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肠外营养液集中配置的流程管理

2015-01-24吴海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期
关键词:脂肪乳葡萄糖处方

吴海娟

(潍坊市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科,山东 潍坊 261041)

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由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多种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要素、制剂混合配制而成,经静脉途径供应给患者治疗的一种全合一溶液[1]。

肠外营养液配制处方中所用药物组分不同,加入药物制剂品种数多达10余种,如果没有严格的操作流程,极易被细菌、真菌及杂菌等污染,一旦给患者输入体内则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害;而且,营养配方中,不同药物制剂之间存在的配伍禁忌,稳定性的影响,使其混合技术变得更为复杂。配制技术的好坏,配置流程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混合后营养液的质量。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要求三级甲等医院TPN实现集中配制[2]。我院自2012年2月实现全院TPN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的集中配制,截止到2012年12月共配制TPN处方近万袋,均未发生患者不良反应,确保了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TPN,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归纳如下。

1 TPN的配置

1.1 处方审核:TPN所含的药物成分比较复杂,可达十几种之多。如此多的药物成分混合配置在一个3 L袋中,配伍禁忌的发生率也大为上升。而且TPN组分中脂肪乳本身透光性差,即使发生了细微的沉淀反应,也难以用肉眼观察到。因此,TPN的处方设计应格外严谨。

TPN处方的审核人员所需的药学资质也较普通处方审核人员要求高。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要求具备主管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质的人员负责TPN处方的审核。TPN处方的审核着重考虑两方面的内容:①TPN各组分混合在一起的稳定性。特别是各种电解质对脂肪乳稳定性的影响。②TPN处方的适宜性。一般来讲,每个TPN处方要求液体总量≥1500 mL,但≤3000 mL;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3.3%~23%;维持pH值在5~6,氨基酸浓度>2.5%,避免“破乳”和沉淀的析出;电解质不能过量(钠离子浓度<100 mmol/L;钾离子浓度<50 mmol/L;镁离子浓度<3.4 mmol/L;钙离子浓度<1.7 mmol/L);胰岛素、维生素C最好单独输注;除已有资料报道或验证考察安全的处方,混合液中禁止加入其他药物[3]。

1.2 打印标签

1.2.1 标签的内容:TPN标签内容应包括患者信息、用药信息、处方制定、审核人员信息、TPN配制各流程人员信息。具体包括:日期、科室、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登记号,TPN处方的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医师姓名、各流程工作人员的签名等。

1.2.2 标签要求:TPN所用标签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热敏标签,一种为普通标签。普通标签需配加色带,使用时更换比较繁琐。热敏标签不需色带,且字迹清晰,适合选用。标签尺寸应大小适宜,较普通静脉输液配制标签略大,主要适应TPN处方药组物分较多的特点。

1.3 排药

1.3.1 分签:工作人员将打印好的标签按照配置的批次,放入不同颜色的塑料框内,塑料框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加药批次,方便醒目,便于工作人员识别。

1.3.2 取药:通过HiS系统的统计功能统计出全院所有TPN所需的药品清单,按照药品清单从药架上准确取出所对应的药品。检查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数量是否与药品清单相符,检查药品的性状,有效期是否合格,观察瓶盖是否松动,药瓶有无破损,药品有无浑浊、变色、沉淀等现象。每组分药品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排药。

1.3.3 排药:按照药品标签上的药品名称,将某一患者TPN组合的各种药品放入同一塑料框中,除去药品外包装,用75%酒精纱布将药品外表擦拭干净。

1.3.4 核对:核对人员按照患者TPN标签内容重新核对药品名称、数量、规格、剂量,医嘱的合理性,同时检查药品性状,外观是否合格。

1.4 配置

1.4.1 配置环境与设备:TPN集中配置的环境由一次更衣间、二次更衣间、药品配置间等部分组成。TPN配置环境为洁净环境,洁净级别为1万级。药品配置间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以保证温度控制在20~25 ℃,湿度控制在50%~70%。配置间气流为定向流动,空气经初效、中效、高效过滤网过滤后进入配制间。药品配制间与二次更衣间之间维持>5 Pa正压差。配置间温、湿度、压差每天检查1次,并做记录。

药品配置间配备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紫外线消毒等设备,水平层流工作台净化级别为百级。每天配置操作前30 min打开净化台的风机。配置操作结束后应彻底清场,整理工作台,物品,清理垃圾,然后用清水擦净操作台台面及四壁,再用75%酒精擦拭消毒,关闭层流台风机,打开紫外灯照射30 min。水平层流净化工作台每月进行动态浮游菌测试。

1.4.2 配置前核对:在配制TPN之前,工作人员按照输液标签查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药品性状、有效期、医嘱的合理性等。

1.4.3 配置:核对无误后配置人员按照TPN处方进行配置,TPN的配置须严格按程序进行,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混合程序为:①将微量元素加入到氨基酸溶液中;②电解质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摇匀;③若使用钙剂和磷剂,应分别加入到氨基酸或葡萄糖中;④高渗葡萄糖或高渗盐水分别加入到葡萄糖溶液中;⑤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水溶性生素后加入脂肪乳中;⑥将上述添加好的氨基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输入3 L袋内;⑦在混入过程中检查袋内有无沉淀、变质等现象,确定无误后,将脂肪乳混入3 L袋中;⑧混入过程轻轻摇动3 L袋,使袋内药液充分混合。混合完毕,排净3 L袋内的气体,注明配置时间,悬挂15 min,仔细检查有无渗漏、变色、浑浊、沉淀等,若无异常则经传递窗传到包装间。

1.5 打包下送:配置好的TPN传出加药仓,打包人员再次进行检查,查看有无渗漏、变色、浑浊、沉淀,确认正常后套上避光袋,放入洁净密闭的保存箱中。TPN最好现用现配,若配好后暂不输注可放置4~10 ℃ 条件下储存,不超过48 h。

2 TPN集中配制的效果评价

严格按照TPN集中配制流程配制好的TPN制剂,理化性质稳定,无浑浊、沉淀、破乳等现象发生,使用安全方便。配制好的TPN制剂室温24 h内用完,所有患者均未因输注TPN而引起发热、寒颤、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呕吐、腹泻及皮疹等不良反应[4]。

3 讨 论

TPN制剂的配置是一项理论深、技术强、要求严格,与临床联系密切且风险较高的专业技术工作,TPN的集中配制提供了洁净的配制环境,严格的操作流程,各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增加了核对检查关,使配置工作更加专业,TPN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且节省人力、物力,值得有条件的医院加以推广。

[1] 李宁,于健春.临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陈莲珍,王玉琴.加快在职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4):1912.

[4] 曲建平,孙伟霞,刘春晖,等.全胃肠外营养的安全护理实施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8,5(9):46-47.

猜你喜欢

脂肪乳葡萄糖处方
脂肪乳在药物中毒解救中的应用研究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人间处方
结构脂肪乳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处方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新生儿静脉输注脂肪乳外渗不良事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