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的临床分析
2015-01-24孙一凡谷明娟
高 翔 路 玮 孙一凡 蔚 鹏* 孙 晶 谷明娟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内蒙 包头 014010)
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的临床分析
高 翔 路 玮 孙一凡 蔚 鹏* 孙 晶 谷明娟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内蒙 包头 014010)
目的 探讨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51例接受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的就诊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效果。结果 51例就诊者除皱总有效率为98.0%,且并未出现脱发、感染等并发症。就诊者额纹、眉间纹明显减轻,中面部松垂的组织显著提升,面部老化显现改善明显;3例患者出现头皮轻微麻木,2例患者面部出现淤血,1~2周头皮麻木及面部淤血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操作简便,美容效果显著,是一种综合性的面部年轻化手术,值得推广。
额部小切口除皱;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美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面部皮肤、肌层、皮下组织会出现萎缩和松垂,加之骨骼退变,容易产生皱纹,并逐渐呈现出衰老的征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阶段美容除皱人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权威文献表明,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是面部年轻化手术,现已被广泛应用在美容行业临床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美容效果[1]。为进一步探讨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的除皱效果,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51例美容除皱就诊者作为观察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51例美容除皱就诊者,所有就诊者均采用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其中女50例,男1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3.9±4.2)岁。就诊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肌肤老化问题,其中皮肤松弛就诊者13例,额纹12例,鱼尾纹13例,眉间纹9例,中面部组织松垂就诊者2例,鼻唇沟明显加深1例。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设计:分别在就诊者额部正中发际线0.5 cm、2.5 cm、5.0 cm处做标记,并在三个标记点0.5 cm处作为埋线点。同时,在就诊者颅顶部选择进针点和出针点,并在其对应位置设计长度为1 cm的横向切口,将其作为缝合牵引骨膜固定点。相邻切口前、后交错长度为1 cm。另外,在前额正中发际线2 cm处做长度为1.5 cm的纵向切口,用于分离前额局部与顶部之间的缝隙。在左、右颞部发际线2 cm处做切口,且切口要与发际线平行,以此作为弹力线的有效固定点。在鼻、唇沟处做放射状标记线,方便实施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
1.2.2手术操作:选择双侧眶上神经作为麻醉区域,行利多卡因阻滞性麻醉。同时将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注射到就诊者额、顶部、颞部皮下进行肿胀麻醉。麻醉成功后,沿额中部发际线做2 cm纵向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并在筋膜层下对相关组织进行梳理。分离额部(上至颅顶部,下至到眉弓上,两侧至眉尾),并使其呈现充分游离状态。降低皱眉肌、额肌收缩功能后,在颅顶位置作长度为1 cm的横向切口,去针留线。应用皮针将额部位置可吸收线埋置在皮下位置,并用导引针对另外一端额部可吸收线进行引导,到达颅顶后,将可吸收线收紧,同时拉紧额部皮肤。同样方法,调整额部皮肤紧张度,适当对弹力线进行拉紧,将面部提升到满意效果为止。术后48 h内应用加压包扎进行冷敷,10 d后拆线。
1.3观察指标: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51例接受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就诊者的术后并发症情、除皱效果,并做详细统计。
2 结 果
51例就诊者额纹、眉间纹明显减轻,中面部松垂的组织显著提升,面部老化显现改善明显。仅有1例患者对除皱效果不满意,其余就诊者均表示非常满意,除皱总有效率达到98.0%;随访期间,并未出现严重脱发、感染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头皮轻微麻木,2例患者面部出现淤血,1~2周头皮麻木及面部淤血者均恢复正常。
3 讨 论
面部皮肤出现老化后,可出现一系列改变,形成额纹、眉间纹及鱼尾纹等,进而导致皮肤松弛,中面部组织发生松垂,加深鼻唇沟[2]。开展美容治疗,能够使老化皮肤重现面部年轻化,但需要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才能实现最佳美容和年轻化效果。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是埋设导引技术与传统面部除皱术结合的面部年轻化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瘢痕隐蔽等优势。手术过程中所用到的弹力线是硅胶材料,弹性强、质地柔韧,具有高稳定性能[3]。弹力线两侧有锯齿形状的突起,能够有效增加线与周围组织的摩擦力,进而发挥持久提拉作用和效果。
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51例美容除皱就诊者,所有就诊者均采用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通过3~6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除1例患者面部老化现象无明显改善外,其余50例除皱者中部提升效果非常显著,且面部老化现象得到整体改善。实施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时,不必切除多余上提皮肤,不会在面部留下手术切口,因此不会出现瘢痕。手术过程中要将就诊者头皮充分分离,进而破坏额肌、皱眉肌的张力,肌张力被明显减弱后,额纹、眉间纹等皱纹将得到显著改善。面部松垂的皮肤得到有效舒展,并进行复位,是提高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效果的核心。将额部多余皮肤牵拉到额顶端位置,能够促进额部皮肤和骨膜间的错位愈合。由于,人体头皮具有回缩功能,额顶端位置多余的皮肤褶皱可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4]。这个过程就诊者头发株数不会发生变化,但面积会相应缩小,进而能够增加头发密集度[5-6]。
根据多年临床手术实践经验,认为在为面部美容就诊者实施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时,应充分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应在手术过程中将颅顶端位置头皮、额部皮肤充分分离,为手术顺利操作提供良好条件;②对额肌、降眉肌、皱眉肌进行机械性破坏时,要注意对就诊者的眶上神经、血管及周围组织进行保护;③手术所用到的弹力线埋置深度不宜过浅,避免触碰到条索状线体,进而发生局部塌陷;④在对弹力线进行牵拉时,力道要均衡,不可过紧,防止出现矫正角度过大现象,导致纠正者面部表情僵硬;⑤在对弹力线进行固定时,每条线的牵引力量要均衡一致,避免出现面部不对称现象。
综上所述,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是综合性面部年轻化手术,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瘢痕隐蔽性强,易被除皱就诊者接受,值得推广。
[1] 胡晓庆.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生物力学研究及除皱术修复病例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4,4(1):19-20.
[2] 吕金陵,黎冻,罗文婷,等.生物膜线性材料面部提升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1):1146-1148.
[3] 陶文俊,盛斌,孙同祖,等.小切口SMAS筋膜悬吊点的选择在面部提升术中的运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6):442-443.
[4] 暴志国,张建文,陈旻静,等.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42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4):587-588.
[5] 姜方震,王璐,钱欢,等.小切口额颞部除皱术37例临床报告[C].2012年浙江省美容与整形学术年会暨私营美容机构行业论坛论文集,2012,9(21):206.
[6] 刘良.面部除皱术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6(21):123-124.
R622
B
1671-8194(2015)31-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