检索到所需图书时,可点击书目链接阅读全文或要求提供印刷本。如果点击次数、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等均符合图书馆预设文档的指标,系统会自动触发相关指令,实施图书馆对图书的租用或购买[2]。

在我国,读者参与图书馆采选文献虽积累了经验,读者也有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意愿和积极性,但目前还没有书商能够提供实施PDA的服务措施。国外PDA得以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出版商或书商大力推行相应销售模式的结果[3],所以近期在我国尚不具备实施PDA的条件。

笔者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通过借鉴国外PDA的服务理念,改进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方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1 国内读者参与图书采购的现状

1.1 我馆开展读者参与采购的实践

我馆2007年开始让读者参与图书采购,具体做法如下。

教师“购书意向单”: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会、研讨会等所购买的专业图书,如果向图书馆荐购,可填写“购书意向单”,经系主任、馆长、分管院长审批签字后到财务处报销,图书入馆藏。

教师急需图书:对教师急需的教学用书,采访人员通知书商快速购买,图书到馆后分编送流通部门,并通知教师优先借阅。

组织教师现场采书:我馆每年邀请教师参加全国大型图书馆馆配会,现场采选图书。

“你选书,我买单”活动:我馆与书商合作,每年举办一次校园图书展销活动,书商在馆内展示最新出版的图书,师生可为图书馆现场选书,经采访人员查重后购买。

征订目录圈选:主要是教师参与选书,采访人员将不同学科的征订目录分发到专业教师的邮箱,要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列好订单回复图书馆。

网上“读者荐购”:师生通过图书馆主页进入OPAC书目查询系统,点击“读者荐购”,输入荐购图书的相关信息及联系方式,采访馆员通过管理系统采访功能模块即可看到读者的荐购信息。

尽管实施措施不少,但效果不理想。如“购书意向单”的审批手续繁琐;“征订目录圈选”是教师自愿参加的额外工作,且无任何激励措施,使教师遴选图书无持续性,实行3年多就取消了;“现场采选”虽每年组织2-3次,但参加的教师人数有限,可选的专业图书也不多,对馆藏的补缺没有太大作用;“你选书,我买单”的方式,虽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但每年就1次,而且仅是1项活动;网上“读者荐购”由于宣传不够,以及对荐购结果未及时回复,参与读者不多。总之,我馆在读者参与图书采购的工作实践中虽然采用了多种方式,但对馆藏资源建设所产生的成效不明显,未达到预期目的。

1.2 国内图书馆读者参与采购存在的不足

为了提高文献资源建设质量,采购读者所需文献,国内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不断尝试让读者参与采购的方式和途径,如从早期的读者向图书馆推荐、电话荐购、表单式荐购,发展到后来的现场采选、书目圈选、网上荐购等。然而我国读者参与采购的形式比较松散,各馆做法不一,随意性较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参与采购,只能说是荐购,是读者参与图书馆的采购活动,尤其是阅读节开展的读者荐购活动。如我馆开展的“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仅在每年校园阅读节图书展销期间让读者选书、图书馆购买,而活动一结束这项工作也就随之偃旗息鼓了。

此外,读者荐购后,图书馆是否购买读者也不知晓,多数图书馆无反馈信息。调查表明,我国图书馆“对读者荐购信息的反馈率较低,高校图书馆反馈率33%,公共图书馆反馈率22%”[4]。图书馆对待读者的荐购热情如此冷漠,必然会影响读者荐购的积极性。

2 改进现行文献采访制度,调整文献采访策略

2.1 建立学科馆员采访制度

国外“基于学科馆员的馆藏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制度的核心”[5],将学科馆员承担的采访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学科馆员不是参与采访工作而是承担采访工作。因为“参与”是一种额外附加的工作任务,介于“可做可不做”之间,使部分图书馆实行的学科馆员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学科馆员没有真正融入到采访工作中的原因就是没有制度保证。

建立基于学科馆员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制度,让学科馆员承担文献资源采选工作任务,一方面可发挥其专业知识和学科背景的优势,弥补采访馆员知识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采选的文献更贴近读者的需求,其持续性能保证馆藏学科文献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建立学科馆员采访制度是解决馆藏资源建设质量问题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也是提高馆藏资源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2.2 重组图书馆岗位结构配比

国内多数图书馆流通阅览部门的工作人员占全馆人员的三分之二,岗位人员结构配置极不合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为此,图书馆管理者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敢于打破现有图书馆部门人员分配格局,重新调整岗位人员结构比例,使三分之二人员去从事采访、参考咨询、数字化建设、系统技术等专业技能高的工作,如流通阅览服务的外包。图书馆只有大胆实践,才能有所创新,否则馆内各项工作就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必然造成大量读者的流失。

图书馆可根据本馆规模、采购经费等情况,合理配备采访岗位人员编制,如增加采访人员的配比,细化采购工作,将“采”与“选”分开,由采购馆员负责与书商联系、发订单、结算等业务工作,学科采访馆员负责各类文献采选。学科采访馆员要适当、精心挑选学科文献资源,了解学科文献的出版状况,选择高质量文献,要花更多时间与读者联系沟通,为读者提供更多专、精、深的学科文献,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

2.3 规范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制度

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员共同承担馆藏资源建设的责任,这与国外PDA的实质是一样的。国外PDA已形成一种特定模式,有一套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从组织架构、各种服务体系的衔接、实施效果的评价,以及图书馆、读者、书商之间的关联关系等都有明确的规范机制[6];而国内的读者荐购比较松散,随意性较大,缺少文字化的标准,没有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在未实施PDA之前,我们需从制度上规范现有的读者参与采购的做法。图书馆必须对读者的荐购内容、荐购范围等预先作出明确规定,使读者参与采选时有依据,对符合规定标准的读者采选的图书要简化审核程序,尽可能减少图书馆员的干预。通过建立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制度,加强对现有读者参与采购形式的改进和完善,实行规范制度管理,逐步将读者参与采购纳入到图书馆常态化业务工作流程中,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

2.4 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PDA创新模式

PDA作为一种创新的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模式,打破了图书馆一直以来先藏后借的惯例,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即时需求。PDA先用后藏的方式是来自书商的服务,即书商承担了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借阅服务。

目前在我国较有创新的是佛山图书馆的“新书借阅处”,采有了先用后藏的读者自主采购模式,被视为PDA的前期探索[7]。该馆“新书借阅处”的具体做法是将书商送到图书馆的新书在新书借阅处展示,供读者阅览,如果想借阅某图书,图书馆对该书简单编目后外借,等书归还后再移交采编部门进行编目典藏入库。这种模式实现了读者需求与图书馆采购、外借同步,形成了采购策略、读者服务策略和供需策略的统一体,缩短了新书从采选、征订、到馆、编目、典藏入库等一系列工作流程所耗费的时间,不失为一种可推广的模式。

3 结语

PDA在国外的兴起及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增加读者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及参与度,有利于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目前虽然尚不具备实施PDA的条件,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PDA的成功经验,创新服务,勇于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模式,以读者需求为图书馆采购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读者的满意度为归宿[8],创新文献采购模式。

猜你喜欢

书商馆员馆藏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国外图书馆新馆员入职培训的特征及趋势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书商的广告
关于某些书商的坏话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