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章丘市“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2015-01-30蔡建波张爱军翟晓磊魏建国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章丘学段办学

蔡建波 张爱军 翟晓磊 魏建国

济南章丘市“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蔡建波 张爱军 翟晓磊 魏建国

山东济南章丘市为促进区域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和一体化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区域内城乡教育的优质化做出积极努力,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区域“教育一体化”办学的“章丘模式”。章丘“教育一体化”模式,包括校际协同发展、点线面三维学术等六个方面的一体化。章丘“教育一体化”模式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支撑是共同体理论,其办学实践经验给我们有益的现实启示。

济南;章丘市;区域;教育一体化;实践;启示

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承载民族振兴使命的社会大事业,而学校教育无疑是培养人才最为合法、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途径。但是,学校教育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的存在,而是受到一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即使学校教育中的任何个体也不能脱离各种社会因素而独立存在,学校教育与个人、社会因素是相互依存、不能绝对割裂的。因此,要办好学校教育,首先必须要扎根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就学校教育自身内部来看,各个学段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师生和社会之间等各层面的关系也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基于以上认识,济南章丘市为促进区域内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和一体化发展,进而整体提升城乡教育水平、全面实现区域教育的优质化,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区域“教育一体化”办学的“章丘模式”。这个模式被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评价为“基础教育的缩影、均衡发展的典范”和“区域教育改革的成功范例”。章丘教育先后荣获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督导先进集体、学前教育工作示范县(市)、艺术教育工作示范县(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教育工作示范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等荣誉称号。

一、济南章丘市“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济南章丘市“教育一体化”办学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这六个方面“经纬相交,织作布帛”,谱写了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精美篇章。

1.构建“校际协同发展”的一体化

校际协同发展的一体化,指同一学段不同学校之间通过有机联合而形成一体。

章丘市在学前教育阶段,实行“集团化运作、镇村一体化管理”。为打破城乡壁垒、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城乡共享,自2012年起对全市城乡办园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组建“章丘实幼教育集团”,大力推行“一园带多园”的城乡办园模式,总园和分园实行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园所文化、统一管理制度的“三统一”,逐步实现管理模式、师资力量、教育资源“三个均衡和一体”,整体提升了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章丘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学校联盟,捆绑管理”。为实现城乡学校同步协调发展、师生共同进步,让每一个城乡孩子都公平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自2012年起全面实行联盟办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分校,实现市属学校与乡镇学校之间无缝隙对接管理。市属学校发挥在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乡镇学校发挥接近大自然、学生实践活动较强的优势,分校和总校同频共振、相互交流融合为一体、共同提高。

2.构建“‘点线面’三维学术”的一体化

“‘点线面’三维学术”的一体化,指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交流中心和片区教研活动的职能而构建的一体化。“点”,即为获得全国和省优质课一等奖的优秀教师设立48个名师工作室;“线”,即成立37个优势学科教研交流中心,做到建设一个中心、带动一门学科、优化一个团队、提高一科成绩;“面”,即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将全市划分为10个片区,教研员每人挂靠1-2个片区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点线面”三维学术一体化的构建,从教师个体到全市教师群体构建起了便捷的交流渠道,从名教师、教研员到偏远地区教师构建起了系统的教研平台,从单个学科教学到全市全面的教学研究活动构建起了高效的教研网络。这个三维网络实现了师资、课程等方面的共享共赢,实现了教师发展均衡、学科发展均衡、班级发展均衡、学生发展均衡,从而实现了城乡学校一体发展、全体师生共同进步、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3.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均衡布局”的一体化

章丘市紧扣优质师资配备、高效课堂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个主题,实现了县域内教学资源的均衡布局、一体化发展。

合理调配优质师资。章丘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名师下乡支教送教活动的实施方案》,定期组织下乡支教送教,让名师走进基层学校,让农村孩子接近名师;章丘市教体局还精心遴选全市知名度高的济南名师及名师人选,利用周六和周日时间统一安排辅导学科和场所,在初中学段全面开展了“与名师面对面”名师义务辅导活动,让每一名学生有选择的享受优质教师资源。

科学构建高效课堂。一方面遵循“教师付出多、课堂效率高、学生收获大”的原则,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强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精心备好上好每一堂课,学生上好学好每一堂课,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育人的健康、教育的“绿色生态”。另一方面,在班额30人以下的班级推行小班化教学,在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试行分层次教学,在规模超大学校实行分部制管理等,通过一系列转变,为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全面覆盖优质学科资源。章丘组织骨干师资编印初中各学科《导学案》,并免费发放学生使用,通过优质学科资源一体发展、无障碍普及,让最优质的学科教学资源惠及县域内所有师生,从更深层面带动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和一体化发展。

4.构建“学段纵向联合”的一体化

学段纵向联合的一体化,是指不同的学段之间的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甚至是大学无缝衔接、一体化育人。

明确学段目标,夯实一体化发展基础。章丘本着“全面育人、育全面人”的原则,依托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各学段一体化的目标:学前教育坚持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更好的童年,义务教育坚持让更多的学生夯实更好的基础,高中教育坚持让更多的学生考入更好的大学,职业教育坚持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好的创业就业技能。明确了各学段的特定目标,促进了学段育人的科学和规范,就能进一步实现各学段在育人方面的有效、科学衔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突破两个瓶颈,畅通一体化发展路径。以“中考”为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分别进入高中和职业学校、分别面向考上大学和学习就业两条路径,因为路径选择的差异,造成了育人上的学段壁垒。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人才进入什么样的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成为全面育人成长的关键。

章丘市为打通义务教育学段和高中学段间的瓶颈,促进高中带初中、初中带小学的整体发展提升,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各学段一体化、系统性的培养体制。比如,自2012年起,全市五处高中学校分别在六处初中学校设立创新、高效课堂、人文教育等实验分校,实行高、初中学校特色实验办学,高中学校发挥办学优势,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下移植、延伸到初中甚至是小学。同时,积极推进实施高中生参加春季高考和职专生特长班打造,进一步合理分配职普比例,实现职普融通,学籍互转,学分互认,让不同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真正实现了育人一体化。

5.构建“多元办学”的一体化

多元办学的一体化,是指基于章丘辖区内的公办、民办、混合办学等多种教育模式和教育形式,构建面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教育一体化格局。

章丘市坚持用世界眼光开放办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推进全日制民办章丘双语(国际)学校建设。新建的章丘双语(国际)学校是一所新型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12年一贯制的全寄宿制、小班化、国际化民办学校,成为章丘多元办学一体化的典型代表;章丘市的旭升小学和章丘中学先后挂牌成为齐鲁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和山东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充分利用了高等院校的优质资源,为提升办学水平和多元办学一体化搭建了平台。

6.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合作”的一体化

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合作的一体化,就是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积极发挥三方协调和齐心协力的作用,共同促进孩子全面成长进步。

建设校、家、社会联动一体的育人平台。章丘市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议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中小学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出谋划策、让家长评头论足、让家长参与管理,全面推动教书育人工作,真正实现家校同心、同力、同向、同行;在局机关和中小学设立家长服务中心和服务热线,畅通联动渠道。联动育人平台的建立,打造起了家庭与学校的连心桥,师生与家长的一体化,教育与社会的直通车,实现了家校面对面、一线牵、零距离,形成了强大的育人一体化合力。

开展家、校、社会联动一体的育人活动。章丘市定期组织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校园,深入街道、社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爱心公益活动。鼓励广大中小学生努力争当社区小义工、文明小使者、青年志愿者、时代的活雷锋;依托“五节”、“五个一”、“特色课程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开展,把家长、社会人士代表和媒体记者请进校园、五节活动现场和课堂,和师生一起参加活动,观看演出,制定活动计划,商讨育人构想,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办学育人的智慧,提升了育人水平。

二、济南章丘市“教育一体化”的理论思考

1.章丘市“教育一体化”的理论支撑

章丘市区域“教育一体化”的办学实践,不是盲目探索和领导人个人拍脑袋的决策,而是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支撑的,这就是共同体理论。

共同体理论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形成时期的著名社会学家、德国现代社会学的缔造者之一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他把共同体从社会概念中分离出来,定义为:建立在自然情感一致基础上、紧密联系、排他的社会联系或共同生活方式,这种社会联系或共同生活方式产生关系亲密、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共同体,它并不仅仅是各个部分加起来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浑然生长在一起的总和。

借鉴共同体理论,教育本身也可以构建为一个区域共同体,也就是一体化。这个区域教育共同体、一体化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基于一致的教育信仰,打造统一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对内对外发挥同一教育作用的有机统一的区域教育组织。这个区域教育组织,能够使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对共同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区域教育一体化和普通教育组织的区别在于,前者依靠对教育理念的认同,形成了更高层面的形散神合的价值信仰;后者则依靠强制性制度规定,表现为形合神散的一般性组织机构。

章丘区域教育一体化,强调整个章丘市是一个大的教育共同体、或者说区域教育就是一体化。这个教育一体化包含三个层次:从宏观角度来看,整个章丘社会就是一个教育共同体,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影响,即我们经常所说的“大教育观”,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从中观层面来看,包括章丘市内的校际协同发展一体化,点线面三维学术一体化,优质教学资源均衡布局一体化,学段纵向联合一体化,多元办学一体化,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合作一体化六个方面。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校层次,这其中教师和校长的作用不能被忽视,否则这个教育一体化就会缺失自身基础。

章丘的区域教育一体化具有有机性、可持续性的特点。所谓有机性,就是教育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结合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各种元素共生共长,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所谓可持续性,即这个教育一体化“办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更好的舞台,着眼孩子的一生为其终生发展奠基。

2.章丘市“教育一体化”的现实启示

章丘区域教育一体化的办学实践,给我们很多有益的现实启示,主要是:

第一,办教育要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这就是要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这是人民群众的期待,也是党委政府的重托,更是教育工作者的目标追求。

第二,办教育要始终坚持“一个理念”。这就是要用现代理念谋划现代教育,用现代教育方式推进提升现代教育。要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适应未来需求,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用人才和栋梁之才。

第三,办教育要突出抓好“两项重点”。这就是要狠抓教育质量提升、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教育教学质量是第一要务,是生命线,一定要牢牢抓住不放。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是高压线,一定要时时刻刻警觉。安全稳定大如天,要时刻装在心里、顶在头上、抓在手中,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麻痹。

第四,办教育要全力打造“三个满意”。这就是要高扬人民满意旗帜,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教出人民满意的学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群众满意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做人民满意教师是保障,教人民满意学生是目标,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坚定信念,把“用心办教育”作为核心价值观,把“用事实说话,让人民评价”作为不变的工作标准,把“爱、责任、创新”作为主旋律,戮力同心,积极作为。

章丘区域教育一体化是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体系发展的必然。随着章丘区域教育一体化的不断完善和日趋成熟,将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从章丘教育的怀抱中飞向更加高远的未来,成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 马树颜)

蔡建波,张爱军,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教授;翟晓磊,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魏建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讲师,博士(邮政编码 250100)

G527.521ZQ

A

1672-6359(2015)05-0107-04

猜你喜欢

章丘学段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山东章丘至庆云等五条高速公路项目开始招标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章丘“无锅”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章丘城子崖遗址H393出土人骨的鉴定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