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的低场磁共振表现

2015-01-30王其涛邵松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低场终板椎间盘

王其涛邵松明

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的低场磁共振表现

王其涛1邵松明2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MR)诊断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的价值及其相关磁共振成像的特点。方法 将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于骨科门诊或病房住院治疗的100例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MR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在低场MR影像表现特点,并跟据并发腰椎间盘病变与否分为A组(并发腰椎间盘)和B组(无明显腰椎间盘病变),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分型系统中的阳性率。结果 100例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多数并发腰椎间盘病变,多数病变累及L4-5或者L5~S1。100例患者有52例合并腰椎间盘病变(A组),其中膨隆型5例、突出型39例、脱垂游离型5例以及Schmorl结节3例,其余48例患者均无明显腰椎间盘病变(B组)。A组患者Modic分型系统阳性率与国内分型系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23)。B组患者Modic分型系统阳性率与国内分型系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P=0.001)。结论 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低场MR表现多数合并腰椎间盘病变,并且多数累计L4-5或L5~S1,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采用Modic分型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阳性诊断水平(无明显腰椎间盘病变),采用国内腰椎软骨炎分型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明显提高合并腰椎间盘病变的终板软骨炎患者的阳性率,但差异不明显。

腰椎终板;软骨炎;低场磁共振;腰椎间盘

腰椎终板软骨炎是一组退行性病变,病因可能是长期的疲劳性损伤或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慢性骨质的流失,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下肢无力、麻木、放射性疼痛、间歇性跛行等[1]。近年来,关于腰椎间盘的高场磁共振(MR)或低场MR表现的研究较为广泛,而关于腰椎终板软骨炎的低场MR比较少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腰椎终板患者的低场MR表现,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利于临床工作减少漏诊率,利于患者下肢疼痛病因的追寻[2-3]。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于骨科门诊或者病房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42~78岁,平均(56±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下肢肢体一侧或两侧同时出现疼痛等症状。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现腰椎终板软骨炎且未超过6个月;②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③无明显的钙磷代谢异常;④患者或家属知情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 全部检查均采用Samsung 0.32 T开放式永磁型MR扫描机。患者取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扫描参数:矢状面SE-T1WI(TR=400 ms,TE=25 ms,视野90 cm,激励次数2,层厚3 mm,间距4 mm),FSE矢状位T2WI(TR=4000 ms,TE= 25 ms,视野90 cm,激励次数2,层厚3 mm,间距4 mm),横断面FSE T2WI(TR=4000 ms,TE=120 ms,视野90 cm,激励次数2,层厚3 mm,间距4 mm),矢状位STIR(TR=4100 ms,TE=8 ms,视野90 cm,激励次数2,层厚3 mm,层间距4 mm)。部分加扫冠状位。

1.3观察指标 收集100例患者的相关MR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在低场MR的影像表现特点,并跟据并发腰椎间盘病变与否分为A组(并发腰椎间盘)和B组(无明显腰椎间盘病变),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分型系统中的阳性诊断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100例患者低场MR累及椎体情况比较 根据100例患者资料显示,L1-2低场表现为9例(9.0%),L2-3为15例(15.0%),与L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5,P=0.192);L3-4低场表现为15例(15.0%),与L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5,P=0.192);L4-5低场表现为30例(30.0%),与L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1,P=0.015);L5~S1低场表现为31例(31.0%),与L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P=0.010)。

2.2合并腰椎间盘病变情况比较 100例患者有52例合并腰椎间盘病变(A组),其中膨隆型5例、突出型39例、脱垂游离型5例以及Schmorl结节3例,合并明显突出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其T1加权成像髓核信号较脑脊液高、较脂肪明显低,并可见明显不同形态的欠规则软组织影压迹,膨隆型患者腰椎间盘椎间孔多狭窄或者闭塞,椎间管狭窄,部分椎间核因为膨出而密度降低,并可见少数少量散在低回声影。其余48例患者均无明显腰椎间盘病变(B组)。

2.3分型系统对于诊断终板软骨炎在是否合并椎间盘病变时的阳性水平比较 A组患者Modic分型系统Ⅰ型8例、Ⅱ型21例、Ⅲ型9例,其阳性率为73.1%(38/52);国内分型系统Ⅰ型14例、Ⅱ型21例、Ⅲ型8例,其阳性率为82.7%(43/52);两种分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23)。B组患者Modic分型系统Ⅰ型11例、Ⅱ型22例、Ⅲ型12例,其阳性率为97.8%(45/48);国内分型系统Ⅰ型9例、Ⅱ型20例、Ⅲ型3例,其阳性率为97.8%(32/48);两种分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P=0.001)。

3 讨论

终板软骨炎近年来逐渐受到影像诊断方面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因其可导致无明显典型特征的下肢疼痛和麻木等症状,容易造成临床漏诊和误诊,有学者认为其发病主要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内核算类物质代谢沉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4];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的下肢痛为主,已有研究表明其疼痛的具体机制,如创伤导致的疼痛因子合成增加、含降钙素相关肽合成物质的水平上升以及P物质导致血管扩张作用引起的下肢或放射性的疼痛。终板软骨炎导致的疼痛已越来越困扰影像科医师的诊断,所以对于相关MR表现(低场)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探讨了100例终板软骨炎的患者影像资料,结果发现其相关MR表现主要为下端椎体的累及并常常合并椎间盘病变(主要是腰椎间盘突出,包括其各种分型),52例合并腰椎间盘病变的患者中,有5例膨隆型、39例突出型、5例脱垂游离型以及3例Schmorl结节,这与于涛和于若曦[5]研究结果相似。人体脊柱的解剖学特点和终板软骨的组织学特质决定了下段椎体承担更多的压力,长期的慢性疲劳容易导致下段受到累及;研究显示,多数患者病变累及L4-5或L5~S1,考虑下段椎骨长期生理应力前驱以及重力效应对于下段椎间盘的损伤较为明显,下端椎间盘发生病变的同时其邻近锥体也会发生明显的膨隆或突出病理改变,进一步加剧对于L4-5或L5~S1的损伤。Vrtovec[6]等研究表明,终板因断裂、粉碎等破坏性改变后,相关椎间盘因微血管供应的减少而发生退行性病变。本研究结果提示终板软骨炎患者常合并椎间盘病变,但也有研究发现,椎间盘于患者20岁左右便开始发生退行性病变,50岁时其发生率达80%~90%[7-8],提示终板软骨病变导致椎间盘慢性退行性病变可能存在一定的混杂因素。

本研究还同时关注了两种分型系统的差异,Modic分型系统较为简洁,其特征性低场MR表现也较为显著,而国内采用的四型分型系统,其分型侧重分析了脂肪病变的影像学改变,可能对于较为复杂的病变如合并椎间盘病变具有较高的阳性诊断水平。本研究结果提示,Modic分型系统能显著提高无明显合并椎间盘病变患者的阳性率,但国内采用的四型分型方法未显示其诊断合并椎间盘病变时的阳性率,考虑并发腰椎间盘病例数量较小,同时椎间盘病变的分型可能混杂了部位显著的因素,提示后续研究应注意排除混杂因素,并在大样本量的基础上尽量采用方差齐性分析,以提高组内样本的同质性水平。

[1] 湛先发,范小涛,许晓华.低场MRI对60例腰椎终板软骨炎的诊断分析[J].重庆医学,2011,39(29):2981-2983.

[2] 蒯本刚.低场强MRI对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1):141-142.

[3] 黄光海,赵丽,林月.脊柱结核的MRI诊断价值(附40例报告)[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3):503-504.

[4] Kovacs FM,Arana E,Royuela A,et al.Vertebral Endplate Changes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among Southern European Subjects:A Case Control Study[J].AJNR Am J Neuroradiol,2012,33(8):1519-1524.

[5] 于涛,于若曦.68例椎体终板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67(12):145-147.

[6] Vrtovec T,PernušF,Likar B.Investigation of the reproduc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sagittal vertebral inclination measurements from MR images of the spine[J].Comput Med Imaging Graph,2014,38(7):620-627.

[7] 杨勤顺,韩仁江.Modic I型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江西医药,2014,24(2):131-132.

[8] 刘茂林,徐新超,俞志中,等.低磁场MRI对合并椎体内裂样变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学,2014,24(6):890-892.

R445.2;R681.3

A

1673-5846(2015)12-0184-02

1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宿迁 223800

2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影像科,江苏徐州 221011

猜你喜欢

低场终板椎间盘
脊柱终板炎的研究进展*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原位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法定量监测光催化Cr(VI)还原反应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下腰痛患者终板Modic改变在腰椎上的分布特点
低场MRI及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