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探讨
2015-01-26魏涛
魏 涛
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探讨
魏 涛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18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复苏与护理方法)90人,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新生儿复苏与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更加专业、系统的方式进行复苏与护理)90人,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接受专业、系统的复苏与护理之后,新生儿存活率高达97.8%,且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对照组新生儿存活率为68.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窒息采用更加专业、系统的方式进行复苏与护理能够有效的挽救新生儿生命,提高存活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生儿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没有自主呼吸或呼吸不规则的现象。严重窒息会导致新生儿智力、行动能力异常,直接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指标。本次对比研究主要探讨采用更加专业、系统的方式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的临床效果,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18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观察组在采用专业、系统的复苏与护理方式后,新生儿窒息的存活率提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18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人。观察组产妇年龄为19~38岁,平均年龄为(27.6±4.2)岁,其中早产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18~35岁,平均年龄为(26.2±3.4)岁,早产4例。两组产妇大多存在两项以上高危因素,在年龄、病史、家族遗传、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90人采用常规的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复苏与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专业、系统的复苏护理方法。分娩前准备好实施复苏的器械、药物,出生后迅速判断新生儿呼吸、肌张力等,一旦确诊为新生儿窒息立即采取急救。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新生儿保暖,复苏台温度30℃~32℃为宜[1],尤其是早产儿头部以下应放置在灭菌袋中,复苏过程中要保持新生儿最佳体位,应为头轻微仰伸位[2]。胎头娩出后应及时清理新生儿口咽、鼻中分泌物,,如仍无自主呼吸可采用人工呼吸并辅以药物注射。复苏后仍要严格控制温度,保持恒温状态,严格遵照医嘱,必要时可以放置在保温箱。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对心肺、体温、呼吸、氧饱和度、尿量精神情况进行严密记录。为避免发生呛咳可以延缓喂奶时间。为避免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工作必须在无菌环境下进行[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新生儿娩出到复苏后的脸色变化、呼吸情况、心率、对刺激的反应、哭声大小及肌张力[5],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健康存活状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评定指标
患者在经过专业、系统的复苏与护理之后,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标准。显效:新生儿在护理后正常出院,没有发生并发症;有效:新生儿在复苏护理后仍需要在保温箱内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出院,但发生了并发症;无效:新生儿接受治疗以后呼吸仍然没有恢复,发生死亡或者引发智力、行动能力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窒息患者在接受不同的复苏与护理之后,观察组90例健康存活88例,有效率高达97.8%,其中1(1.11%)例患者发生死亡,1(1.11%)例患者发生智力异常;对照组健康存活62例,存活率为68.9%,其中死亡8(8.9%)例,20(22.2%)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智力、行动能力异常。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27 014)。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优生优育成为现代人的生育指标,尤其是80后特别注意孕期护理,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但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出现新生儿窒息现象,导致新生儿智力、行为能力异常,给家庭带来沉重打击[6]。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是衡量产科质量的标准之一,分娩前应评估是否发生宫内窘迫,做好产前准备,胎头娩出后立即清理口咽、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啼哭质量、肌张力、皮肤颜色等。若没有自主呼吸或者呼吸不规则可采取人工呼吸。在复苏与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温,室温保持在26℃~28℃,复苏后的新生儿应间隔24 h后喂养且宜采用有经验护士,小勺递喂,防止发生呛咳。新生儿娩出后的复苏与护理要求医护人员动作娴熟、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判断能力,复苏过程需要迅速判断做出决定,这个决定时间会直接影响新生儿的存活率,采用专业、系统的复苏与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观察组在接受专业、系统的复苏与护理之后新生儿存活率高达97.8%,且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对照组新生儿存活率为68.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于新生儿窒息采用更加专业、系统的方式进行复苏与护理能够有效的挽救新生儿的生命,提高存活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降低。
[1] 易翠兰,种翠宁,李洁萍. 3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1,32(26):5500-5502.
[2] 廖明芬,黄萧,张柔.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体会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69-70.
[3] 高海燕,孔彩玲.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配合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3):618-619.
[4] 简毅英. 新生儿窒息168例急救复苏与护理[J]. 临床研究,2009,16(13):39-40.
[5] 贺万香,梁迎盈,王存艳,等. 新生儿窒息120例急救复苏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22):3789-3790.
[6] 方玉琦. 新生儿窒息82例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探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4):1866-1867.
Nursing of Neonatal Asphyxia Resuscitation
WEI Tao MCH Hospital of Zhenping County,Nanyang City,Nanyang 47425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methods and effect of neonatal asphyxia recovery and nursing.MethodsChose 180 cases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in our hospital of neonatal asphyxia patients,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ventional recovery and nursing methods)of 90 people,observation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neonatal recovery and nursing,apply more professional and systematic way to recovery and nursing)of 90 people,then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after accepting professional and system recovery and nursing of neonatal survival rate 97.8% was higher,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greatly reduced. Control group’neonatal survival rate was 68.9%,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For neonatal asphyxia adopt more professional and systematic way of recovery and nursing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save the newborn's life,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ill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Newborn,Asphyxia,Resuscitation and nursing
R473.71
A
1674-9316(2015)30-025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30.192
474250南阳,镇平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