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

2015-01-24孙玉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危儿脑瘫发育

孙玉竹

(吉林省九台市人民医院医保科,吉林 九台 130500)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

孙玉竹

(吉林省九台市人民医院医保科,吉林 九台 130500)

目的 分析研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240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不采用干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药物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定期对患儿进行体检、神经运动检查以及智力水平测试,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运动状况以及智力水平。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适应行为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发育落后情况少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儿实施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高危儿健康成长发育,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高危儿;早期干预;体会

高危儿是指在围生期,一些胎儿或新生儿的身心发育、或脑发育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随着围生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是如何做到有效的预后,保证患儿健康成长发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本次研究中,分析研究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取自我院妇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共1576例,其中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954例,所占比例为60.5%。分析研究其中的240例高危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男84例,女36例,孕周为36~41周,平均孕周为38.5周,出生体质量:<1500 g 35例,≤2000 g 20例,≤2500 g 28例,2500~4000 g15例,>4000g 22例。观察组120例,男75例,女45例,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为40.2周,出生体质量为:<1500 g 15例,≤2000 g 20例,≤2500 g 26例,2500~4000 g 17例,>4000 g 4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选取标准:所选取的患者均被确诊为高危儿,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排除先天性以及遗传性疾病。

1.3方法:对照组患儿不采用早期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早期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实施如下。①根据相关学者编制的科学锻炼方面的教材,病根患儿不同年龄,结合医护人员自身的经验水平,为患儿家属制定适合患儿的个性化的训练方法以及具体的营养指导建议,方便患儿家长学习操作,整个训练以家庭为中心,主要训练内容为动作、语言、认知能力以及个人社会交往情况,<6个月主要进行婴儿抚触、视听刺激以及婴儿操练习,辅助实施中医的局部穴位按摩,6个月以后主要训练中心内容为精细动作、语言以及认知能力以及婴儿操练习。②定期组织患儿家长进行学习,告知患儿家长实施早期干预意义以及目的,并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方面的指导训练,并发放早期干预学习的相关资料。观察组患儿从出生后便开始进行早期干预综合治疗直至患儿1岁。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体检,但不接受干预方案。③早期诊断并发现存在中枢协调障碍的患儿,应及时将其转诊送入到康复科,给予患儿正规的治疗,治疗时间最短为3个月。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给予患儿必要的按摩、头针、理疗、药物等方面的治疗。

1.4随访观察:接受干预治疗的高危患儿出院7~10 d、矫正年龄4~6个月,矫正年龄12个月,矫正年龄18~24个月,3岁时进行1次体检,并根据Gesell发育量表对发育商(DQ)进行测量,并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判断脑瘫发生率。观察患儿2岁的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智能发育(MDI)以及动作发育指数(PDI)情况。

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2.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分析研究智能发育情况: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DQ均值情况,对照组患者的大运动评分情况为(55±17),精细动作评分为(66± 17),语言评分为(21±9),个人社会评分为(19±12),适应行为(38±2),观察组患者的大运动评分情况为(92±6),精细动作评分为(71±11),语言评分为(20±12),个人社会评分为(22 ±11),适应行为(41±12),观察组患者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适应行为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运动发育情况:对照组患者正常发育90例(75.0%),运动发育落后19例(15.8%),脑瘫11例(9.2%),观察组患者正常发育110例(91.7%),运动发育落后6例(5.0%),脑瘫4例(3.3%),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发育落后情况少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早期干预实施有利于促进高危儿的健康生长发育:脑科学研究表明,2岁以内是最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代偿能力良好,为脑发育最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给予高危儿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动作等方面的刺激,可有利于高危儿受损大脑最大程度的恢复,减少致残率发生,有利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2-3]。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评分、语言评分、个人社会评分以及适应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施早期干预有利于促进高危患儿生长发育,促进患儿的脑发育。短期内训练时间比较短,随着训练时间的不断延长,患儿的运动能力明显改善。

3.2早期干预实施原则:严格按照生长发育规律,遵循从头到尾、近端到远端的发展规律;从认知、语言以及干预运动等方面实施干预;且实施干预的措施具有连续性,是符合婴儿发育的连续性。早期干预是一项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通过在各种运动以及活动中,通过各种措施,有利于提高高危儿的智力或运动水平[4]。制定早期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干预措施,亲子活动以及健康教育等有机结合的综合方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发育落后情况与脑瘫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高危儿早期干预,方便操作,简单易行,较易被患者所接受,患者依从性良好。早期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止患儿恶性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促进患儿健康成长,被临床医师以及患儿家长所广泛接受。为了保证干预效果实现,患儿家长也应高度重视早期干预这一过程,并积极主动配合,掌握实施早期干预训练的具体时间。同时也应注意对患儿家长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对患儿成长发育方面知识的认知[5]。

[1]李小燕,王慧琴.高危儿早期干预600 例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4,18(6):1129-1130.

[2]张红晓,丁义兰,丁艳梅,等.兰州市可疑脑瘫高危儿童早期干预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37-39.

[3]黄葵,陈志玮.医院与家庭有效联动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1):1511-1514.

[4]张雪艳,徐淑玲.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3):236-238.

[5]林陵,袁兰英.中西医综合干预高危儿早期康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8):41-43.

R722.1

B

1671-8194(2015)19-0070-02

猜你喜欢

危儿脑瘫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个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儿管理中的应用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7—2018 年南通市基层转诊高危儿情况比较分析*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基层医院NICU出院高危儿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探讨
早期干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预防高危儿脑瘫等后遗症的疗效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