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心理社会机制及干预

2015-01-24潘光花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厌食症神经性障碍

潘光花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心理社会机制及干预

潘光花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是常见的进食障碍。为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从心理社会因素以及治疗预防等方面对这两类进食障碍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心理社会因素以及预防干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病理性怕胖是两者发病的主要心理因素,追求苗条是其发病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两者都可采用心理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同时运用社会预防和健康教育。

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干预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与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是常见的进食障碍,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并伴有显著的体质量改变或生理功能紊乱。两者有着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以及年龄性别分布,为更好地了解其机制,本文拟从心理社会因素以及治疗预防等方面对这两类进食障碍进行分析。

1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概述

神经性厌食症是因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质量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1]。其临床特征为:明显的体质量减轻(减轻至标准体质量的25%或15%以下,并排除躯体疾病);体质量减轻含有自我故意成分(如自我诱发呕吐、排泄、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病理性怕胖;内分泌紊乱,女性多闭经;间歇发作暴食暴饮。导致神经性厌食症的因素很多,涉及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等。该疾病好发于女性,好发年龄为8~30岁,尤以14~18岁的青少年发病率最高[2]。此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可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神经性贪食症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和暴食行为[3]。其临床特征为:对进食有不可抑制的欲望;采取极端方式抑制体质量的增加(如引吐、导泻、禁食等);病理性怕胖;女性多有闭经现象。此病多发于青春期女性,常与厌食症交替进行,发病年龄较厌食症稍晚。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都是十分严重的以饮食行为为特征的疾病,由复杂因素引起,这些因素中可能包括遗传、生物学因素,也可受心理社会学因素影响。西方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神经性厌食症的终身患病率从狭义的0.5%到广义的3.7%,死亡率据估计有4%~10%;而神经性贪食症在女性的终身患病率从1.1%~4.2%不等[4]。随着经济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渗透,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患者在我国明显增加,正逐步成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2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的心理社会机制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诠释健康和疾病的主流,人们在解释疾病时不仅仅要看到其生物学因素,还要重视引发疾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作为两类与进食有关的疾病,患病因素及其复杂,两者在某些病理心理机制和社会因素方面存在共性。

2.1 心理学机制

影响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的发生与发展的心理因素方面有相似之处。研究发现,情绪、人格、认知等心理方面影响着两者的产生。

在情绪因素方面,进食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和罪恶感等消极情绪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人[5]。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通过限制进食获得苗条身材来达到情绪满足;贪食症患者通过大量进食来达到情感宣泄,但大量进食仅能暂缓焦虑,之后会对自己的暴食行为产生罪恶感和抑郁等消极情绪[6]。焦虑、抑郁、烦躁通常伴随着进食障碍整个病程[6]。

在人格方面,厌食症与贪食症患者都具有缺陷型人格特点。Marina等[7]研究发现进食障碍患者的共同人格特点为高神经质水平和低自我定向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具有高持续性,而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具有高伤害回避性。

在认知方面,厌食症与贪食症患者都存在体象障碍。体象障碍于1962年首先由Bruch提出,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形象的歪曲认识。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74.4%的患者起病原因在于自己觉得胖或者别人说自己胖,“怕胖”在该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 社会机制

社会因素一般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经济水平、媒体、家庭、宗教信仰、职业等。社会因素和个体的心理因素交叉影响着厌食症和贪食症的发生。引发厌食症与贪食症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文化、媒体、家庭、职业等。

社会文化与媒体是引发厌食症与贪食症的主要社会因素。当前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崇尚的是以瘦为美,苗条是社会标榜的理想体形,它代表着自信和成功。一般认为具苗条身材的女性更易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许。这种以瘦为美的文化价值观因为媒体的吹捧和时尚界的标榜,盲目地崇拜、追求苗条成为流行。研究发现,女性对社会文化宣传的认同程度越高,患进食障碍的可能性也越大[8]。

研究发现,进食障碍患者的家庭具有一些共性。厌食症患者的家庭观念强调完美、避免伤害、情感克制、适当行为和对异议的容忍;而贪食症患者的家庭易表现出可变性、激动情绪、矛盾和负性情感[4]。总而言之,在进食障碍患者的家庭中,父母管教过严,成员之间常常是敌对、干预的关系,患者的情感需求常常被忽视;Furth的研究也发现,母女之间的交往,特别是母亲对进食的态度和行为对子女有重要影响[8]。

另外,职业也是影响厌食症与贪食症的一个社会因素。Gavner的调查中,女性芭蕾舞演员和模特的患病率为6.5%和7.0%[9]。而女性运动员中进食障碍的发生率高于男运动员,在越野滑雪、中长跑、游泳、体操、艺术体操等运动项目中,存在着发生进食障碍的特殊危险因素[10]。Robinson[11]研究发现,运动员出现体质量明显低于运动能力所需要达到的体质量水平、牙齿和胃肠道问题、心动过缓、软组织和皮肤发生变化和应力性骨折等症状时,可能患有厌食症;Thompson等对贪食症的临床表现也进行了研究,运动员牙齿出现问题、电解质紊乱、食量大、月经紊乱、腮腺肿大等即为贪食症发生的典型症状。

此外也有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进食障碍一半以上的变异,双生子研究发现,神经性厌食症遗传率在33%~84%之间,而神经性贪食症在28% ~83%之间[4]。另有大量研究证明,神经内分泌功能与中枢神经介质的改变影响着厌食症与贪食症的发生。总而言之,心理、社会以及生物学因素交叉影响,共同影响着厌食症和贪食症的发生和发展,任何一种因素都不可能单独起作用。

3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干预

3.1 心理治疗、营养支持以及药物治疗相结合

厌食症与贪食症在治疗上从大的方向来讲都是心理治疗为主,同时结合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对于厌食症患者,药物治疗不能明显增加患者的体质量或改善其病理心理,因此单独使用药物治疗是不合适的,在改变患者的进食态度和行为上必须配合心理干预;贪食症治疗包括营养状况的恢复、药物治疗及综合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以及精神分析疗法。

3.2 社会预防和健康教育

厌食症与贪食症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因此对厌食症和贪食症的干预不仅仅需要个人、家庭和医院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因为疾病多发年龄主要在青少年阶段,故对青少年进行学校健康教育和社会文化、媒体引导尤为重要。Sztainer等做过一个社区干预项目——做回自我(free to be me),以五六年级女孩为对象,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每2周举行一次集会,每次90分钟共进行6次,内容包括身体发育、媒体对自我形象的影响、自尊,逐步教她们能够分辨媒体上的信息,对抗那些负向的身体意向。其干预结果在知识和态度方面都取得了有益的进展[4]。

4 结语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是最常见的进食障碍,患者都是在病理性发胖的基础上采用极端方式减轻体质量,如催吐、导泻、增加运动量、使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多见于年轻女性,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比例为1∶10。正因为这两类进食障碍的众多相似,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学者较倾向采纳Rusell的观点,即将贪食症这一术语限定在与厌食症相关的一类障碍内,因二者精神病理相同,这一障碍可被视为持续的神经性厌食症的延续,并且在ICD-10(1992)中对进食障碍包括的范围做了进一步限定[9]。由此可见,很多神经性厌食病人可出现间歇性的贪吃行为,在厌食症与贪食症之间有大量的重叠;某学者报告约50%的贪食症患者伴有厌食症[12],对体质量的偏见是厌食症和贪食症的首发症状,许多患者既表现有厌食行为又有贪食行为,因此一些学者推测这两个疾病发生在同一连续谱带,反映了同一疾病的不同方面。

[1]张伯华.健康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34.

[2]宁式颖.大学生神经性厌食症的病理心理分析及其调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2):1445-1447.

[3]徐强.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进食障碍的成因[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1):113.

[4]苏小路.进食障碍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35(4):240-242.

[5]Allen FCL,Scannell ED,Turner HR.Guilt and hostilit y as coexisting charact eristicsof bulimia nervosa [J].Australian Psychology,1998(33):143-147.

[6]唐莉.新视角——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517.

[7]Marina D,Kaye WH,Matsunaga H,et al.Eating-related concerns,mood,and personality traits in recovered bu lim ia nervosa sub jects:arepl icat ion study [J].Intern J Eating Orders,2002(22):222-223.

[8]陈清刚.进食障碍与社会心理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1054.

[9]张大荣.进食障碍概念的演变及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7-10.

[10]于亮.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研究综述[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3):87-90.

[11]Robinson PH.Review article: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eating disord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0,14(4):367-377.

[12]洪晓红.神经性贪食症的认识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4,21(2):71-74.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Mechanism and Intervention of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Nervosa

PAN Guanghua.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ando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Jinan,250355,China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nervosa are common eating disorders.To understand them better,this paper analyzed these two types of eating disorders from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he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d the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Wefound that pathological fear of fat was the main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the incidence of these two eating disorders,the pursuit of slim was a major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 of the pathogenesis.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these both disorders were the comb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drug therapy,meanwhile,social pre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used.

Anorexia nervosa;Bulimia nervosa;Intervention

R741.02

A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5.05.020

2014-12-28)(本文编辑 杨婷婷)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1CSHJ11)

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山东济南,250355

猜你喜欢

厌食症神经性障碍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基于“脑肠相通”理论探讨调和胃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机理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