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主体

2015-01-30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主体战略

古 荒

(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 北京 海淀 100091)

实践主体是社会发展战略展开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提出战略目标、协调战略手段、实施战略方案等多种功能。在发展哲学视域下研究社会发展战略,理应对其实践主体的本质加以界定,阐释相关研究的学理依据,以期提供可能的研究路径。

一、社会发展战略实践主体的基本内涵

战略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实践现象”[1],它有别于其他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在于战略活动具有目标与手段、全局与局部、现在与未来的结构特征以及竞争博弈性等其他特性。社会发展战略作为战略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具备战略实践一般特性的同时,将实践领域集中于社会发展的整体过程,是关于“社会整体发展的统一过程如何展开的宏观战略”[2]。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实践主体一般指对象性行为即实践行为中作为行为者的人,而与主体相对应的客体则是对象性关系即实践关系中的行为对象。据此,我们便可以把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主体界定为在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对象性活动中的行为者,而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客体则是行为者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调动运用的各种战略资源。

在把握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主体时,我们既要看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同样不可忽视社会管理阶层对社会整体发展在统筹规划、部署推动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一般意义上讲,社会管理阶层与人民群众可被看作是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主体。而我们还必须在具体的实践关系中来考察社会发展战略实践主体的本质内涵。“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主体都是处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或是由其形成的组织。不同社会关系下的实践主体的本质内涵与能力水平均有所差异,这又必定会对战略的筹划执行与最终成败产生重要影响。放眼中国当下全面深化改革以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语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党和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便是我国社会发展战略中的战略主体。一旦缺乏党的强而有力的领导,我国的社会发展战略就将缺乏主体性的内核。然而,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广泛认同,党就难以在发展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的设计上凝聚共识,而我国发展战略的最终落实也绝非党自身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来一并开创历史的。

二、社会发展战略实践主体研究的学理依据

(一)重视实践主体是战略本质规定性的内在要求。从战略学研究到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人们一直从多个维度对实践主体给予了关注,如领导能力、战略思维等等,然而这种触及与讨论依然缺乏一种对“谁”的哲学追问,也就没有充分彰显出实践主体在战略一般规定性中的基础性意义。

关于战略的经典论述包括“战略是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4-1];大战略是“发展和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和科学”[5]等。这些不尽相同的定义都尝试对战略活动加以抽象概括并力图揭示出战略实践有别于“他者”的本质特征。其中,战略“是其所是”的一个基础性根据在于战略实践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而且这种目的性是一种“把效用特性给予突出强调并且给予特化了的目的性”[6]。显然,战略的目的性是围绕实践主体来说的。一切理性筹划都是为了实现战略主体特定目标而形成的手段,全局性、长远性等战略法则归根结底是要为实现主体的战略目标服务的,评判战略成败的标准就是要看实践主体的目标是否达成。

因此,战略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必然是实践主体自身,对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而言同样如此。正如恩格斯所言,“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7]一旦离开了作为实践主体的“谁”,这个“谁”是一个自然人也好,是一个组织也好,社会发展战略本身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主体能力的发展是推动战略形态演化的重要动因。战略形态的演化突出表现为从军事战略到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范式的转化。在这一形态演化的背后,贯穿着一条主体性的逻辑线索。实践主体能力的发展恰恰是促使战略重心由军事战略转移到社会发展战略上来的核心动因。

首先,从主体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看,生产力的进步为各个国家在非战争状态下实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资源争夺一直是军事战争的利益聚焦点,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当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一个国家的发展甚至威胁到民族的生存时,战争不可避免地成了获取新资源的路径渠道。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和利用资源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也就降低了军事战争的可能风险。其次,从主体的认知能力看,人们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与规律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最后,从主体的情感与意志力看,人们对幸福生活与全面发展的渴望变得愈发强烈并上升为时代的精神意志。正是实践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认知、精神等维度上的能力变迁使得社会发展战略成为当代战略研究与战略实践的聚焦中心。由此,也才产生了从战略目标到战略措施等一系列战略构成要素在军事战略与发展战略中的显著差异。

如果说战略本质的规定性赋予了实践主体在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意义,那么战略形态演化同样表明,研究社会发展战略需要对实践主体给予充分关注与重点剖析。主体一旦被遮蔽了,我们就有可能在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中陷入本领缺失、价值缺失、立场缺失、能动性缺失等多重危机。

三、社会发展战略实践主体的研究路径

由认知力、精神力、物质力三个要素构成的能力结构框架为解析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主体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研究路径,并能够揭示出实践主体与社会发展战略展开的各个阶段的逻辑关联。

(一)实践主体的认知力与战略判断。认知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知识技能因素。实践主体只有掌握了关于实践对象、实践手段及实践主体自身的有关知识,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客体的本性及实践手段所提供的可能性,恰当地提出社会发展的目标,并设计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途径、方法和步骤。

在社会发展战略实践中,主体首先需要形成战略判断。战略判断既包括对战略形势的分析,也包括战略目标的设计,还包括战略手段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实践主体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认知能力。

第一,实践主体对包括实践对象在内的客观世界有所认识。制定任何战略,实践主体首先必须对自身所处的形势加以判断。“形是事物存在的状态;势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形势是动态的,蕴含事物的发展规律,指示事物的前进方向。科学判断形势,历来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推动决策实施的基础。”[8]准确判断战略形势的能力在本质上是由实践主体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实践主体一方面需要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分析方法来把握社会发展的宏观进程。另一方面需要把握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尤其是现代化阶段的发展规律,不仅需要研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更需结合中国发展实际,着力研究中国自身的现代化过程。再者,实践主体还需要善于应用不同社会发展领域中的规律,如政治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等,并考察这些规律是如何相互作用并统一地推动现代化进程的。

第二,实践主体对自身的价值方向有所认识。在对战略形势作出判断之后,实践主体需要形成合理的战略目标。社会发展目标产生的逻辑根源孕育在实践主体对价值的追求之中。“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尽管“‘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性质和程度。”[10]但这绝不意味着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是一种我们想要什么就以什么为目标的臆想。实践主体应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的前提下来尝试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因此,在确立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时无疑需要处理好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的统一关系。

第三,实践主体对自身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有所认识。在确定战略目标后,实践主体需要具体设计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和步骤。能否选择与战略目标相协调的手段,有赖于实践主体对自身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认识。即便实践主体确定了恰当的战略目标,如果缺乏相关认识,就难以形成关于战略手段的科学判断。如果实践主体利用战略资源的能力还远不能实现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对目标本身进行调整。

(二)实践主体的精神力与战略意志。精神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社会发展规律并非悬置于实践主体之外的规律,绝不可能脱离主体的创造性而自然发生,因为,人们“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11]。情感和意志等精神力量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实践主体能力的发挥,总是伴随着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

战略的较量总是无法逃脱力量的魔圈,“胜利通常产生于各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优势”[4-2]。在战略活动中,战略意志是主体精神力量的集中表现。战略意志越坚强,实践主体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彻底,实践主体协调应用战略资源的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在结果上也就可能获得远超预期的实践效果,反之亦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12]。”铸造强大的战略意志,需要注重以下三方面因素。

首先,战略意志源起于阶层的情感立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管理者总是在努力地实现他所代表阶层的利益与目标,这也就产生了他们所特有的阶层情感,其所表征出来的战略意志也就有所差异。在推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疑在精神动力层面提供有力的情感支撑,这也是我们必须在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中悉心呵护和精心维系的精神力之源泉。

其次,战略意志坚定于正确的价值方向。有了正确的价值方向,才能够形成坚定的战略意志。如果一个价值方向既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不符合实践主体的需要,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便无法调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形成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利益诉求与价值方向。这不仅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样也符合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是实践主体在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的统一中寻求到的精神力航标。

最后,战略意志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成功的战略实践必将沿着既定目标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直至实现最终胜利。预定目标或超出预期的实践结果的实现能够为实践主体带来更强烈的自信与更坚定的意志力。反之,再强大的意志力也会在反复的失败中被逐步消磨并走向匮乏与贫瘠。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们在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成绩面前我们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锐意进取、深化改革,这也就铸造了实践主体强大的精神力基础。

(三)实践主体的物质力与战略实施。物质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因素。实践主体具有改造客观世界以谋求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因而可以与客观世界进行直接的物质交换,能以一种现实的、感性的力量,同自己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实践主体的物质力量是精神支配下的物质力量,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质力量,所以,人不仅能积极地适应客观世界,还可以根据目的与方案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在社会发展战略的实践中,恰当的目标与方法是基础,坚定的战略意志是保障,最终必须落脚到战略实施上。当实践主体通过认知确立了战略目标与手段,并形成了情感、意志方面的精神动力,战略的成败便有赖于主体调动各类战略资源来实现战略目标的实践能力。社会的整体发展进步是一个系统工程,推动战略实施的物质力量必然涉及多个方面,物质力上的进步有赖于实践主体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中利用战略资源能力的积累与提升,如经济领域中的生产力、政治领域中的行政执行力、社会领域中的治理能力等。有效地实施既定的社会发展战略方案,实践主体需要具备协调上述各种能力以服务于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综合能力。

实践主体的认知力、精神力、物质力并非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首先,物质力在社会发展战略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中是基础性的,一方面,实践主体的认知力与精神力都需要通过物质力的具体实践才能够展现他们的现实力量。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特定发展阶段的实践主体的认知力与精神力总是会受到战略实践水平的制约。而战略实践水平又是以实践主体利用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为基础的。因此,实践主体的认知力与精神力就不可能摆脱具体实践语境之中的物质力而无限发展。其次,物质力与认知力、精神力是相互影响的。在确定战略目标与选择战略手段时,实践主体必须考虑到自身利用战略资源的现实能力水平,才能够在目标与手段的协调中达成平衡的艺术;战略意志也总是要接受战略实践的检验,战略实践的结果则恰是实践主体物质力展开的具体结果。反过来说,认知力的不断提升,又会促进物质力水平的提高;精神动力的强弱,也会通过主体的能动性来影响物质力的发挥水平。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主体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访谈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何谓“主体间性”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