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尺桡骨双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5-01-24孙宪雨
孙宪雨
(长春市双阳区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600)
尺桡骨双骨折为一种常见的小儿骨折疾病,主要是在外力暴力作用下而导致的。因前壁肌肉较多,一旦出现尺桡骨双骨折,极易发生侧方移位、旋转、成角、重叠等,增加治疗难度[1]。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若治疗不当,会影响儿童后期的发展。本次研究中,分析小儿尺桡骨双骨折疾病采用手术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分析研究我院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小儿尺桡骨双骨折患儿,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1.2~11岁,平均年龄为(5.0±0.5)岁,均在伤后24 h内接受治疗,经X线片检查确诊,左侧25例,右侧15例;粉碎性骨折18例,斜行骨折10例,横形锯齿状骨折12例。上1/3段7例,中1/3段17例,中下1/3段16例。致伤原因:直接暴力16例,扭转暴力3例,传导暴力21例,
1.2 选取标准:所选取的患儿均经中医病症诊断确诊,均合并外伤史,多发生于儿童以及青少年;合并局部的压痛、疼痛、肿胀,整体可能畸形、骨擦音以及异常活动,存在前臂功能障碍。经X线摄片检查明确骨折发生情况。均为闭合性骨折,经X线检查显示为尺桡骨双骨折,且骨折线处于同一水平。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或合并代谢性骨病;尺桡骨骨折合并上下尺桡关节脱位、无移位发生骨折;12岁以上合并先天性心、肝肾、脑肿瘤等疾病,全身情况差;有手法复位禁忌证患者。
1.3 方法
1.3.1 整复方法:取仰卧体位,患肢旋前位,由两助手辅助握手部的大、小鱼际以及肘上位置,并顺势拔伸几分钟,矫正成角畸形以及骨折重叠,对骨折移位实施复位。尺桡骨骨折线若保持处于同一平面,采用端挤提按手法纠正骨折掌背侧以及内外侧移位情况,若治疗效果不佳可改换折顶手法实施复位。若患儿的骨折线不处于同一平面,一般采用端挤提按手法对桡骨实施复位,并对尺骨实施整复。两骨折端靠拢交错患儿可采用挤分骨手法实施分骨,让骨间膜处于紧张情况,牵动桡尺骨的骨间嵴,使其处于正常的互峙位置。有明显青枝骨折患儿,向凹侧按压骨折成角凸起处,同时扳拉凹侧骨折远端向凸侧方向,纠正成角情况。
1.3.2 固定方法:小儿青枝骨折成像不大者不需实施复位,仅采用4块夹板实施局部固定,三角巾悬吊3周左右,移位骨折实施复位后,在维持牵引下放置牙垫。将一分骨垫放于骨折线同一平面的患儿骨折间;骨折侧方或成角移位患儿,需按照移位方向采用二点加压法或三点加压法放置好压垫。放置后,采用夹板外固定前壁,分别于患肢前臂的背侧、桡侧、尺侧、掌侧放置夹板,捆扎固定后检查松紧度,扎带可上下活动1 cm,并观察患儿末梢血运情况。固定14 d后间隔3~5 d后透视观察,若有移位情况发生需进行纠正。早期辅助患者进行上肢肌肉收缩舒张以及握拳活动,并根据患儿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肩肘关节活动,从小到大进行。外固定去除后要适当加强对患肢的锻炼。
1.3.3 药物治疗:根据小儿生理特点以及骨折分期辩证论治,早期(伤后1~2周)给予患者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骨伤胶囊口服治疗,1天3次,每次用药3~4粒,中期(伤后3~4周),给予患者和营生肌、续筋接骨骨伤胶囊口服治疗,1天3次,每次用药3~4粒;后期(伤后5~8周)给予患者采用补益肝肾、续筋接骨骨伤胶囊口服治疗1天3次,每次用药3~4粒;同时结合采用熏洗药剂对患肢进行熏洗,有利于舒筋活血、松解粘连、软坚散结。
1.4 术后处理:固定早期(骨折伤后14 d内),应间隔3~5 d进行透视观察1次,若有移位情况应早期进行纠正。早期紧握拳活动,以及上肢肌肉舒缩活动,逐渐进行肩肘关节的活动,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进行从小到大、去外固定的活动,并保证患肢全方位的接受锻炼。
1.5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定:根据中医病症诊断判定治疗效果,优:骨折解剖对位或接近解剖对位,形成连续性骨痂,骨折痊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前臂旋转功能>90%;良:骨折对位>1/3,且骨折愈合效果良好,前臂旋转功能恢复到正常到4/5以上;可:骨折对位>1/3,骨折延迟愈合或未愈合,前臂旋转功能恢复为正常的3/5以上;差:骨折存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存在前臂旋转障碍[3]。
2 结 果
均给予患者为期5个月随访观察,分别在治疗后3、6、9、18、24 d观察患者肢体活动、血运以及感觉情况,并注意调整夹板松紧度,分别于治疗后不同时期拍摄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以及恢复情况,上1/3段7例,优3例,良3例,可1例,中1/3段17例,优12例,良4例,差1例,中下1/3段16例,优9例,良3例,可3例,差1例,总优24例,良10例,优良率为85.0%。
3 讨 论
小儿尺桡骨双骨折为临床一种常见外科骨折疾病,主要病因为外力暴力。在前臂旋转活动中,尺桡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且前臂的肌肉组织较多,有旋前肌群、旋后肌群、伸肌群、屈肌群等,一旦出现骨折,会波及干骺端。采用手术两组可能会伤及骨骺,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临床在治疗早期闭合性骨折时,一般考虑采用手法整复以及夹板固定治疗,这样可有效减少损伤、感染、骨愈合延迟或骨不连情况发生[4]。相较于成年人,小儿前臂双骨折的复位手术较间断,骨折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成年人,且复位外固定后骨痂生长较快。小儿尺桡骨双骨折线多处于同一平面,多为短斜形或横行,较少见螺旋形、长斜形、粉碎形。完全移位的远端骨折期背侧骨膜较完整,不容易被牵开,因此仅采用提按手法以及牵引较难实现复位。在复位中采用折顶手法,与受伤方向相反,符合“逆创伤机制复位”,有利于骨折复位。复位成功后,结合采用夹板外固定,有利于矫正骨折成角、旋转以及畸形,保持复位良好,直至骨折完全愈合,有利于前臂功能的早日恢复。本次研究中,优24例,良10例,优良率为85.0%。由此可见,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夹板松紧度可随意性调整,固定效果良好,有利于骨折早日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早日恢复。手术治疗会伤及骨骼血运,容易导致骨折愈合延迟或愈合不良,且极易发生骨折愈合畸形等并发症。尤其应该注意骨折后严重前臂肿胀者,早期需实施手法复位,应待肿胀消失后在实施复位治疗。并注意采用的压垫的软硬、长短、大小要合适,防止再次出现骨折移位,选择的夹板应根据患儿的前臂长短、粗细决定,控制夹板的松紧度,尽量避免采用胶布以及绷带进行固定,防止骨突部位出现坏死或压疮[5]。
[1] 纪姝花.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心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107-108.
[2] 贺兵,田元高,熊福生.夹板加石膏托双固定在小儿尺桡骨双骨折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11,13(4):661-662.
[3] 徐斌,张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32例[J].中医儿科杂志,2012,8(3):38-39.
[4] 黄莉,刘剑眉.手法整复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34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4):290-291.
[5] 邢海清,苏寅,李荣,等.小夹板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