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及其建设理路
2015-01-30章越松
章越松
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及其建设理路
章越松①
当下诸多“无耻”现象不断挑战社会伦理底线,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而这种困境的实质乃是由传统道德范式的失效所引发的道德信念缺失和价值标准异化。因此,应从“现实生活的过程”的深刻变化中剖析其生成的社会根源。整体而言,人类社会道德是不断进步的,但在社会转型这个特定时期,却存在着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所以,应以积极的态度评价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耻感既是他律的,也是自律的,摆脱耻感伦理困境,必须遵循个人自律与社会他律相统一的建设理路。
社会转型;耻感伦理;现代境遇;建设理路
“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②[英]狄更斯:《双城记》,罗稷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的开篇之句形象地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揭示了社会转型下诸多的社会问题。时下的中国,有人用“这是最好的时候”来称赞,有人用“这是最坏的时候”来贬损。这种相左的看法之所以并存,乃是与我们正在经历的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大时代息息相关的。就本质而言,社会转型与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社会发展相一致,但应看到,转型对当下的影响已经触及历史的深处,其带来的掣肘使整个社会的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诸多“无耻”现象不断挑战社会伦理底线,耻感伦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评估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及其实质
从词义看,境遇的意思是处境和状态,表示特定环境中的行为主体在面临利益冲突而必须做出恰当选择时的一种处境。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指的是行为主体在所秉持的一系列应然性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诉求与实然的耻感现象之间产生冲突而应做出抉择时的一种矛盾处境和状态,简而言之,就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与状况的耻感处境。
当下的耻感伦理问题发生在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下,刻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印记。耻感伦理问题构成了社会转型剪影的一个片断,而耻感伦理的特殊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性,使这个剪影的片断成为聚焦社会转型的镜像与风向标,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测量社会转型的标尺,所以,分析和评估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必须基于社会转型的维度。在此,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生活领域的权力腐败、官德堕落
腐败既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更是一个现实性问题。凡是存在公共权力的地方,就有产生腐败的可能,因为作为一种扩张性的力量,权力具有极易腐败的特质。“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处理不好权力与腐败的关系,小到官员,大到政党,最终都难逃覆灭的命运。权为民所赋,就应为民所用、为民所谋,然而,耻感伦理缺失导致官德堕落,权为己所用、为己所谋。当下权力腐败到了高发期和群发期,并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发生于经济领域的话,那么从90年代后期开始,已经扩大到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各个领域与行业。“表哥”“房叔”等成为腐败代名词,“艳照门”“嫖娼门”等成为腐败生活的写照……一些政府官员理想信念淡化,无耻无畏,“趣味低级,生活腐化”“滥用权力,法为私器”“官气熏天,横行霸道”“贪婪疯狂,欲壑难填”“胆大妄为,不择手段”“信念丧失,求神拜佛”“欺上瞒下,谎报虚夸”。②周伟、李兴文:《透视官德缺失7种现状:部分官员将命运寄托鬼神》,《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年第9期。接连不断的权力腐败案件不仅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还败坏社会风气,耻感伦理遭遇空前的困境。
(二)经济生活领域的利益至上、诚信危机
社会转型期,经济制度的变化超越了政治制度的变迁,而伦理道德的变化又超越经济发展。“中国正在进行一场缺乏伦理规范的市场游戏,经济伦理观念也正陷入一种严重混乱脱序的状态”①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169页。,利益至上主义的伦理道德标准取代了奉献型伦理道德观念。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乃是资本的天性,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惜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甚至以牺牲企业和个人的信誉为代价,违约欺诈、弄虚作假,追求短期利益和非法利润。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三聚氰胺、苏丹红、福尔马林等成为大众熟知的化学名词,黑心棉、地沟油、瘦肉精、毒胶囊、皮革奶、化学火锅等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利益至上主义使耻感伦理遭遇诚信危机。
(三)思想道德领域的是非混淆、荣耻颠倒
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进步的程度是与人们的耻感伦理和行为模式紧密关联的。在社会转型期,既有的耻感伦理与行为模式被普遍地怀疑与否定,逐渐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影响与约束,而新的耻感伦理与行为模式尚未生成,难以被社会成员普遍接受,更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与约束,以至于“无耻”现象频现。游手好闲当“啃老族”,车展成“肉展”,笑贫不笑娼,炫富、干爹、土豪金、外围女等成为媒体网络的流行词,个人的私生活被无底线地放大。是非混淆、荣耻颠倒,使以不该耻者为耻、以耻者为不耻,“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②本报评论员:《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条泾渭分明的是非界限——三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人民日报》2006年3月24日第1版。。
(四)社会生活领域的世俗功利、冷漠隔阂
在社会转型期,赖以支撑的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意义世界不断被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思想所消解,人与人的关系趋向世俗功利与冷漠隔阂。人际交往呈现庸俗化、江湖化、功利化、虚假化,亲情淡漠、友情功利,职场“厚黑学”盛行,缺乏诚心、爱心和公心。调查数据③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除注明外均来自课题组2013年7—8月在浙江、吉林、广西等省份发放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31份,被访对象的年龄在20岁至60岁之间,涉及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工作人员、军人、农民、农民工、民营企业家、个体从业者、服务性工作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等十多种职业。显示,在街上看见有人摔倒需要马上送医院进行救治时,24.9%选择马上送医院,而75.1%则选择回避,回避的原因中有38.8%是怕给自己添麻烦,42.7%是怕被讹诈,18.5%是怕因帮助人而被说闲话。这组数据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佛山“小悦悦事件”中18个路人选择回避的缘由。
(五)生态文明领域的索取无度、恣意破坏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应是和谐的,然而,人性的贪婪和无耻,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在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主导下,粗放地利用自然资源,索取无度,导致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中国成为世界上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国之一。同时,由于公众缺乏基本的生态伦理意识,漠视自然和生命,滥捕滥杀珍稀动物,无节制地索取,恣意破坏生态环境,使得青山绿水不在,蓝天白云成为奢求,雾霾、沙尘暴成为常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洪水、泥石流频发。
从某种程度上看,上述情况表明社会转型下紊乱、失序的耻感处境已经超出常态,成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非常态现象。那么,耻感伦理现代境遇所呈现出来的这种非常态现象的实质是什么?曾有一种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是道德滑坡或道德危机。应该看到,社会转型下不同的道德观和多元的价值观交织碰撞出的是一幅紊乱失序与井然有序并存、痛心忧虑与感动希冀相伴的复杂图景。社会在任何时期和阶段都存在善恶,道德滑坡与道德危机只是恶的表征,是复杂图景的局部现象,不能将此作为耻感伦理现代境遇的实质。耻感是以否定性方式把握善,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是面对善恶冲突而必须做出道德选择的处境。这种耻感处境其实是一种道德困境,社会转型下由于“道德‘权威性’的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自律性或道德约束力的弱化”①闫孟伟:《道德信念、道德权威性与人的自由》,《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1期,第22—27页。,使道德信念缺失和价值标准异化。可见,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现代境遇的实质与其说是道德滑坡或道德危机,毋宁说是道德困境下传统道德范式的失效所引发的道德信念缺失和价值标准异化。
二、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现代境遇的社会根源
任何时期,耻感伦理境遇都面临来自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主观因素当然十分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大体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同样面对各种诱惑,人们的耻感境界、耻感观念与耻感表现却大相径庭。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的主观因素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面对的客观因素却是相同的,这也是为什么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会显得尤为突出和尖锐。所以,在关注主观因素的同时,也必须关照客观因素——社会根源的重要性。
那么,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现代境遇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想象、思想、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现实生活过程。”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525页。无疑,这种“现实生活的过程”不仅是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生成的根源,而且也是耻感伦理现代境遇的社会根源,因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②同上,第525页。。因此,必须从“现实生活的过程”的深刻变化中去寻找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现代境遇的社会根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与异化效应
从体制层面看,经济领域里的社会转型指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是当代最具基础性、革命性的社会变革。在这场社会变革中,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之相应,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也都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以利益驱动为重要调节手段的机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激活和增强了人们的利益意识,利益主体追求合理利益成为普遍现象,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肯定和维护通过合法与合理手段获取的个人利益与更高水平的消费、享受的观念和行为,思想道德更加趋向务实。然而,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追求私利的最大化和极端的功利主义把市场经济固有的利益中心原则无限放大和扭曲,把人们的需求引向了片面的物质利益,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市场经济使人格逐渐原子化、物化和货币化,倾向于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交换关系”③陈红太:《警惕市场经济负面效应被放大》,《前线》2010年第9期,第23—24页。,为了满足个人的膨胀私利,善恶观念被抛弃,荣耻现象被颠倒,国家公权力被侵蚀,理想、信念、道德、节操等都可以漠然置之。另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长期以来不能很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能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既存在政府干预过度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市场经济的这种异化效应导致围绕配置资源的权力出现权钱交易的寻租博弈现象,是造成权力腐败、官德堕落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改革“碎片化”下制度的漏洞效应
改革一般都是“前无古人”的社会变革,没有可以直接效法的样板,在初始阶段因缺乏顶层设计,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因改革的局部化设计和单方面推进出现严重的“碎片化”现象。改革是新体制代替旧体制,新体制不可能一蹴而就,旧体制也不可能瞬间消失,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受制于旧体制的掣肘,而且受制于自我成长的时间与经验积累的约束,这意味着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制度漏洞。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制度漏洞,一定程度上,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是与改革相伴生的制度漏洞有关的。一个完善的制度应当是民主自由、充满活力、富有创造的制度,应当是不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和谐有序的制度。改革的碎片化加剧了制度的漏洞效应,造成权钱交易、权力寻租、城乡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一些政策被利益集团所绑架,机会主义者成为赢家,循规蹈矩者成为输家等问题。制度仰赖公平、正义和法律,然而,制度的漏洞效应却导致公平正义缺失,救人反遭诬陷、敲诈或刑拘,使得道德失去了应有的感召力,法律失去了应有的公信力。在此情况下,人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耻感麻木,只能以消极负面情绪应对,甚至见不贤效之而不内省,不可避免地加重了耻感伦理问题。
(三)西方文化思潮下道德观念的模糊效应和道德教育的混沌效应
中国社会的转型不是在一个孤立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而是在全球化浪潮背景下逐渐展开的。全球化进程在带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交锋与交融的同时,也使得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西方文化以垄断性的优势瓦解着非西方、本土化的文化与传统。“当一种新的冲击或者连续性的冲击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内心的扩张性和求知欲变得功利主义,现代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恶魔一样的摧毁物。”①[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7页。西方文化就像“恶魔一样的摧毁物”,造成道德观念的模糊效应,一些人盲目地崇拜和追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是非不辨、荣辱不分。调查数据显示,当亲人或朋友因腐败问题而受到惩处时,38%的人认为是耻辱, 21.1%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40.9%认为可惜了。这里,选择“可惜了”的现象值得深思。首先,并不认为是耻辱,“可惜了”的原因只是因为与自己有各种各样的交集,一定意义上就是持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态度。这组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些人对腐败问题认知的“臭豆腐”现象,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谈论起腐败来义愤填膺,一旦有机会却巴不得自己也能腐败一下,可以说是只反大腐败,不反小腐败。另外,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道德教育本身也存在混沌效应,内容上重高层次道德、轻基础性道德,方法上重宣传培养、轻教育养成,形式上重高大全、轻接地气。道德观念的模糊效应和道德教育的混沌效应,使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逐渐下降。
(四)新媒体的放大效应
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也与新媒体的出现和蓬勃兴起密切关联。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指的是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新技术支撑下的媒体形态。①参见百度百科“新媒体”词条,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39017/5403053.htm?fr= aladdin.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影响着人们在现实世界里的生活与选择,拓宽了人类活动的疆域,改变了人的连接方式与社会关系的组织方式,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融合。同时,新媒体技术也引发了赌博、色情、欺诈、诽谤、侵权、病毒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社会冲突,使各种社会伦理问题接踵而至,耻感伦理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的时代,一个孤立的耻感事件经过新媒体的传播,被无限地放大,进一步造成社会伦理道德水平状况恶劣的失真现象,由此引发了耻感伦理观念的裂变,小悦悦案、药家鑫案、彭宇案等就是鲜活的例证。可以说,新媒体技术与伦理的悖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并困扰着人类。
耻感伦理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变化。“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社会转型带来了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碰撞和新价值观、道德观的萌发,可以说,社会转型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必要环节。对于耻感伦理所遭遇的困境不应抱有悲观的心态,这是伴随社会转型的一种特定现象。历史的事实与经验充分表明,当一个国家和社会处于转型时,常常会出现道德信念的缺失和价值标准的异化,其实,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社会转型的代价与必然。建立在传统社会基础之上的道德信念和价值标准,在面向现代文明转型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的断裂。社会转型并不必然导致道德滑坡与价值断裂,它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信念和价值标准的重建过程,因为道德和价值具有内在的连贯性,是随社会进步而发展的。就人类整体而言,社会道德是不断进步的,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只存在于社会转型这个特定时期,应抱着积极的态度建设耻感伦理。
三、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建设理路
从伦理意义上审视,耻感既是他律的,也是自律的,摆脱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困境,必须遵循个人自律与社会他律相统一的建设理路。
(一)弘扬传统耻感美德,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果把耻感伦理放到社会转型背景下去认识,不难看出,社会转型的实质乃是耻感伦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与展示的过程,这意味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张力。化解和消弭这种张力的办法在于摒弃传统耻感伦理中与时代精神不相符的杂质,继承和弘扬其内在的精华。传统社会把耻感视为核心价值观,与礼义廉等德性相提并列。“有耻”“知耻”“远耻”等耻感思想不仅是理想人格最重要的伦理特征,而且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基础,构成了传统耻感美德的重要内容。这些传统耻感美德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内化为指导言行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融入伦理道德实践之中。无论社会如何改变,这些经受历史检验的传统耻感美德始终是人们遵奉的圭臬,属于普遍意义上的价值观范畴,是非常重要的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成为联结过去、当下、未来的精神纽带。社会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价值观,就会失序紊乱,当下亟须一种顺应社会转型并导引人们行为的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现阶段全体社会成员的“最大公约数”和价值共识在国家、社会和公民等层面的集中反映。无论从哪一个层面看,都是倡导知耻明荣、祛恶从善,传递出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隐含着传统耻感美德的内在要求。所以,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摆脱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必须弘扬传统耻感美德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耻感教育,以德修身
道德是分层次的。长期以来,在对道德目标与要求的把握上过于简单和粗陋,忽略了道德的层次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现象:一是简单地以为只要达到高层次的道德,低层次的道德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存在着用高层次道德目标和要求替代低层次道德目标和要求;二是忽略了道德本身及其价值理性的导向作用而视为一种工具理性。道德教育必须关注道德的层次性问题,从道德的层次性出发来确定道德目标与要求,了解社会生活的实际道德状况和层次,才能有的放矢。无疑,作为底线伦理,耻感伦理属于低层次的道德目标和要求。然而,决不能因为它属于低层次的道德就可以忽略;相反,低层次道德恰恰表明了其基础性的地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龚自珍曾提出过“教之耻为先”的思想,意思是强调耻感教育的首要地位。所以,必须注重耻感教育,将其纳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中,不断提升道德境遇,才能实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道德境界
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以美和善的标准构建起来的意义世界。在这个意义世界中,理想信念是一种自觉的理性,是推动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对完善社会和完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崇高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从这个意义上看,理想信念直接关涉人的耻感意识的塑造与确立,从而影响到其道德境界的高低。社会转型对人的理想信念造成巨大的冲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有助于自我完善和道德成长,而且还有助于扶正祛邪和改过迁善,当下尤其要对政府官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腐败始于官德缺失,而官德缺失与理想信念的迷失与崩溃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耻感意识的有无与强弱,取决于其理想信念的高低。孔子曾说过:“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8页。这意味着官员的德行具有率先垂范的作用。古人云:“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官德先于民德,加强民德建设,官德应先行。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抓好官德建设,提升其道德境界,有助于风尚清明的良序社会的建设。
(四)培育和发展公共文明,营造知耻、抑耻的社会氛围
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与以公德意识为核心的公共文明程度密切相关。马丁·路德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个中的含义值得深思。建立在社会公德和个人的德性修养水平之上的公共文明,集中反映了公共生活领域里的文明素质、文明程度、文明风尚等面貌。在此,公共文明的核心是公德意识,公德意识的形成是以与个体德性修养程度为基础的,个体德性发展又是以耻感为基础的。因此,培育和发展公共文明,可以使人们“行己有耻”“有耻且格”,从而做到知耻、抑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五)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和覆盖社会征信系统
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和底线。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是有效治理耻感伦理问题的根本途径。耻感伦理的形成是行为主体把外在的规范视为内在的规范,把他律的约束内化为自律的约束,把社会客观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自身的道德要求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符合社会规范的言行会受到肯定和奖励,违反社会规范的言行会受到否定和惩罚,耻感伦理正是在肯定与否定双重交织作用的磨炼下形成趋善避恶的条件反射机制才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耻感伦理既是奖励出来的,又是惩罚出来的。耻感伦理建设,需要双管齐下,既要道德教化,又要制度强制,尤其是法制惩处的威慑。法制惩处的要旨在于矫正不良行为习惯,使人不为恶。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快社会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以完善耻感伦理赏罚机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失信成本过低,以致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学术不端等无耻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成为耻感伦理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征信是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依法采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为个人和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身份证”。有了这个“身份证”,可以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查询个人和企业以往的信用行为,这将对个人和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个人和企业的行为。
①章越松,浙江上虞人,绍兴文理学院社科部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