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研究

2015-01-27周淑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1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周淑华

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研究

周淑华

目的探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7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选择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身体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中得到最佳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身体指标的改善。

急性间质性胃炎属于临床综合症,该疾病的病因较为复杂,而且发病急,主要有肾小管的功能衰竭,降低滤过功能,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包括肾小球和肾血管的轻度病变、肾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急性肾功能的障碍等,该疾病会累及全身较多的器官,肝脏组织会受到更加严重的的损伤[1]。该疾病在早期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水电解质的紊乱情况及时纠正。与此同时给予免疫制剂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7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采取不同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7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08±5.34)岁,病程范围1~4.6年,平均病程(2.43±0.22)年。对照组患者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1.02±5.29)岁,病程范围1~4.8年,平均病程(2.39±0.24)年。两组患者的身体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首先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维持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的平衡,给予营养支持。若患者因为感染而患病,则对致病菌给予抗感染的治疗,若患者病情严重,则采取甲泼尼松龙的使用,将4 mg/(kg•d)的甲泼尼松龙溶入在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中,给予静脉滴注,若患者有透析指证则每隔一天都要给予一次血液透析治疗。同时还要口服泼尼松,针对病情的改善逐渐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连续进行一个月的治疗。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患包括机体酸碱紊乱的纠正,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要求定期采取血液透析,缓解身体症状。观察患者身体症状的改善情况。

1.3 疗效标准

治疗显效:患者24 h的尿蛋白不足0.3 g,血蛋白和肾功能没有异常,检查为阴性,没有水肿的症状;治疗有效:患者尿蛋白的下降率大于50%,血蛋白和肾功能得到好转;治疗无效:患者的身体症状和指标没有满足上述,和治疗前相比没有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显效25例,占比为62.5%,13治疗有效例,占比为32.5%,治疗无效2例,占比为5.0%,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3例,占比为36.1%,治疗有效17例,占比为47.2%,治疗无效6例,占比为16.7%,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中得到最佳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化指标

实验组患者24 h的血肌酐为:(92.18±36.18)mg,血尿素氮为:(6.14±1.59)mmol/L,24 h尿蛋白定量:(0.30±0.17)g。对照组患者24 h的血肌酐为:(135.26±41.68)mg,血尿素氮为:(10.43±4.37)mmol/L,24 h尿蛋白定量:(1.19±0.54)g。实验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与使用青霉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联,使用抗菌药物会诱发体液的免疫反应,造成肾小管和肾间质的病变,从而诱发急性的间质性肾炎,因为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药物造成该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针对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安全性高,抗炎和抗过敏效果显著,患者都得到了疗效。免疫抑制剂可降低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对严重反应有预防作用,控制其出现过敏反应[4]。在该疾病治疗中,必须合理应用药物,否则会造成不良反应,加重病痛,降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情绪。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一般,身体指标也没有得到改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中得到最佳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能到疗效,有助于身体指标的改善。

[1] 薛增奇,刘金女,郑设锋,等. 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1): 198-199.

[2] 杨梅. 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100例[J].中外医疗,2014,33(18): 121-122.

[3] 张铿. 免疫抑制剂泼尼松治疗6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4,33(18): 123-124.

[4] 李雪齐. 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J]. 临床医学,2015,7: 49-50.

Efficacy of Immunosuppressor in Treatment of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ZHOU Shuhua People’s Hospital in Fuyuan County,Jiamusi 156500,China

ObjectiveImmunosuppressor treatment method and its effect for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are to be studied.MethodsChose 76 patients with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September 2015 and separate them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40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immuosuppressant treatment,while 36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then compared patients’ physical improvemen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Patients’ treatment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was 95.0%,which was higher than 83.33%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n efficacy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0.05). Besides,patients’ biochemical indicators in study group were much more favorable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0.05).ConclusionImmunosuppressor is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patients’ physical health.

Immuosuppressant,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Treatment effect

R983

A

1674-9316(2015)31-008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31.062

156500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急性间质性胃炎;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临床观察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中治疗及护理效果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使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探讨
小切口治疗阑尾炎病人的应用与观察
胃溃疡通过西药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临床观察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
急性重症胰腺炎80例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