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5-01-30李炳毅牛青霞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现代化体系

李炳毅 牛青霞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李炳毅 牛青霞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提出了协调发展与同步现代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本文通过研究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在思想意识、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体制法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旨在突破困境,积极探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困境;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我国治国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为现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问题,竭力突破困境,切实探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波助澜。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通过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关联: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反映,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所决定;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管理范畴,其作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价值要求并指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在方向指引、精神激励和行为约束等方面,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我党新时期治国理念首创,不仅为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指明方向,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价值诉求。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对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起着积极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现实需求,促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在社会实践中将思想转化为行为,从而有力地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方向指引作用

在当前中国文化资源日益丰富,社会成员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形势下,亟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问题牵引,紧密结合实践,坚持“漫灌”与“滴灌”相结合,提升灌输渗透效能。从目标、政策和舆论三方面入手,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将人们的思想观念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下,促使人们保持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共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精神激励作用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治理不同于统治与管理,它体现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要求国家、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参与其中。人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源自于自身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其中,精神需要反映物质需要并反作用于物质需要,能有效激发人们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而,实现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不仅要靠物质激励,还要靠精神激励,靠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通过民主激励手段,促使激励对象广泛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积极行使主人翁权利。另一方面,通过奖惩激励,强化合理动机,消除不良动机,调动人们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三)行为约束作用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社会如果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整个社会生活将处于无序状态,出现大量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等事件。同样,一种政治体制若缺乏规范,就会造成权力约束的真空,拥有政治权力的人将其手中的权力作为支配资源的手段任意使用,导致腐败迅速膨胀并持续恶化,党和国家将会岌岌可危。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受教育者传导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制度要求,肯定合乎社会规范、制度要求的行为,否定偏离社会规范和制度要求的行为,实现对行为主体的约束和规范,从而有效地促进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困境及表现

就其内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功能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利器。然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期,在思想意识、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机制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思想意识层面:思想观念和政治取向面临挑战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认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产生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或者与人们原有的认识相符合,或者与原有认识相背离,而这种相背离的认识会使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面临挑战。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正面临空前的挑战。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受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潮流传入中国,促使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日益增强,但也造成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负面影响,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取向面临严重挑战。第二,中国共产党自1921正式成立以来,在90多年的风雨洗礼中不断壮大,一些人认为,现阶段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具备了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坚定的社会主义意识,无需再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如果思想意识领域的负面挑战扩大化,将会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危害极其严重。因此,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水平,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人们的思想意识引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教育主体层面:内容和方法面临挑战

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5]然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面临挑战。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偏离社会生活实际,偏离学习和工作实际,偏离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实际。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抽象理论过多地被强调,社会生活和受教育者的现实状况却被忽视,致使教育空泛化;道德观教育侧重于“精神”、“主义”的教育,缺少对现实问题的分析,造成“假、大、空”的现象。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方法脱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包括理论灌输法和实践锻炼法。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最终回归于实践,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并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多采用理论灌输方式,将抽象理论知识传授于受教育者,而很少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剖析社会问题,将抽象理论具体化,更易于受教育者接受与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偏离实际,会导致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偏离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甚至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如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教育客体层面:受教育者主体性缺乏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觉能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6]当前,处于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受教育者主体性缺乏的问题。第一,受教育者缺乏自主思维,缺乏自觉地运用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方式认识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认清自身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不能理性地认识并判断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第二,受教育者缺乏自主选择,对教育者所传授的教育内容只是消极被动地接收、全盘拿来,而不能够自主地根据自身认知结构、道德素质、认识能力和吸收能力,对符合自己思想品德结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予以吸收内化,对不符合自己思想品德结构的内容提出质疑或拒绝。第三,受教育者缺乏创造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继续遵循传统接受教育的方式,而不能创造性地探索出新形式、新方法,不能自觉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提高,不断增强自我思想道德构建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实现自我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吸纳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缺乏,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效。因此,受教育者主体性缺乏,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四)教育体制层面:机制和法治尚未健全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既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保证,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处于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机制和法治尚未健全的问题。第一,在体制机制方面。制度不健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随意性,缺乏严格的教育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管理,更多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种瞬时性的活动,忽视反馈、检测和评估环节。第二,在法治方面。面对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环境,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实现依法治理,体现在个别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仍是空白,无法可依;在有些领域中,人们的法治观念淡薄,教育活动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人治化问题比较严重,一些个人或单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完全看上级领导的主观意念,甚至借思想政治教育的名义行非法的事情。这不仅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混乱,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更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和落实。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要突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诸多困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须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一)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模式

20世纪初,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7]在当时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先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只掌握在部分先进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手中,大部分工人阶级并不了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性质,也不明确本阶级的历史使命。通过“灌输”,通过学习、宣传和教育的方式,使工人阶级形成阶级意识、明确阶级使命。新时期,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面临各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必不可少,具体应做到:

1.坚持理论灌输,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工人阶级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优秀的知识队伍,整个工人阶级已不需要从外部进行阶级意识灌输。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就工人阶级内部单个成员来说,仍需灌输社会主义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使广大受教育者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思想意识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创新灌输模式,实现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要打破传统的“单向式”、“填鸭式”,构建一种主客体双向互动模式。教育者要从受教育者实际知识背景和思维结构出发,因人而异地进行说服教育,向受教育者传导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受教育者应转变传统被动接受信息的形式,积极对教育内容进行认识和吸收,内化为自身思想品德,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作用力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内涵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内容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结合实际,教育活动的开展要融入实际,结合实际生产和生活进行。针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面临的挑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应做到:

1.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现代社会中,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仍固步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呈现出与经济政治实际“两张皮”的状态,甚至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理解;有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未真正融入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工作,而在社会活动中上演“独角戏”。为克服类似问题,应做到: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深入剖析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抽象理论具体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社会实际。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情况及受教育者思想的变化而动态发展,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入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理论灌输法和实践锻炼法,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最终运用于实践。因而,教育者除了进行理论灌输外,还要采取实践锻炼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切实融入受教育者的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等各项具体工作中,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从而发挥其对各项具体工作的推动作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作用力,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三)把握接受主体的需要,实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有效接受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授予者,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吸纳者。教育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两种不同的思想进行交流和沟通。针对当前受教育者主体性缺乏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具体要做到:

1.把握接受主体的需要,增强教育成效。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8]需要是人自身生存的必然性,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生产获取所欲求的对象,这种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切实了解并满足接受主体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主体需要的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成效的前提。主体需要越强烈,就越能深刻理解、认识和掌握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从而达到教育目标和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提高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的思想激发并促进教育客体思想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通过教育对象,即接受主体直接体现出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摒弃传统教育中教育者为主动者、受教育者为被动者的方式,在切实把握接受主体需要的基础上,促使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认识、自主选择和自主创新,促进自我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实现自我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四)建立健全机制法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势必对公共权力运行提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利器,必然要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应做到:

1.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第一,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评估制度与标准,定期对各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考评,坚持考评机制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并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网站,使考评更具时效性。第二,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包括确立目标、贯彻目标、评价效果和反馈信息在内的完整过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但要自上而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要自下而上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党组织,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系统,将来自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整合汇总,为下一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宝贵经验;引导政治社团,如共青团成为信息反馈的重要媒介作用,协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2.着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法治理。第一,要实现在个别特殊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法可依,如制定网络等新媒体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第二,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法必依,改变传统教育活动中的随意性和人治性,树立法律法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权威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法治理。但法律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自由而非限制自由,因此,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法律化。

总之,当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势必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分析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思想意识、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机制体制等方面入手,竭力突破困境,切实探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郑言,李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3).

[3][5][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5、207、160.

[4]莫纪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J].法学杂志,2014(04).

[7]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8]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2.

责任编辑:刘建文

G 412

A

1671-2994(2015)03-0036-04

2015-04-16

李炳毅(1957-),男,甘肃白银人,甘肃农业大学纪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牛青霞(1990-),女,山西岚县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现代化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