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特点
2015-01-25李小茜何建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李小茜 何建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特点
李小茜何建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摘要〕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陀中心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收住的CHF气阴两虚证患者病例,探讨本病证与发病年龄、性别差异、伴发疾病以及实验室指标等的相关性。结果CHF气阴两虚证多见于80岁以上的患者; 50~69岁的女性患者以及70~79岁之间的男性患者较多发;常并发冠心病、房颤、糖尿病等疾病;中医病名多为胸痹心痛病、心悸病;临床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心悸、下肢浮肿、乏力、寐差、小便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细等;心功能Ⅲ级以及BNP>1 006 pg/ml的患者相对较多。结论CHF气阴两虚证在发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以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
第一作者:李小茜(1979-),女,博士,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器质性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之一。证候研究是中医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病证结合原则指导下的疾病证候规范化与标准化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前期研究中,总结归纳出CHF的临床常见证候以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等〔1~3〕,其中气阴两虚证是CHF临床较为常见的证型之一。根据相关纳入、排除标准本次研究主要针对CHF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中医病名诊断以及与心功能分级、脑钠肽指标的相关性等特点进行提取归纳。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陀中心医院等医院收治的CHF气阴两虚证患者病例。纳入标准:具备明确CHF诊断、心功能分级以及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的病例。排除标准:①重复出现的病例;②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
1.2评价与筛选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整理病历,提取并录入数据信息,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评价以本次发病情况为准。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描述。
2 结果
2.1年龄与性别分布在1 451例CHF患者中,辨证为气阴两虚证型的共有268例,男117例,女151例。发病年龄方面,CHF为增龄性疾病,多见于80岁以上的患者〔142例(53.0%),男62例,女80例〕。其中50岁仅1例(0.4%),为男性; 50~59岁15例(5.6%),男7例,女8例; 60~69岁26例(9.7%),男9例,女17例; 70~79岁84例(31.3%),男38例,女46例。气阴两虚证的女性患者较男性多。
2.2并发疾病并发冠心病194例(72.4%),房颤92例(34.3%),2型糖尿病66例(24.6%),脑梗死53例(19.8%),慢性支气管炎39例(14.6%),室性早搏33例(12.3%),肺部感染30例(11.2%)。
2.3中医病名中医学中没有CHF的病名,是根据症状表现进行归属命名的。268例CHF气阴两虚证患者中,以胸痹心痛病为中医病名诊断的最多,有140例,占到总体的50%以上;其次为心悸病名,有51例(19%),胸痹病名诊断21例(7.8%),喘病12例(4.5%),而中医诊断为水肿病的仅有1例(0.37%)。
2.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胸闷238 次(88.8%),气促170次(63.4%),心悸127次(47.4%),下肢浮肿95次(35.5%),寐差94次(35.1%),乏力93次(34.7%),纳差91次(34.0%),咳嗽82次(30.6%),头晕54次(20.2%),咳痰50次(18.7%),小便量少44次(16.4%),胸痛40次(14.9%),大便干结33次(12.3%),不能平卧28次(10.5%)。舌红、苔薄、脉细为CHF气阴两虚证的主要舌脉表现,出现频次依次为167次(62.3%)、140次(52.2%)、140次(52.2%),其余为舌暗87次(32.5%),舌淡78次(29.1%),苔白126次(47.0%),苔腻65次(24.3%),苔黄34次(12.7%)脉弦91次(34.0%),脉数36次(13.4%),脉滑33次(12.3%)。
2.5心功能分级与脑钠肽(BNP) 268例CHF气阴两虚证患者中,有明确心功能分级的有266例,其中以心功能Ⅲ级最多,有140例(52.6%),其次为心功能Ⅱ级101例(38.0%),Ⅳ级24例(9.0%),仅有1例(0.4%)为Ⅰ级;有BNP检测结果的病例共58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衰分级标准(NYHA分级)〔4〕,将BNP结果分为: 1级(<95 pg/ml)、2级(95~221 pg/ml)、3级(221~459 pg/ml)、4级(459~1 006 pg/ml)、5 级(1 006 pg/ml以上)五个等级,结果发现BNP 5级患者较多,共16例,其次为2级13例,1级11例,3级10例,4级8例。
3 讨论
随着CHF临床发病率的逐年攀升,医务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本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目前对于CHF气阴两虚证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实验模型的确立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与评价等方面〔5~8〕,而本病证的临床证候规律以及辨证标准的研究较少。目前关于CHF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进行,即主症心悸、气短、疲乏、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次症头晕心烦、口干、面颧暗红;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导致CHF发生的基础疾病较多,影响因素纷繁,加之证候本身的复杂性,故现有的诊断标准很难较好地满足临床的辨证需求,亟待充实与完善。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从多个角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CHF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规律,相信随着后期更加深入的研究与临床验证,可以较客观地确立本病证的诊断标准,推动CHF中医证候的标准化进程。
4 参考文献
1何建成,王文武,丁宏娟,等.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J〕.中医药通报,2008; 7(1) : 58-60.
2李小茜,何建成,曹雪滨.基于系统和网络生物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 20(1) : 57-9.
3李小茜,何建成,黄品贤.基于临床病例回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 28(5) : 1339-45.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65-6.
5张希,胡松.生脉饮合炙甘草汤治疗慢性心衰气阴两虚证4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7; 23(6) : 11-2.
6贺泽龙,郭振球.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与心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2004; 45(3) : 212-4.
7徐慧聪,宋光辉,沈嫱,等.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 9 (10) : 1155-7.
8杨志刚,李韵霞.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3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32(12) : 19-20.
9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80.
〔2014-07-19修回〕
(编辑袁左鸣)
通讯作者:何建成(196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398)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XBR2011070) ;上海市博士点建设基金(K110412) ;基础医学院攀登计划(A1-N1401011304)
〔中图分类号〕R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 15-4205-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