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15-01-27张菊凤
张菊凤
【关键词】小学生 口语交际 提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A-0088-01
口语交际训练不是单纯的听说训练,而是听话和说话的发展,是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和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喜欢说
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不少学生在课堂中不愿意发言、提问、质疑,在口语教学中也习惯被动接受。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注重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首先,要注重营造宽松、自由、活泼而民主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说。以“我们的课余生活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以“我的课余生活”开题,展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照片,接着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有哪些内容,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学生也有话可说。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有太高的表达水平,而要以学生喜欢表达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大胆开口说,鼓励学生尽情表达。其次,要注重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如在“风景优美的地方”的口语表达教学中,教师借助幻灯片向学生展示黄山迎客松、蜀南竹海等美景,然后以“我去过的旅游景点”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说,自然有话可说。又如在“观察中的发现”教学中,教师在课前收集几片树叶,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并说出他们的异同点,然后引出观察话题,这样学生才能从生活中寻找到表达的素材,做到有话可说。
二、改革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教授说的方法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交际情境中进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本教学上,口语教学不仅所花时间较少,方式也简单,或是没有让学生较好地在情境中进行表达,或是让学生根据口语交际主题简单地说几句话后,教师就按照自己的讲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说的兴趣。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教给学生说的方法,让他们在情境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表达交流活动。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如在“我看到了……”的口语表达教学中,教师先以游戏“比眼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是如何观察的,观察顺序怎样。其次,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表达技巧。以“我敬佩的一个人”的口语教学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所敬佩的人的某一方面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进行表达。最后,在组织模式上,教师先引入课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然后总结反馈,最后再以示范表达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说,并且乐于交流。
三、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造说的机会
口语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口语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反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并以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整合应用好教材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首先,要注重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如在“向你推荐一本书”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先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话题,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过哪些课外书,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其他同学,从中引导学生说出推荐的理由。其次,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拓展说的范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表达。如在以“采访”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了“我是小记者”的活动,引导学生充当小记者对班级中有特长或某一学科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采访,通过采访活动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在“策划一次活动”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春游”“我的生日聚会”“父亲节”“教师节”等生活经验策划节日活动,大胆地跟同学交流活动策划方案,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口语表达,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