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下水”,让写作指导“接地气”
2015-01-28葛德均
葛德均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有部分教师,习惯当“作文教练”,站在岸上教学生“游泳”,自己就是不“下水”。
体育教师在教学生各种球技、运动动作时,大多会给学生作示范,音乐教师也会领唱、试唱,美术教师会提笔绘画或书法,理化教师会亲自做实验演示、给学生示范解题步骤。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周学祁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事态,把熟悉的当成陌生,设身处地揣摩、切合学生心态”的“稚化”艺术,并列举了“思其所思,以导深思”、“惑其所惑,以利解惑”、“难其所难,以利化难”、“错其所错,以求防错”的稚化路径。这些非语文学科教师的教学策略,对我们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应该是有所启迪的。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动笔,或是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
遵循叶圣陶先生的教导,基于对“下水”写作的认识,笔者经常实践之。有时,先写好一篇范文展示给学生,再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启迪学生,指导学生写作。有时,给学生布置好作文题,自己也在教室里写,完成后师生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有时,在批阅完学生作文后,我故意把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譬如动不动就是“路捡钱包,归还失主”,动不动就是“亲人逝去,痛不欲生”,动不动就是“大雨滂沱,雨伞相赠”,等等)集中“稚化”到笔者的名下,让学生在似曾相识的“破绽”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笔者写过一篇《雨天读古诗》的散文,并告诉学生:只有对写作素材烂熟于心、融会贯通,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有几名学生很是喜欢这类文化散文,心仪之余,认真寻找和查阅相关的资料,消化,吸收,感悟,诉诸自己的语言,成就了《美好的相遇》《像苏轼那样:今天真好!》等好作文。笔者的小诗《如果你是……》则是与学生们学习了诗歌后的课堂即兴创作,虽然显得粗糙,但因为笔者在课堂上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所以在展示我的“下水”习作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与其说是学生对笔者的钦佩,不如说是对老师“下水”行动点赞,笔者从中感受到了师生间距离的贴近。在这堂课上,笔者还和学生们集体模仿创作,并现场共同修改而成一首《取决的因子是心境——写给一位抑郁沉闷的朋友》,极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可见,只有经常“下水”写作,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态,知晓习作的甘苦,用期待和宽容的目光,积极鼓励在有限的时空中“戴着镣铐跳舞”的孩子们;只有经常“下水”写作,才能真正感染和引领学生,使之渐渐学会舞文弄墨,由崇敬老师走向崇敬语文;只有经常“下水”写作,才能客观、公正地批阅和评判学生的习作,发现学生思想的星星火花,呵护学生尝试的稚嫩触须,批在关键处,评到点子上,落地生根,切实可行。
值得注意的是,“下水”作文并不是教师简单地以学生心态“易位”后的文字表现,而是一种力求高屋建瓴地融入学生世界的创作状态,贵在恰到好处,不能自诩炫耀,显露失当。偶尔地“稚化”,也应是大智若愚地呈显,不能过火失真,弄巧成拙。
另外,教师还要“阅读”。在说到教师“下水”作文问题时,叶圣陶先生也强调了教师的“下水”阅读:“跟教作文一样,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笔者的观点是,教师只有“下水”阅读,才能真正地“下水”作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