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34例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分析

2015-01-24李晓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抗结核

李晓贞

(丹东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一科,辽宁 丹东 118000)

734例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分析

李晓贞

(丹东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一科,辽宁 丹东 118000)

肺结核;耐药情况;疗效

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有效地治愈。但近年来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死灰复燃”,这其中耐药结核病的日趋增多,使得在抗结核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线药物,失去治疗作用。MDR-TB患者是当今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挑战之一,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相比,具有传染期长,疗程久、治疗难度大、费用高,不良反应多,患者耐受性差、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等特点。现将我所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收治的734例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来源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所门诊及住院肺结核患者3240例,其中男2009例,女1231例。初治患者2715例,复治患者525例。2472例患者行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者877例。菌型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113例,结核分枝杆菌734例。734例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男432例,女302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90岁,平均年龄(36±16.7)岁。初治患者606例,复治患者128例。按年龄分为<15岁、15~岁、30~岁、45~岁、60~岁共5组人群。肺结核诊断标准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要求。

1.2耐药性测定方法。采用罗氏培养基应用:MEGT960快速自动培养法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S(链霉素)、乙胺丁醇(EMB)4种一线抗结核药及阿米卡星(AM)、克拉霉素(Clr)、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利福布丁(Rfb)、丙硫异烟胺(Pto)7种二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耐药性测定,测定原理及方法见参考文献。

1.3相关定义及公式。①耐多药(MDR):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但不同时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及注射剂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②广泛耐多药(XDR):在耐多药基础上对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三种注射用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中的一种耐药。③原发耐药:既往未用过抗结核药或用药不超过1个月。④获得性耐药:抗结核用药超过1个月。⑤耐药率=耐药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全部肺结核患者总体耐药情况:734例对10种抗结核药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16.8%),链霉素(15.1%),利福平(10.4%),乙胺丁醇(5.7%),利福布丁(3.5%),左氧氟沙星(3.0%),对氨基水杨酸钠(2.5%),卡那霉素(1.9%),卷曲霉素(1.2%),丙硫异烟胺(0.8%)。MDR率为8.4%(62/734),XDR率为1.5%(11/734)。

2.2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对10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经卡方检验,复治与初治患者相比,除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和丙硫异烟胺外,复治患者无论是对单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P均<0.01),或是MDR率[初治4.1%(25/606),复治29.1%(37/128)] (χ2=83.9,P<0.01)、XDR率[初治0.8%(5/606),复治4.7%(6/128)](χ2=8.2,P<0.01)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我国耐药结核病疫情严重,MDR-TB的防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是目前结核病防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耐药性数据既是临床用药和评价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地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指标[1-6]。根据本地区耐药特征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组合治疗耐药结核病,对于治愈耐药结核病患者具有重大意义。本分析表明,在10种抗结核药物中,无论是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是耐药率最高的前三位,与这三种药为初治一线药物,使用广泛,且部分使用不规范有直接关系。而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耐药率相对较低,原因与这三种药为复治二线药物,使用较一线药物要少,且更加规范有关。我所患者对单种抗结核药耐药率高,MDR率也高8.4%(62/734),高于我国平均水平(6.8%),原因与部分患者长期反复间断用药致使对一线,二线药物出现获得性耐药有一定关系。

本分析还表明,复治患者无论是对INH、RFP、S的单耐药率还是MDR、XDR率,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复治是耐多药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警惕复治患者对Lfx的耐药率也达到10.2%,原因可能与Lfx作为近年来社区治疗感染的抗生素频繁使用,同时与一线抗结核药物联用可提高抗结核疗效,导致其过度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有一定关系。目前,复治患者采用的免费治疗方案为3HRZE/6HRE,但复治患者对INH、RFP、S耐药率均在30%以上,MDR也接近30%,因此对所有复治患者均采用该方案,将面临较高的治疗失败风险。所以复治患者均应行痰分枝杆菌培养、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联用,一则提高疗效,二则降低耐药率。在未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前,需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史和本地区耐药情况选择可能敏感药物组成治疗方案。二线药物的继发性耐药局势愈来愈严峻,应引起结防人员的足够重视,规范临床用药管理,减少医源性耐药,未来结核病的防治策略不仅需要科学管理患者,亦要合理规范临床治疗用药。

[1]宋文虎,肖成志,宗礼章.结核病学进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3-83.

[2]许丽,杨应周,吴清芳,等.深圳市结核病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4):204-206.

[3]王静,朱敏,张艳,等.新登记肺结核菌阳患者耐药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2):1240-1242.

[4]冯宗欣,贾会英,刘小利,等.河南省濮阳市耐药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5,4(1):40-43.

[5]程武,谭守勇.结核专科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135-136.

[6]范玉美,李凫坚,夏强,等.浙江省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药物的耐药情况及近期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1):26-30.

R521

B

1671-8194(2015)17-0163-01

猜你喜欢

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抗结核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含卷曲霉素方案治疗MDR-TB患者 引起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
卷曲霉素治疗耐药结核病作用机制、毒副作用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卡那霉素对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基于适配体的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卡那霉素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腺伴随病毒介导ADNF-9基因转染对豚鼠卡那霉素致聋的治疗作用
锌元素对微生物合成卡那霉素A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