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2015-01-25李岳泽刘梅洁李鸿泓
李岳泽,刘梅洁,李鸿泓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北京 100043)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李岳泽1,刘梅洁1,李鸿泓2△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北京 100043)
由于中西药物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均缺乏特效的根治方法,因此对该病的积极预防尤为重要。中医“治未病”理论内涵丰富,对生活方式致病认识独到,所采取的措施简易可行,可以对骨质疏松症的现代预防进行有效的指导。故结合古代文献论述和现代研究成果,对骨质疏松症的“治未病”内容概括为:精神内守、心理平衡,谨和五味、膳食合理,起居有常、适度运动,因人制宜、有效指导,这4个方面在具体运用中必须密切结合,才能发挥最佳的防治效果。
治未病;骨质疏松症;防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其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疾病的第七位[1]。随着社会的日趋老龄化,近年来有多项统计资料表明,骨质疏松症(包括骨量减少)的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2]。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经过长期实践确立了“肾主骨”的理论,并以“辨证施治”和“标本兼治”等整体治疗观为指导,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3]。然而,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同样缺乏特效的根治方法,因此对该病的积极预防尤为重要。2011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指南》明确指出,骨质疏松症预防的基础措施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及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基础措施”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初级、二级预防以及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期间[4]。与《指南》的理念相仿,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内涵丰富,对生活方式致病认识独到,所采取的措施简易可行,可以对骨质疏松症的现代预防进行有效的指导。结合古代文献论述和现代研究成果,对该病的预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神内守,心理平衡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皆是强调精神因素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地位。现代研究也证实,保持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是维持正常骨代谢的必要因素。不良的精神因素,如极度惊慌、悲伤或压抑,可使体内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从而使破骨细胞增生活跃,加速骨吸收[5]。
2 谨和五味,膳食合理
膳食的均衡、合理是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6]。《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还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金匮要略》也明确谈到饮食过咸可致骨痿:“咸则伤肾,骨伤则痿,名曰枯。”
《素问·藏气法时论》更加具体地指出了健康饮食的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尽管营养因素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机体钙的影响,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7]。但近年的研究表明,单纯补钙对骨质疏松症并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应提倡均衡饮食,从膳食中摄入[8]。李燕燕等[9]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护理中发现,配有食疗药膳的治疗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膳食的合理还包括食物摄入量的适度。《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饮食有节”;《素问·痹论》也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研究表明,如果仅靠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防治骨质疏松症,而不注意节制饮食,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10]。饥饱失常、饮食偏嗜此类不合理的膳食习惯极易损伤脾胃功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吸收,易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如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所占含量不足人体质量的万分之一,但体内微量元素失衡却是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11]。已有研究表明,在骨代谢中,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的平衡失调可能导致或加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12-14]。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酒可供药用亦可致病,过度饮酒也是导致骨痿的一个危险因素。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过度饮酒会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使骨密度降低[15]。与此相反,茶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如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认为“茶为万病之药”。《本草纲目》也认为其“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国外有学者对饮茶与髋关节骨密度的关系进行了为期5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饮茶组总髋关节骨密度优于不饮茶组[16]。
3 起居有常,适度运动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主张“形劳而不倦”。现代研究认为,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运动时会使骨组织不容易丢失钙质,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17]。有研究表明,男子约在33~35岁、女子约在32~33岁达到骨量峰值,适度的运动与峰骨量呈正相关[18]。但运动时应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原则[19]。尽管有报道称负重锻炼可以使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减少一半[20],然而非负重锻炼如骑自行车同样可以逆转健康绝经妇女的骨丢失[21]。
太极拳作为一项极富中国文化内涵的运动,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郁嫣嫣等[22]研究了太极拳锻炼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的影响,以及不同太极拳锻炼年限对骨密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的太极拳锻炼可改善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水平,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英国国家临床试验评价鉴定机构也认为,太极拳可改善肌力和平衡功能,从而减少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风险。长期太极拳运动不仅能够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是改善人体平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3]。
4 因人制宜,有效指导
“治未病”更需要通过对体质的准确辨识而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目前公认的体质判定标准是《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24],有学者据此进行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中医体质分类,并探讨体质与临床辨证的相关性,进而对受访者进行有效的生活起居指导,以期达到未病先防、避免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目的[25]。
以上4个方面虽然在科学研究中进行了独立观察,在具体的运用层面则必须密切结合、形神兼顾,如此才能发挥“治未病”的最大效能。目前,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大样本研究依然较少,大多还停留在文献整理层面。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不同体质、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个体化、富含中医养生理念的骨质疏松症预防,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随着研究工作的日益深入,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骨质疏松症必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1] Nguye TV.Association between breast cancel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the Dubbo OsteporosisEpidemiology Study[J].Maturitas,2007,36(1):27-34.
[2] 张亚军,刘忠厚,张鹏.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3):229-234.
[3] 薛延.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Kanis JA,Burlet N,Cooper C,et al.European guid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Osteoporos Int,2008,19:399-428.
[5] 杨玺.骨质疏松症防治[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3.
[6] 杨芬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J].柳州医学,2007,20(2):71-73.
[7] 李新民,宋艳.合理营养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52-53.
[8] Grant AM,Avenell A,Campbell,MK,et al.Oral vitamin D3and calcium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low-trauma fractures in elderly people(Randomised Evaluation for Calcium Or vitamin D RECORD);a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5,365(9471):1621-1628.
[9] 李燕燕,韩继红.中医食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490-492.
[10] 程晓明.骨质疏松症预防保健新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64-65.
[11] 徐敏,张晓晖,欧明,等.温肾助阳药对甲低阳虚兔五种微量元素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3): 20-23.
[12] 王啸,徐又佳.铁、雌激素与骨代谢“铁三角”关系[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4):293-297.
[13] 路宝民,郭庆生,路生满.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5):313-314.
[14] 文志高.元素与人体骨骼[C].北京: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4:3.
[15] 郭晓东,赵民生,曹秀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2):16-17.
[16] Devine A,Hodgson JM,Dick IM,et al.Tea drinking is associated with benefits on bone density in older women[J].AM J Clin Nutr,2007,86(4):1243-1247.
[17] 戴闽,昌军.骨科运动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3.
[18] 张林,杨锡让,薛延.运动与人体骨密度变化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64.
[19] 阮彩莲,白亚军,刘运磊.不同有氧运动时间对衰老大鼠骨质成分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28 (13):5500-5504.
[20] 张磊,包可,王勇.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3(3):153-155.
[21] Sagiv M,Vogelaere PP,Soudry M,et al.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training Iattenuation ofheightlossthrough aging[J].Geronto1ogy,2000,46(5):266-270.
[22] 郁嫣嫣,祁奇,余波,等.太极拳锻炼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2):155-157.
[23] 邹军,林菲,张丽,等.长期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 80-82.
[2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5] 蔡亮,江静华,杨健松.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分类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2011,43(7):51-52.
R274.9
A
1006-3250(2015)10-1258-02
2015-03-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001567)
李岳泽,女,医学硕士,从事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李鸿泓(1975-),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实验及中医药文化研究,Tel:010-88982065,E-mail:lhh01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