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5-01-24峰姜丽芳
蒋 峰姜丽芳
(1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院药剂科,山东 牟平 264100;2 牟平口腔医院,山东 牟平 264100)
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蒋 峰1姜丽芳2
(1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院药剂科,山东 牟平 264100;2 牟平口腔医院,山东 牟平 264100)
由于中药不断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并且中药研究正在逐渐深入,大部分人认为中药属于纯天然制剂,不会损伤到人体,因而忽视了药物具有的不良反应问题,导致中药的不合理使用非常普遍,对药物的使用安全造成了很大隐患。本文对中药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中药滥用情况进行遏制,从而避免出现药物使用不良反应。
中草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当前对我国每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调查得出,中成药特别是相关的中成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每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怎样对中成药进行合理使用,并且将中成药产生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小程度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目前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1 中草药使用
1.1 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养生观念逐渐提高,而且部分媒体所宣传的中药养生观念也起到助推性,因此使部分普通人对中药自身具有的不良反应没有足够重视,对中药的使用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导致出现不良反应。
1.2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草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在人们食用虫草、人参、药膳等出现。在食用药膳和火锅时,由于不能对其寒热进行辨别,导致出现口舌生疮、腹部胀气以及鼻子出血等情况;女性如果不能正确食用阿胶会导致经期提前、经量增加等不良反应;人参作为一种补气药物,如果用量不当,会使中枢神经出现中毒,导致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2 中成药使用
2.1 常用中成药的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表现:①维C银翘片的主要成分是: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鼓、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共13味药,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主要用于因感冒导致的头痛发热、咳嗽、口干以及咽喉疼痛等症状。经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相关报告证实:由维C
银翘片导致的不良反应有1800多例,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枢和神经系统受损,以及消化系统、皮肤损伤等。②刺五加注射液主要是将刺五经过萃取后获得的灭菌水溶液。它主要用于:平补肝肾、强筋壮骨。双黄连注射液的来源是对金银花、黄芩和连翘进行提取,能够起到杀菌、抗病毒的效果,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出现消化道损害。③复方丹参注射液是通过丹参和降香经过提取获得,能够起到扩张冠脉,提高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并且对心脏功能进行改善,将自由基清除,使血液流动出现变化。临床中主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中风等疾病。患者使用复方丹参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疹、心慌、头痛、高热以及过敏性休克的严重症状。柴胡注射液,主要起到清热解表的效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损害、呼吸系统损害、消化道损伤以及过敏性休克等。④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构成是人参和麦冬,能够起到养阴生津和生脉的作用。葛根注射液主要成分是葛根异黄酮物质,能够起到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和心率,使心肌耗氧量大幅度下降,并且还能使胆固醇和血液黏稠度下降,对微循环进行改善,对血小板进行抑制,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2.2 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①常规的用药都是通过口服使用,在吸收过程中,由于致敏原不能进入血液,因此不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目前大部分的中成药都变成了注射液,因此药物成分会通过静脉注射直接在血液中循环,使过敏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2]。②还有部分中药注射剂属于复方药剂。由于中药注射剂相关的原料比较多,具有复杂的制作工艺,会使中药注射剂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性受到极大影响,使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③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另一个因素是生产工艺过于落后。目前中成药使用说明书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两方面:a.不良反应的标注不规范:部分药品通常将不良反应注为“尚不明确”,还有的药品没有不良反应这一项。b.不良反应的说明过于简单,同临床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相符。还有的没有完整的“药理毒理”、“不良反应”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或不能清晰的说明不良反应,没有对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不良反应程度以及相关的处理进行说明。因此对患者是一种误导,使患者相信中成药治疗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使不良反应频繁出现。
2.3 预防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措施
2.3.1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出现过敏:提高中成药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对中成药使用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报告制度,临床药师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监测,并综合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从而对中成药使用安全和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报告,从而使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之间相互反应下降,使中成药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起到最佳效果,避免出现药源性损害。要对药物使用进行辨证分型,对药物使用剂量、制剂类型和治疗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婴幼儿、老年患者、孕妇以及肝脏功能不完善的患者,药物使用方案要更加合理,严格依据“中病即止”,因此患者如果长期服用药物,要对相关的药物安全性指标进行控制[3]。针对患者服用药物会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对患者药物使用后的情况严格观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采取积极的处理,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2.3.2 分析药物的相互作用:中药和西药共同使用时,要对药物的相互反应进行考虑,5种不同药物共同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是18%,6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是80%,中药和西药共同使用要依据“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的相关原则,如果仅使用一味中药或一种西药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就不要采取联合使用。
2.3.3 提升药物生产质量,对中成药使用说明书进行完善:在中药的种植过程、采收过程、加工过程以及制备过程中,要对其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控制。通过提高量化指标,对新的中药制剂具有的质量进行控制,对用药途径进行改变,药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也会出现变化,由于中草药含有的半抗原物质会和人体中的蛋白质进行结合,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变态反应。药检相关的人员要对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严格的审批以及相应修订,制定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并且药物生产厂家要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从而对生产工艺进行相应的改善,对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修改,确保人们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面向公众的部分媒体对于中药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治疗作用要进行客观报道,防止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1]林红.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浅析[J].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7(10):21-22.
[2]白玉国,张爱琴,刘翎.2002年82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3,3(2):153-155.
[3]杨晓.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78.
R286
A
1671-8194(2015)02-0202-02