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林业产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5-01-25林生鸾孙羊林郝奇林
林生鸾 孙羊林 郝奇林
(江苏省扬州市林业生产技术指导站 225009)
扬州市林业产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林生鸾 孙羊林 郝奇林
(江苏省扬州市林业生产技术指导站 225009)
针对扬州市花卉苗木、茶叶、果树、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等六大林业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龙头企业不多、总体效益不高、发展潜力有待挖掘等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林业产业,典型示范、分类推进林业产业,加强领导、明确林业产业发展责任等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林业产业;建设现状;发展对策;扬州市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淮河平原南端(E119°01′~119°54′、北纬N31°56′~33°25′),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润、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于栽花种草、植树造林;同时孕育了深厚的绿化传统和文化,“绿杨城郭是扬州”、“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是古代扬州绿化的真实写照[1]。近年来,扬州市在强势推进植树造林、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林业产业的发展,坚持产业和生态并重,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通过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资源总量、促进生态建设,2011年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本文通过对扬州市花卉苗木、茶叶、果树、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等6大林业产业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各产业特点,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林业产业发展途径和对策。
1 扬州市主要林业产业建设现状及特点
到2014年底,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13.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1.0%。全市花木、茶叶、果树等6大产业全面发展,总产值65.4亿元。
1.1 花木产业持续发展
花木是扬州市一项传统的优势产业,在林业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呈持续发展态势。
1.1.1 发展历史
扬州市花木生产起始于唐,发展于清,繁盛于今。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全市花木已形成“四大区域”特色。一是以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和曹王林园场为中心的盆景、盆花及苗木新品种生产繁育基地。培植的盆花盆景曾参展国内各大博览会,并多次获得殊荣。扬派盆景作为全国传统的五大盆景之一,更是享誉国内外。二是以江都为中心的常绿地景苗木生产基地。素以规模大、规格全、质量好而享誉全国,目前正大规模地发展大规格苗木和彩色树种,形成了一批以朴树、榉树、紫薇、桂花等为主的大树园和以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红枫等为主的中高档彩叶树种苗圃。三是以高邮、宝应为中心的造林苗木繁育基地。主要繁育杨树、柳树等苗木,近几年随着林业的转型升级及市场等因素影响,面积在萎缩。四是以扬州城郊为中心的常绿苗木、盆花等生产基地。主要发展广玉兰、蜀桧、龙柏等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和各类盆花,生产量占全市同类产品总量的80%以上。此外,邗江甘泉80公顷的樱花樱叶、单体面积全国最大的仪征枣林湾芍药园在省内外均富盛名[2]。
1.1.2 建设规模
全市花卉苗木总面积2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区,其中江都区面积最大,达1.4万公顷,面积位居江苏省第三、效益位居江苏省第二,2000年江都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宝应、高邮、仪征、邗江、广陵等地面积也都在700公顷以上。据统计,全市花木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的大户有500多户,7公顷以上的有200多户,70公顷以上的专业种植户已有20多户。悠久的花木生产历史,加上引种力度不断加大,丰富了全市花木种质资源,品种达1000多个,目前市场主打品种有800种左右,既有常绿树种,如大叶女贞、桂花,又有落叶树种,如银杏、马褂木;既有乔木,如水杉、栾树,又有灌木,如紫荆、绣球;既有乡土树种,如琼花、朴树,又有引进树种,如北美枫香、加拿大红叶紫荆[3]。
1.1.3 市场效益
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全市产生了一批花木生产、销售、绿化工程施工、市场经营的企业和大户。据调查,全市有花木企业315家,从业人员6490人,形成了以苏北地区占地最大、拥有4万㎡交易大棚的阿波罗花木市场为龙头,以曹王花木市场、郊区花木市场为补充,集花卉、苗木批发与零售为一体的营销体系[4],2014年实现总产值24亿元。全市现有花木产业合作社、花木经纪人组织、花木产销共同体100多个。
1.2 茶叶产业稳步发展
茶叶生产集中在扬州市西部丘陵地区[1],涉及仪征、高邮、邗江3市、区。近几年来,扬州市积极提升茶叶生产水平。一是稳定茶园面积产量。全市茶叶面积稳定在0.23万公顷,2014年全市茶叶产量660吨,产值1.7亿元。仪征是扬州市茶叶生产大市,拥有茶园面积0.22万公顷,2014年产茶叶546吨、产值1.165亿元。二是注重茶叶品种品牌。以福鼎大白、鸠坑等良种为主,面积0.21万公顷,占90%以上。通过多年的努力,创造了“绿杨春”、“皓茗”等知名品牌,其中“绿杨春”茶叶多次在全国、省、市茶叶评比中获奖,品牌价值达3.62亿元。同时建成了一批绿杨春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建立了“绿杨春”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制定了“绿杨春”茶叶省级农产品地方标准,全市申报认定“三品”茶叶22个。三是突出加工销售。有茶叶加工企业40多家,年产干茶500多吨、产值1.3亿元,其中仪征35家,主要企业有:扬州市大自然茶叶公司、扬州聚源春茶叶公司、仪征市捺山茶叶试验场等[1]。
1.3 果树生产快速发展
扬州市具有高温多湿的气候特点,是我国北方水果和南方水果的过渡地带,水果以梨、葡萄和桃等为主[1]。全市果树面积0.38万公顷,年总产量3.5万吨,产值2.5亿元。呈现出“四化”特点:一是园区化。已建成以日本梨、油桃、葡萄和猕猴桃等特色水果为代表的林业产业园区30多个,如高邮界首连标葡萄园、宝应安宜贾桥油桃园、江都樊川猕猴桃园等。二是品牌化。经过创建,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果品品牌,主要有扬州山水梨、“康植园”猕猴桃、连标葡萄、“红枫”银杏、“尹山香”果品等。高邮果园生产的“丰水、幸水、爱甘水、新高”等扬州山水梨多次获省优质水果奖;连标牌葡萄系列产品也多次获奖,其中“巨玫瑰”葡萄获特等奖并填补了江苏省空白、“甬优”葡萄获金奖、“金手指”葡萄获银奖。三是民营化。扬州市原国有果园场圃,或改制或撤销,而民间资本投资的民营果园却不断涌现。四是优质化。宝应果园的“水月”牌水果已通过有机认证,全市“三品”水果面积0.1万公顷,有“三品”品牌26个。
1.4 木材加工不断调整
木材加工起始于80年代后期,全市现有企业300多家,主要分布在江都的小纪、高邮的临泽、宝应的鲁垛、广陵的头桥等地。产品主要有胶合板系列、集装箱底板系列、纤维板系列、包装箱系列、木工板系列,主要用材为杨树等地产树木。全市木材加工产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年耗材59.3万立方米,出口创汇1770万美元,利税8769万元。龙头企业有快乐集团、扬州丽邮人造板有限公司、宝南木业等。扬州市丽邮人造板有限公司主要利用小径木材、枝桠材、林木“三剩”物,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年耗材10万多立方米,年产值1.3亿元。
1.5 森林旅游日益升温
森林旅游是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30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森林旅游建设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培育与利用齐抓、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5]。扬州市森林旅游起步于上世纪末,森林旅游资源主要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园区、景区等。经过10多年的建设,森林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全市现有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个、动物园1个;另外,还涌现了一批集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园区,全市森林旅游经营面积0.42万公顷。宝应正润、高邮东湖、仪征枣林湾、江都朴园、邗江润扬、广陵凤凰岛等地已成为生态旅游休闲的目的地;平原绿化、水上森林、湿地风光已成为扬州市森林旅游的特色[6]。
1.6 野生动物产业开始起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扬州市涌现了一批特种野生动物养殖企业,主要养殖梅花鹿、果子狸、灰天鹅、七彩山鸡等。此外,还有一批以蛇皮、动物毛皮为原料生产二胡、皮衣的企业。全市野生动物产业年产值近亿元,其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规模企业17家,产值近4900万元。扬州高特经济动物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全国豪猪、果子狸驯养繁殖规模最大的基地,并探索出饲养果子狸的全套技术流程,2014年实现销售额1500多万元,利润200万元。
2 存在主要问题
尽管在推进林业产业化过程中,扬州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地区比、与大农业中其它行业比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2.1 龙头企业不多
2014年全市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36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7家、市级62家,在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林业类仅10家。
2.2 总体效益不高
全市林业产值无论是绝对数,还是林业产业产值占比,在全省位次都不高;在市内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其行业比也处于劣势。
2.3 发展潜力有待挖掘
一方面,发展花木、果树、茶叶需要土地,但受到政府用地规划制约;另一方面,多数企业规模较小,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贷款融资难。
3 发展对策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总要求,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契机,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3.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林业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基本形成了“沿江花木,丘陵茶叶,里下河商品林,果树、木材加工、野生动物繁殖及经营利用、森林旅游覆盖全市”的产业格局。今后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资源环境现状、生态功能特点和现有格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制定发展规划。丘陵山区,继续重点打造高效茶园生产示范基地,加大地域特色品牌塑造力度,提高扬州市茶叶知名度。沿江地区,着力打造现代化花木示范园区,开展花木拓面提质工程,重点建设江都花木产业基地,形成“一区两片”的花木产业带。里下河地区,重点扶持发展以梨、葡萄、猕猴桃等为主的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在全市选择性扶持发展森林旅游和木材加工企业,产业间互动,共同提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2 典型示范,分类推进林业产业
全市六大林业产业既有种植业、养殖业,又有加工业、服务业,涉及一产、二产、三产,扬州市既有平原,又有丘陵,情况复杂,必须通过分类培育典型,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发展。
3.2.1 以园艺高效创建为抓手,推动花茶果发展
一是规模化种植。加强标准园内土壤、空气、灌溉水等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建设;水果、茶叶集中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二是标准化生产。普遍应用园艺优良品种,生产设施设计建造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耕作管理技术到位,采用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推广集约化育苗、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等生态栽培技术,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节本增效15%以上;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100%推行标准化生产;健全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等管理制度,档案齐全、完整,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三是商品化处理。建立专门的产品采后处理场地,配置必要的预冷、清洗、分等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建立冷链系统,产品经统一包装、标识后销售,销售产品有产地准出证明。四是品牌化销售。做到注册有商标,积极开展“三品”认证、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带动农民增收作用不断增大。五是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与农民联系紧密,与科研、教学、推广部门建立技术依托关系,做到生产资料统购统供、种苗统育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产品商品化处理、品牌销售。
3.2.2 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推动全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和木材加工业发展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着力发展优质环保新产品。重点发展江都市快乐集团和高邮市扬州丽邮人造板、广陵盛源金木有限公司等;积极发展国家政策允许、饲养技术成熟、市场销路看好的特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业,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之路。重点扶持发展高邮市高特经济动物有限公司(果子狸、豪猪等)、江苏华广鹿业酒业有限公司(梅花鹿)等龙头企业。
3.2.3 以创建星级旅游景区为抓手,推进森林旅游业建设
目前扬州市星级森林旅游景点较少,必须加大创建力度;创建工作必须坚持“以林为根本,以水为主脉,以绿为色调,以土为特色”的原则;将森林旅游纳入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将森林旅游融入扬州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旅游的大环境,将扬州市深厚的古代森林文化与现代林业文明有机结合,形成吃、住、行、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一条龙的产业带,既能让国内外游客饱览“山、水、田、林”自然美景,又能欣赏“花卉、翠竹、园林、盆景”森林文化[6]。
3.3 加强领导,明确林业产业发展责任
建立林业产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财政部门加大对林业产业建设的投入,金融部门加大对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把花茶果等作为一项重要发展内容统筹规划,旅游部门搞好与林业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大森林旅游的宣传和开发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全市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林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调动创造性,协同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参与文献:
[1]扬州市林业局.扬州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R].2010,(8).
[2]张松荣,赵景奎.扬州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200-203.
[3]赵景奎,林生鸾,张淑,等.扬州市花卉苗木产业现状研究与发展建议[J].江苏林业科技,2013,(4):54-57.
[4]林生鸾,孙羊林,黄健,等.扬州市花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209-210.
[5]刘惠兰.森林旅游发展大有空间——专访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J].经济,2012,(12):6-8.
[6]孙羊林,郝奇林,林生鸾,等.扬州市生态旅游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林业科技,2014,(6):55-58.
S750
B
1004-7743(2015)04-0021-04
201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