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传承探究

2015-01-30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仪式民族

陈 艳

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传承探究

陈 艳

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道德风尚和思维方式。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厚重的文化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遵从节令时序,追求天人和谐;二是敬天法祖,崇尚人伦和合;三是辟邪祈福,祝祷吉祥安康。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要尊重民族文化基因,接续民族文化断层;传承更新传统节日的仪式与符号;在交流融通中提振民族自信心。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传承

节日是被赋予了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值得纪念的日子。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淀凝聚的过程相伴。流传至今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还是民族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道德风尚和思维方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遗传密码”。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与春节一样,被列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国家层面的认定,无疑提出了重拾民族文化精神,挖掘和传承节日文化内涵的任务。

一、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最初大都是由节气时令结合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而确定的。在千百年的积淀中,吸纳了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活动,有着敬祭、缅怀、祈愿、庆贺等多重文化内涵,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和相对稳定性。

(一)遵从节令时序,追求天人和谐

我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语·周语上》有“国之大事在于农”。为准确掌握农事活动,古人很早就关注天象、物候、气候及其规律。夏商时期,已积累形成岁时、月令文化,建立起相关的天文历象之说,到了汉代,确立了含有24节气的阴阳合历——太初历。顺应天地运行、物候变迁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农业生产得以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在时序节令的重要节点上,衍生出特定的需要举行仪式或庆典的时间和时段,四时节庆,由此纷至沓来:春节、元宵节、春龙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除夕。所以说,中华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

遵从自然节令时序而设置的节日,也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朴素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思想等。“古人认为不仅自然时序依阴阳之气而变,人事活动也应做到天人相应,动静相合,上至国祀大典,下至黎民的生活,在相应的节日,人们应该采取顺应、补救或转移等多种方式,以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1]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宇宙观,宇宙、自然、人类社会都以达到阴阳均衡和谐为宗旨。阴阳不调的节气必须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阴阳调和。阴气最盛的冬至和阳气极盛的夏至,是阴阳二气转化的关键时期,备受古人重视。先秦时以冬至为岁首,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夏至则是夏天的新年,在先秦时代的太阳历,端午与夏至为同一天。这两个节日历朝帝王都要举行重要的祭祀仪式,“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目的是通过祭天来加强阳的力量,通过祭地来增强阴的力量,改变冬至阴盛阳衰和夏至阳盛阴衰的结构。另外,古人认为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两“阳”相重、阴阳失调的不吉之日,设置节日是为祓除秽气、躲避瘟灾。

传统节日还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首先在敬祭天地的各种仪式中,表达对天地万物诸神的敬畏和感恩,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以期获得神明庇护,能够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其次,在祭祀中感知自我存在与天地的息息相关,在天人感应中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如清明远足踏青,端午龙舟竞渡,中秋仰望明月、重阳登高远眺等亲近自然的行为,都强化了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第三,效法天地,与天合德,自觉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正如《易传·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认识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成为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独特符号, 在每一个节庆典仪的往复中,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和困顿。

(二)敬天法祖,崇尚人伦和合

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是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敬天法祖”是《周礼》的核心信仰,《礼记·郊特牲》有“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周礼》中的“左祖右社”,也表明了周人对宗庙、祖先的重视。

传统节日对祖先祭祀的重视,是以民俗的形式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关系。“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背后连接着儒家伦理对孝道和五伦的基本要求。祭祀中,每一个个体生命,都被纳入到宗族血缘的秩序中,追本溯源,不忘祖先,进而获得先祖的关怀与庇佑,使家族兴旺,子孙多福,由此强化了族群内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春节岁终大祭是对天地人间诸神的一次总结性祭祀,所祭的祖灵总是从家族始祖开始;清明踏青扫墓,是族人感激先人赐予生命,缅怀先人道德风范;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还是以家(族)为单位,祭祀已逝的先辈亡灵,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尊重。

中国长期处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传统节日的祭祖活动传递的认同感是对血亲人伦的同宗认同,“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礼记·大传》中有“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所以,尊祖敬宗的实质是以祭祀逝去祖先的名义,达到收族——宗族成员团结的目的,借由逝者来构建和强调生者的秩序。

生者的秩序体现的即是儒家的纲常伦理和孝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根基,“未知生,焉知死”的重生轻死的生命观,在传统节日中体现为对祖先的祭祀和对长辈的孝亲并重,在慎终追远的同时,我们更享受长幼有序的天伦之乐。直到今天,春节拜年仍讲究亲疏长幼的次序:“由亲而疏”,先直系,后旁系;先家族,后外戚。这种绵绵不绝注重教化的民俗活动,强化了宗族、家族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也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在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下,又将对父母的尽“孝”和对君王的尽“忠”等同起来,从“家天下”推衍出“国天下”,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对家族的认同和归属自然上升为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也加入了因忠孝而出名的历史人物,如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端午节纪念屈原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忠、孝、仁、义”等价值理念的教化。

传统节日还通过一系列祭奠祖先、家族聚会、亲友走访等节庆仪式,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向往团圆欢聚、人伦和合的文化价值取向。崔提《四民月令》描述了汉代春节祭祖欢聚的场面:“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几千年的农耕文明, 中国人形成了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愿望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春节除夕的团圆饭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团聚时刻,即使社会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的今天,“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仍是中国人心中的头等大事,春运期间亿万归家的人潮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迁徙图景。“只有一个东西可以和它比,就是麦加的朝圣。所以,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唯一的丧失了宗教的、却带有宗教性的一种群体行为。”[2]不仅是春节,元宵、中秋、重阳,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圆、共叙天伦的美好愿望,强化着人伦和合、尊老爱幼的人文理念。家族成员更是通过参与一系列节日仪式,反复强化对族群文化、地域文化的认同,乡音、乡情、乡土味道里所传承的集体文化记忆,以民俗活态的形式维系着整个文化体系。

(三)辟邪祈福,祝祷吉祥安康

远古时期的人们,因为认知能力有限,认为自然界和宇宙万物都被神秘的力量主宰,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最早的传统节日风俗活动总是和这些原始崇拜和迷信禁忌相关联,概括起来,不外乎辟邪和祈福两个层面,也就是“祈禳”。祈即祈祷,指祷告神明以求平息灾祸、福庆延长;禳又称禳灾、禳解,指行使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

腊月的祭灶是年终的祭祀的代表。民间认为灶神是掌握全家炊事的火神,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祭拜,先秦时期已列为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是灶王爷向玉帝汇报一家善恶表现的日子,因此要送灶神;年三十晚上,灶神与诸神回人间过年,带来新的一年的吉凶祸福,所以要接灶神。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芝麻糖和糯米团子等甜粘之物,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家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祭灶仪式寄托了百姓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也以对神灵的敬畏之心来自觉约束自我的行为。

传统节日有很多辟邪祈福的节俗活动。如新年喜庆吉祥的鞭炮,最初是指燃竹而爆,驱赶山臊、恶鬼之用。相传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它有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所以每至除夕,人们就在家门口放鞭炮、贴红对联;点亮烛火、通宵守夜。通神的鞭炮,在驱鬼的同时,还迎来了与人同乐的神灵,迎来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另外,清明节戴柳插柳辟邪祟,风筝放走霉气;端午节挂艾草、佩香囊、饮雄黄,驱邪除瘟神;重阳节插茱萸、登高避灾。这些节日礼俗中所用之物,有些是带有符咒色彩的法物,如过年时的桃符门神、端午小孩戴的长命缕等等,都包含了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另外,民俗节庆中,还大量运用汉语的谐音象征,以含蓄内敛的方式表达了趋利避害、祈福求吉的愿望。如过年时倒贴的“福”字寓意“福到”,年夜饭桌上必摆的“鱼”意味“年年有余”,剪“鸡”画贴于窗,取“吉祥、吉利”之意。元宵节赏灯习俗,也暗含了“灯”与“丁”的谐音,隐喻着求子的意义。由谐音吉祥物构成的吉祥图案,也常常是年俗活动中的必备之物。如喜鹊登枝、福寿双全、五福捧寿、鹤鹿同春、岁寒三友等等。

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一)尊重民族文化基因,接续民族文化断层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认真挖掘、梳理节庆习俗表层背后丰厚的人文积淀,将传统节日从单纯的娱乐、消费至上的商业“快餐”式节日中抽离出来。要通过追溯传统节日的本源,梳理在节庆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各种原始宗教信仰包括本土宗教道教以及来自异域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对节日民俗的渗透和影响作用,探寻出有着民族集体印记的文化基因。传统节日大多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复合体,如春节既有驱邪、祭祖、祈福、迎新的功能,也有联络亲朋、娱乐民生的功能,这样从多渠道来唤醒民族文化记忆,接续上几乎断层的民族传统文化脉络。

传统节日还有沟通雅俗的特点。除了有展示民间百俗的饮食、社交、游艺、竞技等通俗文化,历代文人墨客,还用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千古名篇为节日助兴,使得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呈现出雅俗共赏的包容性和内聚力。从雅与俗两个维度去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发现附加其上的独特审美情感和生活趣味,进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不失为一条文化传承的可行之路。

(二)传承更新传统节日的仪式与符号

在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内涵重建的同时,也要重视承载这些内涵的外在符号和物化仪式的传承与更新。如今,传统年俗内容空洞化,大多只剩“吃”和“玩”单一的形式,缺乏节日仪式,年轻人参与度低,都凸显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隐忧。

任何一种节日都有它的传统仪式,仪式的核心是“敬”——敬祖先,敬神明,缺少仪式感的节日,就缺少了尊重与敬畏之心。但是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自文革已经丧失。恢复传统节日文化就要恢复它的仪式,恢复“敬”的本质,因为民族的珍贵记忆总是通过诸如送灶、扫尘、贴春联、办年货、拜年等具体的仪式展现出来的。对于某些迷信禁忌习俗的回潮,也不应以简单的一刀切而否定,需要辨析和正确的引导。

民俗节日符号是精神内涵的象征物,比如春联、窗花、门神、灯笼、风筝、空竹、龙舟等。对节日符号的开发,只要是与百姓的文化认同密切相关,与民众对各种“福祉”的追求相吻合,本着约定俗成的原则,不人为硬性地加以规定,就会得到民间认可而逐渐丰富发展起来。

传统节日的仪式与符号也要在传承中更新。例如从乡味、乡情入手,挖掘传统节日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社区营造符合现代人际关系的新型人伦秩序,创立社区性的公众聚会及节庆形式。借助网络开发新的仪式与符号等等。总之,要寻找和发掘传统文化仪式和符号当中更有生命力的东西,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精神联系,强化民族认同感。

(三)在交流融通中提振民族自信心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处于相互融合的状态。西方国家的许多传统节日已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同时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也走进了西方国家。应该客观地看到,西方传统节日的强势来袭,有成熟的商业化的运作,但其注重张扬个性、释放个体情感的特点,恰与中国当代青年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需求相吻合。如何汲取西方节日文化的积极因素,将传统节日文化嵌入到商业文化当中,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西方节日文化浓郁的宗教色彩始终被隔膜在中华文化外,或者悄然被中国文化同化的现象,也可以提振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以平安夜为例,一种叫做“平安果”的礼物,已经开始悄然传递。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中国人取谐音“平安”之意。由此可见,祈福求吉祥的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节日顺应时代发展,必须尊重其基本的文化核心价值,对传统的认同与继承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稳固基石和丰厚土壤。

[1]姬娟.文化要素分析与中国传统节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李新峰.当前专家学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讨论[J].艺术百家,2012(4).

(责任编辑 胡爱敏)

陈艳,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文学硕士(邮政编码 250103)

G122:K892.1

A

1672-6359(2015)05-0098-04

2014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思政教育专题研究)项目“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14SW73)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仪式民族
我们的民族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Talking strategies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