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抗日战争时期财政政策及其现实启示

2015-01-30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财政思想

符 妹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1937-1945年,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原理,科学地阐述了财政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但成功克服了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困难,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且,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财政思想。今天对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挖掘,对建立科学的财税体制,推动我国“四个全面”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

(一)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

马克思曾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1](P90)科学解决财政问题,根本在于开辟财源,财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毛泽东在论述财政和经济的关系时强调,“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2](P891)他批判了当时片面看重财政工作,却忽略了发展经济的错误做法,指出:“财政困难,只有从切切实实的有效的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忘记发展经济,忘记开辟财源,而企图从收缩必不可少的财政开支去解决财政困难的保守观点,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2](P892)阐述了经济决定财政,发展经济是解决财政问题根本途径的观点,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与财政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奠定了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

(二)强调统筹兼顾、公私兼顾

在我国历史上,施政者“竭泽而渔”导致的失败教训屡屡皆是。毛泽东批驳了“不顾战争的需要,单纯地强调政府施‘仁政’和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2](P892)的两种错误观点和做法,强调要“公私兼顾”、“军民兼顾”。要注意赋税负担,虽重而民不伤,“政府的财政应该放在合理负担即有钱出钱的原则上”,[3]财政赋税要避免“过轻”和“过重”两个极端,既能维持政府工作又能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在合理和可能的范围内,政府要赈济救灾以改良人民生活,“改良办法包括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改良工人和下级官兵的待遇,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救济灾民难民等等。”[3](P376)“救济难民与救济灾荒”,“设立大量的救济基金”,“减租减息”等措施。

(三)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抗日战争初期,根据地军民抗战的军费主要来源于国民党拨款和外部的国际援助。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由初期的“合作”转为防范和瓦解,对根据地和边区实行了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封锁,试图把中国共产党消灭在“原地”。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面临国民党的封锁,另一方面遭遇日本帝国主义对根据地烧、杀、抢的“三光“政策,各种因素夹杂在一起,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立足自身,冷静思考突破困境的方法。毛泽东在这个时候,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财政思想,为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生存的“活路”。毛泽东说:“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靠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2](P1016)“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2](P1132)思想是行动的科学指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根据地和边区实行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生产自给”,根据地全民的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边区和根据地的许多机关做到用费完全自给或部分自给。

(四)提出反对浪费、勤俭节约

毛泽东特别反对贪腐浪费现象,强调经济和财政工作尤其要注意节约,“任何地方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决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2](P1019)为了改善党的工作,进一步节省财政开支,毛泽东采纳了民主人士李鼎铭等人提出的《精兵简政提案》,开始实行“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精兵简政,为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从精兵建设和简政工作两方面,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精兵简政工作。精兵建设通过“裁减老弱,缩编部队,充实连队,加紧训练”的作法,以“达到提高质量、精干机动之目的”。[4]简政工作用陶铸所说的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停、缩、裁、减、撤、并”。[5]通过精兵简政,反对浪费、勤俭节约的思想深入根据地和边区军民的观念中,改进了政府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节约了财政开支,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

二、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政策的历史作用

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政策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背景,集历史性、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于一体,在我国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协调了军民的利益关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确协调和处理好军民的利益关系,是团结军民一致抗战,发挥抗战合力的前提和基础。抗战时期,毛泽东特别强调党的财政经济工作要注意“开源”,要取得财政收入就要想方设法发展经济,帮助人民增加收入。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帮助农民发展农业,党员干部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在发展公营经济的同时,鼓励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吸引外地投资,欢迎私人投资和华侨资本,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欢迎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友好团体和人士到根据地和边区进行投资,从事经济建设活动等。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还强调获得税收、取之于民要注意分寸和尺度,“虽重而民不伤”。要根据变化的情况适时变更土地政策,调整对农民征税的标准,对地主阶级要适当加大征收力度,以减少剥削现象,但要注意不触及地主阶级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财权等根本利益。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注重公私兼顾,团结了农民、地主阶级、资本家等社会阶级及国际社会中友好对待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和民族力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正确协调和处理了军民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挥了抗战的军民合力、阶级合力和民族合力。

(二)培育了勤俭节约的财政支出观念

抗战时期,党的财政经济工作形势严峻,取得财政收入极为困难,勤俭节约显得尤为重要。毛泽东强调,决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财政支出要特别注意节约。为此,党在根据地和边区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反贪腐和反浪费行动,严肃公开公正处理了部分贪腐的党员干部,打击各类贪腐、奢侈无度的行为;开展全民的大生产运动,党员干部、部队军民亲自参与大生产运动,开荒,种菜,纺纱;实行精兵简政,撤并和简化机构,缩减机关人员,裁减部队人员,缩编部队,整合基层连队等。这些举措缓解了机构人员臃肿的状况,逐步改变了党员干部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机关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状况,不但使勤俭、廉洁、节约的观念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财政支出,而且促进了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三)夯实了抗战胜利的财力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在根据地和边区内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以开辟财源,允许在发展公营经济的同时给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想方设法增加财源,最大限度节约财政,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抓住了财政“开源”的根本,既注重“开源”又注意“节流”,使得中国共产党成功克服了边区和敌后根据地的财政和经济困难。抗战胜利后,在毛泽东科学的财政思想指导下,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为根据地和边区财政经济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政策依据,铸造了抗战胜利的物质根基和财力基础,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物质底蕴和财力来源,促进了我国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最后胜利。

三、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政策的现实启示

毛泽东抗战时期的财政思想深刻揭示了经济财政工作的客观规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成功运用。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可以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保障民生,建设民生财政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然而为了生活,首先就要以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为前提。”[6](P32)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的切身利益,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即使面临严峻的经济财政困境,仍然强调党的经济和财政工作取得税收要注意人民能承受的力度,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毛泽东甚至强调,党和政府的财政和经济工作在可能的条件下改良人民生活,给以人民社会福利。改良方法和措施诸如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改良工人和下级官兵的待遇、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救济灾民难民、设立大量的救济基金、取消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等。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启迪我们,经济和财政工作要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注重民生。

2012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就业、养老等民生问题的改革作了详细的阐述。在党的高度重视和顶层设计背景下,我国民生财政发展迅速。近五年,我国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民生财政支出总量不断增长,实现了城乡的免费义务教育,建构起了基本的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明显改善了人民生活。但是,综观近年来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与我国民生事业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民生事业关乎大局,关系人民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应继续继承和弘扬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注重“民生”的优良传统,为民生财政投入提供政策基础和法律依据,建设民生型财政,保障人民利益,增强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二)深化改革,节省财政支出

我国自古就有“节用”、“节财”的思想。孔子说“政在节财”,荀子主张“节用裕民”,墨子主张“国家去其无用之费”,明代宰相张居正说“治国之道,节用为先”。勤俭以建国利国利民。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财政的支出,应根据节省的方针,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7](P129)毛泽东抗战时期发展经济、精兵简政、反对贪污浪费的财政思想,既开辟了财源,又节约了财流。这些思想启示我们,财政工作要开源节流,开源以充裕财源,节流以节省财力。近年来,我国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三公经费”及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与往年相比都有一定的下降,党和政府勤俭治国、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政府机构和人员臃肿的状况依然加重了财政的负担。1982至2013年,我国政府进行了七次行政体制改革,改革的方向从最初“精简机构”到“大部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人员数量上面,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快速扩张。据有关统计,我国公务员的数量由1978年的467万增长至2009年的1553万,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了143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长近4倍。[8](P51-52)行政管理费用的飙升不但加大了财政负担,而且加剧财政收支矛盾,降低了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启示我们,政府精简机构要触及简化的根本,精简机构的同时更要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我国财政工作应坚持勤俭建国、惩治腐败,以防止浪费财力,节省财政开支,建立起节约型、效率型、服务型和廉洁型财政。

(三)发展经济,开辟财源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9](P22)“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10](P221)财政收入是实施国家职能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的根本保障。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苏维埃政府是欢迎外国投资的”。[11](P84)“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兴办实业……。”[11](P150-151)“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的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2](P895)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充分认识到了发展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对充裕财源的重要性。正是在这样的科学认识下,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克服根据地财政和经济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最终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抗战时期的财政思想启示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开辟财源是我们财政和经济工作的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财政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财源基础,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目前,我们的经济和财政工作仍需要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发展经济的精神,正确认识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进一步充裕财源,奠定社会主义坚实的财力基础。

(四)从严治党,发挥党对经济的领导作用

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建设的历史中,马克思主义者曾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列宁从“严格党员标准、严肃党的纪律、严守法律法规、严密监督体系等方面”[12](P4-8)对俄罗斯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引导俄罗斯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者、主导者和助推者。但是,“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等,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和党经受的时代考验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13]中国共产党地位的重要性、历史使命的艰巨性、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和党的建设困难性等使得党从严管党治党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目前,我们党的建设仍面临不少问题,如“一些干部得过且过,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一些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严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漠然置之,甚至欺压群众、侵害群众利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较为普遍地存在,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不仅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而且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较多存在。”[13]现阶段,需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坚定党员的思想信念,严明党的纪律,纠正党内不良风气和党员的不良作风,加强反腐倡廉的机制建设,“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14]举办常规性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四风”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活动等,不断增强人民对党的反腐监督意识,以党内治党带动党外的廉洁风气,形成反腐倡廉的机制体制,培育廉洁的社会风气和观念文化,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力和执政能力,增强党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真正发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3 卷[M].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2 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钟人方.敌后部队的精兵简政[N].晋察冀日报,1942-6-16.

[5]陶铸.谈精兵简政[N].解放日报,1942-4-1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人民出版社,1995.

[7]毛泽东选集:第1 卷[M].人民出版社,1991.

[8]温美荣.勤俭从政与政府行政成本关系研究[J].行政论坛,2014,(0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人民出版社,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 卷[M].人民出版社,1972.

[11]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2]杨小东.从严治党:列宁的探索与启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10).

[13]习近平.谈从严治党:打铁还需自身[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12/c_1112789432.htm.

[1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1 月召开 研究全面深化改革[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28/c1001-22715747.html.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财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