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腰痛患者终板Modic改变在腰椎上的分布特点

2018-12-17邹月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状位终板椎间盘

倪 婷,徐 磊,高 畅,邹月芬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29)

腰椎终板改变即Modic改变,是指MRI上可见的邻近椎体终板退变引起的骨髓信号改变。Modic等[1]于 1988年将其分为Ⅰ型、Ⅱ型及Ⅲ型 3种类型,之后根据同一终板受累的不同类型及不同比例,又增加了 7 种混合型,如Ⅰ-Ⅱ型、Ⅱ-Ⅲ型等[2]。 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与许多因素相关,包括Modic改变及腰椎间盘退变,尤其是Modic改变Ⅰ型,但仍有争议。许多研究[3-8]侧重于分析下腰痛与Modic改变类型或椎间盘退变的关系,对下腰痛直接的生物学机制,包括力学作用及进一步发生的终板血供改变研究相对较少。

终板作为椎体与移植物的交界面,在压力性负荷分布方面起重要作用。薄弱的终板可增加椎间融合器沉陷的风险。了解终板完整性的改变可减少移植物沉陷的风险,改善椎间融合效果[9]。本研究探讨腰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形式,并根据Modic改变在终板的分布特点阐述力学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12月间在我院接受腰椎MRI检查且合并Modic改变的118例(1 180个终板)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6例,女62例;年龄20~85岁,平均52.69岁。纳入标准:①年龄20~90岁,合并下腰痛;②已接受腰椎MRI检查;③腰椎终板存在Modic改变。排除标准:①年龄<20岁或>90岁;②既往有腰椎手术史;③合并腰椎骨折、肿瘤、感染;④合并腰椎严重的先天性异常、完全或不完全的移行椎、严重的脊柱侧弯等。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GE Signa HDxt 1.5 T MRI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腰椎检查采用全脊柱阵列线圈(HD 8Ch CTL)。扫描序列及参数:FSE T1WI TR/TE 450 ms/9.4 ms;FSE T2WI TR/TE 2 560 ms/120 ms;T2压脂序列 FSFSE T2WI TR/TE 3 000 ms/102 ms;层厚 4mm,层距 0.5mm,矩阵 320×192(T1WI及 T2WI)、384×192(T2压脂序列),FOV 320 mm×320 mm。

1.3 图像分析

1.3.1 Modic改变分型 采用Modic等制订的原始标准,即依据MRI上终板及终板下骨质的信号改变对Modic改变分型:Ⅰ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Ⅱ型,T1WI、T2WI 均呈高信号;Ⅲ型,T1WI、T2WI均呈低信号。混合型Modic改变也列入记录范围内。

1.3.2 终板位置 包括腰椎间盘上下的10个终板,即从L1椎体下终板至S1椎体上终板。记录合并Modic改变终板所在的腰椎水平、相对于邻近椎间盘的位置,以及Modic改变的类型、部位和程度。

1.3.3 终板分部 不同椎间盘的大小、纤维环与髓核比例不尽相同,而硬膜囊左右侧缘对应终板的位置相似。本研究每例患者取13幅图像,几乎能代表椎体全部横径。硬膜囊左右两侧距正中3~4个层面。终板分为硬膜囊左右两侧及正中矢状位3个层面;将椎体终板前后缘3等分,即前部、中部和后部。观察内容:①终板3个矢状位层面是否合并Modic改变及其类型;②Modic改变在每个层面中的发生部位;③Modic改变的程度,无、局限(<25%椎体高度)、广泛(≥25%椎体高度),以层面最大程度为标准(图 1,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Modic改变在腰椎终板的分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8例1 180个终板中,514个发生Modic改变,发生率43.56%。

2.1 Modic 改变在腰椎的分布 从 L1~2、L2~3、L3~4、L4~5、L5~S1,Modic 改变个数分别为 35 个(6.81%)、47个(9.14%)、88 个(17.12%)、145 个(28.21%)和 199个(38.72%)。各节段间Modic改变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合并Modic改变的终板中,344 个(66.93%)终板位于下腰段(L4~5和 L5~S1),明显高于上腰段(33.07%,170/514)。

2.2 Modic改变类型 Modic改变Ⅱ型110例(93.22%),Ⅰ型 39例(33.45%),Ⅲ型 4例(3.39%)。 7种混合型Modic改变作为一个整体统计,共48例(40.68%)可见。514个终板中Ⅰ型73个(14.20%),Ⅱ型 341 个(66.34%),Ⅲ型 4 个(0.78%),混合型 96个(18.68%)。

2.3 Modic改变在同一终板的分布

2.3.1 同一终板矢状位层面分布(表1) 514个终板中454个(88.33%)终板正中受累,与硬膜囊左、右侧Modic改变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硬膜囊左、右侧Modic改变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与广泛Modic改变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矢状位层面不同程度Modic改变的数量 个

2.3.2 同一终板前、中、后部分布 514个终板中464个(90.27%)前部受累,175个(34.05%)中部受累,282个(54.86%)后部受累,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终板前部Modic改变数量最多,其次为后部,中部受累较少。

2.4 Modic改变在同一椎间盘上下终板的分布(表2) 514个终板中发生在椎间盘上终板217个,下终板297个。同一椎间盘上下终板同时发生Modic改变376个,远高于仅累及单一上下终板数(138个)。Modic改变在L5~S1水平下终板显著多于上终板(P<0.05)。

表2 Modic改变在同一椎间盘上下终板的分布 个

3 讨论

Modic改变为椎体终板在MRI上信号的改变,Ⅱ型被认为是骨髓的脂肪取代,Ⅰ型则为炎症反应阶段[10-11],两者均与临床下腰痛有关。Ⅰ型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但仍有争议[10]。3种Modic改变可相互转换,尤其是Ⅰ型与Ⅱ型的关系更为密切[2,7]。Modic 改变与机械负荷[10,12]和椎间盘退变[1,5-6]相关,终板营养通路破坏及髓核压力降低被认为是椎间盘退变的2个关键机制[12]。正常终板的中央椎体小梁间隙较宽,其内血管伸入骨质内,终板也相对较薄[13-15]。中央薄弱的终板易受损,血供及营养受阻,进而导致椎间盘退变。Dolan等[16]发现受损的终板突入椎体使得髓核内水分减少,压力降低,负荷逐渐转移至纤维环,使其所受压力增大。增大的终板和软骨下骨小梁压力进一步加重微骨折,导致更严重的终板损伤。推测这种恶性循环更易先起于薄弱的中央终板,而髓核内的压力对细微的容量变化很敏感,损伤越重,髓核压力越低,后期纤维环承受压力越大[16]。Liu等[9]发现,终板的弹性和承受力由中央向外周增加,作用于邻近椎间盘的压力也在中央髓核处最小,在外周纤维环最大,而当终板和椎间盘退变时,弹性和承受力均下降,外周甚于中央。原先外周纤维环可承受较大负荷的能力较中央髓核更明显下降,此时压力性负荷重新分配,终板整体损伤加重,尤其是中央终板。不同矢状位层面对Modic改变的程度并无影响,推测力学的改变可能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发现,Modic改变更多发生在终板前部,其次为后部,中部累及较少。Hulme等[13]发现,前方和中央区域的终板最薄,后方最厚,且前方及中央区的小梁密度较低。终板前后部由于长期、反复的伸展和屈曲动作,承受负荷的机会更多,相较于中央更易受累。腰椎的伸展及骨折可使负荷转移至前部椎体皮质[16],这也是老年人压缩性骨折更常见的部位。可以推断,退变发生后,终板中央区域由于髓核内压力降低致损伤加重更易受累,而其前后部,尤其是前部,因长期、反复的伸展和屈曲运动使承受的负荷较其他部位增长更显著。

椎体上终板较下终板更薄,且下终板随腰椎水平的降低而增厚[14]。邻近椎间盘上方终板的骨小梁密度比下方高,当邻近椎间盘压迫椎体时,下终板常较上终板先受损。终板在下腰段弹性和承受力增加,在椎间盘下终板亦如此[9,15]。 本研究发现,Modic 改变好发L5~S1水平,受累下终板数明显较上终板数多,而同时累及上下终板数较单一终板多。腰椎水平可能通过纤维环高度及髓核容量的降低产生影响[16],在退行性椎间盘疾病中下腰段承受负荷最大[15,17],这可能是Modic改变好发于下腰段的原因。

总之,Modic改变好发于下腰段,常同时累及邻近椎间盘上下终板。Modic改变以Ⅱ型为主。同一终板的不同区域对Modic改变程度无明显影响,力学的改变可能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状位终板椎间盘
脊柱终板炎的研究进展*
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手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改善情况分析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于UTE成像技术评估软骨终板损伤的可行性研究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排列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