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穴透刺疗法临床应用举隅

2015-01-24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5期
关键词:风池风池穴进针

廖 威 孔 欣

(解放军第463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2)

历代医家主张“精穴疏针”,取穴少而精即可治愈疾病,患者痛苦少,并尽可能地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灵枢·官能》篇中有:“先得其道,稀而疏之”。故而临床针灸治疗取穴宜少而精,抓其要害,探其机制而选穴,对穴就是临床少选、精选穴位的一种穴位配伍形式。笔者临床工作发现,对穴应用,穴少而精,得病证之道,以芒针透刺之,则效如桴鼓,现略举一二。

听宫透听会治疗耳聋耳鸣

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常规取穴直刺0.5寸,听会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常规取穴直刺0.5寸。我们应用2~3寸针,自听宫穴透刺听会穴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操作方法:视患者肥瘦,嘱患者张大口,选2~3寸毫针自听宫穴进针,透刺听会穴,患者自觉耳内酸胀难耐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病例介绍:患者某,女,42岁。主诉:突发听力下降伴耳鸣1周。查患者听力低频正常,高频下降至45Hb,影响睡眠。夜间耳鸣如潮,晨起头晕。伴急躁易怒,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沉弦。诊断为耳鸣伴突发性聋。证属肝胆郁火,瘀阻清窍。治宜疏肝利胆,通经开窍。取穴:听宫透听会、完骨、风池。针法:听宫穴取3寸毫针斜向下进针透刺听会穴,耳内酸胀感为度,余穴常规用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2次,患者复查听力恢复正常,耳鸣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突发性耳聋为临床常见病,若伴有耳鸣为较重者。耳鸣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容易影响患者听力的恢复,而听力减退又常常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使耳鸣加重。本例因肝胆经气郁久化火,上扰清窍,清窍闭阻而致听力下降伴耳鸣如潮。给予听宫透刺听会穴利胆清火,配合诸穴疏泄少阳经郁火。由于用穴施针取自病机,故能收立竿见影之效。

白环俞透刺水道治疗术后尿潴留

白环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常规针刺直刺0.5寸。我们应用白环俞、水道对穴,应用6~7寸芒针透刺,针感强,治疗盆腔手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操作方法:取6~7寸芒针自白环俞进针,以60°向同侧水道方向斜刺4~5寸,取得麻胀样针感向小腹放散,接电针仪,通电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病例介绍:患者某,女,49岁。述卵巢癌术后半月,不能自主排尿。曾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来诊。现尿潴留150mL。诊断:术后尿潴留。取穴:双侧白环俞透水道,取7寸芒针进针,取得针感后接G-6805电针仪,留针30min,7次后患者能自主排尿,拔除尿管出院。

按:盆腔手术后很多患者因尿潴留不能离院回家,严重者反复尿路感染,影响预后康复。运用芒针白环俞透刺水道穴,针感明显,直接兴奋盆丛神经,为患者解除了痛苦。该方法治疗术后尿潴留患者多在1个疗程内治愈。

巨阙透肓俞治疗胃下垂

巨阙穴为任脉穴,常规针刺直刺0.5寸。我们应用巨阙、肓俞对穴,应用7~8寸芒针透刺,针感强,治疗胃下垂,疗效显著。操作方法:取28号6~7寸芒针自巨阙入针,沿皮下透刺至左肓俞,医者手持针柄稍捻转后与皮肤呈30°慢慢上提,行针20min后留针10min,10次为1个疗程。

病例介绍:患者某,女,39岁。上脘部胀痛2月余,瘦高体型,做钡餐透视显未胃下极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下5cm,诊断为胃下垂。取8寸芒针给予巨阙透肓俞透刺疗法,行提针手法10min,留针期间患者有胃部抽搐样感觉。经10次治疗,患者腹胀症状明显减轻,复查钡餐透视显示胃下极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上。临床治愈。

按:胃下垂为临床常见慢性病,是指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胃的位置较正常低,同时伴有腹胀、嗳气等胃肠道症状。传统针灸多应用中脘、足三里、气海等常规穴位治疗。我们曾在放射科荧光屏下观察服钡剂后的胃肠蠕动情况,发现在提针期间,胃体逐渐上升,蠕动增强,说明该方法有增强胃蠕动、提升胃的作用。

风池透风池治疗颈源性头痛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常规针刺方法多向鼻尖方向直刺0.5~1寸。我们应用芒针风池透风池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显著疗效。操作方法:取4~6寸芒针自一侧风池穴进针,向对侧风池方向刺向对侧风池,至针尖应手而止。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病例介绍:患者某,男,41岁,飞行员。主诉颈项部僵直不适2年,加重后头痛3个月。病史:患者曾因反复发作颈项部僵直不适多次住院治疗,3个月前出现后头部疼痛,酸胀感明显。查颈椎侧斜位X线片提示:项韧带钙化,余未见异常。患者诉后颈部板结感,遇凉加重,每当气候变化即发作头痛,以后脑为重。近半年出现后头痛,酸胀。平素易感冒,伴鼻炎,影响工作。诊断:颈源性头痛。证属太阳经气郁滞,阴阳失调所致。取穴:风池透风池。针法:风池穴,取7寸芒针,自一侧风池穴进针向对侧风池穴透刺至针尖应手而止,酸胀感传至整个后脑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患者后头部疼痛消失,颈部不适缓解,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颈源性头痛是飞行人员常见病,由于工作强度大、精神紧张、高空乏氧等原因所致。本案飞行员太阳经气阻滞,不能上达于头颈,阳不入阴,阴阳失调而发头痛。运用芒针透刺风池穴,针感可通达整个后脑部,一穴贯通太阳经与督脉,可起到振奋阳气、协调阴阳之功效。诸穴合用,疏通阳经经气而调阴阳之不和,病随针去。

结语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说明针刺的关键要达到“气至病所”,才能收到效果。对于临床所见疑难杂症,大多医者选择多取穴、多针刺,以期达到治疗的目的,却不知穴位之间也有拮抗作用,并非取穴越多越好。纵观以上治验病例,使用对穴应用透刺疗法,虽然取穴少,针感均显著。我们在临床治疗时,穴不在多,精选而优,保证每下一针均达到“气至”,故而对一些难治病证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风池风池穴进针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抽动障碍儿童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风池穴
墨风池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