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CT增强检查的护理工作体会
2015-01-24陆锦贵吴青山
钱 程 陆锦贵 吴青山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CT增强扫描需在患者静脉内高压团注一定量的对比剂。较常规静脉推注有速度快,时间短,压力高的特点。癌症患者通常都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以便于确定病情。此类患者一般年龄大,血管弹力差,静脉充盈差,在增强检查中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需要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CT室接受CT增强检查的癌症患者154例,男性93例,女性61例,年龄54~92岁,平均年龄73岁。设备为西门子公司64排螺旋CT,MEORAO高压注射器,配套18 G套管针,采用对比剂为碘海醇。成人对比剂注射剂量为1.5 mL/kg,注射速率为2.5~4 mL/s。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与护理:用药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及碘剂过敏史,严格掌握相对及绝对禁忌证。所有患者均进行碘过敏试验,试验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和生理变化,与之交谈,告知相应的知识,语气和蔼,塑造轻松的氛围,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进针时,动作准确轻柔,减少患者的不适与痛苦,并增强患者护士间的信任。推药过程中及注射后,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反应,并及时注意患者动作及手势。检查后,嘱患者在治疗室休息20 min,出现不适可及时处理,如无不适则自行离开。
2 结 果
154例患者中共出现不良反应24例,占15.58%。其中心理不良反应17例,生理不良反应7例。心理不良反应表现为恐惧、烦躁、不配合,注药前的心率加快等。生理不良反应中5例表现为身体发热、恶心、欲吐、头晕、胸闷心慌等轻度不适,2例出现头颈部荨麻疹,并自述心悸,胸部等不适。所有心理及轻度生理不良反应在经过心理疏导、休息,均好转,未进行特殊处理。2例荨麻疹患者组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并平卧吸氧,逐渐恢复正常。
3 讨 论
CT增强检查是癌症患者必需的检查方法,较之一般患者,这些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心理常常有焦虑、抑郁等表现,体质常常较弱,身体状况差,而且由于化疗影响,血管弹力很差。对于这些患者,CT室的护理工作需要从心理及生理两方面着手,以便于顺利完成检查。
3.1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不熟悉,及对疾病的害怕及猜测[1],会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恐惧感,所以检查前护士需要与患者多沟通,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2]。笔者体会,CT增强扫描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比例较低,较多的不适症状与心理作用有关,良好的心理疏导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3.2 过敏反应的护理:第1步为询问病史,把握好禁忌证,对碘过敏者严禁注射碘剂。第2步为碘过敏试验,检查前20 min静脉推注5 mL对比剂,观察患者情况,如无不适,方可进行检查。第3步为检查过程中观察,第4步为检查后观察,以防止迟发反应。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荨麻疹、面部水肿即可诊断为碘剂过敏,需及时处理,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20 mg不等,并给予吸氧输液,防止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危及患者生命[3-4]。
3.3 渗液的护理:本组患者中有12例(7.79%)出现渗液现象。考虑原因为,这些长期化疗造成患者血管壁的弹力差,在高压注射情况下出现渗漏。出现渗液后在相应部分给予50%硫酸镁冷敷,严禁热敷,并抬高患肢。所有患者3 d后渗液均吸收[5]。
综上所述,癌症患者检查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大部分为心理层面的,在充分认识及准备的情况下均比较容易应付,当出现个别较重生理反应的时候,要及时处置,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产生严重后果。
[1]朱荣华,张桂敏,杨萍,等.CT增强检查中患者的心理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3):58-59.
[2]张桂丽,孙慧.128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1):1224-1226.
[3]耿旭,刘海霞,孙静华.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90-1391.
[4]刘鸿明,金中高,吕慧英,等.急诊CT增强检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1106-1107.
[5]杨永革,袁颖,赵君,等.全程护理在256层智能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3):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