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15-01-30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济南市泉水济南

邱 英

加快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邱 英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的升级。在城市的发展和演变的进程中,创意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正成为一个城市谋求新发展的首要选择。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颠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经济运行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扩大就业、引导现代生活方式、增加社会财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有效的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城市主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对构建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上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甚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未来。

文化创意产业;济南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低能源消耗的优点,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及优势

济南作为一座有着4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作为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山东省的省会,又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和,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是加快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有力举措。

(一)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泉城济南,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1.济南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精神资源。有形的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景观、文物、民俗制品、文化历史遗址、文化设施和设备等,无形的精神资源包括艺术审美、民俗风情、民族精神、文化品牌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济南市地理位置优越,尤以泉水著称,素有“泉城”美誉。全市遍布着700多处天然泉眼,仅在老城区就有四大泉群、136处泉水,有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说法。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也发祥于济南。同时济南还保留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海内第一名塑”—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隋代大佛等。济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隋建四门塔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济南吕剧、山东快书更是享誉全国。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今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济南市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增长迅速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人们不断提高的文化消费需求。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依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据济南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济南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5230.19亿元,同比增长9.6%。2013年的济南城乡居民实际最终消费2728.45亿元,食品类实际支出430.26亿元,文化消费类实际支出356.49亿元。7年间文化类消费支出有大幅增长,涨幅达127.92%。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济南市城镇居民的物质消费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人们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需要的文化消费品必然会越来越丰富。随着带薪休假制度、公休假制度的进一步执行,人们会享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些都成为济南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基础。

3.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随着京九铁路济南西站的开通使用和济南西部新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在济南举办的拉动作用下,济南市新建了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济南市图书馆(新馆)、济南市群众艺术馆和济南市美术馆,并称“一院三馆”。这些城市文化设施全部落户西客站片区核心区,其中省会大剧院由歌剧厅、音乐厅和多功能厅及配套设施组成。大剧院由设计过国家大剧院的法国著名设计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采用“岱青海蓝”的设计理念,明确地勾勒出山东靠山近水的地理景观及孔孟之乡的文化环境。市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阅览座席2200个,总藏书量260万册。新馆开放后,具备借阅100万册的文献规模、日接待5000-8000人次的能力。市群众艺术馆面积为1.6万平方米,共六层。地下一层包括公益培训中心,其内有琴房、声乐教室、器乐教室、美术教室、曲艺教室、录音棚、摄影棚、计算机教室、老年活动室、儿童活动室,场地比以前增大很多。市美术馆共设8个展厅,主展厅1个,高11米,以展览国画、油画为主,可展示巨幅画作,是山东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展览高度。中展厅2个,以展览国画、油画、雕塑为主;小展厅5个,面积分别为25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不等,以实物展、影视展和艺术沙龙为主。[1]目前,一院三馆已全部投入使用。2013年,济南市公共文化设施已实现全面免费向市民开放,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场所。

4.济南市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和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居于北京、上海两大全国性中心城市之间,具有对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区位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条件。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济南市推进城市转型的重要任务。近年济南金融、房地产、信息软件、物流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东部新区信息服务、软件外包、研发设计等产业发展迅猛;西部新区依托京沪高铁西客站的交通枢纽功能,总部经济、文化、会展等产业日新月异;滨河新区创意、娱乐、休闲和生态旅游功能日益突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吸纳更多就业人口,为地方创造更多税收,为城市发展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空间和载体支撑,[2]为促进济南城市转型提供了重要平台。

(二)济南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1.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

从政策角度看,济南市发布了《济南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规划中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济南市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首次明确了济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在2010年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业,打造“齐鲁创意设计之都”。在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工商管理、土地管理、市场准入、融资渠道、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单位以优惠政策。在2011年的《济南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以打造世界泉水名城为主体、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以建设大型文化产业园区为重点、以建设历史文化名街为灵魂”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一核、九区、三带、四组团”(简称1934)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从资金扶持和投融资渠道看,济南市自2008年设立文化产业发展转型资金以来,已由2000万元增至3000万元,先后扶持了50多个项目,带动社会各类投资20多亿元。同时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文化产业担保资金,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仅2011年上半年就为文化企业融资2300多万元。我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7.7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对省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2.文化演艺业取得长足进步

原创大型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已经演出500多场,观众达40余万人次。济南儿童艺术剧院与济南世博演艺经纪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宝贝剧场”在济南全年演出50余场,上座率均在85%以上。[3]2014年夏季在槐荫区举办的五国联合皇家马戏表演更是实现了连续31天51场演出的超大规模,观众达8万7千多人。[4]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济南市的演艺事业将出现新的繁荣发展局面。

3.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现已形成东中西三大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动漫企业也从2007年的8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182家,从业人员由4000人增加到8000人,年制作能力从7000分钟增长到年1.5万分钟。济南市已建、在建、拟建的文化产业园区70多个,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4.文博会展产业蓬勃发展

2010年济南市举办各类展会150场,展览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直接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7%,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00亿元。2013年济南市共举办展会156场,展览面积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9%,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8.3%。

在十艺节期间,济南市承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演艺产品交易会。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知名演艺机构、演艺剧目、9个国家中直院团及加拿大、西班牙、美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演艺机构参展。展会期间,包括美国百老汇、澳大利亚澳亚文化节、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节等多家国外演出经纪机构和港澳台的产业联盟等近700家演出经纪机构、剧院、剧场以及其他文化公司前来采购洽谈,共有86个演艺项目达成合作,签约额9.02亿元,交易成果显著。

5.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渐成规模

目前济南市已建、在建、拟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70多个,重点园区达到49个,投资额达400多亿元人民币。投资5亿元的齐鲁文化创意基地和投资6亿元的滨河天成—潮合汇文化街已经建设完成,正在招商中;投资20亿元的济南园博园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利用原济南皮鞋厂打造的西街工坊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启动;[5]利用原啤酒厂打造的银座天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完成规划设计,金海岸顺风大剧院、啤酒堡、银座歌唱家已经入驻园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各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济南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区域差异大,人才不足等问题。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布局不平衡,区域差异显著。济南市下辖一市三县七区:章丘市、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高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各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均衡,且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如高新区推行“首位经济”战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2007年,高新区就被批准为“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到2012年,已经聚集了涉及影视制作、动漫制作、广告设计、网络游戏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创意企业,形成了以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齐鲁文化创意基地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到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了5.1%,[6]可以说是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龙头。而济阳、商河等县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才刚刚起步,处于急需发展阶段。

2.文化地方特色和品牌效应不显著,区域外知名度、影响力亟待提高。济南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面,对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十分有限,资源占有意识和产业开发意识比较淡薄,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技术性、融合性、超前性,从而导致文化地方特色和品牌效应不突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效益不高。如动漫产业是济南市发展较早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目前每年可生产动画片10000分钟,相关从业人员几千人,但是却没有反映济南历史文化的动漫作品出现。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亮点的齐鲁文化创意基地,还处在起步阶段。

作为济南标志的泉水,在全国享有盛誉。通过多年的节水保泉活动,济南的泉水已经实现全年喷涌。但是在泉水的开发利用上,主要还是局限在旅游业上,缺少各业态的创意融合。自2013年开始举办的“泉水节”活动,虽然内容丰富,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品牌影响力。随着济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艺节”、“文博会”的成功举办,我市在创建文化地方特色品牌、挖掘济南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工作亟待进一步提高。

3.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亟待提升。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264.7亿元,占GDP比重6.82%,相比北京的13%和杭州的12%差距还很大。[7]文化创意产品加工和制作水平不高,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力度不够,产业整合能力不足,高端文化企业较少,缺乏原创性的历史文化创意产品,没有形成集文化主题旅游、数字娱乐、高端创意设计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4.文化建设与管理专业人才不足,文化建设品位和层次有待升华。济南市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较少,文化创意和经营人才偏少,引进人才力度不够。文化人才的引进、激励、培养、使用机制尚待完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意人才不足,尤其是缺乏各类文化资本营运人才、文化创意高端人才、系统数字艺术软件开发人才和传媒产业经营人才。

5.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相关信息发布体系。政府缺乏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相关的信息发布体系。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10个大类,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分类首次在《分类》中被提出。但是济南市未对文化产业进行单独分类,统计数据依据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文化创意产业更是没有明确的分类,只是统一并入统计范围。目前,也没有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数据信息发布体系,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社会关注度也较低。

(二)原因分析

1.观念原因

(1)社会整体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有待深入。济南是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城市,对新兴事物、新兴产业的接受较为缓慢。整体社会对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力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社会资源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投入少,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少,决策层在决策上投入也少。

(2)对历史文化资源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缺乏推动力。体现在对历史文化资源没有系统的整合,对其产业优势和不足缺少研究思考。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数字技术的融合方面缺乏研究。山东著名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宣传中,“一水”的宣传力度和开发力度不足,对泉水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的结合研究少。

2.体制原因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步较晚,相对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从体制和制度的因素来看,文化领域的改革一直在不断的进行,但是文化部门的制度改革和产业改革相对还是比较封闭,往往只是体现在部门内部或是行业内部的自我完善,与其他成熟的经济行业和高科技行业相比在总体决策、产业管理体制、管理水平、经济运作方式、人才的引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对于济南市而言,虽然紧跟国家的改革步伐,深入的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的各项政策,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体制上也有需要进一步理顺的地方。目前我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是比较分散,散布于各个行业,又缺乏统一的统计和管理体系,造成了宣传部、文化局、经信局、招商局甚至投融资中心等多家政府部门共同管理的局面,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对企业的服务指导。

3.政策法规原因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策法规的约束和保护。而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立法、管理和执行尚存在欠缺。目前没有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门立法,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法律主要有《经济法》《合同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目前对某些广告、时尚设计、数字内容等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专利权、版权保护以及如何界定侵权等方面还存在着空白。执行起来因为依据法律条文不同也不统一。文化创意产业标准不明确,执行不到位等也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困难。

从济南市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由于政府部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内涵界定不清晰,导致政策的落实力度不够,从企业自身能够感受到的扶持力度还是微弱了一些。很多政策的提法都很笼统,运用到文化创意企业本身,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以西街工坊创意产业园区为例,在其管理运营方贷款时仍因企业规模等因素而受限制,贷款门槛高导致贷款难,对园区后期的运营和发展影响较大。另外由于存在多头管理等现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协调,不同的主管部门之间在制定政策上容易出现交叉或重叠的地方,缺乏统一梳理和完整的说法。据了解,服务流程较为繁琐、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是阻碍文化创意企业落户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济南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引导服务力度,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各业态全面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引导服务力度,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提升济南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文化管理机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发展。加快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的探索,在保持原有的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文化演艺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各业态的全面发展。

当前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限引导,在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的前提下,采取适合业态具体情况的调控方式。具体来说,政府应在宏观调控、科学决策、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好引导,制定适宜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建设基础的文化设施,做好文化品牌宣传等服务,促进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整合统筹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运营发展的核心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成功与否,是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充分的对济南市现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才能够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文化品牌的竞争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品牌价值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加快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应该突出重点,统筹安排,选取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用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重点文化创意品牌和项目来带动整个产业的跨越发展。我们应该在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开发,培育富有济南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把优势资源变为产业优势。目前,可以借助“世界泉水名城”、“天下泉城”等著名文化品牌,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创作精品力作,带动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济南市的文化资源而言,比较具有文化创意开发价值的有以下几类:

1.远古遗址文化

济南早在距今约8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人类的活动,目前拥有新石器时代遗址89处,夏商周时期遗址138处,秦汉遗址37处。主要有以“黑陶”文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大辛山遗址等。目前已经在北京举办了“山东章丘·龙山黑陶展”,在济南南郊宾馆举办了首届龙山黑陶国际创意设计大赛,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针对远古遗址文化,我们应该在对遗址进行充分的保护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发集参观、体验、教育、保护于一体的创意产业项目。可以依托遗址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在展示遗址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文化体验式产业项目。

2.泉水文化

济南是世界上泉水最多的城市,因而济南的文化不可避免的带有泉水的印记。泉水孕育了婉约清丽的李清照,也孕育了豪放旷达的辛弃疾,一代代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在济南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文赋、历史传说、名胜古迹。这些资源凝聚成了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泉水,无疑是济南的城市形象的代表,也应成为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灵魂。如何有效的利用有形的泉水和无形的因泉水而形成的“以慷慨伟壮为主调,重风骨、尚气节,儒雅更兼俊朗,敦厚而多刚毅”的名士品格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挖掘的课题。2013年,济南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旅游局主办了济南市首届泉水节,设计了泉水节的标志。泉水节的活动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多个方面,体现了全民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今年,济南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泉水节。泉水节正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

要打造泉水文化品牌,应该综合开发“泉水”文化,发展以“泉水节”为主线,结合“天下泉城”进行宣传造势,推出以泉水为背景的歌曲、影视作品,修建泉水民俗博物馆,把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融合为一体。

3.商埠文化

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济南自开商埠,逐渐形成了西至南、北大槐树,南至经七路,东至顺河街,北至官扎营的商埠区,济南市的槐荫区是济南的老商埠区。这里伫立着德、英、日等多国风格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埠建筑群。目前保护比较好的集中在最早开埠区域内的核心区,即经一路——经三路——纬一路——纬五路围合的特色街区和经三路——经五路——小纬六路——纬七路围合的特色街区。

对于商埠文化的利用和开发可以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意产业整合。引进各类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艺术场馆、摄影工作室、影视创作设计工作室、时尚店铺等,把老建筑打造成现代艺术区,打造成济南的798艺术区,让老建筑焕发新的青春。目前,济南市已经规划了百年商埠风情区,并在这些老商埠内建设了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羲古会馆、宏济堂中医药博物馆。羲古会馆在发挥博物馆展示功能的同时还融入了画廊、艺术间工作室、设计公司等文化创意业态,吸引了24家文化创意企业机构的入驻。对济南借助商埠文化和老建筑开发文化创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加强平台载体建设

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还应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和高端业态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因此要更好的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就必须不断的扶持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搭建方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对济南而言,一是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与投资机构合作,组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同时鼓励社会力量认购。打造产权交易融资平台、金融创新融资平台、上市投融资平台等。支持文化产业企业多渠道、多形式融资。二是重视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动漫游戏产业与电子科技的结合,打造动漫游戏行业服务平台,构建公共支撑体系,提高对动漫的创作、资源管理、产品的发行渠道与版权的保护等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完善文化创意产品的网上体验、网上交易等内容,为文化创意产品的交易开辟新途径。四是大力发展文化设计平台,为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等文化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五是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指标评估体系。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结合济南实际,尽快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指标评估和监督机制,使政府能够宏观调控,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向,更新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实现合理调控,有效调控。

(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也是提升济南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除了要有好的政策机制外,关键还在于要有内容创意人才和能够将内容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人才。没有内容就谈不上创意,有了内容创意,还必须把内容创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可能,只有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就济南而言,目前首先要重视引进内容创意人才,也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如文化带头人、艺术接班人等文化专家和文化大家,用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宽松的产业政策留住人才。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新的创意人才,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型的人才的培养,与高等院校联合,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专业学科建设,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内容创意人才。鼓励并扶持高等院校与文化企业联合,加强人才的专业技能培训,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实现内容创意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提高文化经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内容创意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结合《济南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任的高素质经理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的作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现人才队伍的壮大发展和合理流动。

(五)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向传统产业的渗透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认真落实《济南市文化科技创新实施意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研发、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等的创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技术、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融合,鼓励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的研发。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旅游业、工业、农业等的融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是与传统旅游业相互渗透,加快促进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研制,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在全市范围内新建文化创意旅游街区和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场所,延长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注重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品牌的结合,组织好中国济南泉水节、民间艺术节、动漫游戏节、创意设计节等文化节庆,提高济南创意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二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工业、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落实《关于利用老厂房老仓库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加快老厂房、老仓库的创意产业园区改造,形成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传统工业、农业遗产保护相结合。

[1]陈炜敏.这一年,“一院三馆”交完美答卷[N].济南日报,2013-12-30.

[2]文化创意产业—济南城市转型的“点金术”[EB/OL].山东新闻网, 2011-05-27.

[3]山东省济南全市3年扶持50余文化项目[N].济南日报,2011-10-12.

[4]中国济南(槐荫)五国联合皇家马戏杂技开演共计51场[EB/OL].中国山东网, 2014-07-28.

[5]战略研究:济南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A].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2)[C].济南出版社,2013.

[6]2011年高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报告[A].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2)[C].济南出版社,2013.

[7]陈炜敏.济南文化产业面面观[N].济南日报,2012-08-30.

(责任编辑 马晓黎)

邱英,中共槐荫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邮政编码 250001)

G127.521

A

1672-6359(2015)05-0117-07

猜你喜欢

济南市泉水济南
你好,猫婆婆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
泉水与盐水
难忘那眼泉水井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